调中颗粒论文-刘嵩,时昭红,胡伟,杨家耀,石拓

调中颗粒论文-刘嵩,时昭红,胡伟,杨家耀,石拓

导读:本文包含了调中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疗法,调中颗粒,阿嗪米特

调中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刘嵩,时昭红,胡伟,杨家耀,石拓[1](2015)在《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所致腹胀的疗效。方法 21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和对照组(单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分别每天3次给予调中颗粒/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胀症状积分变化、腹胀改善总有效率及药物副作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水负荷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4周末时腹胀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腹胀改善总有效率为92.1%,与对照组70.1%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结论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能缓解FD患者腹胀症状,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李玉荣[2](2015)在《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阿托品,0.01~0.02mg/kg,3次/d,皮注。治疗组40例乌梅调中颗粒(元胡、白芍、藿香、川楝子、槟榔各10g,乌梅、川椒、小茴香、枳壳、木香、生甘草、砂仁、黄芩、法半夏、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焦各6g,黄连3g),磨粉装袋,<5岁半袋/次,>5岁1袋/次,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脐腹胀痛、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痊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腹痛缓解时间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四方煎剂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效果显着,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韩谨,季巍巍[3](2014)在《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乌梅调中颗粒,对照组服颠茄、整肠生,观察两组治疗后腹痛、大便不调、厌食异食等临床症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4年01期)

贾学平,时昭红,胡伟,李轶西,高晓阳[4](2013)在《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黄芪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和对照组(多潘立酮),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排空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和78.3%(P<0.05)。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黄芪针能有效改善症状,促进胃排空。结论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舒磊,时昭红,杨家耀,石拓[5](2013)在《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求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NERD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按照GERDQ评分标准进行症状评分,在服用调中颗粒基础上应用穴位点按法,随诊6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结果:62例患者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显效率达到65%。结论: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控制NERD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7-18)

杨林,时昭红,周晓黎,石拓,胡伟[6](2013)在《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对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对照组单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及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能显着缓解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消化道临床症状,改善胃排空。(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舒磊,时昭红,杨家耀,石拓[7](2012)在《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调中颗粒是采用辛开苦降甘补法整体调节食管胃肠功能状态中医的观念,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有效中药制剂。经前期研究表明,在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食管黏膜炎症、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脾胃外治中的穴位点按法在RE的治疗中疗效肯定。二者同以平衡阴阳,促脾胃升降,降逆和胃治法为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01)

梅智谋,张婷,时昭红,毛德华,胡伟[8](2012)在《调中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中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Ⅲ标准,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调中颗粒,对照组予莫沙比利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85%和70.5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较前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调中颗粒比莫沙比利能更显着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对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的影响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舒磊,时昭红,杨家耀,石拓[9](2012)在《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求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NERD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按照GERDQ评分标准进行症状评分,在服用调中颗粒基础上应用穴位点按法,随诊6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结果:62例患者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显效率达到65%。结论: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控制NERD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期刊2012-06-14)

周晓黎,石拓,时昭红,胡伟,吴玉芳[10](2012)在《调中颗粒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中颗粒对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寒热错杂型FD患者21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5例,治疗组予调中颗粒,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6.1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中医症候单项症状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胃动素及促胃液素水平较前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调中颗粒可通过对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缓解寒热错杂型FD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2年02期)

调中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阿托品,0.01~0.02mg/kg,3次/d,皮注。治疗组40例乌梅调中颗粒(元胡、白芍、藿香、川楝子、槟榔各10g,乌梅、川椒、小茴香、枳壳、木香、生甘草、砂仁、黄芩、法半夏、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焦各6g,黄连3g),磨粉装袋,<5岁半袋/次,>5岁1袋/次,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脐腹胀痛、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痊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腹痛缓解时间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四方煎剂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效果显着,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中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刘嵩,时昭红,胡伟,杨家耀,石拓.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

[2].李玉荣.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

[3].韩谨,季巍巍.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

[4].贾学平,时昭红,胡伟,李轶西,高晓阳.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

[5].舒磊,时昭红,杨家耀,石拓.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3

[6].杨林,时昭红,周晓黎,石拓,胡伟.调中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对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

[7].舒磊,时昭红,杨家耀,石拓.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2

[8].梅智谋,张婷,时昭红,毛德华,胡伟.调中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9].舒磊,时昭红,杨家耀,石拓.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C].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2012

[10].周晓黎,石拓,时昭红,胡伟,吴玉芳.调中颗粒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

标签:;  ;  ;  ;  

调中颗粒论文-刘嵩,时昭红,胡伟,杨家耀,石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