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志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德,道德哲学,道德律,自由意志
意志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薛吕[1](2019)在《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律和自由意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在他的道德哲学中对道德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回答了关于何为道德律、自由意志、道德律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等问题,并将自律的原则作为他的最高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定了自由意志在人们日常道德行为中的重要地位。有理性者在道德生活方面是自律的,是出于意志的自由而为自己立法,而不是出于其他的诸如感性的欲望等,保持了自由意志的一贯性而不变质。这样,将道德律纯粹地作为自身行为的准则和动机,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进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崇高性。有理性者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中应当按照道德律及自律的原则去行动,这样使得自由意志得以保持而不沦为其他目的性的工具,行动主体也会意识到自身的人格与尊严。(本文来源于《知与行》期刊2019年05期)
安燕[2](2019)在《“艺术意志”何以可能——基于“事件”哲学对电影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意志"是艺术家的个人意志、心灵状态与艺术自身的某种超验范畴、先验原则的合一,是形式的创造力和内容的创造力的总和,它从内部将作品组织起来。为解决"艺术意志"难以捕捉的先验图式是如何运作并被把握,从"事件"哲学的本体论范畴——事件性、断裂性综合、因果链的解除等方面,为其提供图式提炼与原理分析的可能性,从而确认电影作为艺术或成为经典的根本条件正在于其内在艺术意志驱动的自律。(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5期)
杨宗伟[3](2019)在《论青年叔本华的“优越意识”概念——从德国哲学意志论转向的视角来看》一文中研究指出"优越意识"是青年叔本华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对非时间性的本质的直接描述。"意志"起初是一个从属于"优越意识"的概念,但是最终取代了后者。"优越意识"在青年叔本华哲学中的提出与扬弃过程,也是"意志"脱胎换骨上升为本质的过程。在叔本华意志论哲学形成原因的探究中,对"优越意识"的重新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从哲学解脱论角度来看,"意志"取代"优越意识"亦是必然的。(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4期)
昝玲[4](2019)在《论尼采的晚期哲学计划:“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考察尼采晚期所拟定的一份题为“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哲学计划,尽管尼采在世时并未完成以此计划为纲的系统着作,并多次修改计划的具体章节,但从其晚期着作及遗稿可见,尼采始终以虚无主义、价值批判、价值重估、永恒轮回为主题,在内容上已经完成了对主题的诠释。本文将首先对尼采这一哲学计划进行文献上的梳理,主要内容包括草案的更改、内容和主题的确定以及最后的成果,并根据上述考察结果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文本;其后,本文将具体分析“权力意志”在尼采这一哲学计划中的多维度意涵;接着本文将进一步阐述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具体工作,从哲学和宗教这两个方面来看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批判;最后点明尼采这一计划最终想要传达的一种肯定的哲学,即狄奥尼索斯哲学。(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晏辉[5](2019)在《话语哲学与意志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哲学所探讨的是话语者借助语言形式所欲表达的意志是怎样的,以及言说者表达其意志的正当性基础为何的问题。表达其意志是话语哲学得以建构的人性基础,正当地表达其意志是话语哲学得以存续的道德哲学基础。当社会安排给予每个人更多地表达其意志的机会时,如何正确而正当地表达其意志就成为了话语哲学所必须探讨的问题。每个个体获得表达其意志的机会与权利虽然具有先天的正当性理由,对此康德给出了一个最高的道德哲学证明,即一个有理性存在者都是一个在意志上自由的行动者,因而是自由意志的表达者。然而,社会并不总是依照哲学家的意愿运行,一个相对为好的社会状态是:第一,社会为每个个体提供足够的机会,允许其表达其意志,即话语权在整个社会内公正分配;第二,有理性者有强烈的意愿并能正当地表达其意志。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论证必须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场域中完成。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则是我们研究话语哲学和意志表达在场域意义上的叁个维度,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正当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9年03期)
成中英,刘雪飞[6](2019)在《儒家的自我理念:论儒家哲学中的修己与自由意志》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规划自我以应对构建良好社会与正义政府之需求,是儒家哲学始终关切的重心。"自我"概念蕴含时间的与超越的、参与的与反思的两个面向,中国语境下的"自己",其中"自"与"己"则分别指代这两个不同的面向。但"自己"并非意味着自我的二分,相反,它充分展现了自我是如何动态地、充满活力地在"自"与"己"的相互调适和相互转化中变化着自身的,而这正是儒家心、性观念的题中之义。可以说,儒家以"尽心(心智)"为核心的修己,端赖其对于人心和人性的体察;儒家独特的被人性自觉接纳的自由意志,是其自我理念中道德成立的根基。因此,我们可以把儒家的自由意志观称为"自由意志的自我决定论",以区别于以"软决定论"为基本特征的"自由意志的非自我决定论"。(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暾[7](2019)在《矛盾与意志:哲学视域下毛泽东对“叁农”问题的探索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因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在分析中国的"叁农"问题时采用了其特有的哲学框架。即以矛盾学说去解构"叁农"发展的桎梏,并相信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解决"叁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反观其"叁农"实践的得失,其中所蕴涵的经验启示仍可为今日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郑宇健,文杰[8](2018)在《阐释的悖论、隐含的规范性和人性:从比较哲学的视角重审意志薄弱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一个比较哲学的新视角出发,结合对戴维森广受忽视的非理性悖论的关注,批判性地介入了古老而又备受争议的意志薄弱问题的大量现存工作。它旨在揭示批判性阐释观的描述性方面和规范性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揭示当成真和做成真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的揭示有助于解释柏拉图原则和孟子的某些范例原则的描述性外衣之非偶然性。同样地,它也阐明了动态规范性的一种确定的隐含类型的某种整体图像,比如,它明显可运用于孟子、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但当代比较哲学仍较少地关注和阐述过这一图像。(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高瑞锋[9](2018)在《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以印度哲学(主要涉及大乘佛学暨奥义书)为基本比较视野,重启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的一种崭新研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以往从大乘佛学角度开展的对叔本华的研究尚显不足,而从系统的奥义书思想反观叔本华的研究则实属鲜见,因此本文以此二者为比较视野探究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是具有研究价值的。第二部分从叔本华伦理学入手,引出其关于意志哲学之“无”的问题,即以否定意志的态度,以禁欲为动机的行为后果就是自愿受苦,其伦理意义就是“涅盘”,在认识的层面即叔本华所说的“无”。第叁部分,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与佛教般若之“空”作比较,论证大乘佛学之空建立在缘起基础上,因而不是彻底的虚无论,而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则表现出虚无主义特征。回顾奥义书在不同时期的存在论思想,并将叔本华意志存在论与之比较,从奥义书存在论看叔本华意志存在论,叔本华的自在之物概念是逐渐变化的,即由先验意识的意志变为认识上的“无”,但叔本华似乎没有放弃存在“有”的实体,最后以佛教的“涅盘”为其哲学的终点,并且认为“涅盘”后有某种“有”,因而陷入了神秘主义。第五部分总结全文核心观点。叔本华前期将意志作为自在之物,确有可能是受到奥义书觉性思想的影响,而其后期通向“无”,则或许是来自佛教冥性思想的影响。叔本华以否定的方式探索本真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仍然是不彻底的。通过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的新探索,笔者认为,东西方接近本真存在的不同思路的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暨可相互借鉴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12-01)
陈越骅[10](2018)在《意志朝向至善——奥古斯丁与普罗提诺在宗教哲学的相遇》一文中研究指出普罗提诺的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有深刻影响,这种思想的真实延续性能够为我们解读基督教神学演化与西方古典哲学的关系提供新的解读视野。在人与至高者的宗教关系论断上,两者都采用了具有深厚哲学传统的"善"与"意志"的概念建构。至善就是万物所欲求的对象,而且唯有万物欲求的对象才配得上称为独一和至高善,因此通过意志的联结,万物与至善构成的层级秩序成为普罗提诺形而上学的基本理论图景。透过阅读新柏拉图主义着作,奥古斯丁也获得了类似的形而上学设定,但他把意欲作了基督教的宗教性转化,肯定人的意志来源于与上帝的相似性,具有神圣的拯救的意义。灵魂复归上帝、至善的内在动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往上帝的意志。灵魂的意志在超验世界和经验世界之间起联结作用,决定灵魂向往善恶的方向,因此意志并非简单的个体心理学的概念而是具备了形而上学的宏大理论背景。(本文来源于《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二十叁辑)》期刊2018-11-01)
意志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艺术意志"是艺术家的个人意志、心灵状态与艺术自身的某种超验范畴、先验原则的合一,是形式的创造力和内容的创造力的总和,它从内部将作品组织起来。为解决"艺术意志"难以捕捉的先验图式是如何运作并被把握,从"事件"哲学的本体论范畴——事件性、断裂性综合、因果链的解除等方面,为其提供图式提炼与原理分析的可能性,从而确认电影作为艺术或成为经典的根本条件正在于其内在艺术意志驱动的自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志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薛吕.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律和自由意志研究[J].知与行.2019
[2].安燕.“艺术意志”何以可能——基于“事件”哲学对电影的考察[J].电影艺术.2019
[3].杨宗伟.论青年叔本华的“优越意识”概念——从德国哲学意志论转向的视角来看[J].世界哲学.2019
[4].昝玲.论尼采的晚期哲学计划:“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D].广西大学.2019
[5].晏辉.话语哲学与意志表达[J].社会科学辑刊.2019
[6].成中英,刘雪飞.儒家的自我理念:论儒家哲学中的修己与自由意志[J].孔子研究.2019
[7].王暾.矛盾与意志:哲学视域下毛泽东对“叁农”问题的探索论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8].郑宇健,文杰.阐释的悖论、隐含的规范性和人性:从比较哲学的视角重审意志薄弱问题[J].思想与文化.2018
[9].高瑞锋.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D].兰州大学.2018
[10].陈越骅.意志朝向至善——奥古斯丁与普罗提诺在宗教哲学的相遇[C].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二十叁辑).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