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丛峡谷论文-黄静

峰丛峡谷论文-黄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峰丛峡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峰丛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承载力,人类活动

峰丛峡谷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1](2016)在《典型喀斯特峰丛峡谷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生态承载力表现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是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目的必须建立在科学评价承载力供需现状的基础,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因而人类的活动也必须限制在生态系统的弹性范围之内,不应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社会压力和自然环境支持力,根据指标选择的侧重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喀斯特示范区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计算出指标相应的权重值,结合综合指标分析法建立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花江示范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从生态承载力的角度看,物质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必须限定在资源储量及环境容纳的阀值以内。提高生态承载力,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本文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作为生态承载力评价对象,以2005年到2014年为一个阶段,从人文社会经济压力指数、自然环境支持力指数和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叁个方面对花江示范区生态承载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生态环境变化和发展趋势,提出石漠化治理的科学决策和方案,对花江示范区区域喀斯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花江示范区2005年——2013年,人文社会经济压力指数上升了0.2542,压力等级从中压向较高压转变,自然环境支持力指数上升0.2394,支持力等级由低承载向中等承载转变,2005年到2013年间花江示范区的生态承载力指数均大于1,属于承载高负荷,但总体下降了0.3443,从2005到2010年承载力指数曾下降0.4009,2010年到2014年生态承载力指数出现回弹的现象,上升了0.1487。这说明虽然生态承载力指数一直大于1,但石漠化治理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2)2013年和2014年查尔岩村、峡谷村、坝山村和木工村生态承载力指数均大于1,人文社会压力指数上升、属于承载高负荷;银洞湾村生态承载力指数小于1,属于承载低负荷。这与实际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这说明人口压力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利用率低、循环经济发展滞后成为当地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3)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景观受到垂直线地带分布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季节性因素变化的影响,一年中的地表植被覆盖度均有不同,随着各项石漠化治理工程的推进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和人文、社会、经所带来的新的压力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未来几年花江示范区仍处于生态承载力超载的状态。喀斯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对影响生态承载力的各项指标因子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逐渐标准化,形成生态承载力监测预警系统,使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处于良性的可控状态。(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5-25)

赵鑫,赵星,杨文禄,熊康宁[2](2003)在《喀斯特溶原坝地与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生产潜力对比研究——以贵州清镇和花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通过对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与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的对比研究,得出决定喀斯特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首要自然因素为土壤条件,其次是热量条件,再次是水分条件,最后是光照条件。(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杨文禄,熊康宁[3](2002)在《贵州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峰丛峡谷地区土地贫脊 ,土地有效利用面积比例小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小 ,环境容量低 ,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气候土地潜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土地生产潜力模型 ,对贵州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土地承载力的耕地承载力部分进行了估算研究。研究表明 ,仅从耕地承载力来看 ,该区目前的总人口数已经超过了该区的耕地承载力(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安裕伦[4](2001)在《遥感技术支持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初步研究——以花江峰丛峡谷和紫云峰丛洼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靠GIS与遥感处理软件 (ENVI为主要工具 )对TM影像进行处理 ,并结合GPS仪与摄影摄像资料的使用 ,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采样 ,对工作区土地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划分了生态土地类型(本文来源于《贵州地质》期刊2001年02期)

峰丛峡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通过对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与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的对比研究,得出决定喀斯特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首要自然因素为土壤条件,其次是热量条件,再次是水分条件,最后是光照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峰丛峡谷论文参考文献

[1].黄静.典型喀斯特峰丛峡谷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16

[2].赵鑫,赵星,杨文禄,熊康宁.喀斯特溶原坝地与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生产潜力对比研究——以贵州清镇和花江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杨文禄,熊康宁.贵州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承载力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4].安裕伦.遥感技术支持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初步研究——以花江峰丛峡谷和紫云峰丛洼地为例[J].贵州地质.2001

标签:;  ;  ;  ;  

峰丛峡谷论文-黄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