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使臣论文-刘喜涛

赴京使臣论文-刘喜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赴京使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赴京使臣,历史记忆,中华认同,国家观

赴京使臣论文文献综述

刘喜涛[1](2019)在《明代朝鲜赴京使臣的异国记忆与国家观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朝鲜赴京使臣在北京停留时间久,活动内容丰富,形成的历史记忆被以使臣日记和文集的方式记载下来,中国官方文献及记录赴京使臣的现存文本成为研究当时中朝关系的重要参照。对朝鲜使臣在北京的活动考察,一方面可以认识朝鲜王朝"中华"认同的形成与固化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了解朝鲜与明朝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国家观。新的国家观认知需要超越传统的东亚秩序模式及以朝贡体制模式为主的东亚国际关系建构,由此,以"中华"认同路径解释明清时期东亚国际关系的理路成为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9年03期)

刘喜涛[2](2017)在《明代朝鲜使臣赴京路线的沿革与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朝封贡关系确立后,双方使臣往来渐成定制,每年朝鲜使臣会按时到北京进行朝贡,史称"赴京使臣"。朝鲜使臣赴京的路线,明朝政府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定例遵行,不可轻易更改。由于时势变化,有明一代,朝鲜曾多次提出更改路线,都被明朝拒绝,其中原因与沿袭传统有关,也和当时东北亚时局变化密切关联。(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刘香[3](2013)在《朝鲜赴京使臣的西洋认知(17-19世纪)》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朝贡制度下,朝鲜王朝每年都要向中国派遣多批定期或不定期的赴京使行团。使臣们在出使中国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使行记录,这些使行记录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燕行录”。“燕行录”中记载了很多使臣在参观天主堂的过程中对天主堂的建制,堂内绘画、壁画,自鸣钟,风琴、天文仪器等的描述,以及他们对这些从未见过的西洋景象的反应和态度。同时,“燕行录”中还记录了使臣们对西洋传教士的印象,以及在天主堂内和西洋传教士交流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天主教等的情况。本论文即主要依托《燕行录全集》中的上述资料,同时参考《朝鲜王朝实录》、部分朝鲜使臣的个人文集、《清实录》等史料,以赴京使臣在中国的西洋见闻、观感为中心,通过研究使臣对西洋天主堂、绘画、壁画、西洋传教士、天主教、西方天文学、自鸣钟、风琴等的描述、反应和理解,勾勒出17—19世纪朝鲜赴京使臣在中国北京所形成的西洋印象,以及使臣对西洋世界尤其是天主教的认知过程和态度。文章主体由叁部分组成:第一章“朝鲜赴京使臣论述”。首先对朝鲜和明清朝贡制度的建立进行相应的梳理,然后介绍朝鲜入华朝贡使团的名称、类型、人员构成等。其次从总体上概述明清时期朝鲜赴京使臣在北京的文化交流活动及其对朝鲜社会的影响。第二章“朝鲜赴京使臣在北京和西洋传教士的接触”。本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晚明时期朝鲜王朝对西洋世界的认识情况及赴京使臣和西洋传教士的接触情况。第二部分论述清军入关后,赴京使臣和西洋传教士的接触途径。指出,康熙末年门禁制度的松弛和使臣们对天主堂、天主教等的好奇是赴京使臣和西洋传教士得以直接、广泛接触的最主要原因。第叁章“朝鲜赴京使臣的西洋认知”。本章是论文的重点。首先从外在现象开始论述使臣在北京的西洋观感:分析使臣对西洋天主堂、绘画、壁画的反应和态度以及使臣眼中的西洋传教士形象。其次,从使臣的外在西洋印象进入到深层次的对天主教的追问和探求阶段,分析朝鲜赴京使臣在一次次的外在形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震撼下,通过和西洋传教士、清朝文人等的交流,对天主教的认知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同时形成了怎样的天主教观念。最后,对赴京使臣和西洋传教士交流天文学等科学知识、使臣对自鸣钟、风琴的认识进行简单介绍。指出,虽然使臣们大都被天主堂的华丽壮观、西洋绘画的生动逼真、西洋传教士的牺牲精神所折服;但是,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使臣对西洋绘画的画法、画中的宗教人物形象以及天主教持否定的态度。而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持肯定态度,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引进。(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杨雨蕾[4](2005)在《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明清朝鲜赴京使臣入华行纪——“朝天录”和“燕行录”为基本资料,并参照明清和朝鲜王朝的其他文献,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对十六到十九世纪初的中韩文化交流作一实证研究,以此来阐明朝贡体制下朝鲜赴京使臣的文化意义以及明清中朝文化关系的变动轨迹。希望这一研究在深入揭示明清中韩关系内容及其变化的同时,对文化在东亚朝贡体制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予以充分展现,并由此帮助我们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透视当今朝鲜/韩国的对外关系。论文主体分五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从‘朝天’到‘燕行’”。首先主要从朝鲜各类入华朝贡使团的名称、构成、任务和出行的时间、路线等方面分别较为详细地概述明清两代朝鲜对中国朝贡使行的情况,然后对朝鲜使臣入华行纪——“朝天录”和“燕行录”的发掘整理情况做出交待,并对它们的史料价值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指出本文研究的资料基础及其价值所在。 第二章“赴京使臣和明清学人”。讨论十六到十九世纪初朝鲜入华朝贡使臣赴中国期间与明清学人交往的史事。诗文和笔谈是“汉字文化圈”下双方文人交往的两种主要形式。本章由点及面,首先提取明代、明清交替之际和十八世纪叁个不同时期的几个典型交往事例,分别对这两种主要交往形式下双方文人思想和感情的深入交流作具体论述,然后总体论述十六到十九世纪初入华的朝鲜学人和明清士人交往的方式和内容,分析不同时期交往方式和内容的变化,从而把握这一时期双方交往的轨迹,并由此对明清双方学人的文化心态变化做出适当的阐释。 第叁章“赴京使臣与汉籍东传”。讨论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以赴京使臣为主体的汉籍东传朝鲜的史事。通过对明清两个阶段赴京使臣获取汉籍途径和所传入汉籍内容的描述,分析各阶段赴京使臣在汉籍传入朝鲜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明代“朝天”使臣相比,清代“燕行”使臣对汉籍访颇具积极性和主动性,琉璃厂的求书、购书,与清朝文人交往获取赠书,清代通过朝鲜赴京使臣东传朝鲜汉籍的范围更为广泛,赴京使臣明清鼎革后中国观的若干变化由此得到一定展现。本章最后一节综合论述明清朝鲜赴京使臣传入汉籍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试图对它们东传汉籍的情况作出较为全面的概述。 第四章“赴京使臣与朝鲜西学”。通过对朝鲜赴京使臣传入汉译西学书情况的描述,通过对他们在中国与西方传教士交往史事的梳理,讨论他们的西方认知过程及其在朝鲜西学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朝鲜赴京使臣积极主动传入大量汉译西学书,并在中国寻找各种机会与西方传教士直接,十六世纪末叶起西(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5-04-19)

赴京使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代中朝封贡关系确立后,双方使臣往来渐成定制,每年朝鲜使臣会按时到北京进行朝贡,史称"赴京使臣"。朝鲜使臣赴京的路线,明朝政府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定例遵行,不可轻易更改。由于时势变化,有明一代,朝鲜曾多次提出更改路线,都被明朝拒绝,其中原因与沿袭传统有关,也和当时东北亚时局变化密切关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赴京使臣论文参考文献

[1].刘喜涛.明代朝鲜赴京使臣的异国记忆与国家观认知[J].社会科学战线.2019

[2].刘喜涛.明代朝鲜使臣赴京路线的沿革与变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刘香.朝鲜赴京使臣的西洋认知(17-19世纪)[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D].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赴京使臣论文-刘喜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