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实时性论文-王婷

通信实时性论文-王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信实时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安全性

通信实时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19)在《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与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变电站从数字变电站逐步向智能变电站方向转变,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是智能变电站区别于其他时期变电站的显着特点。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与使用,是适合现阶段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是与现代化社会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戴观权,蔡泽祥,蔡煜,李艳[2](2019)在《基于IEC 61850的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建模与实时性可靠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IEC 61850标准应用于配电网保护领域,研究配电网网络化保护技术,成为配电网发展的新热点。然而,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面临着通信距离长、范围大、面向多个站点等苛刻的通信条件,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受到严峻的考验,亟需得到定量化的分析和论证。为此,基于IEC61850标准,依托OPNET仿真平台,对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的报文信息以及实体设备进行自定义建模,并结合通信组网方案、设备选型以及采样策略,搭建了多个不同场景的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仿真模型。仿真探讨了通信网络的延时、延时抖动性、丢包率等网络性能,定量化分析和论证了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最后还探讨了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的应用边界。基于OPNET的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能够为配电网网络化保护的工程化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20期)

吴坤芳,赵永乐[3](2019)在《基于以太网的船舶通信系统实时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提高针对当前以太网船舶通信系统信息通信实时性分析准确性,以船舶通信CAN总线结构为目标,设计了TTCAN分析协议。定义L1和L2两个不同层级的总线通信系统同步应用精度,通过当前通信节点时钟,确定实时性参考帧,构建分析协议主节点,接收参考帧生成当前通信系统实时性调度线,根据调度线和参考帧,划定当前通信系统实时性时间窗和扩展窗,以此为核心调整整个通信系统的分析组态,划定当前通信系统的标准帧和扩展帧,进行分析比对,实现当前通信系统实时性情况判定。实验研究证明,应用该分析协议,节点实时性传输判定准确率提高22%,总线传输实时性判定准确率提高27%,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8期)

张华[4](2019)在《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容错处理与实时性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的相关应用逐渐呈现出综合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列控安全计算机相关容错性以及实时性优化分析,对于其特征进行了相关阐述,结合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设方案,能够帮助相关领域制定针对性措施及应用。(本文来源于《景德镇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林虹,许国良,彭大芹,于凡超,黄鸣宇[5](2019)在《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局域网因低廉的安装成本、灵活的扩展性等优势在电力系统中不断被人们青睐,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方向,而无线局域网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时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因此分析了智能变电站无线局域网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时性。通过OPNET Modeler建立基于WLAN的合并单元、断路器、保护和控制装置模型,构建了基于IEE802.11标准的IEC61850数据帧格式,最后通过变电站设备模型建立不同IED设备数量下的变电站无线局域网场景,通过采样值(SV)和跳闸消息(GOOSE)的端到端时间延迟分析变电站无线局域网网络性能。(本文来源于《广东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陶冶,张明[6](2018)在《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信网络作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交互渠道,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了智能变电站相关功能的可靠实现。基于IEC 61850通信规约,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对于通信网络的实时性要求。以D2-1型中等配电变电站作为研究案例,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模型,利用OPNET仿真软件,从不同报文的角度分析对比了叁种通信网络拓扑的实时性。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网络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了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实时性。(本文来源于《电气自动化》期刊2018年03期)

林志祥,张天宏[7](2018)在《ARM的嵌入式以太网通信分析与实时性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避免以太网通信中大量短帧数据包引起通信阻塞问题,LwIP协议栈采用了Nagle算法和延迟ACK策略提高以太网通信效率。嵌入式以太网通信以短帧数据包为主,Nagle算法和延迟ACK策略大大降低了通信的实时性,这在单向数据传输的应用中尤为明显。本文将LwIP协议栈中的延迟ACK定时器独立出来,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自适应延迟ACK定时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上位机发送数据包的周期自主修改延迟ACK定时器周期。最后设计了通信实时性测试实验,证实了延迟ACK定时周期可以在1s左右跟踪上位机的数据发送周期,自适应的定时周期约为发送周期的80%~100%,且通信延迟小于1ms,该改进在保证ARM使用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以太网通信的实时性。(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8年03期)

杜一帆[8](2018)在《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容错与实时性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应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由传统的控制技术逐渐向综合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列控安全计算机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其承载着系统的大部分安全功能,是确保列控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由于列控安全计算机基本采用分布式容错结构设计,处理单元之间依靠通信实现协同控制,其通信的容错性和实时性直接制约着列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针对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的容错性和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通信容错机制和实时性优化策略,以提高安全计算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列控安全计算机的通信结构和通信需求,说明了容错性和实时性是影响安全计算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概括了典型的实时通信技术,总结出基于时间触发架构理论的通信实时性优化方法能满足系统通信实时性和确定性要求。然后从容错性和实时性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冗余容错技术、组通信容错算法、实时性优化调度模型以及基于网络演算的通信时延分析方法,从而确立了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容错和实时性优化理论基础和设计方法。其次,在所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通信容错和实时性优化中间件模型,并对其展开研究设计。通信中间件主要包括组通信容错管理和实时性优化策略两个部分。根据安全苛求系统容错需求,设计了基于双网冗余的软件容错机制和基于组通信协议的通信容错机制,实现了通信容错功能;同时根据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数据流的不同属性特征,提出了约束性多重优先级调度策略的实时性优化方法,并利用网络演算分析了通信时延特性。从而证明了该策略能够有效地优化通信实时性。最后在2乘2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上搭建了通信中间件原型,并对容错机制和实时性优化策略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信中间件通过多重优先级调度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安全苛求数据的通信延迟,优化通信实时性,并且通过通信容错机制实现了通信故障屏蔽、恢复以及系统重组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1-12)

方子璐,杨俊杰,刘娟[9](2017)在《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动态建模技术对IEC 61850-5中D2-1型变电站层次化建模。应用准确的数学模型对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间传输的综合数据流进行全面时域建模。在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划分基础上,运用优先级标签技术划分站内数据流传输优先级,分别对星型,环形拓扑结构变电站自动系统进行有无VLAN的跨间隔,跨层研究。OPNET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星型,环形组网与VLAN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较好地抑制广播信息泛滥问题。(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7年24期)

陈力华[10](2017)在《基于船用CAN总线的通信线路故障检测和通信实时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以及通信结构复杂化所带来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近些年来特别是无人船在环境监测、水上救援等方面取得不断突破,其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海洋军事和研究部门的重点研究对象。在这么一个智能化、信息化高度集成的平台中,其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CAN总线以其实时性强、可靠性高、功能完善、结构简单等突出优点,因此更多的被应用在船舶通信等工业通信中。虽然CAN总线自身通过错误帧、循环校验、位填充等方式提升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可是当系统出现物理故障时系统只能针对故障做出故障反应,并不能及时定位故障点。论文通过对各种通信线路故障进行模拟实验,并依据不同故障造成的电平、寄存器值变化等对应的故障现象来制定出较完备的检测方案,使得系统能够及定位报警并完成冗余总线切换。实时性方面,传统CAN总线采取非破坏性仲裁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可是随着网络结构的复杂化和大量的数据交互易造成总线负载过高,从而有可能使得网络中优先级较低的站点因为多次仲裁失败而产生较大延时。因此论文在遵循CANopen协议栈的基本框架下采用分时发送消息和动态改变消息优先级相结合的方法改善系统实时性,论文采用TTCAN协议实现消息的分时发送,并在TTCAN系统调度表的仲裁窗内通过对某些特定消息的优先级进行动态改变从而提升其实时性。TTCAN系统调度表规定每一列的时间窗长度必须相同而每一列时间窗对应的消息的最糟糕传输时间却不相同,因此调度表存在着总线资源浪费的问题。论文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TTCAN系统调度表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升总线利用率的目的.最后论文经过实验测试,可靠性方面系统能够快速的对通信线路故障进行定位并报警;实时性方面高负载情况下相比于传统CAN协议能够有效的减少消息延时。(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12-01)

通信实时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IEC 61850标准应用于配电网保护领域,研究配电网网络化保护技术,成为配电网发展的新热点。然而,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面临着通信距离长、范围大、面向多个站点等苛刻的通信条件,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受到严峻的考验,亟需得到定量化的分析和论证。为此,基于IEC61850标准,依托OPNET仿真平台,对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的报文信息以及实体设备进行自定义建模,并结合通信组网方案、设备选型以及采样策略,搭建了多个不同场景的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仿真模型。仿真探讨了通信网络的延时、延时抖动性、丢包率等网络性能,定量化分析和论证了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最后还探讨了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的应用边界。基于OPNET的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能够为配电网网络化保护的工程化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信实时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婷.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与安全性研究[J].通讯世界.2019

[2].戴观权,蔡泽祥,蔡煜,李艳.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建模与实时性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3].吴坤芳,赵永乐.基于以太网的船舶通信系统实时性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

[4].张华.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容错处理与实时性优化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

[5].林虹,许国良,彭大芹,于凡超,黄鸣宇.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9

[6].陶冶,张明.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分析[J].电气自动化.2018

[7].林志祥,张天宏.ARM的嵌入式以太网通信分析与实时性改进[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8

[8].杜一帆.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容错与实时性优化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9].方子璐,杨俊杰,刘娟.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仿真[J].电测与仪表.2017

[10].陈力华.基于船用CAN总线的通信线路故障检测和通信实时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标签:;  ;  ;  ;  

通信实时性论文-王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