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保险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保险杠,中支架,行人保护
保险杠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孟小斌[1](2019)在《一种兼顾成本和质量的前保险杠系统固定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的前保险杠系统固定方案要么成本比较高,要么有下沉风险。本文研究提出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能解决下沉风险。汽车前保险杠系统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脸,非常重要。设计当然要美观,做工要精致,安装要牢固,缝隙要均匀。那么许许多多的固定方案中,什么样的固定方案既能达到安装可靠,又能同时兼顾成本呢?本文先分析2个常规方案入手,再分析研究新的方案及改进版。(本文来源于《汽车与配件》期刊2019年09期)
魏伟[2](2019)在《浅析汽车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通事故中,汽车前、后方碰撞概率最高。保险杠系统是汽车正面碰撞中主要的承受冲击和吸能零部件。因此,本文在分析保险杠系统结构、国内外研究现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研究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期刊2019年02期)
魏伟[3](2018)在《汽车保险杠系统低速碰撞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碰撞是车辆在短时间内的强烈撞击,是一种瞬态而复杂物理过程。在交通事故中,汽车前、后方碰撞概率最高。保险杠系统是汽车正面低速碰撞中主要的承受冲击和吸能零部件。因此,研究保险杠系统的碰撞性能,提高保险杠系统的吸能能力,对于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某车型汽车保险杠系统零部件的开发项目,对保险杠系统的碰撞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实施台架试验,验证汽车保险杠系统的碰撞性能。首先,分析汽车保险杠系统的构成、解读国内外汽车保险杠相关法规和标准、研究汽车保险杠碰撞性能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势,整合出国内外汽车保险杠碰撞性能研究现况。然后,基于有限元法,采用HyperMesh作为前处理器、LS-DYNA作为求解器、LS-PrePost作为后处理器的开发模式,完成保险杠系统的碰撞仿真分析。在积累了碰撞仿真理论知识的基准上,根据我国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的评价标准GB 17354—1998,建立汽车保险杠与摆锤的碰撞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定义和求解,通过低速碰撞时的动态响应,分析保险杠系统的耐撞性。通过解读GB 17354—1998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模拟整车碰撞的试验环境,设定保险杠系统单品碰撞试验规范,通过保险杠系统台架碰撞试验,再次验证保险杠系统的保护能力和仿真结果。并最终通过整车碰撞试验,确认保险杠系统的低速碰撞性能。同时,研究保险杠系统关键部品(防撞梁、吸能块)受到摆锤冲击后应力、变形、吸能的变化规律,以有限元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保险杠系统耐撞性的结构优化方向。通过汽车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法的树立,为保险杠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8-10-01)
刘桂萍,陈园,雷飞,卢传浩[4](2018)在《考虑制造成形质量的保险杠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保险杠系统设计制造质量-成本与耐撞性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制造成形质量的保险杠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以拉裂和起皱程度为制造成形质量评价准则的保险杠系统主要吸能部件的冲压成形模型,以及以吸能、受力和侵入量为耐撞性评价准则的保险杠系统正面碰撞模型。将防撞梁和吸能盒的壁厚作为连续型设计变量,材料型号的选择作为离散型设计变量,结合质量和成本要求建立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函数关系。然后通过径向基函数构建代理模型,并采用微型多目标遗传算法求得Pareto最优解集,再由TOPSIS决策方法从该解集中选取最优设计方案。最后对某保险杠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8年06期)
张帅[5](2018)在《汽车保险杠自动输送及储存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保险杠作为乘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和存储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与之相关的汽车保险杠自动输送及储存系统应运而生。本文以东风日产公司的招标项目为依据,对汽车保险杠自动输送及储存系统进行设计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对汽车保险杠自动输送及储存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它所具有的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2)根据东风汽车公司的技术要求和现场生产条件,确定了系统整体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高位料架系统、上下料系统、保险杠搬运系统和控制系统四大部分。(3)根据东风日产公司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确定了提升机的结构形式和技术参数,然后使用Solidwork叁维辅助软件完成提升机部分的结构设计。(4)对设计的提升机关键部位进行计算分析,包括水平行走伺服电机和垂直提升电机的功率计算和选型,以及提升机机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5)使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提升机关键部位的静力学结构分析和模态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提升机的结构进行优化。(6)完成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包括系统硬件部分的选型,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并使用GX Works2软件完成系统控制程序的编写。本系统的研发实现了汽车保险杠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管理,该系统具有高效率、高灵活性、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等诸多优点,在汽车保险杠的搬运和储存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岩[6](2018)在《兼顾低速碰撞与行人小腿保护的汽车前保险杠系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撞击行人时,前保险杠系统最先与行人腿部接触,对小腿造成的伤害有时会伴随人的一生;同时,低速碰撞时,为减少后部车体的损坏,保险杠要具有良好的耐撞性;但是行人小腿保护性能与低速耐撞性之间又有矛盾。因此,兼顾低速碰撞和行人小腿保护来研究前保险杠系统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乘用车前保险杠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低速碰撞分析和行人小腿碰撞分析发现此保险杠系统对行人小腿的伤害过大,不满足EEVC法规要求;针对此问题采用多目标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法,在使该车型前保险杠系统具有良好的低速碰撞性的同时,提高其行人小腿保护性能。首先分析保险杠表皮的表面刚度特性及模态特性。对前保险杠表面刚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通过对比5个加载点变形量的实验值和仿真值来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且表面刚度特性满足企业技术规范;对前保险杠表皮进行数值模态分析,结果表明一阶固有频率大于30 Hz,满足要求,可进一步分析保险杠碰撞安全性。其次分析保险杠系统的低速耐撞性和行人小腿保护性能。对前保险杠横梁低速正面碰撞工况进行实验和仿真分析,碰撞器加速度仿真曲线与实验曲线大体一致,验证了前保险杠横梁低速碰撞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低速耐撞性分析结果表明,碰撞器侵入量和横梁变形量都满足要求,保险杠系统在低速碰撞时吸收了大约一半的能量,具有良好的低速耐撞性;在小腿碰撞区域选择5个碰撞点来分析行人小腿保护性能,结果表明Y400碰撞点处的胫骨加速度不满足EEVC法规要求。最后采用多目标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法对前保险杠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优化。灵敏度分析确定蒙皮厚度、上格栅厚度、横梁厚度和横梁高度这4个参数为优化变量;优化结果表明,Y400碰撞点胫骨加速度减少了47.71%,膝关节弯曲角度和剪切位移分别减少了62.59%和23.08%,保险杠的行人小腿保护性能有较大提高;并且总吸能峰值几乎没变,优化后保险杠仍然保持着良好的低速耐撞性;另外保险杠质量减少了27.57%,实现了轻量化目标;再对优化结果进行6Sigma可靠性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5)
李岩,石柏军,张兆元,钟佳彬[7](2018)在《基于汽车低速碰撞的前保险杠系统安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乘用车前保险杠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加拿大法规CFVSS215建立了正面碰撞和角度碰撞两种工况的保险杠低速碰撞有限元模型。其次从吸能、碰撞器加速度、碰撞器侵入量、横梁变形量和恢复系数几个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保险杠在低速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吸能作用,能很好地保护后部车体,但是恢复能力一般。最后提出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保险杠质量降低了21%,两种工况下的恢复系数分别增加了21.95%和96.88%,极大地提高了保险杠碰后恢复能力,而且还实现了轻量化目标。(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张帅,杨德斌,郑汝杰[8](2018)在《汽车保险杠自动输送及储存系统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流水线生产对保险杠的规格、流量、固化时间等要求,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一套汽车保险杠自动输送及储存系统。系统以叁菱PLC为核心控制器,采用RS232串口通信协议,实现数字化控制。阐述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原理,系统动作过程,顺序功能图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该系统已投入运行,运行效果较好,解决了汽车保险杠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储存量小、储存时间短、机组式连接、灵活性差,以及型号匹配容易出错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崴崴[9](2018)在《新型负泊松比保险杠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前保险杠系统位于汽车的最前端,在汽车安全设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进行保险杠系统的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其耐撞性,使保险杠系统拥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从而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护车身部件和车内乘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对车外行人的保护作用,从而有效的降低汽车和行人发生碰撞时对行人小腿的伤害程度。本文同时兼顾耐撞性和行人保护两方面内容,结合负泊松比结构质量轻、吸能效果好和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提出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新型保险杠系统,并采用改进的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为提高整车耐撞性及行人小腿保护两方面的性能要求,将负泊松比结构引入到保险杠系统的设计中,提出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新型保险杠系统,主要包括了负泊松比吸能块和负泊松比横梁两部分核心结构。在确定内六角形负泊松比单胞结构后,建立了基于参数化建模方法的新型保险杠系统模型、行人小腿模型以及整车碰撞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GTR 9和FMVSS208法规的相关要求,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其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虑行人小腿保护和汽车正面碰撞两个方面性能指标,进行新型保险杠系统的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保险杠系统的参数对性能指标的灵敏度大小,以及系统中可变参数对于不同评价指标的耦合关系,为后续的近似模型建立及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奠定基础。最后,针对传统的多学科协同优化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学科协同优化方法,通过引入动态因子将总系统中的一致性约束改为动态约束,并改进子系统中的目标函数和总系统约束函数的范数形式,以提高传统多学科系统优化方法的收敛性和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最优拉丁方设计和响应面近似建模方法构建新型保险杠系统的多学科协同优化体系,并采用两种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其主系统及子系统进行寻优搜索。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汽车保险杠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1-01)
徐志强,夏德伟,王文静,胡智典[10](2017)在《低速碰撞下铝制与钢制保险杠系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一实际轿车的前保险杠系统为例,应用Abaqus软件分别对钢制保险杠系统和铝制保险杠系统进行了正面低速碰撞仿真分析,得到了两种材料的仿真结果,包括碰撞过程中系统的位移、撞击力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能量的转化和耐撞指数。通过对两种材料结果的比较,能够得出铝制保险杠系统在实现了轻量化的同时,也满足了安全性,这为汽车的轻量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铝加工》期刊2017年06期)
保险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交通事故中,汽车前、后方碰撞概率最高。保险杠系统是汽车正面碰撞中主要的承受冲击和吸能零部件。因此,本文在分析保险杠系统结构、国内外研究现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研究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险杠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孟小斌.一种兼顾成本和质量的前保险杠系统固定方案[J].汽车与配件.2019
[2].魏伟.浅析汽车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研究[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9
[3].魏伟.汽车保险杠系统低速碰撞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
[4].刘桂萍,陈园,雷飞,卢传浩.考虑制造成形质量的保险杠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2018
[5].张帅.汽车保险杠自动输送及储存系统的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8
[6].李岩.兼顾低速碰撞与行人小腿保护的汽车前保险杠系统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7].李岩,石柏军,张兆元,钟佳彬.基于汽车低速碰撞的前保险杠系统安全性能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8
[8].张帅,杨德斌,郑汝杰.汽车保险杠自动输送及储存系统的研发[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
[9].王崴崴.新型负泊松比保险杠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10].徐志强,夏德伟,王文静,胡智典.低速碰撞下铝制与钢制保险杠系统仿真分析[J].铝加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