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钢铁降低高炉停炉率的措施

南京钢铁降低高炉停炉率的措施

一、南钢降低高炉休风率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卢正东[1](2021)在《高炉炉衬与冷却壁损毁机理及长寿化研究》文中提出现代高炉的技术方针是“长寿、高效、低耗、优质和环保”,其中“长寿”是实现高炉一切技术目标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高炉普遍存在的炉缸炉底炉衬和高热负荷区域冷却壁的损毁问题,本文以武钢高炉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了高炉炉衬与冷却壁长寿技术研究方法,然后分别研究了炉衬与冷却壁的损毁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炉缸结构设计与炉衬选型研究,探讨高热负荷区域铜冷却壁渣皮与热流强度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并提出了武钢高炉长寿优化措施,全文主要结论如下:武钢4号、5号高炉大修破损调查表明:炉缸炉底侵蚀特征主要表现为炉缸环缝带侵蚀和炉缸炉底象脚状侵蚀。通过炭砖热应力计算和岩相分析,炉缸环缝产生原因在于炉缸径向热应力较大,当炭砖性能较差时会产生微裂纹,在炉内高压下有害元素以蒸汽形式迁移至裂纹处发生液化,并与CO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碳酸盐和石墨,形成炉缸环缝侵蚀带。通过炉底死焦柱受力分析与计算,死铁层较浅,死焦柱沉坐炉底,加剧铁水对炭砖侧壁的环流冲刷是造成炉缸炉底象脚状侵蚀的主要原因。针对炉役中期炉底温度异常升高问题,武钢采用钛矿护炉,停炉取样显微分析表明:沉积物中Ti的存在形式主要为Ti C、Ti N、Ti单质,并呈现颗粒皱褶和堆叠形貌,当其附着在炉缸侧壁和炉底时可有效缓解侵蚀进程。武钢生产实践表明,当钒钛矿用量2%~3%时,生铁含钛可达0.10~0.20%,渣铁流动性尚可,炉衬侵蚀速度得到控制。通过武钢5号、1号、7号和6号高炉开展大中修破损调查,对高炉铸铁冷却壁和铜冷却壁开展了力学性能、理化指标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铁冷却壁主要表现为纵、横裂纹引起的壁体开裂,严重部位存在壁体烧损甚至脱落,其损毁原因主要在于热应力造成的壁体开裂,以及高炉气氛下铸铁基体的氧化与生长。铜冷却壁损毁机理在于:高炉渣皮脱落后,煤气流和炉料与铜冷却壁热面直接接触,使壁体温度升高力学性能下降产生热变形,应力应变长期积累使壁体热面形成微小裂纹,然后在渣铁和煤气的渗透作用下发生熔损和脱落。对于炉腹段铜冷却壁底部水管处的损毁,原因还在于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冷却壁底部容易受到高温煤气流、渣铁流的冲刷,从而造成壁体的损毁。为满足高炉长寿要求,针对炉缸砌筑结构和炉衬选型问题,通过建立传热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高炉全生命周期炉缸传热效果,结果表明:在烘炉阶段,采用停水方式可保证烘炉效果。在炉役初期和中期,不同炉缸结构温度场相近,仅当进入炉役后期,温度差别才逐渐扩大。综合传热计算、热阻分析和建造成本,采用铸铁冷却壁可以满足炉缸传热的需要。针对“铸铁冷却壁+大块炭砖”与“铸铁冷却壁+复合炭砖”两种炉缸结构,研究了炭砖在不同导热系数下的炉缸温度场分布情况。当炉役初期陶瓷杯存在,大块炭砖导热系数为25W/(m·K)时,前者炭砖热面温度为571℃,后者为537℃,可基本杜绝有害元素化学反应的发生;当炉衬热面降至1150℃时,前者耐材残余厚度为850mm,后者为1060mm,均可满足高炉长寿服役要求。针对“铸铁冷却壁+大块炭砖”结构炉缸,研究了冷却比表面积对炉缸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却比表面积冷却壁对应的炉衬热面温度差别始终很小,即单纯提高冷却比表面积对降低炉缸温度场作用甚微,故在实际设计时应结合冷却壁制造和冷却水运行成本综合考虑,采用适宜高炉安全经济生产需要的冷却比表面积和水管参数。另外,对炉缸立式和卧式冷却壁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炉缸全周期使用需求考虑,建议采用立式冷却壁。最后,提出了提出了延长高炉炉缸寿命的技术对策及炉缸安全状况的评价方法。针对单独采用热电偶温度或水温差计算热流强度的不足,武钢采取计算和记录冷却壁水温差、热流强度、跟踪热电偶测温数据以及炉役末期炉壳贴片测温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断炉缸状况,收效良好。针对高热负荷区域冷却壁的损毁问题,首先对武钢7号高炉铜冷却壁渣皮进行了化学成分、物相形貌、及物理性能研究:其主要物相为黄长石、尖晶石和碳,渣皮中Al2O3含量较高,易形成高熔点的镁铝尖晶石。渣皮流动性温度为1584.1℃,粘度为1000m Pa·s(1550℃),导热系数约为1.5W/(m·K)。然后确定了武钢高炉渣皮厚度、热流强度、炉气温度的计算方法,开发了铜冷却壁渣皮厚度与热流强度监控系统,该系统目前运行稳定,可掌握高炉渣皮波动规律,快速研判高炉渣皮厚度、热流强度及炉型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高炉操作模式。针对炉腹铸铁冷却壁损毁问题,采用增大炉腹冷却壁下部厚度,利用壁体上窄下宽的外型缩小炉腹角,有效遏制了冷却壁的损毁现象;针对炉腹铜冷却壁底部损毁问题,将进水管处改为凸台包覆设计,以防止煤气流从炉腹炉缸衔接处窜入烧坏进水管,从而解决了炉腹段铜冷却壁的损毁问题。冷却壁长寿服役的核心在于保持冷却壁始终处于无过热状态,武钢在高炉生产中,采取控制有害元素入炉,稳定用料结构,保持合理的热制度和造渣制度,通过上下部调剂和强化冷却系统管理,确保冷却壁渣皮厚度合理,从而有效延长了冷却壁的使用寿命。

徐靖淳[2](2019)在《钢铁行业氧气消耗预测与调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氧气供需的不平衡问题一直困扰着钢铁生产企业,它不仅会使资源造成无谓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行。本论文基于某钢铁公司智慧能源管控平台项目的软硬件平台针对氧气消耗预测、平衡调度优化模型进行研究。研究重点是对主要耗氧设备进行氧气消耗量影响因子分析,利用神经元网络等算法构建氧气消耗预测模型,通过生产计划、检修计划及能耗的主要影响因子精确预测各主要用能设备的耗氧量,同时结合氧气管道压力,氧气球罐容积制定制氧气负荷调整方案,最终形成氧气消耗预测模型和平衡优化调度模型,真正意义上做到生产计划和能源计划的协同,并解决氧气供需平衡模型约束条件复杂带来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影响氧气消耗的重要影响因子,确定数据采集范围与各级相关系统建立数据通讯接口,进行生产数据与能源数据集成。然后利用相关分析技术进一步确定与高炉炼铁、转炉炼钢氧气消耗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确定关键输入。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形成样本数据集。(2)运用时间序列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作为系统的数学理论基础,利用IBM SPSS数据挖掘软件,开发建立了氧气消耗预测模型,对高炉和转炉的氧气消耗做出预测。在充分分析耗氧设备转炉、高炉的氧气消耗量,氧气存储设备管网、液氧的氧气缓冲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炼钢工序冶炼计划和高炉耗氧的特点,建立起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转炉氧气预测模型和基于时间序列算法的高炉氧气消耗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精度评估和对比,这两种算法建立的模型4小时内预测精度可达到99%以上,满足实际氧气管网平衡优化应用需要。(3)根据优化的目标不同,利用氧气预测模型预测的氧气消耗量作为输入,建立不同的氧气管网平衡优化模型(包括氧气放散最小和制氧机组单耗最小等),分析不同模型优化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优化模型的动态选择和动态优化。本系统综合考虑了高炉炼铁和转炉炼钢氧气消耗的各类影响因素,覆盖面较广,其结论比较具有实际价值。本论文通过模型的建立,初步解决了钢铁企业氧气系统供需不平衡和根据人工经验调度方法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从而对企业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起到关键作用。

杨道彬[3](2019)在《南钢高炉操作实践》文中认为介绍了南京南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二炼铁厂通过学习吸取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高炉特点,积极应用多项先进操作技术,促进了高炉操作技术进步,取得了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

胡正文,何英,赵航,陈一清,叶军[4](2019)在《南钢高炉炉役后期高效长寿生产措施》文中提出南钢1号、2号高炉寿命已分别接近14年和12年,2016年2座高炉出现炉缸侧壁温度大幅升高、严重的冷却壁漏水、小套烧损等,影响安全生产。通过采取优化操作管理、治理冷却壁漏水及小套烧损、完善护炉长寿预警体系等一系列措施,避免了高炉中修更换冷却壁,实现了高效长寿生产。2018年1-3月1号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达到2.57,2017年10月2号高炉利用系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57。

王维兴[5](2018)在《2017年我国炼铁技术发展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我国生铁产量是持续增长的态势,与上年相比铁产量升高了1.83%,主要是重点企业产铁增涨2.15%,使我国炼铁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中钢协会员单位高炉利用系数、入炉铁品位、劳动生产率和热风温度有所提高,说明炼铁技术进步了;但燃料比、工序能耗、污染物排放有所升高,应当及时扭转;各企业之间炼铁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详见表1、5和表6。2017年中钢协会员统计中的炼铁系统有90个单位(铁产量占全国87.44%),与上年同期相比,统

王维兴[6](2017)在《2017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技术评述》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我国铁产量升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中钢协单位炼铁技术下滑,高炉燃料比和工序能耗上升,入炉铁品位下降,热风温度无大改进;焦比下降和喷煤比升高,表明炼铁技术有进步。要加大化解铁能过剩的工作力度,努力提升我国炼铁技术水平。

王维兴[7](2017)在《2016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指标下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2016年我国炼铁生产情况2016年全国铁产量70073.66万吨,比上年增长0.74%,其中,中钢协会员单位企业产铁61827.57万吨,比上年下降0.03%,其它单位产铁8246.03万吨,比上年增长6.90%。此外,2016年全国没有完成化解炼铁产能过剩的任务。2016年全国铁产量的增长是因为生铁价格上升和企业利润的增加,促使一些已停产的高炉又恢

王维兴[8](2016)在《2016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生产技术评述》文中指出2016年上半年中国生铁产量已过顶峰,生铁产量开始下降,中钢协会员单位企业炼铁系统技术经济指标有所改善。2016年上半年中钢协统计中的炼铁系统有70个单位(生铁产量占全国87.57%),与上年同期相比,其中没有临汾、北台、梅山、杭钢、合钢、成钢、龙钢等企业的高炉数据。一、2016年上半年全国炼铁生产情况2016年上半年全国生铁产量为34533.23万吨,占世界生铁产量的60.35%,比上年同期下降

王维兴[9](2016)在《2015年钢铁企业炼铁生产技术评述》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中国生铁产量已过顶峰(2014年中国产铁71614.14万吨),年产量开始下降。目前,我国生铁产能严重过剩(我国生铁产能已超过11亿吨),已影响到钢铁行业的生存和发展。2015年我国高炉炼铁技术处于调整阶段,开始从产能扩张向降消耗、降成本方向发展,从牺牲环境向重视环

王维兴[10](2014)在《上半年重点钢铁企业炼铁技术发展评述》文中认为2014年上半年全国生铁产量为3.620218亿吨,比上年增长0.51%(同期全国钢产量增幅为2.99%,使我国铁钢比降为0.878)。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单位(92家单位,129家炼铁厂)产铁3.17967亿吨,比上年增长2.99%;其他企业产铁4405.48万吨,比上年降低14.39%。这说明重点企业铁产量

二、南钢降低高炉休风率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钢降低高炉休风率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高炉炉衬与冷却壁损毁机理及长寿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现代高炉长寿概况
    1.2 高炉长寿设计研究进展
        1.2.1 炉缸结构
        1.2.2 炉底死铁层
    1.3 高炉炉衬与冷却壁选材研究进展
        1.3.1 耐火材料
        1.3.2 冷却壁
    1.4 高炉损毁机理研究进展
        1.4.1 炉缸炉底损毁机理
        1.4.2 炉体冷却壁损毁机理
    1.5 高炉传热机理研究进展
        1.5.1 高炉炉缸炉底传热
        1.5.2 高炉炉体冷却壁传热
    1.6 本论文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1.6.1 论文提出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高炉损毁机理研究方法
    2.1 高炉破损调查
        2.1.1 破损调查内容
        2.1.2 破损调查方法
    2.2 实验研究方法
        2.2.1 炭砖表征
        2.2.2 冷却壁表征
        2.2.3 渣皮表征
    2.3 高炉炉衬与冷却壁传热性能研究
        2.3.1 传热模型建立
        2.3.2 模型验证
第3章 武钢高炉炉缸炉底损毁机理研究
    3.1 高炉炉缸炉底损毁特征分析
        3.1.1 武钢4 号高炉破损调查(第3 代)
        3.1.2 武钢5 号高炉破损调查(第1 代)
    3.2 炉缸炉底损毁机理研究
        3.2.1 炉缸环缝侵蚀
        3.2.2 炉缸炉底象脚区域损毁
    3.3 高炉钛矿护炉研究
        3.3.1 Ti(C,N)形成热力学分析
        3.3.2 破损调查取样与表征
        3.3.3 武钢高炉钛矿护炉效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钢高炉冷却壁损毁机理研究
    4.1 高炉冷却壁损毁特征分析
        4.1.1 武钢5 号高炉破损调查(第1 代)
        4.1.2 武钢1 号高炉破损调查(第3 代)
        4.1.3 武钢7 号高炉破损调查(第1 代)
        4.1.4 武钢6 号高炉破损调查(第1 代)
    4.2 球墨铸铁冷却壁损毁机理研究
        4.2.1 力学性能分析
        4.2.2 显微结构分析
        4.2.3 损毁机理分析
    4.3 铜冷却壁损毁机理研究
        4.3.1 力学性能分析
        4.3.2 理化指标分析
        4.3.3 显微结构分析
        4.3.4 损毁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钢高炉炉缸内衬设计优化研究
    5.1 高炉炉缸全生命周期温度场分析
        5.1.1 烘炉阶段炉缸温度场
        5.1.2 炉役初期炉缸温度场
        5.1.3 炉役全周期炉缸温度场
        5.1.4 炉役自保护期炉衬厚度
    5.2 炉缸传热体系结构优化研究
        5.2.1 炉缸炭砖传热体系优化
        5.2.2 炉缸冷却结构优化
    5.3 高炉炉缸长寿化设计与操作
        5.3.1 炉缸结构设计和选型
        5.3.2 高炉炉缸长寿操作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钢高炉冷却壁长寿优化研究
    6.1 高炉冷却壁渣皮特性及行为研究
        6.1.1 渣皮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研究
        6.1.2 渣皮流动性分析
        6.1.3 渣皮导热性能及挂渣能力分析
    6.2 高炉冷却壁渣皮行为监测研究
        6.2.1 渣皮厚度及热流强度计算
        6.2.2 铜冷却壁渣皮监测系统研究
    6.3 高炉冷却壁长寿技术对策研究
        6.3.1 高炉冷却壁长寿设计优化
        6.3.2 高炉冷却壁操作优化
        6.3.3 高炉冷却壁渣皮厚度管控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钢铁行业氧气消耗预测与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概况及研究现状
        1.2.1 相关研究概况
        1.2.2 氧气消耗预测的研究现状
        1.2.3 氧气平衡调度优化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氧气系统结构介绍
    2.1 氧气系统组成
    2.2 氧气发生系统
    2.3 氧气储存系统
    2.4 氧气消耗系统
        2.4.1 转炉炼钢吹氧冶炼
        2.4.2 高炉炼铁富氧冶炼
        2.4.3 其他用户
    2.5 本章小结
3 氧气消耗预测模型设计
    3.1 概述
    3.2 转炉氧气消耗预测模型设计
        3.2.1 基础数据采集和整理
        3.2.2 转炉耗氧相关分析
        3.2.3 利用神经元网络算法构建氧气消耗预测模型
        3.2.4 转炉氧气消耗预测结果和预测精度
        3.2.5 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
    3.3 高炉氧气消耗预测模型设计
        3.3.1 高炉氧气消耗特征分析
        3.3.2 基础数据采集
        3.3.3 高炉耗氧相关分析
        3.3.4 构建高炉氧气消耗预测模型
        3.3.5 高炉氧气消耗预测结果及模型精度
        3.3.6 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氧气平衡调度优化模型设计
    4.1 概述
    4.2 氧气平衡调度优化模型
        4.2.1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4.2.2 以氧气放散最小为目标的调度优化
        4.2.3 以降低能耗为目标的调度优化
        4.2.4 调度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南钢高炉操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2 操作技术分析
    2.1 高炉中心不加焦技术
    2.2 高炉休风料精确加入技术
    2.3 定风量、定风压操作技术
    2.4高炉操作数据化管理技术
        2.4.1 操作参数数据化管理
        2.4.2 高炉炉缸工作状况量化评价
        2.4.3 炉型及高炉长寿数据化管理
        (1) 建立炉型参数数据库
        (2) 建立高炉残留及有害元素负荷数据库
        (3) 建立风口中套角度数据库
3 结束语

(7)2016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指标下滑(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6年我国炼铁生产情况
二、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技术经济指标下滑
    1. 高炉燃料比数据疑问较多
        (1) 焦比和煤比同时下降, 使燃料比得到下降的5企业情况
        (2) 焦比下降幅度大于煤比升高的幅度, 使燃料比下降的企业情况
        (3) 有5家企业煤比下降幅度大于焦比升高的幅度, 使燃料比下降
        (4) 2016年中钢协会员单位之中有32家燃料比与上年相比是升高
    2.2016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工序能耗在升高
    3. 焦比升高
    4. 喷煤比在下降
    5. 热风温度呈下降趋势
    6. 高炉入炉铁品位得到提高
    7. 高炉休风率在升高
三、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1. 余热回收
    2. 环保治理
四、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8)2016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生产技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6年上半年全国炼铁生产情况
二、高炉炼铁部分技术经济指标变化情况
    1. 高炉燃料比数据疑问较多
        (1)焦比和煤比同时下降,使燃料比得到下降的10企业情况
        (2)焦比下降幅度大于煤比升高的幅度,使燃料比下降的企业情况
        (3)煤比下降的幅度大于焦比升高的幅度,风温提高,使燃料比下降
        (4)2016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单位之中有33家燃料比与去年相比升高,燃料比升高的企业数量比上年大大增加
    2.2016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工序能耗有所上升
    3. 焦比得到降低
    4. 喷煤比降低
    5. 热风温度呈下降趋势
    6. 高炉入炉铁品位提高
    7. 高炉休风率得到降低
三、炼铁企业的技术进步
    1. 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炼铁成本的降低
    2. 炼铁炉料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促进了高炉指标的改善
    3. 提高高炉操作水平,使指标得到改善,促进炼铁技术进步
    4. 开展多方面理论研究,指导科学炼铁,取得显着成绩
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七、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尊重冶金学基本理论
    1. 要认真贯彻高炉炼铁以精料为基础的方针
    2. 转变观念

(9)2015年钢铁企业炼铁生产技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5年全国炼铁生产情况
二、高炉炼铁部分技术经济指标变化情况
    1. 高炉燃料比数据疑问较多
    3. 焦比降低
    4. 喷煤比降低
    5. 热风温度呈下降趋势
    6. 高炉入炉铁品位提高
    7. 高炉休风率降低
三、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1. 余热回收
    2. 环保治理
四、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四、南钢降低高炉休风率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炉炉衬与冷却壁损毁机理及长寿化研究[D]. 卢正东.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钢铁行业氧气消耗预测与调度优化研究[D]. 徐靖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3]南钢高炉操作实践[J]. 杨道彬. 现代冶金, 2019(01)
  • [4]南钢高炉炉役后期高效长寿生产措施[J]. 胡正文,何英,赵航,陈一清,叶军. 炼铁, 2019(01)
  • [5]2017年我国炼铁技术发展评述[A]. 王维兴. 2018年高炉限产季、错峰季生产组织经验分析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6]2017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技术评述[A]. 王维兴. 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1.炼铁与原料, 2017
  • [7]2016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指标下滑[J]. 王维兴. 冶金管理, 2017(02)
  • [8]2016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生产技术评述[J]. 王维兴. 冶金管理, 2016(10)
  • [9]2015年钢铁企业炼铁生产技术评述[J]. 王维兴. 冶金管理, 2016(02)
  • [10]上半年重点钢铁企业炼铁技术发展评述[N]. 王维兴. 中国冶金报, 2014

标签:;  ;  ;  ;  ;  

南京钢铁降低高炉停炉率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