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汪霞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内科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应用优质护理价值。方法:本次选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我院心内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n=50)与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优质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039-02
心力衰竭为心排血量对机体代谢需要无法满足,血液在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一般有被动性体循环或/和肺循环充血,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由各种心脏疾病诱导心功能不全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伴机体虚弱,频繁住院,情绪低落,呼吸、睡眠紊乱,多数焦虑、抑郁心理严重,在内科应用规范方案积极救治的同时,护理也为改善预后的核心环节[1]。我国卫生部在2010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旨在加强基础干预,提高护理质量。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充血性心力衰竭100例,均与《内科学》(第七版)诊断标准符合,男67例,女33例,年龄41-84岁,平均(72.6±2.7)岁,平均病程(6.8±0.5)年;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其中50例为Ⅱ级,38例为Ⅲ级,12例为Ⅳ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35例,冠心病50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采用数字表抽取法,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组间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收治入院后,两组均行抗凝、利尿、强心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日常照护等。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2.1优质心理护理加强访视力度,与患者有计划的建立思想方面的沟通,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以开朗、乐观的情绪对其加以引导和感染,以拥有最佳的利于康复的心态,提高遵医依从。同时,取得家属配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庭亲情作用,向家属介绍心衰基础知识,不发事件防范要点,重视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对易发因素进行防控,全面保障患者心理舒适度及生命安全。
1.2.2饮食干预需依据低脂、低钠饮食原则,对水分进行限制,进易消化、富有营养食物,避免过饱,少食多餐,依据电解质检测情况,取氯、钾等摄入。掌握患者电解质及水肿状况,饮食方案由主管医生和营养师行个性化制定,家属和护理人员参与督导。并依据病情加以调整[2]。
1.2.3运动干预运动方案依据心功能分级个体化制定,向患者强调有氧活动的重要性,并鼓励积极参与,使患者知晓运动在何种情况下需停止。在护理人员监护下,住院期间,可行上、下楼梯、到病房外走路动路,依据心率对运动强调加以指导,通常心率在活动后需低于110-115次/min。出院后,可进行柔软体操、骑自行车、慢跑等运动,其安全由家属进行监护,强调运动的重要人用,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使活动量增加,以不感疲劳为宜,防范意外事件发生[3]。
1.2.4用药指导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文化背景,就药物的用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反复耐心交待,使患者明确药物长期应用的重要性,并对用药方案进行简化,以使服药次数尽可能的减少,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适应,可发放配药杯,避免漏服,增强患者服药的规范性[4]。
1.2.5健康宣教对感冒加以预防,以防使心力衰竭病情加重,引导患者定时排便,预防便秘,切勿在排便时屏气及过度用力,加重病情。掌握血压监测及记录方法,针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对药物不良反应和作用进行了解,增强用药依从。可介绍康复良好的病例,或组织病友间交流,以相互分享抗病经验,增强信心。
1.2.6增强社会支持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社会支持对其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全面、整体的社会支持可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并非单为物质支持,还包括适宜环境的创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教,并对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定期体检进行督促等[5]。出院后继续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生活指导、继续教育、减轻照顾者负担、家庭电话访视,可促使其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提高。
1.3指标观察(1)心功能指标:包括射血分数(LVEF)、E/A比值、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含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4个维度,除第2项因子为4个外,其它均5个,应用5级评分评估单项,所得分值越高,越来理想。(3)护理质量:包括态度、环境、操作、治疗效果、宣教5个方面,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心血管危重疾病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占较高病发比例,一旦有心力衰竭合并发生,即为心血管疾病病情加重的表现,且是大部分心血管病病程发展最终结果,临床多应用综合疗法治疗,以控制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对护理干预有更高的要求[6]。
本次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针对药物、心理、运动、饮食等依从加强干预,以促进心脏功能康复,使心力衰竭症状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预后不佳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水平相关,故加强整体、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发挥,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积极主动投入医护,提高配合力度,改善病情,使远期病死率降低[7]。国内有研究同时表明,加强运动锻炼和个性化治疗,可使心衰自然病程减缓,对心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8-9]。
心力衰竭护理管理包括健康教育、长期药物治疗指导、液体出入量管理等,遵医用药欠佳为首要引发再次和院的因素,故需指导患者规范、正确、合理用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同时,与饮食、心理疏导等个体化措施结合,并取得社会支持,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达到精神、心理上的满足,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缓解病情[10]。优质护理可使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减慢进展速度,进而节约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上,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确保生命安全,具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张钊华,郭镜.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8):65-66.
[2]SmeuldersES,vanHaastregtJC,AmbergenT,etal.Theimpactofaself-managementgroupprogrammeonhealthbehaviourandhealthcareutilizationamongcongestiveheartfailurepatients[J].EurJHeartFail,2009,11(6):609-616.
[3]陈巍,林平,李铃,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293-295.
[4]RiegelB,MoserK,RayensMK,etal.Ethnicdifferencesinqualityoflifeinpersonswithheartfailure[J].JCardFail,2008,14(1):41-47.
[5]韩丽军,张桂红.整体护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0):30-32.
[6]关梅菊,曹清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6(9):76.
[7]程春青,杨凯平.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远期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0):2839-2840.
[8]潘均衡,向龙艳,陈巧,等.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02-104.
[9]黄曙华.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1899-1900.
[10]潘文静.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