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倍性小麦论文-王亚华

不同倍性小麦论文-王亚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同倍性小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稻茬小麦,耐旱性,黄淮南部,灌水

不同倍性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华[1](2019)在《不同生育期灌水对半冬性小麦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气候年型和季节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量与小麦一生中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不同步,不能完全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求,影响产量形成与经济效益。本试验于2016年11月-2018年6月在徐州睢宁县农业示范园区进行大田试验,以半冬性小麦徐麦33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灌溉方式(微喷灌和畦灌)处理对稻茬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生态微环境、生理特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2017年11月-2018年6月在扬州大学盆钵试验场进行辅助试验,分为苗期和生育中后期两个部分,苗期试验选取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于叁叶期轻度干旱后进行不同灌水量处理,研究苗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灌水后的恢复效应;生育中后期试验以半冬性品种徐麦33和淮麦33为供试品种,分析拔节期和开花期中度干旱后不同灌水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生理特性、籽粒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江苏半冬性小麦偏旱条件下合理补灌提供依据。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半冬性小麦品种的耐旱性不同,小麦各品种在干旱后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显着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增加,单株干物重、单株叶面积和苗高均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2、在小麦3叶期轻度干旱胁迫后进行不同灌水量处理,各品种的生理和形态指标均不同程度地恢复或超过对照处理,其中耐旱性强的品种恢复速度快,但补偿作用低于耐旱性弱的品种并以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60%~65%的处理补偿效应更显着,可能与小麦苗期需水量少有关。3、拔节期和开花期中度干旱后灌水处理降低了结实小穗数和小麦强势粒与弱势粒的粒重,最终徐麦33产量降低9.83%,淮麦33降低8.85%;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后灌水,拔节期处理的产量减产幅度最低,2次干旱后再灌水处理的产量减产幅度最高;不同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中,相对含水量60%~65%和70%~75%的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植株生长,以相对含水量70~75%的处理产量略高。4、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灌溉方式(微喷灌和畦灌)处理下,灌水显着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产量平均增加20.64%,其中灌一次水处理中以拔节期灌水增产幅度较大,达15.79%,灌两次水以拔节期+孕穗期灌水增产幅度较大,为27.67%,灌叁次水处理产量增幅为32.11%,在所有处理中最大。孕穗期和开花期灌水均有效降低穗层温度、提高穗层湿度,改善小麦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灌水一定程度降低了土壤温度,利于提升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叶片的光合性能,提高了植株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和地上部光合生产能力。不同灌水方式下,微喷灌增产效果不如畦灌,但显着节省了用水量,平均比畦灌节水35.14%,灌溉效益增加了 34.11%,并有效改善了小麦植株生长状况和籽粒品质,实现了节水高效优质的有机统一。5、初步明确黄淮南部稻茬小麦播种时土壤底墒较好,可以不灌溉保苗;生育时期如遇干旱季节,考虑产量与成本、籽粒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补偿效应,建议采用微喷灌方式。若基于高产为首要目标,选择拔节+孕穗+开花期各进行1次畦灌;若基于节水、高产、高效、优质各指标并重,拔节+孕穗期各进行1次微喷灌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高敬伟,秦乃群,杜盼,蔡金兰,杨璞[2](2018)在《不同种性小麦品种在晚播灾害气象条件下丰产适应性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宜邓州市气候特点、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品种,在晚播情况下,选取了10个品种,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观察它们丰产性、抗逆性表现。本试验过程经历了晚播、中后期连续阴雨和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导致了小麦倒伏和赤霉病大发生。结果表明:在晚播和灾害气象条件下,采取窄行精准匀播模式,通过缩小行距扩大株距,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提高亩穗数,增加产量。不同种性品种因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其抗倒能力和倒伏后对水、肥、光的敏感程度不同,反映在成产要素上,即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减少幅度不同;不同种性品种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表现在抗感染和抗扩展两个方面,表现为田间感染率不同,感染后穗粒数、千粒重的降低幅度不同。综合丰产性、抗倒性和抗赤霉病分析考虑,豫麦49-198、泛麦8号、新麦30、兰考198、偃高21五个品种,具有较好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丰产性,在邓州市适宜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12期)

郑冬晓[3](2018)在《不同冬春性小麦低温灾害指标和可种植界限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我国叁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的21.4%和20.9%,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小麦的90%以上。我国气候资源丰富,为小麦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地处季风气候区,气候要素波动性较大,易发生低温灾害事件。越冬期冻害和春季霜冻是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最主要的低温灾害。明确不同冬春性品种冬小麦低温灾害指标、可种植界限及低温灾害分布特征,对于不同品种冬小麦合理布局和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同冬春性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气候控制试验,研究了低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日数对冬小麦死亡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定量了不同冬春性品种低温灾害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冬春性小麦可种植界限以及可种植区内低温灾害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越冬初期,强冬性和冬性品种的抗冻能力显着强于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以2.5cm深度土壤温度表示,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植株LT50值(死亡率为50%时的温度)分别为-18.5℃、-18.3℃、-15.0℃和-14.1℃。对于同一品种,分蘖的抗冻能力比心叶和展开叶强,分蘖的LT50值分别比心叶和展开叶低2.1℃~2.6℃和2.9℃~5.7℃。在冬小麦起身-拔节阶段,以最低气温表示,分蘖的LT50值比心叶低0.6℃~2.1℃,心叶的LT50比展开叶低0.2℃~0.8℃。(2)在隆冬期,冬小麦死亡率随低温持续日数的增加而增加。当2.5cm深度土壤最低温度为-17℃时,低温日数每增加1天,强冬性品种死亡率增加8.6%。当温度为-14℃和-17℃时,低温日数每增加1天,冬性品种死亡率分别增加3.6%和22.3%。当温度为-14℃和-16℃时,低温日数每增加1天,半冬性品种死亡率分别增加11.1%和27.0%。当温度为-11℃和-14℃时,低温日数每增加1天,弱春性品种死亡率分别增加9.4%和40.5%。冬小麦越冬冻害通过植株和分蘖死亡使穗数减少进而导致减产。随低温日数增加,各品种穗数均呈下降趋势。对于同一品种,温度越低,低温日数每增加1天,穗数降低越多。随低温日数增加,穗粒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对产量有一定的补偿作用。(3)在隆冬期,强冬性、冬性和半冬性品种冬小麦严重冻害最低气温指标分别为-20.9℃、-20.2℃和-18.0℃,以-16℃为临界温度,冬性和半冬性品种冬小麦严重冻害低温日数指标分别为8天和3天。在越冬初期,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严重冻害指标分别为-20.6℃、-19.0℃、-14.7℃和-12.5℃。在冬小麦起身-拔节阶段,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霜冻指标分别为-4.2℃、-4.6℃、-6.1℃和-5.5℃。(4)与1961-1990年相比,1991-2017年我国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冬小麦可能种植北界和南界均呈北移趋势,强冬性、冬性和春性品种冬小麦可种植区域面积(国土面积)分别增加了 24.71万km2、10.82万km2和21.37万km2,半冬性品种可种植区域面积减少了 0.60万km2。与1961-1990年相比,1991-2017年我国冬小麦可种植区内冬季长寒型冻害和拔节期霜冻频率总体呈降低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12-01)

冯波,李升东,李华伟,王宗帅,张宾[4](2019)在《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的影响,有助于为耐热稳产性小麦品种选育提供方法,也可为小麦丰产抗逆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以‘济麦22’(JM22)、056852品系(056852)、‘新麦26’(XM26)和‘藁城8901’(GC8901)4个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灌浆初期(花后12~14d)在田间搭建塑料棚模拟高温胁迫,研究高温胁迫对小麦形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高温胁迫处理3 d,处理最高温度达43.13℃,处理日均温较不搭棚的田间对照温度在胁迫3 d中分别高10.48℃、9.71℃、9.84℃。结果表明:灌浆初期高温胁迫降低了小麦的植被覆盖指数和冠层叶绿素含量, JM22和056852高温胁迫处理与对照的NDVI值和冠层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差异不显着,而XM26和GC8901分别显着下降9.66%、6.26%和12.10%、10.73%。高温胁迫后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持续期显着缩短,与对照相比,JM22、XM26、056852和GC8901籽粒灌浆持续期分别显着缩短1.4 d、2.4 d、0.8 d和3.0 d。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因高温胁迫显着降低, XM26和GC8901分别比对照产量降低11.43%和10.05%, JM22和056852产量分别降低6.41%和6.93%。综上,灌浆初期高温胁迫不同程度地加速了耐热性不同小麦品种(系)冠层叶绿素的降解,缩短了籽粒灌浆天数,减少了灌浆物质的积累,降低了籽粒产量。试验材料JM22耐热性和丰产性都较好;056852品系耐热性较好,产量一般;XM26和GC8901耐热性较差,产量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3期)

毛浩田,陈梦莹,吴楠,刘海悦,刘玉林[5](2018)在《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苗期光合能力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小麦进化过程中不同基因组及染色体倍数对小麦抗旱能力的影响,以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1d和3d后不同倍性小麦和小黑麦叶绿素荧光、气体交换参数、活性氧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3d后不同倍性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的相对水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着减少,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光系统II实际量子产量(ΦPSII)降低,而非光化学淬灭(NPQ)、活性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上升,其中二倍体小麦变化最明显。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现不同变化,SOD和POD活性先增后降,CAT活性降低,而APX活性增加,其中六倍体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最显着。(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会芳[6](2018)在《不同倍性小麦苗期侧根数目和根毛长度变异的分子基础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驱动力。普通小麦是典型的异源六倍体,经历了两次杂交加倍过程而形成,在形态、生理和产量等性状上较其供体祖先种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对根系性状的研究和认识相对比较有限。本论文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倍体小麦形成和进化过程中苗期侧根数目和根毛长度形成的分子基础进行了集中深入地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侧根数目:首先,以3份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及其亲本为材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发芽后第8天粗山羊草(DD)的初生主根侧根数目最多,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居中,异源四倍体小麦最少,即六倍体小麦侧根数目均表现为中亲优势;其次,以77份天然存在的不同倍性小麦为材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二倍体水平上,DD基因组小麦的侧根数目明显高于SS和AA基因组,而与四倍体(BBAA)和二倍体祖先种(AA和SS)相比,六倍体小麦(BBAADD)的侧根数目较多,但是低于二倍体祖先种粗山羊草(DD)。深入研究证实,TaLBD16基因表达水平与不同倍性小麦侧根数目变异呈显着正相关(P<0.01)。另外,TaLBD16基因的超表达转基因小麦株系的侧根数目显着高于野生型。研究还发现,转基因株系在营养胁迫条件下的地上部生物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说明在营养胁迫条件下,苗期侧根数目的增多有利于小麦吸收营养物质,进而促进地上部生长。基于前期和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二倍体祖先种粗山羊草对异源六倍体小麦的苗期侧根数目增加有重要贡献,且TaLBD16为控制不同倍性小麦侧根数目变异的重要基因。2.根毛长度:为了探讨异源多倍体小麦根毛长度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建立了人工合成异源四倍体小麦与亲本的转录组差异表达谱。在鉴定到7836个非加性表达基因中,有20个乙烯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其中14个为偏高亲表达,4个为超高亲表达,这与异源四倍体小麦的苗期根系内源乙烯含量偏高亲相吻合。另外,外源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处理能够促进根毛长度增加,而乙烯合成抑制剂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AVG)则显着抑制根毛伸长,并且人工合成异源四倍体小麦与亲本对外源ACC和AVG处理的敏感性存在显着差异。深入研究发现,乙烯可以正向调控多倍体小麦根毛长度优势的关键基因TaRSL4的表达,且TaRSL4的超表达株系与野生型对外源ACC和AVG处理的敏感性也存在显着差异。据此,初步提出了人工合成异源四倍体小麦根毛长度优势形成的乙烯分子调控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10-01)

张黛静,陈倩青,马建辉,王真,宗洁静[7](2018)在《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在豫中、豫北地区光能利用率及生产潜力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豫中和豫北地区各设1个典型观测点,进行田间栽培,对比分析其光合特性、光能利用率和生产潜力,以期为豫中和豫北两地区冬春性小麦品种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主要生育时期,豫北地区小麦旗叶的SPAD值高于豫中地区(冬性品种除外);同一品种在豫中地区的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PAR)高于豫北地区,开花期两地区冬性品种(济麦20)最大,弱春性品种最小,不同冬春性类型间差异显着;两地区各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总体上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Pn下降较Gs更加剧烈,而胞间CO_2浓度则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豫中和豫北地区小麦总光能利用率以弱冬性品种最高,两地区光合生产潜力已开发度分别为20.67%和22.76%,光温生产潜力已开发度分别为40.72%和43.31%。(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赵鹏涛,赵小光,张耀文,翟周平,关周博[8](2018)在《不同倍性小麦光合日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倍体节节麦、四倍体硬粒小麦、六倍体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倍性小麦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倍体小麦的各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其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为倒抛物线,水分利用效率则一直处在下降中;六倍体和八倍体小麦的光合效率、CO_2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比二倍体和四倍体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主要是由气孔导度引起的;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还与空气湿度和自身水分利用效率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原佳乐,马超,冯雅岚,张均,杨发强[9](2018)在《不同抗旱性小麦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对干旱及复水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旱性不同的4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为材料,利用室内水培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正常、轻度干旱、重度干旱及旱后复水对小麦苗期干物质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小麦品种干物质量均明显降低,且4个小麦品种在不同干旱条件下抗旱性均表现为‘晋麦47’>‘洛麦26’>‘洛麦23’>‘郑引1号’;干旱胁迫使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发生变化,最小荧光强度(F_o)值呈增加趋势,且‘郑引1号’重度干旱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随着4个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和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初始斜率(M_o)、在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_j)、在I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_i)值均呈递增趋势,最大光合效率(φ_(P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_(Eo))和反应中心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初级醌受体以后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_o)值均呈递减趋势;不同品种小麦光合性能指数(PI_(ABS))在干旱胁迫下比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更为灵敏;干旱胁迫解除后,抗旱性强的品种和中等抗旱小麦品种光合机构还可恢复,而抗旱性弱的‘郑引1号’在重度干旱下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干旱敏感系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_o/CS)和单位面积热耗散(DI_o/CS)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因此,可以根据PI_(ABS)、ET_o/CS和DI_o/CS参数的变化来鉴定小麦的抗旱性。(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史华伟[10](2018)在《叶绿素脱植基关键酶在不同倍性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衰老期间旗叶的生理活性对籽粒发育有重要影响,叶片衰老最明显的标志是叶绿素降解。已知的植物叶绿素(Chlorophyll,Chl)降解途径有两条:一是叶绿素酶(Chlase,CLH)作用下的先脱植基后脱镁途径,二是脱镁后再在脱镁叶绿素酶(Pheophytinase,PPH)作用下的脱植基途径,这两种酶为叶绿素脱植基的关键酶,不同倍性小麦叶片叶绿素降解过程中脱植基究竟是哪一种酶发挥作用还未见报。本研究以AA、BB、DD、AABB和AABBDD不同倍性的8个小麦品种为试材,对衰老过程中旗叶的CLH和PPH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qPCR技术对其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小麦在花后不同时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及功能绿叶面积(Green leaf area duration,GLAD),以及光合、荧光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进化学的角度分析不同倍性小麦叶绿素降解途径的差异,目的在于弄清不同基因型小麦衰老期间叶绿素降解过程中CLH和PPH的作用,阐明这些变化和相关性在不同倍性小麦间的进化规律及发生机理,为小麦持绿型品种的选育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花后籽粒灌浆过程的进行,8个小麦品种旗叶SPAD及GLAD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花后各阶段SPAD及GLAD表现出种间的差异。基于花后SPAD及GLAD的衰老特征参数进行系统聚类,可将8个小麦品种分为3类,第一类无论是基于SPAD还是GLAD,都具有较大的最大衰老速率(MRS),较短的衰老持续时间,持绿期较短,为非持绿型品种。第叁类具有较大的MRS、达到最大速率的时间(TMRS)、衰老起始时间(Ts),衰老结束时间(To)也较晚,具有较长的持绿期,为持绿型品种。第二类的衰老特征参数介于第一类与第叁类之间,为中间类型。2、参试的8个小麦品种花后旗叶衰老过程中CLH与PPH酶活变化都出现了一个或两个峰值,但不同小麦峰值的高低、出现的时间有所差异。而且多数参试小麦PPH、CLH酶活变化直线方程斜率的绝对值都是PPH的大于CLH的,但其差异很小,表明PPH与CLH在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降解过程中都很重要,只不过PPH的作用可能稍大一些。3、CLH、PPH酶活与SPAD、GLAD、光合参数(Tr、Pn)及叶绿素荧光参数(ETR、Fv/Fm、qp、Y(Ⅱ))等衰老相关生理指标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8个小麦品种基于SPAD、GLAD的系统聚类结果与基于PPH、CLH酶活变化的系统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CLH、PPH在花后旗叶衰老过程中对叶绿素含量及功能绿叶面积的下降、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4、花后TaCLH与TaPPH基因错期表达,多数参试小麦TaCL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都小于TaPP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CLH、PPH酶活与其基因的平均相对表达量显着相关,表明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对这两种酶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TaCLF、TaPP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之间也显着相关,进一步说明这两个基因在旗叶衰老过程中协同表达,共同对叶绿素的降解发挥作用。5、由于AA、BB、DD、AABB和AABBDD基因组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CLH、PPH酶活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较小,因此在二倍体向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的进化过程中,叶绿素降解的脱植基过程没有表现出倍性之间的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不同倍性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宜邓州市气候特点、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品种,在晚播情况下,选取了10个品种,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观察它们丰产性、抗逆性表现。本试验过程经历了晚播、中后期连续阴雨和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导致了小麦倒伏和赤霉病大发生。结果表明:在晚播和灾害气象条件下,采取窄行精准匀播模式,通过缩小行距扩大株距,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提高亩穗数,增加产量。不同种性品种因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其抗倒能力和倒伏后对水、肥、光的敏感程度不同,反映在成产要素上,即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减少幅度不同;不同种性品种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表现在抗感染和抗扩展两个方面,表现为田间感染率不同,感染后穗粒数、千粒重的降低幅度不同。综合丰产性、抗倒性和抗赤霉病分析考虑,豫麦49-198、泛麦8号、新麦30、兰考198、偃高21五个品种,具有较好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丰产性,在邓州市适宜推广种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同倍性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华.不同生育期灌水对半冬性小麦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

[2].高敬伟,秦乃群,杜盼,蔡金兰,杨璞.不同种性小麦品种在晚播灾害气象条件下丰产适应性试验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8

[3].郑冬晓.不同冬春性小麦低温灾害指标和可种植界限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4].冯波,李升东,李华伟,王宗帅,张宾.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5].毛浩田,陈梦莹,吴楠,刘海悦,刘玉林.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苗期光合能力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8

[6].王会芳.不同倍性小麦苗期侧根数目和根毛长度变异的分子基础解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8

[7].张黛静,陈倩青,马建辉,王真,宗洁静.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在豫中、豫北地区光能利用率及生产潜力比较[J].河南农业科学.2018

[8].赵鹏涛,赵小光,张耀文,翟周平,关周博.不同倍性小麦光合日变化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8

[9].原佳乐,马超,冯雅岚,张均,杨发强.不同抗旱性小麦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对干旱及复水的响应[J].植物生理学报.2018

[10].史华伟.叶绿素脱植基关键酶在不同倍性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D].山西农业大学.2018

标签:;  ;  ;  ;  

不同倍性小麦论文-王亚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