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创作论文-张忠平

和声创作论文-张忠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和声创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和声结构,五声性调式思维,线性和声

和声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忠平[1](2019)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现代和声思维的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史同时也是一部和声理论的演进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音乐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和声在钢琴音乐创作中扮演了极为活跃的角色,呈现出继往开来、繁复多变的多元化态势。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钢琴音乐文献中的和声创新现象为例,从多个视角探究现代和声思维的拓展途径,对中西和声技法与观念在创作实践中的演进与更新进行深度剖析与理性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9年05期)

钟是问,段元博,梁管保,郑钰[2](2019)在《京族风格作品的和声内涵与创作手法研究——以作品《京岛的小路》和《北部湾的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族汉语民歌用汉语—粤方言和"白话山歌"曲调演唱,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其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京族民歌的结构主要以单段体和二段体为主,多段体相对较少。在当今时代的京族汉语民歌创作中,西洋作曲技术与民族旋法的结合在京族风格作品的创作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气质,本文主要以作曲家丁丕业先生创作的《京岛的小路》及作曲家丁铃女士创作的《北部湾的风》为例,分别从传统分析法和申克分析法两种角度,讨论其和声内涵与旋律旋法的关联。(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6期)

周军[3](2019)在《斯克里亚宾创作中期钢琴作品和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克里亚宾一生中创作的音乐作品主要有钢琴作品和管弦乐作品两大类,其中,钢琴音乐包括奏鸣曲、协奏曲、前奏曲、练习曲、音诗、即兴曲、玛祖卡以及夜曲等体裁。文章以斯克里亚宾中期的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阐述斯克里亚宾创作中期和声技法的一些特点,对其早期萌芽、中期逐步演变至晚期最终形成的和声体系进行梳理与概括。(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蔡文萍[4](2019)在《“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诗词音乐创作》课堂实践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诗词音乐创作课是跨学科跨模块的综合课,探索了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关系。古典诗词有格律,音乐创作有技法,两者结合考验了学生的文学功底和音乐素养。本文立足于高中音乐课堂,将唐诗融入音乐创作,挖掘诗词与音乐的共通之处,提升音乐课的内涵,培养学生诗词鉴赏与音乐创编的能力,从歌诗传唱维度对音乐创作课进行初探研究。(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1期)

刘畅[5](2019)在《周龙早期创作中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的运用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在中国作曲家的创作中由来已久,它是作品具有中国风格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以现代和声思维来处理这些材料,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周龙是较早的实践者之一。以周龙早期作品为研究对象,以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为切入点,探究该材料在作品中的运用逻辑,旨在揭示中国作曲家如何将五声纵合化材料融合现代和声手法进行诠释。(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畅[6](2019)在《周龙创作中四度和声材料的运用逻辑与技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开始,中国作曲家便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声的中国风格化,其中运用纯四度材料是较为成功的方法,周龙也是这类作曲家群体中较有成就的贡献者之一。本文以周龙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纯四度和声材料为切入点,通过观察该材料所表现出的不同结构形态,探究其在作品中的运用逻辑和表现意义,旨在揭示中国作曲家们如何将本民族基因衍生出来的和弦材料融入现代化的处理手段,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邹润楠[7](2018)在《浅析舒伯特《小夜曲》的创作风格和和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歌曲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音乐体裁,舒伯特是第一位将艺术歌曲的旋律和伴奏写的同样重要的作曲家。他的这首《小夜曲》被后人传播的非常广,所以很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对这首曲子创作的风格特点和和声进行了一些浅析。(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8年12期)

张淼,孟卓[8](2018)在《和声创作技法初识——从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艺术歌曲以其深刻的文学意境与细腻的音乐内涵,在中国音乐创作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和声作为中国艺术歌曲中的重要创作技法,对音乐语言的内在逻辑体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中国艺术歌曲根据不同作品的创作需要,在和声的运用上借鉴浪漫主义音乐、印象派音乐、序列音乐和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技法,使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融合,从而形成独特的中国艺术歌曲和声创作思维。(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8年12期)

魏欣[9](2018)在《五声性和声思维在民族化钢琴作品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化钢琴曲的创作得到了百花齐放般的跨越式发展。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在充分汲取前辈研究成果和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拓展了多样化的五声性和声技法,也促使基于我国民族音乐传统的五声性和声思维暨写作技法不断得到充实而日臻完善。与此同时,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也充分加强了对于钢琴伴奏课程的建设力度,然而令人遗憾之处却在于未能积极、深入地将五声性和声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与训练。有鉴于此,本文将在阐述五声性概念以及五声性和声思维特点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来论证五声性和声思维在民族化钢琴曲创作中的应用方式,并展现其特色化的功能、效果。希望借此来彰显五声性和声思维对于高校钢琴伴奏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促使民族化钢琴曲创作实践与高校钢琴伴奏课程教学在五声性和声思维的运用方面找到交汇之处;借以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同仁对于五声性和声思维研究的重视,以期尽快地将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以此来进一步提升高校钢琴伴奏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8年09期)

江姗姗[10](2018)在《桑桐音乐创作的和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中国作曲家极力探求将西方多声部音乐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桑桐就是于这一历史时期在追求音乐的民族气质的同时也体现出对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兴趣和努力。论文意在研究中国作曲家桑桐于19世纪40年代至21世纪初的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桑桐创作了内容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他于其创作早期大胆初试西方20世纪现代创作技法,成为中国音乐史中最早运用无调性作曲技法进行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桑桐的音乐创作为中国和声理论体系的实践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透过桑桐作品中所运用的不同的和声技法,将他的音乐创作分为叁类:一、五声性旋律与五声纵合化和声的结合;二、五声性旋律与叁度结构和声的结合;叁、带有“无调性”因素的现代和声技法的运用。桑桐的音乐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和声理论体系,同时其音乐体现出的“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和“现代音乐的民族化”的音乐审美,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将西方多声部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所作的不懈努力。(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8-03-31)

和声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京族汉语民歌用汉语—粤方言和"白话山歌"曲调演唱,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其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京族民歌的结构主要以单段体和二段体为主,多段体相对较少。在当今时代的京族汉语民歌创作中,西洋作曲技术与民族旋法的结合在京族风格作品的创作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气质,本文主要以作曲家丁丕业先生创作的《京岛的小路》及作曲家丁铃女士创作的《北部湾的风》为例,分别从传统分析法和申克分析法两种角度,讨论其和声内涵与旋律旋法的关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和声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忠平.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现代和声思维的拓展[J].中国音乐.2019

[2].钟是问,段元博,梁管保,郑钰.京族风格作品的和声内涵与创作手法研究——以作品《京岛的小路》和《北部湾的风》为例[J].艺术评鉴.2019

[3].周军.斯克里亚宾创作中期钢琴作品和声研究[J].艺术教育.2019

[4].蔡文萍.“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诗词音乐创作》课堂实践初探[J].文教资料.2019

[5].刘畅.周龙早期创作中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的运用逻辑[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

[6].刘畅.周龙创作中四度和声材料的运用逻辑与技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

[7].邹润楠.浅析舒伯特《小夜曲》的创作风格和和声分析[J].北极光.2018

[8].张淼,孟卓.和声创作技法初识——从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谈起[J].音乐创作.2018

[9].魏欣.五声性和声思维在民族化钢琴作品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音乐创作.2018

[10].江姗姗.桑桐音乐创作的和声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8

标签:;  ;  ;  ;  

和声创作论文-张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