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富磷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质炭,磷镉富集土壤,磷形态转化,镉形态转化
富磷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张沙沙,刘扬,曹坤坤,黄洋,李成成[1](2019)在《生物质炭对富磷镉土壤中磷镉形态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生物质炭作用下磷镉富集土壤中磷和镉的形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为供试材料,磷镉富集土壤(有效磷17.25 mg/kg,总镉3.38 mg/kg)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BC处理促进了土壤中磷的活化和镉的钝化,有效磷含量提高25.45%~77.50%(p<0.01),有效镉含量降低13.95%~32.79%(p<0.01),酸洗处理减弱了生物质炭的上述作用。(2)与CK处理相比,BC处理土壤的交换性钙、镁分别增加了13.07%~23.62%、4.82%~11.63%(p<0.05),无定形铁、铝分别减少了5.90%~29.83%、13.98%~24.38%(p<0.05)。SBC处理的交换性钙镁以及无定形铁铝的变化与BC处理相似,但变化幅度降低。以上数据说明生物质炭输入磷镉富集土壤中可以达到磷活化和镉钝化的双重效果,这两个过程的实现与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和无定形铁铝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黄娜,周苡,吴晓妮,付登高,赵洛琪[2](2019)在《滇池流域富磷退化山区主要优势植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富磷山地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土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选取滇池流域富磷退化山区5种常见优势植物(云南松、蔗茅、白茅、马桑和紫茎泽兰),采集其根区土与根际土,分析了不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云南松影响下的根区土及根际土脲酶活性最高,分别为0.99,2.60 mg/(g·d);紫茎泽兰影响下的土壤蛋白酶活性最高,为312.39μg/(g·d),但蔗茅、白茅及紫茎泽兰之间差异并不显着;云南松根区土及紫茎泽兰根际土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为0.81,2.12 mg/(g·3 d);5种植物其土壤酸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较小。通过根际效应比较发现5种植物对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根际效应相对较强,其次为蛋白酶,最弱的为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结合植物对根区土及根际土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效应比较,5种植物高低顺序依次为云南松>白茅>紫茎泽兰>马桑>蔗茅。土壤酶活性高低一方面说明植物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植物对立地环境的适应方式,因此,评价植物在富磷退化山区的恢复潜力,还应结合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生态水文过程及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等进行综合评价。(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斌,原克波,万艳芳,王金鑫,孙九胜[3](2019)在《富磷有机肥对北疆棉花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施富磷有机肥为对照,以富磷有机肥施用量900 kg·hm~(-2)、1 800 kg·hm~(-2)和2 700 kg·hm~(-2)为处理,研究富磷有机肥施用对北疆棉花出苗率、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富磷有机肥施肥水平对北疆棉花出苗率无显着影响。(2)900 kg·hm~(-2)的富磷有机肥处理对棉花增产最为显着,其余2个处理对棉花产量无显着影响;富磷有机肥处理间棉花产量差异不显着。(3)富磷有机肥不同施肥水平对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土壤速效氮磷钾与有机质含量、pH和土壤总盐含量均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期刊2019年06期)
唐蕊[4](2018)在《柴河流域富磷区优势植物AMF多样性及其对根际土壤磷、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滇池流域南部柴河流域磷资源丰富,在人类的扰动下,增大水土流失将磷随径流汇入滇池,影响富营养化及威胁水体安全。丛枝菌根真菌是与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体的土壤微生物,活化植物根际土壤难溶性的磷氮,促进植物吸收磷氮,减少富磷区磷的流失。认识富磷区优势植物AMF多样性及其对根际土壤氮磷的影响,是认识富磷区对水环境影响的重要内容,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认识柴河流域富磷区优势植物蔗茅(Erianthus rufipilus)、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根际土壤AMF多样性;通过杀菌剂苯菌灵对根际土壤AMF处理,对比优势植物根际有无AMF条件下土壤磷氮形态含量差异,借此探讨AMF对土壤磷氮的影响,为防控柴河流域富磷区磷素流失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富磷区优势植物根际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显着高于非富磷区(P<0.01)。富磷区铝磷、铁磷和闭蓄态磷显着高于非富磷区(P<0.01),钙磷在蔗茅和云南松的根际土壤中均显示出显着性差异(P<0.01)。不同的根际环境存在的情况是:云南松>马桑>蔗茅。富磷区有机磷极显着高于非富磷区(P<0.01),不同形态的有机磷存在的状况是:中等活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富磷区土壤氮素与非富磷区存在显着差异(P<0.01),在不同根际环境中氮素的含量情况是:云南松>马桑>蔗茅,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在富磷区和非富磷区仅在蔗茅根际土壤出现极显着差异(P<0.01)。土壤p H仅在马桑根际土壤出现显着性差异(P=0.01),优势植物根际土壤呈现强酸性(p H<5.5)。2.通过Illumina Misq测序获得AMF有5个目,9个科,14个属,57个种,256个OTU。AMF在不同优势植物的根际土壤中优势属相似,但丰富度却有明显差异。富磷区的优势属为:Glomus、Acaulospora、Scutellospora、Archaeospora和Ambispora,非富磷区的优势属为:Glomus、Paraglomus、Gigaspora和Diversispora。非富磷区马桑根际土壤AMF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较高,表明马桑的固氮作用营造出相对适宜AMF群落生存的土壤环境。富磷区AMF群落OTU个数小于非富磷区,但共有的OTU个数较多。3.富磷区环境因子与优势属有不同的相关性:全磷与Acaulospora(P=0.008)、Sctellospora(P=-0.024)、Paraglomus(P=-0.014);速效磷与Acaulospora(P=0.005)、Paraglomus(P=-0.004)、Gigaspora(P=-0.017);铝磷与Acaulospora(P=0.01)、Paraglomus(P=-0.011)、Gigaspora(P=-0.02);铁磷与Paraglomus(P=-0.01);钙磷与Acaulospora(P=0.006)、Paraglomus(P=-0.024);闭蓄态磷与Paraglomus(P=-0.003)、Sctellospora(P=-0.024)、Gigaspora(P=-0.005)、Acaulospora(P=-0.02);中等活性有机磷与Acaulospora(P=0.019)、Paraglomus(P=-0.009)、Gigaspora(P=-0.012);中稳性有机磷与Glomus(P=-0.028)、Acaulospora(P=0.013);高稳性有机磷与Acaulospora(P=0.008)、Sctellospora(P=-0.01)、Paraglomus(P=-0.008);全氮与Acaulospora(P=0.006)、Paraglomus(P=-0.009)、Gigaspora(P=-0.035);碱解氮与Acaulospora(P=0.001)、Paraglomus(P=-0.015);硝态氮与Acaulospora(P=0.005)、Paraglomus(P=-0.012)、Gigaspora(P=-0.038);铵态氮与Acaulospora(P=0.003)、Paraglomus(P=-0.017)、Gigaspora(P=-0.027);有机质与Sctellospora(P=-0.018)、Paraglomus(P=-0.01)、Diversispora(P=-0.018);p H值与Glomus(P=-0.025)、Sctellospora(P=0.003)、Paraglomus(P=0.003)、Diversispora(P=0.01)。4.富磷区有AMF时,根际土壤全磷(马桑P=0.01,云南松P=0.04)和速效磷含量水平越低。不同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的速效磷降低的情况是:蔗茅8.42%,马桑16.69%,云南松6.93%;AMF能显着减少土壤活性有机磷(P<0.05),其它有机磷含量均升高。全氮未显现出显着差异,但AMF可显着增加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的碱解氮(蔗茅P=0.04,马桑P=0.01和云南松P=0.02)。硝态氮没有明显的变化,铵态氮有十分显着的差异(P<0.01)。AMF减少有机质和提高土壤PH值,但幅度不大。研究表明,富磷区相比非富磷区有着自己独特的AMF多样性,AMF加速矿化根际难溶的磷氮溶解,促进植物对磷氮摄取和降低土壤磷氮,加速植物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合理的运用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修复土壤质量,有效防控富磷区土壤磷、氮的迁移流失,对降低滇池富营养化的风险也有积极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恒[5](2017)在《鲁东南设施菜地富磷土壤无机磷素分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东蔬菜保护地富磷耕层土壤为试材,对0-30 cm表层土进行了30天土柱淋洗试验,研究无机态磷的分级。结果表明,淋洗后土壤中的无机磷总量有所下降,下降范围在218.7-388.5 mg/kg;空白处理无机磷含量损失最大,为349.5-392.8 mg/kg,添加明矾处理损失最小,仅为218.7-253.4 mg/kg。Al-P、Fe-P、O-P均呈下降趋势,Ca-P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增加幅度不大。铝对土壤磷的淋失有一定的阻滞作用,且铝对土壤磷素的固持和阻滞磷素淋溶作用强于钙。(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7年32期)
胡宇蔚[6](2017)在《滇池流域山地富磷区优势植物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特征与细菌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滇池流域内存在大面积的富磷区,在雨季大量磷素随径流进入水体,成为滇池富营养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前人对富磷区的研究中,认为植被修复是经济并且可行的办法,关注植被在降低氮、磷等养分输出上的关键作用。但在持续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关注植被的覆盖,还要恢复土壤的质量和功能。一方面,植被可以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流失,另一方面,微生物参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从而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固定。本研究在滇池流域富磷区进行优势植物根际土壤采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运用高通量illuminaMicseq测序技术,分析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与同一植物不同磷水平根际土壤养分元素特征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探讨植物-养分-微生物叁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富磷区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本理化性质表明,土壤碳(C)、氮(N)、磷(P)等养分含量绝大多数为根际>非根际,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有机质(SOM)、总氮(TN)、碱解氮(AN)、总磷(TP)、有效磷(QAP)主要表现为云南松>蔗茅、马桑>荒草坡。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旱季和雨季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云南松有最小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细菌分类学组成上,主要包括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酸杆菌(Acidobacteria)、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厚壁菌(Firmicutes)。Venn图展示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OTU数,表现均为根际>非根际,表明细菌群落也存在根际效应。2.不同磷水平蔗茅根际与非根际碳养分元素含量相比,土壤碳(C)、氮(N)含量是中磷、低磷>高磷。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C)、氮(N)、磷(P)相比,绝大多数养分表现为根际>非根际。经高通量测序分析,旱季中磷蔗茅根际土壤有最低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雨季高磷蔗茅根际土壤有最低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细菌分类学组成上,以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酸杆菌(Acidobacteria)、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为主。Venn 图展示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OTU数,只有中磷蔗茅表现为根际>非根际。低磷和高磷蔗茅根际效应较小。3.旱季跟雨季相比,分析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现为,雨季土壤样品中营养元素和细菌群落根际富集率比旱季小,根际效应比旱季低。4.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得出,绝大多数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SOM)、氮(N)、磷(P)等养分呈现显着负相关,与氮磷比(N/P)呈现正相关。RDA分析表明,影响旱季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为温度(Tem)和含水量(SWC),在雨季,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因子主要为有机质(SOM)和总氮(TN)。(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管清莹[7](2017)在《滇中富磷土壤聚磷放线菌(YIM A116)添加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滇中湖群地带分布着大面积的富磷地表区域,该区域内水土流失以及磷素流失严重。控制滇中富磷土壤磷素流失是高原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防控的重点之一,植物-土壤微生物综合控制被认为是降低磷素流失风险最环保的措施。本文通过设置4种土壤处理(灭菌土、原着土、灭菌土+聚磷放线菌、原着土+聚磷放线菌),3种C源浓度添加(0、0.5mgC/g 土、2.5mgC/g 土),2种水分处理(正常水分、10%PEG 6000),2种植物处理(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通过对各处理组中土壤磷素形态、土壤其他理化性质、植物光合气体交换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指标等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聚磷放线菌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和对植物生理及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聚磷放线菌添加对富磷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于灭菌土而言,聚磷放线菌添加后,供试土壤中Al-P含量和可溶性TP含量显着降低,分别下降了 20.96%、20.65%;而有效磷含量显着增加了 38.23%,添加2.5mgC/g 土浓度碳源后,有效磷含量进一步增加了 4.7%,原着土添加聚磷放线菌后,有效磷含量显着增加了 3.4%。土壤TP、Fe-P、Ca-P和O-P含量与灭菌土相比无显着差异。聚磷放线菌添加后,供试土壤中土壤多糖含量显着增加,平均含量在4.36mg/g-6.25mg/g之间;pH显着降低,均值在4.96-5.26之间;土壤碱解氮、可溶性TN含量与灭菌土相比无显着差异。(2)聚磷放线菌添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正常条件下,聚磷放线菌添加后,显着提高了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着增加了植物的气孔导度。黑麦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提高了 18.85%、46.98%、55.69%;苜蓿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提高了 57.29%、79.83%、54.19%。并且聚磷放线菌添加后显着增强了植物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硝酸还原酶(NR)、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其中SPS活力和ACP活力提高最为显着。在生物量上,总体表现为放线菌添加后植物生物量显着增加,其中黑麦草的总生物量增加了 0.63g,苜蓿的总生物量增加了 0.39g。(3)聚磷放线菌添加对植物干旱条件下的响应作用:干旱胁迫下,添加聚磷放线菌后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积累增多,其中黑麦草及苜蓿的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 10%和19.2%。抗氧化酶活力增强,其中聚磷放线菌添加组中黑麦草和苜蓿的CAT活力分别提高了 20%和25%,但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无显着差异。总体表现为干旱胁迫下植物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聚磷放线菌添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生物量的下降程度。综上所述,添加聚磷放线菌后,一方面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磷素形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影响植物体内光合及生理生化过程,改善植物营养状况及抵御胁迫的能力,进而促进植物生物量的增加。植物生物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及结构的改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富磷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对富磷退化山区的生态修复及磷素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江山[8](2016)在《富磷污泥灰固稳铅污染土特性及机理/地质成因含砷土壤环境特性及固稳修复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铅污染土和焚烧污泥灰的安全处理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污泥灰固化/稳定化处理不同污染程度铅污染土。对处理后的铅污染土分别养护7天和28天,采用压缩强度、微观结构及多种浸出试验分析该处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污泥灰能明显地降低固化污染土的强度及铅浸出浓度。淋溶作用下铅从固化土壤中是以扩散形式溶出,增加污泥灰的添加量可降低铅的扩散系数,且增加固化污染土的资源化利用价值。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污染土中的碳酸盐结合态铅,而增加低迁移性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铅。微观试验表明铅在固化土壤中是通过吸附、包裹和沉淀原理而失去活动性的。(本文来源于《2016国际棕地治理大会暨首届中国棕地污染与环境治理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10-25)
黄双勇,李发林,曾瑞琴,林晓兰,郑涛[9](2016)在《土壤富磷管溪蜜柚果园减量化施肥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为管溪蜜柚主产区,其过半果园处于土壤磷环境高风险状态,果园面源污染严重。从产量、效益及草被固定氮、磷、钾量等多方面差异,说明了在土壤磷环境高风险果园采用施肥减量化技术,可很好地控制果园面源。(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彭刚志,徐建霞,王建柱[10](2015)在《香溪河流域富磷区土壤酶活性与无机磷形态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源氮磷不断向水体输入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香溪河流域内分布着鄂西着名的磷矿区,该区域丰富的磷对香溪河水质产生严重影响。选取流域内磷矿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磷矿区土壤酶活性与无机磷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探求用土壤酶系统表征土壤磷污染程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无机磷形态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其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与无机磷形态呈正相关关系,而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无机磷形态呈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与无机磷形态之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作为反映磷矿区土壤磷污染状况的指示酶。(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富磷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了解富磷山地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土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选取滇池流域富磷退化山区5种常见优势植物(云南松、蔗茅、白茅、马桑和紫茎泽兰),采集其根区土与根际土,分析了不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云南松影响下的根区土及根际土脲酶活性最高,分别为0.99,2.60 mg/(g·d);紫茎泽兰影响下的土壤蛋白酶活性最高,为312.39μg/(g·d),但蔗茅、白茅及紫茎泽兰之间差异并不显着;云南松根区土及紫茎泽兰根际土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为0.81,2.12 mg/(g·3 d);5种植物其土壤酸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较小。通过根际效应比较发现5种植物对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根际效应相对较强,其次为蛋白酶,最弱的为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结合植物对根区土及根际土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效应比较,5种植物高低顺序依次为云南松>白茅>紫茎泽兰>马桑>蔗茅。土壤酶活性高低一方面说明植物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植物对立地环境的适应方式,因此,评价植物在富磷退化山区的恢复潜力,还应结合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生态水文过程及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等进行综合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磷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张沙沙,刘扬,曹坤坤,黄洋,李成成.生物质炭对富磷镉土壤中磷镉形态转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2].黄娜,周苡,吴晓妮,付登高,赵洛琪.滇池流域富磷退化山区主要优势植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王斌,原克波,万艳芳,王金鑫,孙九胜.富磷有机肥对北疆棉花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棉花.2019
[4].唐蕊.柴河流域富磷区优势植物AMF多样性及其对根际土壤磷、氮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8
[5].王恒.鲁东南设施菜地富磷土壤无机磷素分级特征[J].农业工程技术.2017
[6].胡宇蔚.滇池流域山地富磷区优势植物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特征与细菌群落结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7
[7].管清莹.滇中富磷土壤聚磷放线菌(YIMA116)添加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植物生长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7
[8].李江山.富磷污泥灰固稳铅污染土特性及机理/地质成因含砷土壤环境特性及固稳修复过程[C].2016国际棕地治理大会暨首届中国棕地污染与环境治理大会论文摘要集.2016
[9].黄双勇,李发林,曾瑞琴,林晓兰,郑涛.土壤富磷管溪蜜柚果园减量化施肥技术应用[J].福建热作科技.2016
[10].彭刚志,徐建霞,王建柱.香溪河流域富磷区土壤酶活性与无机磷形态相关性研究[J].环境工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