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大多数语言即将“随风而逝”(论文文献综述)
李瑶[1](2021)在《肖洛姆·阿莱汉姆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及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
庞菲儿[2](2021)在《马洛伊·山多尔《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戏剧性独白叙事研究》文中提出马洛伊·山多尔是20世纪匈牙利的重要作家,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极具反思态度的思想意蕴,被称为“匈牙利民族精神的哺育者”。在马洛伊一生创作的众多小说中,《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以少见的戏剧性独白叙事方式脱颖而出,具有丰沛的艺术和文化魅力。戏剧性独白存在于人物对话中,由人物口头语言的自由直接引语构成,而参与对话的另一方或多方的言语被文本话语层裁去,故而文本成为人物“独白”的场所,故事也经由独白人物之口被叙述;同时,独白人物不仅是话语的主体,也是故事中被表现的对象,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被深入细致地挖掘,独白人物的主观性独立于作者的主观性,在文本中形成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对话性意识。本文对马洛伊·山多尔的长篇小说《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多重戏剧性独白叙事进行分析,结合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论述其独特的叙事形式作为“有意味的形式”与其所叙内容相互依存、互为表里,探索小说的叙事策略与小说思想内容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挖掘小说的题旨内涵。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及创新点、国内外对马洛伊·山多尔的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与对《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这一文本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戏剧性独白”的概念及其在小说中的运用。第一章“戏剧性独白叙事聚焦的多重性”,首先分析了《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戏剧性独白叙事中叙述者的形态,即人物叙述者作为故事内同故事叙述者的第一人称自叙,及其与沉默但在场的听者人物之间的交流显现方式。第二节多重聚焦在第一节叙述者形态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人物叙述者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内聚焦。回顾叙述将人物叙述者分化为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两个主体,过去与现在的视角在叙述中交替作用,呈现出人物在故事时间中的人生变化轨迹,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轨迹,时间性差异的“二我”视角交替,刻画出了人物内心的幻灭感,表现了人物在时代中的悲剧性生命体验。同时,回顾叙述的回忆性质,以及戏剧性独白的对话交流性质,使内聚焦对过去事件的信息过滤与事件的本来面目出现差异,形成不实的内聚焦叙述,体现了出人物的心理创伤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幽微。其次,四个独白人物基于自身视角的四段回忆叙述,构成文本整体的多重式内聚焦,单个独白人物内聚焦叙述的不实性,通过多重式内聚的形成的不可靠叙述而得以被读者察觉。但四个独白人物的回忆叙述地位相同,没有一个权威视角对事实进行披露和总结,形成了发散性的叙述指向和无真相的叙事效果,反映出时代震荡之下统一道德伦理的崩溃和终极价值的消散。第二章“戏剧性独白叙事声音的复调性”,以声音是文本中价值立场、思想态度的总合为理论基础,分析文本中主体意识的多重性和对话性。首先,人物的声音即人物的主体意识,四个独白人物的声音是独立、平等地具有充分价值的差异性声音,文本意义的产生便有赖于四个独白人物观念之间的差异性关系,与基于此差异关系的对话。其次,人物自我内部存在理性与非理性这两种不同心理力量,人物的动态心理图景在人物内部差异性声音的对话中被铺展开来,刻画了人物内心的分裂与挣扎。最后,四个独白人物之间和自我分裂的差异性对话得以发生和持续,是作者进行对位性叙事组织的结果,传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和价值立场。人物社会身份中市民阶层与无产者的对位,大市民与小市民的对位,贫农与富农的对位,以及故事情节中人物结局生与死的对位,生者如何生、死者如何死的对位,表现了作者的传统观念与其反叛思想之间的矛盾,指向作者具有东欧社会特点的现代性反思。第三章“戏剧性独白叙事时空的多变性”,分别分析小说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在叙事时间部分,单个独白的时间变形首先体现为独白人物的叙述行为发生的时间和所叙回忆的故事时间的时序倒错,并因此形成故事外层“第一叙事”与故事内层“第二叙事”的时间分层。第一叙事具有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趋近等同的真实性特点,第二叙事具有故事时间碎片化和跳跃性的特点。碎片化、跳跃性的时间倒错即闪回,小说中采用的闪回类型属于外部闪回,闪回的时间是人物的心理时间,存在延缓、停顿与概述几种不同的时间变形,具有心理时间的主观性特征,表现了独白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四段独白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由四段独白组合而成的小说整体,在故事时间上呈现出了显性接续的样态。小说整体以作为第一叙事的故事外层为时间结构框架,以顺时的时序,将诸多逆时叙的闪回片段有序地组织起来,拼图式地展现了人物悲剧性的命运,强化了小说表现人物现代性生命体验的叙事力度。第二部分叙事空间,以戏剧性独白所呈现的人物心理中的故事空间为研究对象,围绕人物与故事空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分析人的知觉、意识和情感对故事中客观存在的空间的染色和诠释,以及空间对人物心理的反作用。首先是人物对布达佩斯这座城市的社会空间的感知与讲述,以及战前、战中、战后该空间中的政治暴力与战争暴力的社会景象,及其对人物心理和命运的影响。其次,家宅生活空间作为人物自我认知和个体历史的心理空间表征,是理解人物经历、行为和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最后的“结语”部分,概述了戏剧性独白历史上重要发展时期的社会状态,该社会状态使文学创作重视心理剖析。《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创作背景亦处于相似的历史时期,戏剧性独白对于呈现复杂动态心理的分裂与对话具有独特优势。其在小说中的运用不仅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现代小说推崇“展示”方法的影响。《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通过四重戏剧性独白的叙述间不可靠与无真相的散发性叙事指向,为受困于道德要求的心灵真实提空了言说空间,形成可供深入思考的多维意义文本。
崔豫[3](2021)在《论伊夫林·沃小说中的逃离主题及艺术表达》文中研究表明阿瑟·伊夫林·圣约翰·沃(1903—1966)作为二十世纪英国着名的讽刺小说家之一,他以细致入微的社会观察、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多元复杂的宗教思想而风靡英伦。伊夫林·沃终其一生共塑造过上百个极具特色的人物,其中包括流浪汉、宗教叛逆者、开拓未来者以及逃离者等,这些人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伊夫林·沃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道德意识。然而,纵观伊夫林·沃笔下的众多人物形象与主题,逃离是他们的共性。伊夫林·沃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注入了自己对逃离化倾向的思考。无论是逃离家庭、婚姻、宗教以及战争,在他的笔下都有体现。本文以伊夫林·沃笔下的“逃离主题系列”为研究对象,以其小说文本为依托,选取了约翰·比弗、托尼·拉斯特、布伦达、塞巴斯蒂安以及盖伊·克劳奇巴克等几个典型人物,从家庭、宗教和社会三个方面切入,具体以追求感官刺激、满足内心虚荣和寻找荣耀等人性特点为出发点并巧妙地将其置于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来分析他们的逃离心理与原因,也表达了伊夫林·沃对重建英国道德秩序的思考。本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以伊夫林·沃的长篇小说《一抔尘土》、《衰落与瓦解》、《旧地重游》以及《荣誉之剑》为依托,对小说主人公的逃离行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了段义孚的空间移动概念和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理论,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调。此外,笔者还借用了比较研究方法,将沃作品中的逃离主题与加拿大着名女作家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笔下的同名小说《逃离》进行了对比,使读者可以了然地看到不同性别作家笔下的不同逃离形象。第二章,从沃的原生家庭、身份迷茫以及不和谐的两性关系等角度出发,具体展开分析了伊夫林·沃笔下主人公选择逃离的原因,进而从深处挖掘和把握伊夫林·沃的丰富又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指出伊夫林·沃其实和小说中的人物有共同的逃离情结。第三章,重点阐述沃在小说中书写“逃离主题”时所采用的叙事艺术,主要从反讽手法、叙事视角与结构以及修辞艺术三方面展开。结语部分结合当时英国的时代背景对全文进行了整体概括,并肯定伊夫林·沃小说逃离主题的价值与意义,凸显了沃小说的独特魅力。这些人物逃离的失败表达了沃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也暗含了他对构建新的社会秩序的希冀。
许梦熊[4](2020)在《乌头白,马生角》文中认为"人的心里有着尚不存在的地方,痛苦会进入这些地方,以使它们能够存在。"——莱昂·布洛伊"任何依靠意义活着的人,最终都会因意义而死亡。"——鲍德里亚第一章3月15日芬妮,我们分别的日子已经超过一千零一夜。人们的记忆仍然具有鱼的属性,它极为短暂,习惯生活如同习惯死亡。兰波说得多好,"我永恒的灵魂,注视着你的心,纵然黑夜孤寂,白昼如焚"。我已
鲁玉祥[5](2020)在《论当代“云南青年诗人群”写作中的乡土情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云南诗坛上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的青年诗人,他们作为云南文学版图的新增疆域,不仅以继承者的姿态再度为当代云南的诗歌创作缔造了新的生长点,同时,也成就了一个重要的区域文学现象。回溯这一群体的诗歌写作史,可以发现乡土的地理空间和文化场域作为一个最易获得适身话语权利与文学合法性的源头为他们带来了文学想象的无限可能性。鉴于此,本文以该诗人群体写作中的乡土情怀为重点研究内容,全文共为四个部分。前言从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简要概述了云南青年诗人群体的生成。作为云南诗坛上崛起的新一代中坚力量和生力军,该群体的产生绝非偶然性事件,它之所以得以形成,一是与云南特定的地方经验、文化气象、文学资源、地理基因、诗学渊源等综合性因素对它的长期浸润和引导有关。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土性文学刊物对它不遗余力的推介,这些本土性刊物既是该诗群的策源地,也是主要的写作阵地。三是离不开文艺界对它的扶持和宣传,频繁地文学活动以及具有地理学意义的专号、诗选、专着的出版,帮助云南青年诗人实现了群体意识的凝聚,使其得以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典型的地域性诗歌群落。第一章着眼于该诗人群体乡土写作中的地方性经验。云南青年诗人的乡土诗歌带有浓烈而鲜明的地方性元素,往往以微缩的地方语言和文化景观为写作的立足点,从而在真实与想象的交织中找寻到了一种游离主流话语的表述模式和别样的美学基调。针对该群体的这一写作特征,本章结合云南青年诗人的文学语境和文化背景,通过具体分析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中所内隐的语言特质和外显的地方文化意识来解读其诗歌创作中蕴含的乡土情怀。第二章借鉴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切入点探讨了云南青年诗人生态文学生产活动中的乡土情怀,具体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了云南青年诗人乡土生态意识与文学观的生成,二是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基于代表性诗人的创作实绩,详细阐释了其作品所隐含的乡土情结和现代化批判意识。第三章以乡土底层的苦难常态和城市底层的酷烈人生经历两个角度作为释读该群体乡土情怀的基点,对其乡土诗歌中的创作心理、审美趣味、生命体验、民生关怀等进行了详尽的释读。文章通过宏观抓取云南青年诗人创作中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共性,解构出了他们的乡土诗歌创作机制背后复杂的文学动因,不仅加深了研究的纵深度,同时也尽可能清晰、明朗的呈现出了“云南青年诗人群”最新的诗歌创作状态和诗歌水平,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取得的了较为可观的进步。
蔡烁[6](2020)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自发生,中国古典舞就没有停止过对外传播,在实践中,它不断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相关的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现象,以探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这一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者们基于国际性思考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国古典舞的发生并非个人意愿所致,其需求不仅来自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更来自于中国需要在舞台舞蹈艺术领域的国际语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话语。其次,文章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历史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对各时期时代背景、古典舞发展所处阶段、对外传播内容,以及对外传播接受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的视野下,中国古典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也反曾哺于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可见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因此前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记录和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缺乏“需求侧”,即受众角度的分析,故而,本研究对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赴美巡演期间七场演出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与现存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历史上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反馈,提出现阶段中国古典舞在对外传播中尚有巨大未被开发的潜力,中国古典舞日后应在传播方式、内涵建设,以及跨文化适应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国巍[7](2021)在《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 ——柬埔寨导演潘礼德电影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潘礼德是柬埔寨着名纪录片和剧情片导演,共创作17部影像作品,其中13部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均关于民主柬埔寨(Democratic Kampuchea)时期的历史及其对当代柬埔寨的影响,西方也称之为“红色高棉”(Khmer Rouge)。他利用影像建构的方式来重现和“修补”民柬的创伤历史,完善民柬历史的集体记忆及个人记忆,并最终利用影像来“治疗”历史所遗留的创伤。本研究将潘礼德导演纪录片创作与剧情片创作相结合,从而在完整的梳理创作历程的基础上,对潘礼德导演的影像建构方法、影像呈现风格、导演创作手法以及作品的社会功能分别进行探讨。本文结构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潘礼德导演创作简史,包括其纪录片创作和剧情片创作;第二章,探讨潘礼德在影像创作中的主观素材和客观素材的运用方法,以及历史创伤与个人记忆如何进行戏剧性建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残缺影像》(2013)中所使用的黏土动画开展个案研究;第三章,主要探讨潘礼德在创作中所使用的主观素材和客观素材的功能及局限;第四章,结合前述章节研究论述潘礼德导演作品的两个社会功能,总结为民族创伤的影像治疗——修史,以及个人创伤的影像治疗——修志。潘礼德将主客观素材相融合于创作中,完成了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并产生了影像治疗的社会功能。研究发现,在民族创伤的治疗层面,他通过重现民柬带给高棉民族的显性创伤和隐性创伤,在挖掘历史的同时,对创伤的集体记忆进行了“修补”,从而达到对历史创伤的治疗效果;在个人创伤治疗层面,潘礼德在个人创伤记忆中寻找线索,探索影像的“治疗”方式,即摄影机担任“见证者”,通过极具主体性剪辑制作,共同完成“治疗”。从理想状态看,潘礼德尽管完成了整个治疗流程,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影像的“治疗”未取得其预期的“疗效”——走出创伤阴影。
张瑜[8](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认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李昱洁[9](2020)在《杨凡电影作品研究》文中指出美国《综艺》杂志报道,2019年第二季度,杨凡导演将携新作动画长片《继园台七号》与大家见面,这一消息也让观众重新关注到阔别银幕已久的杨凡导演。杨凡导演从影40余年,从1984年处女作《少女日记》开始,共执导影片13部,在主题选择上以通过讲述复杂的爱情关系来表达女性情感、女性生活状况见长,这在同时代的香港导演中是独树一帜的。在美学表现上,杨凡导演的作品极具个人风格,一方面基于80年代香港社会的宏观大背景下,讲述真实都市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在表达人物情感的同时化身为一名观察者,并对人的异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另一方面,杨凡导演的电影中倾慕于添加具有传统中华文化韵味的符号,尤其钟爱昆曲,比如电影《游园惊梦》、《凤冠情事》以及一部昆曲纪录片《律》。《游园惊梦》取材自明代汤显祖的爱情故事《牡丹亭》,电影与原着两者异曲同工之处就在于对爱情的歌颂,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期待。杨凡导演在以商业电影着称的香港,创作了一系列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文艺爱情片经典之作。特别是其电影作品中鲜明的女性意识及其生命感触,使我们作为研究者有必要对杨凡电影作品的性别话语、情爱叙事和审美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去探询杨凡电影作品中的精神内核,进而去理解香港爱情文艺片的社会文化内涵。
梁燕[10](2020)在《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系列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便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它灵活的系列化叙事方式,不仅能将其分集的内容进行独立化表达,还能在分集之间建立关联,从而丰富影片的内容,加深影片的含义,提升影片的高度,拓宽影片的范围,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新时期的影视追求快节奏、大流量,注重话题热度,系列纪录片也积极应变,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和传播策略。系列纪录片的改变很快得到大众认可,市场对系列纪录片需求量与日俱增,系列纪录片开始走向繁荣,也因此吸引商业入驻纪录片行业。高需求、快节奏的模式促生出众多主要以商业为目的的快餐作品和一味想要博人眼球的形式新颖的作品,这对发展尚未成熟的系列纪录片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虽然系列纪录片因此而一度成为时代热议话题,但它也使得系列纪录片的概念和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发展方向更加迷茫,逐渐出现批量化生产、套路化制作、系列化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对系列纪录片进行理论研究势在必行。相对于系列纪录片创作的兴盛,其理论研究略显弱势,相关创作看似满坑满谷,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切之要害的文献研究寥寥无几,多数文献只停留在赞赏阶段甚至仅仅发挥着诠释功能,在研究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模糊、理论支撑不足、体系归纳不完整等,这些问题对系列纪录片后续发展极其不利,亟待解决。由于系列化叙事能为系列纪录片理清脉络、丰富内容、深化主题,并最大化传递作品思想,所以研究系列纪录片的系列化叙事对于系列纪录片的制作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整理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系列纪录片的系列化叙事要素和系列化叙事结构,分析系列化组建的规则,以期对系列纪录片后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对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部分是系列纪录片及系列化叙事的概述。主要阐述了系列纪录片的概念、系列化叙事的概念,分析了系列纪录片热播的原因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系列纪录片的后续发展和理论研究做足功课,希望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第三部分为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要素。主要探究系列纪录片中系列化得以呈现所依靠的因素,解析它们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这也是后续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建构的重要依据。第四部分是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结构的剖析。好的叙事结构能够呈现清晰的故事脉络,是撑起一部影片的骨架。通过对经典系列纪录片的分析,笔者总结出系列纪录片的三种基本系列化叙事结构。第五部分内容是对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的探索。日益进步的科技促使传播媒介发生改变,系列纪录片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精益求精。当下动画技术、VR技术的发展对于系列纪录片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系列纪录片在系列化叙事手段和技术上都要适应环境,不断提高。第六部分是笔者自制系列纪录片《传承》的导演阐述。实践才是硬道理,笔者将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总结创作经验,把实践引入理论中寻求不足。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步骤,对系列纪录片的创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希望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研究有助于系列纪录片日后创作的提升和完善,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成熟的体裁。
二、世界大多数语言即将“随风而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大多数语言即将“随风而逝”(论文提纲范文)
(2)马洛伊·山多尔《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戏剧性独白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戏剧性独白 |
第一章 戏剧性独白叙事聚焦的多重性 |
第一节 叙述者形态 |
一、故事内同故事叙述者 |
二、人物叙述者与人物受述者的交流 |
第二节 聚焦方式 |
一、内聚焦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 |
二、多重式内聚焦与不可靠叙述 |
第二章 戏剧性独白叙事声音的复调性 |
第一节 人物间对话的复调性 |
一、大市民与小市民的差异对话 |
二、市民阶层与无产阶层的差异对话 |
第二节 人物自我对话的复调性 |
一、时间性“二我”的差异对话 |
二、非时间性“二我”的差异对话 |
第三节 叙事组织的复调性 |
一、叙事的对位组织 |
二、 作者的矛盾与破碎 |
第三章 戏剧性独白叙事时空的多变性 |
第一节 叙事时间的错位与接续 |
一、单个人物独白中的时间错位 |
二、多个人物独白的时间接续 |
第二节 叙事空间的多重内涵 |
一、社会空间 |
二、生活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伊夫林·沃小说中的逃离主题及艺术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一章 伊夫林·沃小说中“逃离”情结的表征 |
第一节 逃离家庭 |
一、欲望式的逃离 |
二、被迫式的逃离 |
三、空间式的逃离 |
第二节 逃离宗教 |
一、破坏式的逃离 |
二、情感的疏离与血缘的淡化 |
三、混乱的宗教信仰与临终的忏悔 |
第三节 逃离社会 |
一、“他人即地狱”:保罗的凄惨逃离 |
二、盖伊的战争逃离 |
第四节 别样的逃离 |
一、主题内容上的逃离 |
二、同性恋情结 |
三、叙事艺术 |
第二章 伊夫林·沃小说中“逃离”情结的缘由 |
第一节 原生家庭影响 |
一、家庭环境 |
二、沃独特宗教观的影响 |
三、身份的焦虑与迷茫 |
第二节 不和谐的两性关系 |
第三节 血浓于水的滑稽:偶然的家庭组合 |
第三章 伊夫林·沃小说中逃离情结的书写策略 |
第一节 反讽艺术 |
一、反讽溯本 |
二、反讽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叙事风格 |
一、异叙述者:不定内聚焦型的叙述视角 |
二、逆时序的闪回 |
三、情节:线型与非线型相结合 |
四、独特的叙事结构:重建深层结构 |
第三节 修辞艺术 |
一、象征 |
二、借喻 |
三、转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伊夫林·沃作品的影视化改编介绍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乌头白,马生角(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3月15日 |
3月16日 |
3月17日 |
3月18日 |
3月19日 |
3月20日 |
3月21日 |
3月22日 |
3月23日 |
第二章 |
3月24日 |
3月25日 |
3月26日 |
3月29日 |
3月31日 |
4月6日 |
4月8日 |
4月10日 |
4月12日 |
第三章 |
4月15日 |
4月16日 |
4月17日 |
4月18日 |
4月19日 |
4月20日 |
4月21日 |
4月22日 |
4月23日 |
4月24日 |
4月25日 |
4月26日 |
4月27日 |
(5)论当代“云南青年诗人群”写作中的乡土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乡土的“地方性”写作及其经验建构 |
第一节 乡土写作中的“地方性”界说 |
第二节 乡土“地方性”写作中的语言自觉 |
第三节 乡土“地方性”写作中的文化守望 |
第二章 乡土的“生态”之殇与现代性反思 |
第一节 乡土生态意识的聚合与生成 |
第二节 乡土的生态挽歌与现代化批判 |
第三章 乡土的“底层”苦难礼赞与民生关怀 |
第一节 乡村“底层”的苦难常态 |
第二节 城市“底层”的酷烈人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6)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及其翻译问题相关研究 |
2.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3.中国舞蹈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相关研究 |
4.舞蹈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5.其它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
(一)舞种发生至文革前夕(-1966) |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 |
(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 |
(四)新世纪以来(2000-) |
二、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
(一)“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
1.传播形式的共通性 |
2.文化内涵的共享性 |
3.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
(二)“走出去”的自我完善 |
1.提升文化自信 |
2.实现全面育人 |
3.强化独特身份 |
三、中国古典舞系2019年赴美巡演案例分析 |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调查结果 |
1.观众基本背景 |
2.观众观演习惯 |
3.观众背景知识 |
4.观众观演驱动 |
5.观众观演感受 |
6.观众整体评价 |
7.观众意见建议 |
(三)调查结果总结 |
1.多个层面获得肯定 |
2.演出质量与上座率存在逆差 |
3.品牌形象尚未树立 |
4.宣传与营销意识有待加强 |
5.稳定观演习惯尚未形成 |
6.年轻观众占比较少 |
7.综合质量要求较高 |
8.舞剧形式中国化身份尚待确立 |
9.受众接受与其背景密切相关 |
10.跨文化意识有待增强 |
四、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
(一)尚待优化的传播方式 |
1.人格化传播 |
2.多层次传播 |
3.多媒介传播 |
(二)尚待完善的内涵建设 |
1.建构传播的科学概念 |
2.确立传播的代表作品 |
3.建树传播的价值内涵 |
(三)尚待加强的接受与认同 |
1.基于不同语境的概念解读 |
2.根据不同市场的作品选择 |
3.面对不同受众的教学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 ——柬埔寨导演潘礼德电影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一、学术研究的需要 |
二、社会实践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学术界研究概况文献梳理 |
(一)直接研究 |
(二)间接研究 |
二、国外学术界研究概况文献梳理 |
(一)直接研究 |
(二)间接研究 |
第三节 学术界研究述评 |
一、缺乏完整性 |
二、缺乏系统性 |
三、缺乏深入性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关键词界定 |
(一)导演研究 |
(二)集体记忆 |
(三)影像治疗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分析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四)总结归纳法 |
第一章 潘礼德导演创作简史 |
第一节 成长背景 |
第二节 纪录片创作视点与类型的历时性变化 |
一、观察式纪录片创作 |
二、参与式纪录片创作 |
三、表述行为式纪录片创作 |
四、潘礼德纪录片创作风格特征总结 |
第三节 剧情片创作简述 |
一、《稻田里的人们》(1994) |
二、《战后的一夜》(1998) |
三、《抵挡太平洋的堤坝》(2008) |
四、《饲育》(2011) |
第二章 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方法 |
第一节 主观素材:基于个人记忆的叙事选择 |
一、口述体纪录片与声像档案的定义再辨识 |
二、历史创伤的集体记忆 |
三、历史创伤的个人记忆 |
四、个人记忆在影片中的表征形式 |
第二节 客观素材:作为证据的历史档案应用 |
一、历史档案的来源 |
二、历史档案在影片中的结构方法 |
第三节 民主柬埔寨:历史与记忆的戏剧性建构 |
一、作为被审判者的施暴者 |
二、作为“主持人”的幸存者 |
三、作为“观众”的编导与摄影机 |
第四节 潘礼德导演纪录片创作方法溯源 |
一、世界纪录美学和创伤表达方法的传承 |
二、电影方法创新的自我追求 |
第五节 个案研究——纪录片《残缺影像》中的黏土动画 |
一、主观心理真实:黏土动画在纪录片中的合法性辨识 |
二、场景还原手段的抽象化:参与式体验 |
三、叙事的电影化:剧情电影叙事的应用 |
四、观赏心理:暴力的联想化表达 |
第三章 风格总结:主观与客观的对话与疆界 |
第一节 影像的“立体感”叙事 |
一、空间的“立体”感 |
二、时间的“立体”感 |
第二节 作为“催化剂”的客观素材 |
一、提高整理个人记忆的效率 |
二、拓宽个人记忆的回忆范围 |
三、提升个人记忆的呈现品质 |
第三节 主观素材的局限性 |
一、“普遍性”局限 |
二、“真实性”局限 |
第四章 潘礼德导演作品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修史:民族创伤的影像治疗 |
一、显性创伤的治疗 |
二、隐性创伤的治疗 |
第二节 修志:自我创伤的影像治疗 |
一、自我创伤的出口 |
二、精神内核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论文集 |
五、网络资源 |
六、光盘资源 |
七、报纸 |
八、其他 |
附录 |
A1 潘礼德作品获奖记录 |
A2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杨凡电影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杨凡电影作品中的性别话语 |
第一节 情爱类型的呈现 |
一、少年时期的青涩纯爱 |
二、风尘男女奇情之恋 |
三、暧昧悠长的同性情谊 |
第二节 性别视角的构建 |
一、酷儿叙述者 |
二、女性意识的表述及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杨凡电影作品中的情爱叙事 |
第一节 欲望化叙事形态 |
一、本我欲望驱动的叙事 |
二、自我欲望驱动的叙事 |
三、超我欲望驱动的叙事 |
第二节 多元的叙事手法 |
一、线性叙事结构 |
二、情爱关系的非常态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杨凡电影作品中的审美风格 |
第一节 独特的文化元素 |
一、昆曲文化的深度融入 |
二、香港文化的经典表达 |
第二节 唯美的视听语言 |
一、昆曲文化符号与视觉语言的结合 |
二、电影音乐的视听联觉效应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对人的异化的批判和反思 |
二、对跨性别者的包容与同情 |
三、对情爱中真善美的伦理追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杨凡电影作品一览表 |
(10)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系列纪录片的美学研究 |
(二)系列纪录片的创作特色研究 |
(三)系列纪录片的叙事研究 |
(四)新媒体下系列纪录片发展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系列纪录片及系列化叙事概述 |
第一节 系列纪录片及系列化叙事的概念 |
一、系列纪录片的定义 |
二、系列化叙事的含义 |
三、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的含义 |
四、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的范畴 |
第二节 系列纪录片的现状 |
一、系列纪录片热播的原因分析 |
二、系列纪录片创作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要素 |
第一节 人物——寻因探果呈现一体化 |
一、运用人物形象塑造打造一体化 |
二、运用人物情感走向打造一体化 |
第二节 时间——梳理线索串联分集 |
一、排列时间顺序串联分集 |
二、整合特殊时间线索串联分集 |
第三节 空间——重置信息建构系列 |
一、同一空间建构系列 |
二、不同空间建构系列 |
第四节 解说——整合碎片建立关联 |
一、串联信息组成系列 |
二、建立统一模式组成系列 |
第五节 主题——形成引力凝聚分集 |
第六节 节奏——营造“系列”氛围 |
一、统一分集内部节奏营造“系列”感 |
二、设计分集间叙事节奏营造“系列”感 |
第三章 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结构 |
第一节 阶梯递进式结构 |
一、事件因果叙事逻辑形成递进 |
二、事物被认知的逻辑顺序形成递进 |
第二节 聚合式结构 |
一、主题聚合 |
二、视点聚合 |
三、人物聚合 |
第三节 板块式结构 |
一、主题集结 |
二、题材集结 |
三、作者化的创作手法集结 |
第四章 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的探索 |
第一节 系列化叙事方式的挖掘 |
一、全面“系列化” |
二、打破系列化叙事结构的局限 |
三、线性与非线性混搭 |
第二节 系列化叙事的技术融合 |
一、运用动画技术辅助系列化叙事 |
二、运用VR技术增强系列化叙事 |
结语 |
作品链接 |
参考文献 |
参考视频 |
附录 系列纪录片《传承》导演阐述 |
一、《传承》概况 |
(一)《传承》选题背景 |
(二)《传承》价值 |
二、作品创作阐述 |
(一)《传承》的拍摄计划与叙事策略 |
(二)拍摄与剪辑 |
三、《传承》的创作反思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一、影片 |
二、论文 |
致谢 |
四、世界大多数语言即将“随风而逝”(论文参考文献)
- [1]肖洛姆·阿莱汉姆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及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李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马洛伊·山多尔《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戏剧性独白叙事研究[D]. 庞菲儿.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论伊夫林·沃小说中的逃离主题及艺术表达[D]. 崔豫.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乌头白,马生角[J]. 许梦熊. 西湖, 2020(08)
- [5]论当代“云南青年诗人群”写作中的乡土情怀[D]. 鲁玉祥.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D]. 蔡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7]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 ——柬埔寨导演潘礼德电影创作论[D]. 国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9]杨凡电影作品研究[D]. 李昱洁.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10]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研究[D]. 梁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标签: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随风而逝论文; 叙事手法论文; 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