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内循环论文-周义贵,刘运科,苏宇,李德会,李贤伟

养分内循环论文-周义贵,刘运科,苏宇,李德会,李贤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养分内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根,养分内循环,养分迁移,香椿

养分内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周义贵,刘运科,苏宇,李德会,李贤伟[1](2018)在《人造林窗下香椿幼林细根的养分内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内循环,以期揭示细根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养分的循环规律,并为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近自然经营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开窗补阔"改造模式中补植3年后的香椿细根为研究对象,按根序分级法分取1~5级细根,再将细根剥离土壤后置于黑色塑料瓶中,每间隔7 d获取并分析不同根序级细根中氮、磷、钾、钙和镁浓度变化,以确定香椿细根在衰老死亡过程中养分元素是否发生内循环及其内循环速率。【结果】(1)香椿1~5级细根中氮、磷、钾初始浓度均表现为低级细根(1~2级细根)显着高于高级细根(4~5级细根)(P<0.05),钙和镁在根序间差异不显着(P>0.05)。(2)香椿细根衰老过程中氮、磷、钾元素的转移量明显高于钙和镁元素,且在1级细根的养分元素迁移量最多,浓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在其他根序级中浓度先升后降,表明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养分转移是从根轴末端的低级细根开始,依次转移到高级细根上。(3)香椿1~5级细根在衰老过程中氮、磷和钾的平均内循环率分别为16.41%、21.95%和17.09%,养分内循环主要在1~2级细根中,其内循环率远大于3~5级细根,钙和镁在香椿1~5级衰老细根中基本不发生转移。方差分析显示,同一元素在1~2级细根以及3/4~5级细根中的内循环率无显着差异,但1~2级细根内循环率显着高于3/4~5级细根。【结论】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氮、磷、钾元素存在明显的内循环,钙和镁基本不发生转移,且养分内循环主要在低级细根中,其内循环率远大于高级细根,即低级细根在物质和养分循环中的作用要强于高级细根。(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邱岭军[2](2018)在《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养分内循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境内,选取福建叁明市莘口教学林场格氏栲天然林(Castanopsis kawakomii Natural forest,NF)、格氏栲人工林(Castanopsis kawakamii plantation,CK)、杉木人工林(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ata)plantation,CF),和福建南平市西芹教学林场格氏栲人工林(Nanping Castanopsis kawakamii plantation,NCK)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中分别选取5个20 m×20 m的试验小区。通过对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的不同叶龄级(新叶、成熟叶、衰老叶)叶片养分含量季节动态的测定,养分再吸收率及其化学计量比的计算,测定不同树种土壤层(0~10 cm、10~20 cm、20~4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比较分析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及其再吸收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不同叶龄级新叶、成熟叶、衰老叶之间养分含量差异较大,随叶龄级的增加而减少,但不同树种间季节变化不明显,除Ca元素外,整体上养分元素依次表现为新叶>成熟叶>衰老叶,新叶不同树种间N、Ca含量均差异极显着(P<0.01);成熟叶N、P含量均差异极显着(P<0.01),衰老叶在转移过程中消耗掉大量的营养物质会随成熟叶含量的增减而作相应规律地增减。(2)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N、P、K、Ca、Mg元素平均再吸收率依次为31.97%、40.20%、54.50%、-58.91%和25.88%,表现为REK>REP>REN>REMg>RECa,K再吸收率最高可能与自身高流动性有关,Ca再吸收率为负转移。N、P等大量元素再吸收率并未随季节变化而表现出规律性,夏季杉木N再吸收率突然升高,可能是气温升高、降水增多需要N元素来支撑生理活动。叶片Fe、Mn、Cu、Zn、Na微量元素平均再吸收率依次为21.68%、21.83%、41.88%、24.49%、24.42%,表现为RECu>REZn>RENa>REMn>REFe,Cu是微量元素中吸收效率最高的,与其循环速度快、周期短有关,Na是有益性的“功能性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再吸收也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与大量元素共同调节植物生长。(3)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养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N含量与Mg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含量与Z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Ca含量与N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Mn含量与N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协同作用。不同树种间成熟叶Fe含量与Fe再吸收率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衰老叶N、Ca含量与其N、Ca再吸收率均极显着负相关(P<0.01),衰老叶K含量与其K再吸收率之间显着负相关(P<0.05)。(4)不同树种、不同季节的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率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不同季节处理方式N、P、Ca、Mg、Fe、Mn、Zn、Na含量均差异极显着(P<0.01);不同树种处理方式N、P、Ca、Mg、Fe、Mn、Cu、Zn、Na含量均差异极显着(P<0.01);不同季节与不同树种的交互作用对植物养分含量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极显着影响(P<0.01)。不同季节处理N再吸收率差异极显着(P<0.01),P再吸收率差异显着(P<0.05);不同树种处理N再吸收率差异极显着(P<0.01),K再吸收率差异显着(P<0.05);不同季节与不同树种的交互作用N、P再吸收率均差异极显着(P<0.01)。(5)新叶、成熟叶、衰老叶的比叶面积(SLA)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且新叶的平均叶面积、SLA均小于成熟叶和衰老叶,不同树种间大小依次为NF>NCK>CK>CF,天然林SLA大于人工林,阔叶林大于针叶林,格氏栲天然林最高,杉木最低,表明格氏栲天然林具有高的养分保持率,杉木对贫瘠立地条件有更好的适应性。新叶、成熟叶、衰老叶的平均含水率53.04%、45.42%、42.82%,表现为新叶>成熟叶>衰老叶,可能是新叶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活动能力均强于衰老叶。(6)不同树种间凋落物数量和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凋落物总量依次表现为NF>CK>NCK>CF,不同树种间凋落物均以凋落叶为主,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凋落物总量变化均为春、夏季高而冬、秋季低,且季节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7)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N、P再吸收率与成熟叶、凋落叶C:N:P相关性较强,但与土壤无显着相关。叶片较高的C:N、C:P是植物对养分高利用率的体现,叶片P含量依次为CF>NCK>CK>NF,P的利用效率为NF>CK>CF>NCK,叶片P含量与P利用效率呈显着负相关(P<0.01),养分含量越低,利用效率越高。(8)本试验区植物N、P再吸收率分别在26.13%~34.41%和37.70%~41.89%之间,P的平均再吸收率(40.02%)大于N的再吸收率(31.97%),且成熟叶N:P>16,均表明该区植物的生长限制因子为P元素。(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4-01)

陈珊,陈双林,郭子武[3](2015)在《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鞭根主要养分内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林地覆盖经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探讨了休养式覆盖经营(覆盖3a后休养3a)、长期覆盖经营(覆盖6a)和不覆盖雷竹林(CK)2年生壮龄竹鞭及其1级、2级根N、P、K、Mg、Ca、Fe浓度和养分迁移、内循环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经营年限雷竹林N、P、K、Mg、Ca和Fe浓度总体上1级根显着高于2级根。1级根和2级根中均存在N、P、K、Mg的养分内循环,且1级根养分内循环率大于2级根,Fe、Ca内循环不明显。N、P、K、Mg养分浓度与养分迁移速率随时间的推延,1级根为持续降低,2级根为先升高后降低。与不覆盖雷竹林相比,休养式林地覆盖经营总体上提高了1级、2级根的N、P、K、Ca的浓度和P、K、Mg的迁移速率、N、P、K的迁移量、P、K的养分内循环率以及1级根Mg的浓度和迁移量、2级根N的迁移速率和Mg的内循环率;长期林地覆盖经营虽提高了雷竹1级根N、K的浓度和N的迁移量及2级根N的浓度和内循环率,但总体上降低了1级根P、K、Mg和2级根N、P、Mg的迁移量与1级、2级根P、Mg的迁移速率及P、K、Mg的养分内循环率。研究表明:雷竹林鞭根中存在明显的养分内循环,且1级根对养分内循环的贡献较大。休养式林地覆盖经营利于雷竹林对养分的循环利用,而长期覆盖经营阻碍了根系对养分的平衡吸收,减弱了根系养分的内循环,不利于雷竹林的生长更新。(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17期)

周丽丽[4](2014)在《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养分内循环与周转利用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杉木人工林多代连栽生产力下降日趋明显,但目前对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内在机制还不很清楚,因此,如何进一步揭示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的内在机制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广大研究者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炼山、皆伐、除草等各种不合理营林措施,而较少从杉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养分利用状况进行探讨。凋落物和细根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分利用的核心,凋落物的产量及细根生长、周转速率是影响林地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虽然有关杉木人工林的凋落物特性、细根周转和养分循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关于从凋落物及细根养分内循环角度系统地探讨杉木人工林养分利用规律的报导还比较少,未能揭示出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制。有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养分内循环和周转利用效率入手,在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人工林定位观测站的林分内,选择不同发育阶段的杉木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养分转移以及细根生长和衰老过程的养分转移,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养分周转和利用效率,对提高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深入揭示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内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水平及养分利用效率存在一定差异。生物量与生产力水平均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38.11、104.03和138.24t·hm-2,生产力分别为4.80、6.97和8.11t·hm-2·a-1。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具体表现为林全树生产1吨干物质需要的大量养分量分别为18.58、13.66和12.74kg,微量养分量分别为0.608、0.490和0.490kg;大量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P>Mg>Ca>K>N,微量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Cu>Zn>Fe或Mn。通过比较各养分循环参数指标,表明幼龄林杉木具有高吸收、低归还、周转时间短、养分利用率低的特点,成熟林杉木养分循环系数提高,养分周转期延长,具有高吸收、高归还、养分消耗大特点,过熟林养分周转期延长,具有低吸收、高归还、养分利用效率高的特点。杉木生长后期更多关注自身生长,通过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对地力的压力,若在杉木幼龄林时进行收获,势必带走大量养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适当延长杉木轮伐期,对恢复地力意义重大,2、通过对凋落物收集方式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布点高度对收集量的影响表现为50cm>25cm>100cm;不同布点方式表现为“随机”>“×”>“+”;不同收集器面积表现为0.5m2>2m2>1m2(p<0.05);收集器总面积占标准地的比例表现为1.5%>0.75%>0.5%。2012-2013年均凋落总量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即过熟林(507.84g·m-2·a-1)>成龄林(458.79g·m-2·a-1)>幼龄林(348.52g·m-2·a-1),但具有年季变化特征。杉木凋落物各组分之间及其与总量之间存在异速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异速生长方程估测各组分的凋落量。叶、枝、花果、其它组分与总凋落量异速指数分别为1.36、1.41、1.52和1.31;叶与枝、叶与花果、枝与花果凋落量异速指数均小于1,分别为0.91、0.82和0.84,叶与其它、枝与其它和花与其它凋落量异速指均大于1,分别为1.19、1.19和1.32。凋落物各组分所占比例不同,落叶所占比例最大(32.9%-44.4%),枝次之(15.2%-17.2%),花果所占比例最小(2.4%-10.8%)。杉木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总体而言,凋落量出现在4-5月、8月和12月,针叶与枝凋落量月动态与总凋落量变化节律相似;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叶主要集中在春季凋落,枝、花果凋落主要集中在夏季凋落。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凋落物各组分大量养分含量表现为N>Ca>Mg>K>P,微量养分表现为Fe>Mn>Zn>Cu,各组分养分浓度具有明显的月动态规律,以某一月份的养分浓度代表年平均浓度来计算凋落物年养分归还量会产生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以凋落物形式归还林地的养分量均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大量养分归还量表现为过熟林(146.61kg·hm-2·a-1)>成龄林(131.46kg·hm-2·a-1)>幼龄林(96.63kg·hm-2·a-1),微量养分归还量表现为过熟林(12082.46g·hm-2·a-1)>成龄林(9087.19g·hm-2·a-1)>幼龄林(7796.22g·hm-2·a-1);大量元素养分年归还量总体表现为N>Ca>K或Mg>P,微量养分表现为Fe>Mn>Zn>Cu;各组养分归还量均表现为落叶或其它>落枝>落花果。杉木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具有明显的月动态特征,N归还量与凋落量月动态模式相似,幼龄林与成龄林表现为双峰型(5月与8月),过熟林表现为叁峰型(1-2月、4-5月和8月);P与K归还量的月动态表现叁峰型,峰值出现的时间因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Ca与Mg归还量为单峰型(8月);Fe养分归还量为多峰型,2、5、6、8均出现归还高峰;幼龄林与成龄林杉木Mn归还量月动态为单峰型(8月),过熟林为双峰型(5和8月);叁种发育阶段Cu, Zn归还量为双峰型(5、8月)。相关分析表明,杉木林地内微量养分归还量与土壤养分及有效性关系更密切,微量养分元素可能与其它离子发生交互作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移及释放;杉木凋落物中N含量越高、C:N越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越低,越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3、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养分转移率较高,其中杉木枯枝和枯叶的N、P、K, Cu、Ca、Mg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转移,而Fe、Mn、Zn均不发生养分转移。落叶的养分转移率表现为K或P>Cu>N>Ca>Mg,落枝的养分转移率表现为P>Cu>K>N或Ca> Mg,其中杉木落叶P转移率最高,不同发育阶段表现为成熟林(66.0%)>过熟林(65.4%)>幼龄林(60.9%),杉木落枝P转移率更高(71.0%-73.8%);落枝叶N的转移率在30%-40%之间,落枝叶K的转移率在47%-70%之间;杉木落枝叶Ca, Mg转移率分别为4%-40%和4%-20%。养分转移率季节动态变化较大,表现为落枝叶N、P的转移率为双峰型(4月和10月),7月最低;落枝叶K的转移率为双峰型(4月和7月);落枝叶Cu的转移率表同为4月最低(16.0%-24.7%),至7月开始升高,10月与1月仍保持较高的养分转移水平。影响杉木凋落物养分转移的各因素中,养分转移与新鲜和凋落组织的养分浓度关系比与受土壤影响更为密切,但养分转移并不仅仅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简单迁移过程,而是与自身养分代谢有关的复杂过程。杉木凋落物养分转移量(N、P、K、Ca、Mg、Cu6种元素)分别为25.51、39.03和47.25kg·hm-2·a-1,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落叶转移量为18.94-37.61kg·hm-2·a-1,落枝为5.57-10.09kg·hm-2·a-1。与归还量相比,养分转移量相当可观,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枝叶养分转移量分别占归还量的71.3%、57.9%和64.9%。各养分转移量排序为N>K>Ca>Mg>P>Cu。杉木人工林落枝叶养分转移量具有明显季节动态。叁种杉木林分落叶N、P转移量高峰均出现在夏季(3.27-7.11kg·hm-2和0.21-0.59kg·hm-2);K转移高峰出现在春季和夏季;Cu转移高峰出现在冬季和夏季。4、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时空分布差异明显。细根现存总量表现为成龄林(3.49t·hm-2)>过熟林(3.07t·hm-2)>幼龄林(2.80t·hm-2);活细根现存量表现为成龄林(2.73t·hm-2)>幼龄林(2.49t·hm-2)>过熟林(2.13t·hm-2),表现为随发育阶段增加呈“∧”趋势。杉木细根垂直分布具有表聚性,细根现存总量(0-20cm)占40.4%-46.3%,活细根现存量(0-20cm)占47.4%-54.4%,但死细根垂直异质性不明显。杉木细根现存量的季节动态表明,细根现存总量表现为4月份出现第一次峰值,随后下降,7月份较低,10月份有所回升,出现次高峰;杉木活细根现存量1月份与4月份均较低,到7月份开始上升,10月份活细根现存量也较高;杉木死细根现存量月动态变化与活细根相反,表现为1、4月份较高,到7月份开始显着下降至最低,10月份略有回升。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细根养分循环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大量养分现存量分别为46.84、47.79和45.29kg·hm-2,微量养分现存量分别为1197.61、1720.49和1726.35g·hm-2;活细根养分现存量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减小(大量养分:42.12、36.99和32.04kg·hm-2),死细根养分现存量与活细根相反,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大量养分:4.74、10.81和13.24kg·hm-2(p<0.05);微量养分:162.63、448.57和588.50g·hm-2(p<0.05))。大量养分现存量表现为N>K或Ca>Mg.P,微量养分现存量表现为Fe>Mn.Cu或Zn。细根养分的空间分布表明:杉木活细根N、P、K、Mg、Fe、Cu、Zn元素养分浓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小,Ca养分浓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增加;死细根N、P、K养分浓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小,其它元素不同发育阶段表现规律不一;活细根N、P、K、Fe、Cu、Zn养分浓度随序级的增加而减小,死细根N、P、K养分浓度随序级的增加而减小,Ca和Mg随序级增加而增加。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细根养分内循环研究表明:杉木细根K、Ca、Mg、Cu存在养分内循环,杉木细根N、P、Fe不发生养分内循环;各元素细根养分转移率总体表现为,各发育阶段细根养分转移率表现为幼龄林>过熟林>成龄林。杉木细根养分转移率与径级、序级相关性分析表明:K、Mg和Zn发生养分内循环的径级部位主要在0-0.5mm或0.5-1mm处,根序部位主要在1级或2级处。(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4-05-01)

王存国,韩士杰,周玉梅,张军辉,张岩[5](2012)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细根现存量及养分内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细根(直径≤2mm)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细根通过呼吸作用和周转过程向土壤输送有机质(Jackson et al.,1997;王政权等,2008)。细根生物量虽然仅占植物体总生物量的5%左右,但由于细根生长和周转迅速,其生长量可占森林初级生产力的50%~75%(Nadelhoffer et al.,1992),每(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吴勇,李贤伟,张健[6](2011)在《台湾桤木根叶养分内循环对施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了施肥与未施肥退耕地7年生台湾桤木树叶和细根中N、P、K、Ca、Mg 5种元素内循环差异。结果发现:生活叶和落叶,活细根和死细根中各养分含量和5种元素总养分含量均为树叶>极细根>细根;树叶和细根都存在养分内循环,但树叶内循环率高于细根。各养分元素在树叶和细根中的内循环率并不一致,叁大元素中K内循环率最高,N次之,P最低;Mg的内循环率较低,而Ca则表现为富集。施肥与树叶和细根中养分变化显着相关(P<0.01),施肥后树叶和细根中N,K含量和总养分含量增加,而P、Ca、Mg的含量减少;施肥与树叶养分内循环率变化显着相关(P<0.01),与细根养分内循环率变化中度相关,而与极细根养分内循环率变化不相关。(本文来源于《光谱实验室》期刊2011年03期)

吴勇,李贤伟,荣丽,刘语欣,罗艺霖[7](2010)在《柳杉细根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内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柳杉细根剥离土壤,加速细根衰老,测定并分析柳杉细根衰老期间不同根序细根的N,P,K及Ca浓度变化以及N,P,K浓度与Ca浓度比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在柳杉细根死亡过程中,N及K存在明显的内循环,Ca内循环不明显,P没有内循环;2)养分内循环首先出现在1级细根,其次是2和3级细根,表明细根衰老和死亡顺序与生长顺序相反;3)养分回输表现为阶段性,1级细根首先回输到2级细根,2级细根再回输到3级细根;4)柳杉细根中N,P,K浓度变化趋势和它们与Ca浓度比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0年02期)

李纪伟[8](2008)在《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内循环及养分归还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凋落物是林地有机质的主要物质库和维持土壤肥力的基础,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凋落物的养分归还对维持林地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桉树人工林已成为我国南方大面积造林的树种之一,通过对凋落物特性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桉树人工林的营造和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试验自2004年7月起,选择四川洪雅1997年营造的四个巨桉人工林样地,对其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及转移量等方面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1)巨桉人工林四个林分2004.7-2005.6的年凋落物总量为8786 kg/hm~2、8112kg/hm~2、5590 kg/hm~2、601 1 kg/hm~2,2005.7-2006.6的年凋落物总量同比增长为16.2%,7.1%,5.5%,14.3%,分别为10398 kg/hm~2,10258 kg/hm~2,5916 kg/hm~2,7012 kg/hm~2。2006.7-2007.6的3,4号样地的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5624 kg/hm~2,6900 kg/hm~2,比上一年度同一样地分别减少1.5%,4.9%。年凋落量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叶的凋落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枝和皮的凋落量与林分密度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巨桉凋落物各组分量:落叶>落枝>落皮。巨桉人工林全年有一个明显的凋落物峰谷期,5月是全年凋落物的高峰期,1月凋落量达到最低,凋落总量的季节变化趋势是春>夏>秋>冬。叶的凋落主要集中在春季,而枝、皮的凋落主要集中在夏季。(2)2004.7-2005.6月巨桉人工林全年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N、P、K、Ca、Mg五种大量元素分别为95.32 kg/hm~2、86.90 kg/hm~2、67.72 kg/hm~2、66.37 kg/hm~2。2005.7-2006.6月同比2004.7-2005.6月分别增长为13.2%,17.2%,5.7%,11.9%,109.833kg/hm~2,104.948 kg/hm~2,68.419 kg/hm~2,75.341 kg/hm~2。归还量大小依次为N>K>Ca>Mg>P。巨桉人工林全年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养分总量随着凋落物总量的增加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养分归还总量春夏两季大,秋冬两季较小,冬季最低。各林分凋落物N、P、K、Ca、Mg的归还动态基本一致。(3)巨桉枝、叶在凋落前5种大量元素普遍发生生理转移,而2004.7-2005.6月期间K、Ca、Mg的转移方向则不确定,有时为正有时为负,2005.7-2007.6月的转移基本都为正向转移。P的转移率是各元素中最高的,在叶中月平均转移率可达58.9%,枝中可达67.2%。Ca在2005.7-2007.6期间转移量最少在叶中为8.3%,枝中为11.5%,其次是Mg叶中的平均转移率为19.6%,在枝中的转移率为21.8%。巨桉人工林枝和叶在大量凋落前养分转移量都是最大的,养分内循环非常明显。4个样地2004.7-2007.6养分年转移总量大小依次为E_1>E_2>E_4>E_3,即养分转移量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叶的养分转移量比枝大数倍。(4)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含量在2006年开始出现下降,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干扰对森林立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林地皆伐,地被物被去除,对样地的土壤养分和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地洪雅的巨桉人工林已经达到成熟龄,可以进行采伐利用。为了尽可能补偿巨桉生长吸收的土壤养分,生态采伐季节应定在春夏季枝叶皮大量凋落过后,秋冬季为宜,这样能够通过凋落物部分归还巨桉吸收的林地养分。巨桉作为短轮伐期人工林,采伐利用的主要是树干,将剩余的落皮、落枝、落叶和树根留在林地,则就有78.70~81.74%的养分贮量可以归还林地,对林地的地力消耗不会太大,这将有利于林地自我养分循环机制的形成,有利于维护林地养分平衡,实现巨桉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综合来看,巨桉作为四川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和脆弱生态系统恢复树种,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黄石竹,张彦东,王政权[9](2006)在《树木细根养分内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养分内循环是树木减少养分损失,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树木细根寿命短、周转快,每年大量凋落死亡,因此,近20多年来树木细根养分内循环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树木细根养分内循环目前的研究结论比较复杂。本文从细根在树木地下部分养分内循环中的重要地位、细根养分内循环对树木减少养分损失的重要性、细根中各养分元素内循环的研究现状以及细根养分内循环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6年11期)

黄石竹[10](2006)在《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养分内循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树木体内养分内循环在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树木细根在死亡脱落时,其内部的部分养分可能转移到其它器官被重新利用,这对于树木减少养分损失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于2005年5月至9月,研究了东北地区重要用材树种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emeilinii)人工纯林细根的养分内循环。通过对0~30cm土层内活根和死根的N、P、K、Ca、Mg五种元素在单位长度细根内含量的比较,分析了水曲柳和落叶松直径小于0.5mm细根养分内循环的状况以及施肥对养分内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衰老死亡的细根内都不存在Ca的内循环,但都存在N、P、K的内循环。水曲柳细根中N、P、K的平均内循环率分别为10.56%、25.00%和55.29%,落叶松细根中分别为23.95%、34.43%和40.63%。两树种细根中部是K的内循环率最大,P次之,N最小。Mg只在水曲柳细根中发生内循环,而落叶松的细根中则没有。施N肥样地水曲柳和落叶松的细根中仍然没有Ca的内循环发生,但是施N增加了水曲柳细根中N、K的内循环,N、K的内循环率分别由10.56%和55.29%增加到16.77%和66.13%,而P的内循环受到施肥的影响由25.00%下降到22.22%。施N减弱了落叶松细根中各元素的内循环,施N条件下落叶松细根中不存在N和K的内循环,P的内循环率也由对照的34.43%下降到了22.81%。对水曲柳各级根序单应长度活根和死根养分含量的比较表明:除了仍然没有Ca的内循环发生外,各级根序其它元素的内循环情况部和按直径划分的细根有很大差别,N的内循环仅在叁级根中开始出现,而且内循环率高于直径小于0.5mm的细根;P的内循环从二级根开始,K在一级、二级根中都存在内循环,而且P、K的内循环率都低于直径小于0.5mm的水曲柳细根。一级、二级根中都不存在Mg的内循环,但是直径小于0.5mm的根中存在Mg的内循环。单个根的位置影响细根养分的内循环,在研究细根养分内循环中应该将根序也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考虑。(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6-05-01)

养分内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境内,选取福建叁明市莘口教学林场格氏栲天然林(Castanopsis kawakomii Natural forest,NF)、格氏栲人工林(Castanopsis kawakamii plantation,CK)、杉木人工林(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ata)plantation,CF),和福建南平市西芹教学林场格氏栲人工林(Nanping Castanopsis kawakamii plantation,NCK)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中分别选取5个20 m×20 m的试验小区。通过对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的不同叶龄级(新叶、成熟叶、衰老叶)叶片养分含量季节动态的测定,养分再吸收率及其化学计量比的计算,测定不同树种土壤层(0~10 cm、10~20 cm、20~4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比较分析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及其再吸收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不同叶龄级新叶、成熟叶、衰老叶之间养分含量差异较大,随叶龄级的增加而减少,但不同树种间季节变化不明显,除Ca元素外,整体上养分元素依次表现为新叶>成熟叶>衰老叶,新叶不同树种间N、Ca含量均差异极显着(P<0.01);成熟叶N、P含量均差异极显着(P<0.01),衰老叶在转移过程中消耗掉大量的营养物质会随成熟叶含量的增减而作相应规律地增减。(2)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N、P、K、Ca、Mg元素平均再吸收率依次为31.97%、40.20%、54.50%、-58.91%和25.88%,表现为REK>REP>REN>REMg>RECa,K再吸收率最高可能与自身高流动性有关,Ca再吸收率为负转移。N、P等大量元素再吸收率并未随季节变化而表现出规律性,夏季杉木N再吸收率突然升高,可能是气温升高、降水增多需要N元素来支撑生理活动。叶片Fe、Mn、Cu、Zn、Na微量元素平均再吸收率依次为21.68%、21.83%、41.88%、24.49%、24.42%,表现为RECu>REZn>RENa>REMn>REFe,Cu是微量元素中吸收效率最高的,与其循环速度快、周期短有关,Na是有益性的“功能性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再吸收也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与大量元素共同调节植物生长。(3)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养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N含量与Mg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含量与Z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Ca含量与N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Mn含量与N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协同作用。不同树种间成熟叶Fe含量与Fe再吸收率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衰老叶N、Ca含量与其N、Ca再吸收率均极显着负相关(P<0.01),衰老叶K含量与其K再吸收率之间显着负相关(P<0.05)。(4)不同树种、不同季节的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率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不同季节处理方式N、P、Ca、Mg、Fe、Mn、Zn、Na含量均差异极显着(P<0.01);不同树种处理方式N、P、Ca、Mg、Fe、Mn、Cu、Zn、Na含量均差异极显着(P<0.01);不同季节与不同树种的交互作用对植物养分含量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极显着影响(P<0.01)。不同季节处理N再吸收率差异极显着(P<0.01),P再吸收率差异显着(P<0.05);不同树种处理N再吸收率差异极显着(P<0.01),K再吸收率差异显着(P<0.05);不同季节与不同树种的交互作用N、P再吸收率均差异极显着(P<0.01)。(5)新叶、成熟叶、衰老叶的比叶面积(SLA)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且新叶的平均叶面积、SLA均小于成熟叶和衰老叶,不同树种间大小依次为NF>NCK>CK>CF,天然林SLA大于人工林,阔叶林大于针叶林,格氏栲天然林最高,杉木最低,表明格氏栲天然林具有高的养分保持率,杉木对贫瘠立地条件有更好的适应性。新叶、成熟叶、衰老叶的平均含水率53.04%、45.42%、42.82%,表现为新叶>成熟叶>衰老叶,可能是新叶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活动能力均强于衰老叶。(6)不同树种间凋落物数量和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凋落物总量依次表现为NF>CK>NCK>CF,不同树种间凋落物均以凋落叶为主,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凋落物总量变化均为春、夏季高而冬、秋季低,且季节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7)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N、P再吸收率与成熟叶、凋落叶C:N:P相关性较强,但与土壤无显着相关。叶片较高的C:N、C:P是植物对养分高利用率的体现,叶片P含量依次为CF>NCK>CK>NF,P的利用效率为NF>CK>CF>NCK,叶片P含量与P利用效率呈显着负相关(P<0.01),养分含量越低,利用效率越高。(8)本试验区植物N、P再吸收率分别在26.13%~34.41%和37.70%~41.89%之间,P的平均再吸收率(40.02%)大于N的再吸收率(31.97%),且成熟叶N:P>16,均表明该区植物的生长限制因子为P元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分内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周义贵,刘运科,苏宇,李德会,李贤伟.人造林窗下香椿幼林细根的养分内循环[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

[2].邱岭军.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养分内循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3].陈珊,陈双林,郭子武.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鞭根主要养分内循环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

[4].周丽丽.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养分内循环与周转利用效率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5].王存国,韩士杰,周玉梅,张军辉,张岩.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细根现存量及养分内循环[J].林业科学.2012

[6].吴勇,李贤伟,张健.台湾桤木根叶养分内循环对施肥的响应[J].光谱实验室.2011

[7].吴勇,李贤伟,荣丽,刘语欣,罗艺霖.柳杉细根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内循环[J].林业科学.2010

[8].李纪伟.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内循环及养分归还的动态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08

[9].黄石竹,张彦东,王政权.树木细根养分内循环[J].生态学杂志.2006

[10].黄石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养分内循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标签:;  ;  ;  ;  

养分内循环论文-周义贵,刘运科,苏宇,李德会,李贤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