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策略

浅说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策略

黄婷婷湖北省当阳市双莲中学湖北当阳4441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3-070-01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地图技能、地理位置、空间思维和人地关系四大方面构成,其中地图技能是地理素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这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因此,培养学生地图技能,提高读图、识图、用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基本做法。

1、基础为先,建构框架。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而具备此能力必须打好两个基础。

第一,地图要素要熟悉,读图步骤要明确。阅读地图先要认识图例,七年级上册的常见图例表要牢记,它是我们解读地图的钥匙。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尤其是山高海深、温度、降水量等数字注记。观察一幅地图,要引导学生分三步走:一看地图名,明确所观察的地图的内容;二看图例和注记,领会图例的含义,为读图析图作准备;三提问题,引导看图分析。第二:重点知识要巩固,识图基础要打牢。七下地理教学中,看图描述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时,常会出现辨不清经线、纬线,无法准确表述方位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头脑中缺少基本的地图常识,还未形成一个基本的地图框架,而这都是由于识图的基础没有打牢而造成的。因此,在笔者看来,掌握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在为之后的顺利识图奠基,比如七上第一章的辨别方向、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第二章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这些知识点,可以说是七、八年级两年的地理识图的根本,因此,必须让学生扎实过关。

2、精巧设问,有序引导。

学生读图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应该关注什么、不知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由浅入深、恰当精准的提问可以使学生迅速把握地图所传达的信息,得出有效的结论。在教学热带的气候类型时,课本活动题给出了热带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要求看图分析它们的气候特征。教师提出的问题依次是:观察四地的最低月均温,你发现都在多少度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热带气候在气温方面的特征是什么?观察四地中全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是哪两处?其余两地降水集中于哪些月份,它们的降水总量有差别吗?你能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别归纳四地的气候特征吗?在以上问题的设置中,我遵循了层次清晰、先易后难的原则,前两问先观察气温,后两问再观察降水,最后由浅入深综合得结论。多次训练之后,学生在观察气温降水图时就形成了固定的步骤,因此,学生也就形成了看此类地图的一种能力。还比如:在观察河流图时,我一般引导学生从源头看起,按顺序观察由上游到中游下游的支流、流经的城市、水电站、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流经的地形区等。总之,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要根据实际,有序引导。

3、善用比较,异中求同。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目的的把相关的地图进行对照、比较和叠加,以此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观察中国的耕地、林地、草地分布图时,我们可以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进行多图叠加,以此来发现土地类型的分布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气候类型时,我们可以将热带、亚热带、温带的三种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引导观察比较三种气候在最冷月的气温值,来发现它们气温上最大的差异,再通过观察夏季降水总量的多少,来发现降水方面的差异,当然发现差异的同时,我们更应认请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的意义,即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共同特点。只有在识图过程中不断地联系、比较、综合;不断地分析发现图与图之间隐藏的关联性,学生的识图能力才不会仅仅停留在片面的看一图,理解一图,记一图的水平,而是能够举一反三,借助识过的地图来理解新的地图,将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4、看描填绘,四管齐下。

看图、描图、填图、绘图是学生主动参与识图活动,提高识图能力的四大途径,将它们适时综合运用,才能将书本上的地图内化为学生脑中的地图。

看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我们不仅要用足课本上的各类地图,还要用好课本的配套教材——地图册,它是对课本地图的补充延伸,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本地图传达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多用地图,引导学生多看地图、看懂地图。

描图。教学实践告诉我,课堂上只是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是远远不够的,做到手口相应是更有效的识图方式,因此,教学中我常在引导学生看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动手指一指,描一描,这样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观察更有指向性、针对性。在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时,为了让学生得出同纬度区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的结论,我采用了描图的方法,让学生动笔将北回归线描画一遍,再引导他们观察读出这条线经过的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值,学生在一描一读中,很快得出了结论。在比较山脊和山谷处等高线的区别时,同样可以采用描画的方法,学生在描画等高线的过程中,感受它凸起的方向和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区分它们。

填图。填图是对地图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地理填充图册是我们地理识图、记图的好帮手,用好它,有利于学生对地图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学习中国的河流一节时,识记长江、黄河水系图,就可按照先识记课本地图,再结合地理填充图册进行关书填注的步骤进行。这种识图训练还可运用于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中国山脉分布图、中国地形分布图等地图的识记。在填图过程中,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感知、理解能力能够得以提升。

绘图。绘图是识图能力的高层次训练,是对读图的提高和再创造。在教学台湾一节时,我通过“绘图我能行”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勾画台湾轮廓图,填注位置与组成。亲手绘图让学生迅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他们的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这比描图和单纯填图更有趣味性,他们更乐于参与。在绘图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地图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地理素养,对老师来说是引导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拥有了较高水平的看图识图能力,我们的地理课堂才会更加轻松和高效。因此,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归纳总结,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的责任,地理教学之路,我们带着希望前行。

标签:;  ;  ;  

浅说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