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冠状动脉心肌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桥,近端狭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心肌桥论文文献综述
杨漠源,张敏秀,贾圣琪,贾辛未[1](2019)在《冠状动脉心肌桥合并近端狭窄病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组织内部的部分,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 artery,ICA),覆盖于其上的相应心肌组织呈桥样压迫于ICA表面,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这种心肌桥收缩期压迫ICA,可以持续到心脏舒张晚期,使ICA的供血减少。心肌桥近端容易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1-5],诱发心律失常[4,6-7]、心肌钝抑[8]、一过性左心功能异常[9]、晕厥甚至猝死[10-11]等。本文综述心肌桥合并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朱勇华[2](2019)在《双源CT诊断心肌桥及心肌桥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使用双源CT(DSCT)对心肌桥(MB)及MB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即刻行DSCT检查,3周后则予以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DSCT对MB、双支及MB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分别为94.12%、28.24%、83.53%,CAG分别为68.24%、15.29%、55.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单支检出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MB、MB合并相关冠状动脉病变,应用双源CT诊断的检出率要显着高于CAG,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夏鹏程,张玉娇,李俊涛,裴仁明[3](2019)在《128排螺旋CT检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评价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至2018年82例具有MB-MCA患者的影像资料,用冠状动脉重建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MIP)投影技术测量MB-MCA相关参数,对比分析其结果以及测量各项冠状动脉检测指标(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MC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结果 82例MB-MCA患者共96段病变中,发生于左前降支63例,占65.6%(近段10例,占10.4%;中段41例,占42.7%;远段12例,占12.5%),回旋支4例,占4.2%,对角支11例,占11.5%,钝缘支5例,占5.2%,右冠状动脉13例,占13.5%,病变以前降支近段、中段及对角支多见。测得MB厚度0.50~6.50(2.27±1.20)mm,长度为4.00~40.00(15.34±7.67)mm。选择MCA狭窄显示最清楚时相共63段(其中33段未见狭窄或无法测量),狭窄程度7%~65%(33.44±13.88)%。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形态学表现,冠状动脉主干和分支穿行在心肌内,局部有圆锥样改变、挤奶现象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壁冠状动脉长度、壁冠状动脉厚度可作为影响动脉硬化的独立因素(P<0.05,P<0.01)。结论 128排CT重建技术对MB-MCA检出率高。MB-MCA患者的年龄、壁冠状动脉长度、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价MB-MCA形态学特征以及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金育娇,夏权,范超明[4](2019)在《壁冠状动脉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壁冠状动脉的心肌桥近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心肌桥的941例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541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组(心肌桥合并单纯壁冠状动脉的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 262例,对照组(孤立心肌桥) 27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肌桥相关的临床特征以及入院时的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的年龄、男性比例、糖尿病发生率、使用调脂药比例、C反应蛋白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 07,95%CI:1. 05~1. 09)、男性(OR=1. 59,95%CI:1. 04~2. 41)、糖尿病(OR=2. 52,95%CI:1. 36~4. 69)和高C反应蛋白水平(OR=1. 04,95%CI:1. 01~1. 08)与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结论高龄、男性、糖尿病和高C反应蛋白水平是心肌桥患者发生近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4期)
陈锐,赖小平,赵文勇,唐剑频,许传超[5](2019)在《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并心肌桥猝死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案例1.1简要案情廖某某,男,31岁。某日19时许出现身体不适,全身疼痛,感觉疲惫,次日凌晨5时30分许病情加重,约半小时后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尸长160cm,发育正常,营养差;左腰部见1.6cm×0.5cm表皮剥脱,余体表未见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韦岑[6](2019)在《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心肌桥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讨论对冠脉心肌桥(myocardia bridghag,MB)进行冠状动脉CT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12月冠脉心肌桥患者41例,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冠状动脉CT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率。结果:与实际病理结果对比,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脉心肌桥患者39例,诊断率为95.12%(39/41),冠状动脉CT成像确诊冠脉心肌桥患者32例,诊断率为78.05%(32/41),诊断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8,P=0.001<0.05)。结论:对冠脉心肌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有效诊断,诊断率超过冠状动脉CT成像。(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5期)
荣永金,李涛,张璞璞,蔡海军,何修勇[7](2019)在《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同时进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心肌桥中的表现形式、心肌桥检出率及分布特点、心肌桥平均长度及收缩期桥血管狭窄率。结果冠脉CTA心肌桥检出率显着高于冠脉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A测量的心肌桥平均长度显着长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A测量的收缩期桥血管狭窄率显着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在心肌内的走行,对心肌桥的检查率和桥血管长度评价具有重要价值,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桥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评价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9期)
明康,杨利霞,符忠祥,朱勇,刘春[8](2019)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心肌桥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i 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心肌桥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2018年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至少进行过一次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和i Dose4迭代重建的41例CCTA检查的患者。患者均采用64层螺旋CT机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并进行FBP重建和i Dose4迭代重建,对比2种重建方式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情况,同时计算两者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i Dose4显示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率(58%,24/41)略高于FBP(51%,21/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 Dose4组心肌桥检出数量(32处)高于对FBP(26处); Dose4图像质量评分(2.8±0.8)分与FBP(1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 Dose4图像SNR(12±4)分和CNR(18±6)分与FBP图像(2.8±0.7)分、(13±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i Dose4迭代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检测准确性较高,且辐射量较低,可为该病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朱彬,张继荣[9](2019)在《多层螺旋CT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8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测量并记录患者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检出率及检出处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分布结果。结果 180例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人数为150例,检出率为83.33%。15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发现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患者75例,85处,其中位于左前降支者占89.4%。心肌桥平均厚度为(4.1±1.3)mm,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18.6±10.5)mm。结论多层螺旋CT可准确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安全性高,操作简易,可作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8期)
葛增欣[10](2019)在《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A(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该研究中的647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A进行检查,对其选择西门子双源螺旋CT进行检查,对患者心肌桥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前降支心肌桥111例(44.0%),回旋支22例(8.7%),第一对角支53例(21.0%),边缘支79例(31.3%),右冠状动脉22例(8.7%)。前降支心肌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支冠状动脉。647例患者共检出孤立性心肌桥81例,48例(59.3%)发生于前降支,第一对角支32例(39.5%),回旋支6例(7.4%),钝缘支24例(29.6%),右冠状动脉4例(4.9%),前降支孤立性心肌桥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分支冠状动脉。111例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中,56例(50.5%)合并前降支动脉粥样硬化,48例为孤立性心肌桥,另外7例患者合并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边缘支血管粥样硬化。111例前降支心肌桥,心肌桥长约(27.31±9.18)mm,壁冠状动脉轻度狭窄55例,中度狭窄36例,重度狭窄20例;浅表型心肌桥56例,深埋型心肌桥55例,深在型心肌桥心肌桥厚度约(3.22±1.13)mm。48例左前降支孤立性心肌桥患者,37例有不同程度胸闷、胸痛症状;15例患者心电图STT段改变;超声提示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者5例。结论冠状动脉CTA对心肌桥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为心肌缺血提供诊断依据,有助于心肌桥的诊断。(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冠状动脉心肌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使用双源CT(DSCT)对心肌桥(MB)及MB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即刻行DSCT检查,3周后则予以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DSCT对MB、双支及MB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分别为94.12%、28.24%、83.53%,CAG分别为68.24%、15.29%、55.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单支检出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MB、MB合并相关冠状动脉病变,应用双源CT诊断的检出率要显着高于CAG,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状动脉心肌桥论文参考文献
[1].杨漠源,张敏秀,贾圣琪,贾辛未.冠状动脉心肌桥合并近端狭窄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2].朱勇华.双源CT诊断心肌桥及心肌桥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夏鹏程,张玉娇,李俊涛,裴仁明.128排螺旋CT检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J].中国临床研究.2019
[4].金育娇,夏权,范超明.壁冠状动脉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5].陈锐,赖小平,赵文勇,唐剑频,许传超.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并心肌桥猝死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
[6].韦岑.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心肌桥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7].荣永金,李涛,张璞璞,蔡海军,何修勇.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8].明康,杨利霞,符忠祥,朱勇,刘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心肌桥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
[9].朱彬,张继荣.多层螺旋CT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10].葛增欣.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J].系统医学.2019
标签:冠状动脉心肌桥; 近端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