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拉康的他者欲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我,主体,他者,欲望
拉康的他者欲望论文文献综述
卢毅[1](2019)在《当代欲望主体的哲学处境——拉康与萨特学说中的自我、主体与他者》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当代欲望主体理论的代表人物,萨特与拉康在构建和阐发各自欲望学说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相似之处。二人理论最重要的共性便体现为对欲望主体及其伦理地位的确立和彰显。而在正式引入欲望主体之前,萨特与拉康还不约而同地对自我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研究,由此澄清了自我相对于真正的主体即欲望主体的对象身份。此外,二人都认为主体问题不可避免地牵涉他者问题,欲望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得到奠定。另一方面,萨特与拉康在相关问题的论述思路与立场观点上所存在的微妙而关键的差异,由于恰恰体现了两套欲望学说各自的理论特色,因此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对拉康与萨特欲望学说语境下关于自我、主体与他者问题的探讨进行梳理、比较与反思,当代欲望主体的基本哲学处境将得以被勾勒。(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怀涛,白婧[2](2019)在《拉康:欲望是他者的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欲望理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拉康建构起全新的主体理论,他提出主体是无意识的主体,而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是他者的话语。拉康还指出,主体总是一个言说性的存在,要通过言说行为来实现自身,主体的"实现"就是主体的欲望的实现,他运用需要、要求及欲望这一叁元组的概念阐述了欲望主体。无意识主体与欲望主体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了主体的命运。拉康进一步深刻地揭示出,对象a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欲望的原因。"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欲望是在他者中被结构的,是由他者的逻辑决定的。(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展国琰[3](2018)在《拉康他者理论视域下《榆树下的欲望》的欲望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着名戏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品。奥尼尔是美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戏剧家。这部剧作共叁幕十一场,以紧凑简练的情节、粗糙朴实的文字和较少的人物形象,以及强调了奥尼尔深受古希腊悲剧创作完整性观念的影响,而在世界文学戏剧领域独树一帜,并在文学批评界备受关注。剧中表现出来的赤裸裸的欲望是主人公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他者在场性支配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欲望。奥尼尔用一场欲望悲剧展示了人类在他者影响下的精神危机。通过细读文本分析,《榆树下的欲望》讲述了伊本,老凯波特及爱碧叁位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他们同样扮演着他者角色,在“欲望着他者的欲望”驱使下影响着彼此的行为方式,在彼此的折磨中奔向了自我毁灭的深渊。剧中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文字,勾勒出悠闲安适的农场气氛,却承载着作者对人类心理缺陷的深刻思考。本文借用拉康“他者理论”探究人物欲望产生的心理动机,从而剖析他们的悲剧发生的根源。他者环境影响着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是欲望滋生的温床,剧中人的悲剧是在他者的影响下主体自我迷失在欲望中的必然结果。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主体部分以剧中叁位主人公各自为一章。第一章为介绍部分,分为叁个小节,分别介绍了尤金·奥尼尔和其作品《榆树下的欲望》,拉康及其理论和文献综述,论文框架。第二章是伊本的“欲望着他者的欲望”式悲剧。通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父名理论和母亲他者形象,有助于研究伊本的恋母情结。指出母亲对农庄的欲望是伊本的欲望来源之处。第叁章阐释了老凯波特在大他者环境中的物质欲望悲剧,田庄的能指暗示了他积累财富的欲望。这种能指从妻子转到儿子,然后是邻居。凯波特对周围人的需求本质上是财富欲望的驱使。另外,无意识主体同样是他对他者无意识欲望的体现。第四章分析了爱碧的缺乏悲剧。欲望作为主体-他者理论的核心使人从一出生就带有一种缺乏意识。爱碧的缺乏意识主要来自她早期悲惨的生活经历,这也导致了她对金钱和性的欲望以及安全感的缺乏。第五章结论部分,指出剧中主人公的欲望悲剧主要是由于大他者和小他者环境的影响,他者的存在支配着人物的内部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为外在欲望行为。通过分析剧中叁位主要人物的欲望悲剧,本论文展现了北美新英格兰移民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考虑到人们仍然深受现代社会膨胀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日渐匮乏的影响,旨在说明欲望是一种“伪我要”,是从他者之处寻求缺失对象以满足追求真实自我的欲望。他者诱惑使主体失去自我并导致自我悲剧。只有理性对待他者影响,人们才能避免异化危机找到真正自我,实现灵魂自由。(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5-01)
曲虹彦[4](2014)在《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少年Pi》中他者身份与欲望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青年作家扬·马特尔凭借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举拿下2002年度英国的布克奖。在这部貌似漂流小说的作品中,马特尔用大量的篇幅为我们讲述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主人公印度少年Pi因遭遇海难不得不与一只成年的孟加拉老虎共处一艘救生艇,并在太平洋上一起度过了227天,最终幸存下来。小说一经面世就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喜爱,同时也成为了评论界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的大部分评论主要集中在探索故事的主题和故事中表露出的宗教信仰问题之上。然而,对于那只名为理查德·帕克的老虎的真伪性进行深刻分析的文章到现今为止却少之又少。本文认为探究老虎的真实身份是解读小说的关键所在。本文由引言、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论四部分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作者与作品,评述了国内外对此部作品的研究动态,并阐述本论文的观点。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是对拉康镜像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概述。此外,还对该理论的两个主要方面:他者身份和他者欲望进行了详细地解释与说明。正文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Pi原他者的丧失和新他者——理查德·帕克身份的重建。此部分具体阐述了原他者丧失的原因,原他者丧失后Pi的表现行为与Pi重建新他者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分析了Pi如何将自己的欲望转换成他者的欲望。Pi作为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者,面对自身向邪恶转变这一事实是难以接受的,此时正需要一个新的他者来承担他的罪恶。此部分便详细阐述了他者欲望出现的原因和他者欲望出现的目的。结论部分概括全文。本文旨在启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存有一个理查德·帕克。当人类在遭遇悲惨境况的时候,应该不懈地努力,永不轻易放弃。最后,在本部分的结尾处提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建议。(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易伟芳[5](2013)在《真实的他者,虚幻的欲望——拉康欲望理论下的广告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康的欲望理论: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这是拉康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本文选取该理论的思路之一:人的欲望对象是他者的欲望对象,来分析广告场域欲望的生产机制。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他者的"欲望对象"是如何产生的?"他者"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与消费欲望的生成又有怎样的关联?(本文来源于《广告大观(理论版)》期刊2013年05期)
耿潇[6](2013)在《主体·自我·他者——论拉康欲望理论的诗学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欲望是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一个重要主题。剖析文学中欲望这一主题时易过于注重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忽略了作家创作和小说中人物言行的心理动因。后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提出"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不仅揭示了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有利于挖掘其社会言行潜在的心理动力。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打通了文学研究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学科界限,符合文学研究"内倾向"转变的大趋势,为跨学科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刘琦[7](2009)在《《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芭斯西芭内心探索—拉康的他者欲望模式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运用雅克·拉康的“他者欲望”理论来解读托马斯·哈代的着名小说《远离尘嚣》中的女主人公芭斯西芭。拉康的“他者欲望理论”主要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一,对欲望的定义;二,何为他者的欲望;叁,欲望之因的Objet a,在视觉领域,欲望之因Objet a表现为一种凝视。拉康认为欲望应该不断被重复直到它被认可。人会尽一切努力去满足欲望。所以如果我们了解了一个人的欲望就很容易理解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了。根据拉康的理论,本文试从叁个方面来探讨女主人公芭斯西芭的欲望。首先,芭斯西芭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其次,芭斯西芭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再次就是芭斯西芭的欲望之因及其在视觉领域的表现。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托马斯·哈代及其小说《远离尘嚣》;第二章回顾中外学者们对这篇小说的研究成果;第叁章介绍拉康的“他者欲望”理论,该部分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该章节系统分析了芭斯西芭的欲望;第五章是本文通过研究后得出的结论。通过运用拉康的“他者欲望”理论,本文对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嚣》中的女主角芭斯西芭做了系统的分析。至此,笔者希望能对这部小说中的女主角芭斯西芭有一个新的认识。根据拉康对“他者欲望”的解释可看出由于“他者”既指代其他的人或事物又指代陈述的主体,这就决定了芭斯西芭的欲望的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她在欲望指引下所做出的各种行为也应被综合性地看待。拉康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7)
杨苗[8](2008)在《《荆棘鸟》中麦琪和拉尔夫内心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考琳·麦卡罗是当代澳大利亚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她着名的家世小说《荆棘鸟》在1977年问世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该书通过帕迪·克利里一家叁代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爱情、以及死亡的生命历程,生动刻画了梅吉与后来做了红衣主教的拉尔夫之间的爱情故事。本文分析了《荆棘鸟》中两个爱情主人公的形象:麦琪和拉尔夫,并试着从浪漫但苦痛的爱情故事中阐述关于宗教与自然、社会与人性、灵与肉的激烈冲突,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他者欲望的欲望”探讨了其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和生活和生命的哲理。根据“镜像理论”人们对自己,爱和信仰和对世界的认识有叁个界,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其中“象征界”和“现实界”将更多的被用于对《荆棘鸟》的分析。拉康“镜像理论”对是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在其想象界和象征界的认证中,他者和“他者欲望的欲望理论”对自我的建构产生幻想影像。拉康的心理学分析法在对《荆棘鸟》中麦琪和拉尔夫的解读很有帮助。拉康的争论却不仅是心理学分析方法的范畴,“他者欲望的欲望理论”还左右着人的思维和宿命。本文采用拉康心理学分析方法解读了该文本中主要人物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及他者欲望的影响。心理学解释揭开他们各自的悲剧,主体的欲望实则是他人的欲望的表象、主体永远处在“他者”的时间和控制之中;在自我认同的最过程中,人类一直在追求“自我认同”的幻影。然而理想统一的自我根本不存在,“自我认同”最终其实是指向“他者”的认同。拉康的心理学分析法如同在黑暗里的一线光,可以让人类更好地探究自己内心世界及生命的哲理。(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20)
张一兵[9](2005)在《伪“我要”:他者欲望的欲望——拉康哲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伪欲望理论是拉康哲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拉康否定了弗洛伊德的生理主义的欲望概念,提出了独特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拉康特别突出了一种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同时,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05年03期)
拉康的他者欲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欲望理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拉康建构起全新的主体理论,他提出主体是无意识的主体,而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是他者的话语。拉康还指出,主体总是一个言说性的存在,要通过言说行为来实现自身,主体的"实现"就是主体的欲望的实现,他运用需要、要求及欲望这一叁元组的概念阐述了欲望主体。无意识主体与欲望主体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了主体的命运。拉康进一步深刻地揭示出,对象a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欲望的原因。"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欲望是在他者中被结构的,是由他者的逻辑决定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康的他者欲望论文参考文献
[1].卢毅.当代欲望主体的哲学处境——拉康与萨特学说中的自我、主体与他者[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李怀涛,白婧.拉康:欲望是他者的话语[J].世界哲学.2019
[3].展国琰.拉康他者理论视域下《榆树下的欲望》的欲望悲剧[D].河北大学.2018
[4].曲虹彦.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少年Pi》中他者身份与欲望的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4
[5].易伟芳.真实的他者,虚幻的欲望——拉康欲望理论下的广告策略分析[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3
[6].耿潇.主体·自我·他者——论拉康欲望理论的诗学建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刘琦.《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芭斯西芭内心探索—拉康的他者欲望模式解读[D].云南师范大学.2009
[8].杨苗.《荆棘鸟》中麦琪和拉尔夫内心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8
[9].张一兵.伪“我要”:他者欲望的欲望——拉康哲学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