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脾胃病证治疗

浅议脾胃病证治疗

吴治恒张晓岚刘乔平何玉宁(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玉溪653100)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8-0338-02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五腑六腑中皆有胃气,凡脏腑、声色、脉舌、形体无不皆有胃气,故《内经》有“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之说。临证重视后天之本,对“人以胃气为本”的理论应深刻领会。历代医家治病能得心应手,调护胃气是其重要经验之一。对于脾胃病证的治疗,更有丰富的经验。脾胃代表了脾、胃、大小肠的功能,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枢,一则宜降,一则宜升,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助脾胃之升降,肺的宣发肃降对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也有影响,同时,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故临证时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几方面的病理变化参以寒热虚实来辨别脾胃病的证候。如胃纳反常,则病纳减,不能食,胃中嘈杂,或多食善饥。脾化反常,则病食后作胀,或食后思睡,或饮食不为肌肉,虽食而身体消瘦,四肢无力。脾气不升则脘闷,食后困倦思睡,腹胀腹泻,四肢无力,饮食不为肌肉而消瘦;脾气不升反降,则中气下陷而致脱肛、阴挺、“内脏下垂”、泄泻、大便滑脱不禁等。脾阳虚易从寒化,胃热者易从热化。同时脾胃之病还可影响他脏。说明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故其病变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脾胃病的治疗,可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充分吸收和采用现代科学知识及其手段来扬长避短,保持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临证时应认真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灵活地确立治法方药,以达调复脾胃纳化升降功能的目的。现就中医常用脾胃病证治法释说如下:

1益气健中法:适用于脾胃气虚证,症见:脘腹隐痛,时作时止,空腹为甚,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或腹胀,纳食减少,神倦乏力,舌质偏淡,脉细,大便稀溏。可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常用潞党参、生口芪、白术、山药、茯苓、陈皮、厚朴、木香、枳壳、大枣等。兼寒者加干姜或肉桂。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兼口干、苔黄腻等热象加黄连。临证时补中益气当注意治虚防止滞气,选药不宜过温过燥,避免过于壅气滋腻,需虚实兼顾。

2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胃不和证。症见胃腔痞胀,脘痛及胁,隐痛或胀痛,得食尤甚,嗳气额多,遇情志不遂则症状发作或加重,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可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方可用柴胡疏肝散,常用柴胡、苏梗、白芍、枳壳、郁金、香附、青皮等。脘胁痛显著者加延胡、檀香、合欢皮。嗳气多而有食物反流者,加代赫石、柿蒂。气郁化火者加丹皮、黄芩、夏枯草等。

3益胃育阴法:适用于脾胃阴虚,气阴不足之症。症见:胃腔灼痛、隐痛、嘈杂、饥不欲食,渴不多饮,咽干,时烦热,形瘦乏力,大便干。舌质红干或光红,苔少或见裂纹,脉细弦或细数。可见于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常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天花粉、白芍、山药等,阴虚胃热甚者加蒲公英,大便干结加瓜蒌仁、郁李仁。临床用药勿过滋腻,以防滞气碍胃。

4温中散寒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脘冷痛、形寒拘急或挛缩,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喜热饮,舌淡、苔白、脉细弱,大便稀溏。可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等病。常用理中汤加减,药如潞党参、白术、干姜、炮姜、毕茄、肉桂等。若兼胸痹气窒,口泛清涎,苔白腻而滑者,可酌加薤白、半夏、蔻仁、茯苓等。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辛温燥烈之品不可久用,以免耗伤胃阴,损伤胃络。

5益气升举法:适用于脾胃气虚下陷证。症见头昏乏力、气短、泄泻、气坠、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可见于胃下垂、肾下垂等病。常用生晒参、潞党参、黄芪、白术、灸升麻、炒柴胡、山药、枳壳、大枣、灸甘草、巴戟等。

6祛湿和中法:适用于湿浊中阻证,症见:脘腹满闷,纳呆便溏,恶心欲吐,口中粘而不爽或淡而无味,身体困倦,舌苔巨腻,脉滑或濡。可见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急慢性肝炎等病。常用霍香、佩兰、苍术、厚朴、蔻仁、法半夏、陈皮、茯苓、苡仁等。兼泛酸多者加乌贼骨、瓦楞子。湿化热者,加菌陈、虎杖。

7消食导滞通腑法:适用于食积,湿滞胃肠之证。症见脘腹疼痛,食欲不振,苔白腻或黄腻,大便不畅。可见于消化系统疾病中,尤以肠梗阻多见。常用山楂、神曲、莱菔子、鸡内金、大腹皮、枳实、榔片、大黄、芒硝等。

8化瘀通络法:适用于胃肠络瘀证。症见胃脘或腹部疼痛日久,痛点固定,热痛或刺痛,拒按,舌质紫或见瘀斑、瘀点,或舌下脉络迂曲,或有黑便史。可见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常用当归、白芍、赤芍、五灵脂、蒲黄、延胡、九香虫、莪术、郁金、香附等,若系胃阴不足而兼见血瘀者,加丹皮、地榆等以防其里热损络。

9护膜止血法:适用于络损血溢之证。症见:黑便或呕吐咖啡色样液体,心慌乏力,神倦汗出,血压下降。可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常用白芍、三七、炒蒲黄、地榆、侧柏叶、紫草、大黄等。

此外,临床上还应根据脾胃与五腑之间的辨证关系,按“治脾胃以调五脏”和“调五脏以治脾胃”的理论审证求因,治病求本,标本先后,轻重缓急都辨证明白,用药治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标签:;  ;  ;  

浅议脾胃病证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