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中国笔记本市场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赵超[1](2020)在《SP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2008年,SP(上海)公司在山东设立分公司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近年来山东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各大笔记本电脑品牌在山东市场战况惨烈。在这样的品牌竞争态势下,SP笔记本电脑业务在山东零售市场的成长和前进之路愈发艰难,本文通过运用营销组合理论工具对SP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营销策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借助2018年和部分2019年销售数据对SP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销售体系进行针对性研究,结合当前山东笔记本电脑零售市场条件和环境,找出其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并注重实用性。本文主要从山东笔记本电脑零售市场的发展现状和SP(上海)公司山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分公司)现行的营销策略体系入手,根据对2018年山东分公司的经营现状分析,通过运用营销组合理论和分析工具探索总结SP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营销策略的问题所在,运用波特五力模型、PEST分析、STP分析、价值链/利润分析、SWOT分析对SP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寻找SP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的策略设计方向;应用STP分析工具,通过对消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客户需求等进行分析,对SP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原有的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利用差异化策略定位和客户需求为山东分公司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山东分公司今后新的产品定位和渠道架构方向。根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以4Ps营销工具为主,4Cs和4Rs要素互补穿插作为设计营销策略体系的辅助工具。根据主要消费群体需求,从产品设计和差异性选择两个角度对笔记本电脑进行了新的设计理念的规范。从产品定价考虑要素、定位和定价角度,为SP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的价位产品给出了建议。结合笔记本电脑的产品属性,在渠道设计和管理上,规定了渠道扁平化和增加分销商、零售商的渠道架构方向。在促销、传播策略的手段方面,建议采用新媒体传播和传统媒体协同共进的方式,促使电脑销售的利益达成。
王晓宇[2](2020)在《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其席卷之势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致使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媒介生态与传播格局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媒体曾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逐渐瓦解。电视作为现代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种媒体形态,在新的技术环境、社会环境下,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对传统电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进行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渗透,使两者间愈渐频繁的互动发展,电视媒体不再一枝独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面对冲击,结合国家战略要求、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发展形式,传统媒体不得不借力新媒体,整个传媒业呈现媒体融合的趋势。近年来,媒体融合更是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推进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已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新生态势在必行。作为当下电视荧屏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节目类别,电视综艺节目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能否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思维破除僵局,尽快掌握媒介融合的技巧,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不断丰富自己,实现传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创新节目形态,减少受众流失,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完成自身转型,实现电视综艺生态平衡长远发展,成为最为紧迫的命题。随着互联网不断升级换代,媒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或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连接的平台,开始将人类社会引入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圈中,使得任何一种媒介问题的解决,依靠单一的媒体都解决不了,需要从一个更大范围的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去审视和关照,因此,把综艺节目搁置于当前的媒介融合的大生态的背景下,研究综艺节目的创新问题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使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对融媒背景下的电视生态的变革、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现状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电视综艺节目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并建立电视综艺节目媒介生态建构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本文聚焦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研究,主要以媒介融合、媒介生态、媒介平台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播学、艺术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观看、整理、研究分析大量综艺节目的基础上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析,从“原生态”、“内生态”和“外生态”三方面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媒介生态建构研究,提出具体建构策略,帮助电视综艺节目健康发展。该选题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和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分为五个章节对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进行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背景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论述选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就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主要从媒介融合、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媒介生态、综艺节目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文中相关概念,主要是融媒、电视综艺和媒介生态做了简要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廓清其定义和特点,并对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如媒介融合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平台理论等进行理论梳理铺垫,这些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研究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从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入手,如何突破困境,要从生态的角度去探讨。对于当下电视生态的变革通过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和电视产品的创新路径三方面阐述,最后将电视传播生态变革的动因归结于技术革新、政策推动、市场开放、文化融合、受众需求几方面因素。第三章通过内容形态、传播形态、制作方式和节目类型四个维度分别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内容形态上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传播形态上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制作方式上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节目类型上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并对各阶段综艺节目进行历史分期,纵向与横向梳理相结合,便于厘清综艺节目的发展状况和变迁变革。第四章着重研究电视综艺媒介生态的现状与媒介生态危机。将电视综艺节目置于一个宏观、动态的媒介生态环境之中,从外部生态环境和生态位及生态关系方面系统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生存与成长的背景,探析电视综艺的生存现状和生长态势,并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第五章探究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这是本文重点论述的章节。结合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作为建构基础,分别从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的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的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和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三方面阐述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最后结语部分聚焦于对本文的总结和电视综艺的未来发展的展望。本文通过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以融媒时代为背景,以媒介生态学为视点审视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现状、影响因素,探究优良综艺节目生态的建构策略,从而寻找电视综艺节目再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以期指导传播实践,促进电视综艺节目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李如振[3](2020)在《华硕公司笔记本电脑网络互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以ROG系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实际应用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包括舒尔茨在内的学者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由传播工具整合的层面提升到公司整体战略层面,并提出要把顾客视为资产,传播视为投资的观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企业业已习惯的商业环境和用户互动沟通方式。基于互动媒体、数据库及利害关系者管理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开始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战略手段。从2013年开始,中国国内个人电脑市场总量一直持续下滑。同时,伴随着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地迅速崛起,也令传统个人电脑制造企业过往利用信息不对等所建立的市场话语权急剧减弱。面对这样严峻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国内个人电脑企业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同时过往20年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也开始出现裂缝和重建的迹象。面对困境,各电脑制造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市场策略进行突围尝试。有企业选择低价策略,有企业选择全面转向互联网销售…文章选取个人电脑制造前三大企业进行了市场策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后制定了符合华硕公司情况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一方面能够让我们相对准确地把握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的营销现状,同时又能为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的个人电脑制造企业在存量市场中如何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提供借鉴。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和理论为华硕公司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业务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本研究从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利害关系者等理论出发,优化了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既有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具体提出适用于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为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规划了一条可实施,有前途的产品营销之路。
张伟平[4](2019)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教学点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短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我国教学点在办学中存在经费投入、师资资源配资、课程开设和留守儿童等诸多困境。其中,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地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问题,从而实现质量提升。为对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从理论角度揭示其原理,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对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相关的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包括教学点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对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的相关研究。随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对这些研究对于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可借鉴之处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乡村教学点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教学点存在的价值、我国促进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当前教学点面临的主要困境、学术界提出来的应对教学点困境的主要对策、国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薄弱学校的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我国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包括教学在内的农村薄弱学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完善教师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教学点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不少困境。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学术界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有针对经费困难的,有针对教师和教学困境的,有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其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也被学术界提及,并有研究团队对此开展相关的研究。第三,通过文献分析和对第一手调研材料的整理分析,将我国几个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开不齐、开不好问题,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地区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这些案例地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同步课堂”即让优秀教师通过网络同步的方式给教学点上课,教师和远端的学生可以实时交互。“双师教学”即教师利用MOOC进行教学的模式,教师课前熟悉MOOC内容,课堂上在可控的情况下,播放MOOC进行教学。案例地区利用这两种方式帮助教学点开齐原本开设不了的课程,上好原本上不好的课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四,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教育治理理论,在对部分案例成功经验,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即“规章制度”。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和制度安排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功能上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教育治理理论的运用突出了“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机制设计理论的运用则突出了“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第五,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总结提炼了一个“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理论模型,包括影响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理论模型,设计了量表和问卷,通过对部分地区教师发放问卷方式收集数据,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教师专业发展”在“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起着中介作用;“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对“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具有调节作用。第六,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了理论阐释。运用教育公平理论从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场域理论从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课堂的场域形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的教育资本及学生的文化资本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对行动者网络进行描述。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包括: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制度安排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套机制体现了治理理论所倡导的“管办评分离”原则和机制设计理论所倡导的“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2.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主要影响因素有: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3.教师专业发展在这些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在影响因素和教师专业发展,及影响因素与学生发展之间起到调节作用。4.可以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解释。信息技术在帮助教学点在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在帮助改变教学点所处场域、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惯习,从而改变教师教育资本和学生文化资本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丁美玲(DINH MY LINH)[5](2019)在《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初,在全球合作共赢大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时俱进提出了“走出去”的影视战略。在此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影视从内容和技术形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使得海外观众再次被中国影视的魅力所征服。越南作为中国邻邦,且两国关系历来友好,加上越南在新世纪提出了促进“融入国际文化”的策略,使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中国影视如何“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一位越南留学生,对此我感受颇深。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影视投资“精品”制作与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在越南引起了观赏中国影视的新潮流。我们在通过“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接受”的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发现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观看选择模式主要有“发散效应”、“明星效应”、“舆论效应”等几种。相比之下,电视剧比电影的传播与接受效果更明显一些。对此,本文从传播学中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中国影视的传播与接受实践作了符号学分析。除了绪论和结语,具体分为五章:一是描述21世纪新时代下影视发展的大背景,诸如世界各国影视合作交流共赢、新媒体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二是基于时代的变迁,梳理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全面的艺术革新,包括西方格式化的创作、精品大制作的推进、视觉效应与画面刺激感的加强等。一方面,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更加关注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和人对命运的主动权问题,但另一面看又多少忽视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从中反映出21世纪中国影视的一种新追求,从原来的人物心理演绎向特效画面感转移。三是考察发生变革了的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如何被接受。具体从播放形式、影视作品的组成要素以及审美观三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了越南观众对上世纪中国影视的原有印象。四是进一步探索人们在行为层面上的接受,同时揭示这些年越南人在精神文化、经济生活方面的改变,从中描绘出社会文化在新时代变化的全景。五是考察中国影视承载的深层的价值观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效果,按照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分析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解读方式与接受效果,以此推断中国影视业传播与发展的前景。
竺立军[6](2018)在《网络文学网站的顾客忠诚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依恋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网络文学行业的不断繁荣发展,网络文学网站所面临的行业外与行业内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获取消费者长期而稳固的顾客忠诚对网站的运营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从我国网络文学行业20余年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看,仅仅获得消费者的满意并不足以获得其对网络文学网站的稳固而持久的顾客忠诚,网络文学消费者主动放弃免费的盗版资源、高额的打赏和较低的网站间转化率等现象都表明网络文学网站顾客忠诚的形成中还有其他某种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或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这值得开展深入探察和研究。依恋理论认为人们会与特定的人或事物建立长期的情感纽带,并将影响人的相关行为和意愿。依恋理论已经被很多学者引入到多个消费情境下的顾企关系研究工作中,用于解释和研究消费者与企业、品牌及场所的情感关系。本研究将依恋理论引入我国互联网消费情境下消费者与网络文学网站的情感关系及其影响作用的探察研究探察中,并通过理论研究分析和实证检验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从网络文学网站的双重属性(商业品牌与虚拟空间)和网络文学消费活动的特殊性出发,借鉴依恋理论及其分支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互联网消费情境下的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进行了定义,并开发检验了相关测量量表。二是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从依恋理论视角来构建我国互联网情景下网络文学网站顾客忠诚形成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和“消费者的感知-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网站顾客忠诚”的正向影响路径,同时提出消费者涉入度对这一影响路径存在调节作用。三是以我国网络文学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研采集的样本数据,对上述概念模型和影响路径及相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同时从依恋理论视角识别出影响网络文学网站顾客忠诚形成的有效因素。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依恋理论能够有效应用于我国互联网消费情境下的网络文学消费活动中,且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的内在运行模式与其他消费活动中的消费者依恋基本保持一致。(2)验证了“消费者的感知-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网站顾客忠诚”这一正向影响路径的有效性,同时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是消费者的感知与网站顾客忠诚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而消费者涉入度对上述影响路径有着正向调节作用。以上研究结论,在理论方面拓展了依恋理论的应用范围,也研究我国互联网情境下消费者对各种网站依恋现象以及非实物商品的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有力支持了情感关系是通往长期顾客忠诚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在实践方面,识别出了网络文学网站顾客忠诚形成的有效影响因素,并开发了网络文学消费领域中消费者依恋与顾客忠诚的有效测量工具,这些都能够为网络文学网站及其控制企业获取长期稳固的顾客忠诚提高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操作价值。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以网络文学为例验证了非实物商品网络消费活动中也存在依恋现象,再次验证了依恋的内在运行模式具有跨越现实与虚拟消费情境的稳定性;二是验证了依恋在消费者感知与网络文学网站顾客忠诚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探索验证了从情感关系路径获取网络文学网站顾客忠诚的机制;三是界定了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的概念和多维度结构,并开发检验了网络文学消费领域顾客忠诚相关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
陈艳华[7](2018)在《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分工的层次和水平日益深化。全球生产网络因其在更广泛的研究体系下解释了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全球产品产业内分工格局以及世界生产组织的新变化,成为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以台资企业为载体,通过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产生的空间关联网络,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仅为研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在后进国家(或地区)自主构建的跨界生产网络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且由于台海局势不断变化,这一研究在体现跨界生产网络一般性特点的同时,又将凸显其特殊性。同时,进行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机理的研究,是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区位论、企业空间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复杂模型理论等进行融合与发展的有益尝试,可拓展全球生产网络地域性集聚的研究范畴,进一步丰富这一领域的理论构筑和实证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亦可为我国实现由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到自主构建次级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战略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延续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理论优势与传统,基于时间维、空间维、结构维等多种尺度,分析了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模式。文章首先从全球维度上定量界定了台商投资大陆在两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出研究大陆台商投资的问题确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次,分别选取在大陆台资制造业比重居前三位的电子信息、机械、石化产业以及台资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企业数据,尤其是收集整理了 11853家台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变异系数、ESDA、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系统全面地刻画了台资电子信息、机械和石化等三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大陆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924家两岸母子联系企业、518家上市(上柜)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12家福建台资典型企业等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典型案例分析、深度调研与访谈等方法,从企业母子联系、制造业价值链、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视角切入,揭示了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模式及其关联规律。
俞灵灵[8](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认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刘遹菡[9](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刘莹[10](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二、2001年中国笔记本市场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中国笔记本市场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SP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
1.1.2 山东地区的零售市场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访谈研究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创新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
2.1 4P营销组合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SWOT分析 |
2.2.4 STP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第3章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的营销问题与成因分析 |
3.1 SP公司 |
3.1.1 山东分公司简介 |
3.1.2 SP笔记本电脑经营现状 |
3.1.3 SP笔记本电脑在山东市场的销售现状 |
3.2 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1 产品定位不够清晰,产品设计不符合市场消费需求 |
3.2.2 价格体系混乱,竞争激烈 |
3.2.3 渠道管束薄弱,缺乏相应的管控机制 |
3.2.4 品牌传播单一化,忽视新媒体营销 |
3.2.5 缺乏完善的客户管理机制,零售客户易流失 |
第4章 SP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环境分析 |
4.1 SP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市场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产业环境分析 |
4.3 资源条件与能力分析 |
4.3.1 资源条件分析 |
4.3.2 营销能力分析 |
4.4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SWOT分析 |
第5章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的战略选择 |
5.1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市场山东零售市场细分 |
5.1.1 从山东消费城市和SP品牌笔记本电脑客户分布分析 |
5.1.2 从笔记本电脑购买者生活方式和购买动机分析 |
5.1.3 从购买者消费行为分析 |
5.2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目标市场选择 |
5.2.1 细分市场的评估 |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3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定位 |
5.3.1 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对比 |
5.3.2 SP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定位 |
第6章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山东零售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
6.1 SP品牌笔记本电脑产品组合策略 |
6.1.1 差异性产品选择 |
6.1.2 产品的包装设计 |
6.2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产品的定价策略 |
6.2.1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产品价格策略定位与定价 |
6.3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渠道营销策略 |
6.3.1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渠道优化 |
6.3.2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渠道管理 |
6.4 SP品牌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促销传播策略 |
第7章 SP山东公司的保障措施 |
7.1 SP山东公司的订单系统改进 |
7.2 SP山东公司的人员组织管理保障 |
7.3 SP山东公司的资源配置保障 |
7.4 SP山东公司的销售企业文化转变 |
第8章 研究结论 |
第9章 展望与不足 |
9.1 展望 |
9.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大学生对电脑的需求状况调查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相关研究 |
(三)媒介生态的相关研究 |
(四)综艺节目的发展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融媒 |
二、电视综艺 |
三、媒介生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媒介融合理论 |
二、媒介生态理论 |
三、媒介平台理论 |
第二章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 |
第一节 融媒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 |
一、电视媒体地位与电视传播功能削弱 |
二、电视受众流失严重 |
三、电视专业人才外流 |
四、电视广告收入下滑 |
五、融合发展停留表面,缺乏具体路径 |
第二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现状 |
一、移动、社交、智媒——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 |
二、竞合共生——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 |
三、形态与价值迭变——成为电视生态的常态 |
第三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变革的动因 |
一、技术赋能媒体 |
二、制度政策支持 |
三、市场环境推动 |
四、文化相融共生 |
五、受众需求变化 |
第三章 电视综艺的发展与衍变 |
第一节 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 |
一、萌芽期(1980 年—1995 年) |
二、发展期(1996 年—2002 年) |
三、成长期(2003 年—2009 年) |
四、高速发展期(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 |
一、起步期(2007 年—2013 年) |
二、成长期(2014 年—2015 年) |
三、黄金期(2016 年至今) |
第三节 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 |
一、科组长制度 |
二、制片人制度 |
三、独立制片人制度 |
四、产品经理人制度 |
五、工作室制度 |
第四节 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 |
一、节目综艺:娱乐为主,电视综艺商业模式探索 |
二、产品综艺:网综爆发,综艺节目产品属性深化 |
第四章 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电视综艺的外部生态环境 |
一、政治生态环境:政策调控不断,引导电视综艺发展的走向 |
二、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稳中有增,推动电视综艺市场化转型 |
三、文化生态环境:消费文化兴起,创造电视综艺节目新形态 |
四、技术生态环境: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促进电视综艺融合创新 |
第二节 电视综艺的生态位及生态关系 |
一、基本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 |
二、现实生态位:电视综艺节目自身的进化改良 |
三、种间关系:竞争排斥和互利共生 |
四、种内关系:掠夺性竞争促进多样化探索 |
第三节 电视综艺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 |
一、外部生态下向市场妥协,“重娱乐化”变异 |
二、内容原创力缺乏,导致产能过剩与市场萎缩 |
三、媒介“生态位”高度重叠,节目同质化加剧 |
四、节目明星的天价成本,导致产值结构不合理 |
五、品牌意识薄弱,生态关系下生存竞争力较差 |
第五章 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媒介生态的建构基础——互联网思维 |
一、互联网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电视媒体的典型特征 |
三、“互联网+电视综艺”的化学反应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 |
一、媒介常规——建立扁平化架构和一体化运作机制 |
二、媒介生态位——建立市场区隔,实现错位竞争 |
三、价值导向——传播变现与商业变现的选择 |
第三节 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 |
一、基于需求、功能、价值的产制行为 |
二、以互动为核心的产制形态变革 |
三、“用户为王”的节目形式创新 |
第四节 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 |
一、传播渠道再转型——传播渠道立体化与传播模式融合化 |
二、台网联动新格局——合作、动态、非零和的媒体博弈 |
三、产业流程再塑造——垂直产业结构,打通全媒体产业链条 |
四、商业模式再创新——整合营销延伸价值链,重构综艺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华硕公司笔记本电脑网络互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以ROG系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流程框架 |
三、研究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回顾 |
第一节 消费类笔记本电脑的概念 |
一、消费类笔记本电脑产品的定义 |
二、消费类笔记本电脑的市场细分 |
三、中国电竞市场现状 |
第二节 网络营销与数据库营销理论 |
一、网络营销的概念 |
二、数据库营销定义 |
三、数据库营销内容 |
第三节 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二、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概念 |
三、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 |
第三章 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营销传播现状 |
第一节 华硕公司及ROG介绍 |
一、华硕公司介绍 |
二、华硕公司笔记本电脑产品介绍 |
三、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介绍 |
第二节 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营销环境介绍 |
一、ROG系列产品宏观环境分析 |
二、ROG系列产品行业环境分析 |
三、ROG系列产品机会威胁分析 |
第三节 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在整合营销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媒体管理的问题 |
二、数据库问题 |
三、利害关系者管理问题 |
第四章 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优化 |
第一节 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媒体选择 |
一、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媒体选择 |
二、华硕公司ROG基于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媒体投放策略 |
三、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的媒体管理 |
第二节 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之数据库管理 |
一、华硕公司ROG利害关系者数据源集成设计 |
二、华硕公司ROG消费者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
三、华硕公司ROG数据驱动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 |
第三节 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之利害关系者管理 |
一、华硕公司ROG互动式IMC之顾客关系管理 |
二、华硕公司ROG互动式IMC之伙伴关系管理 |
三、华硕公司ROG互动式IMC之员工关系管理 |
第五章 华硕公司ROG系列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应用 |
第一节 ROG枪神3 系列上市前STP分析 |
一、ROG枪神3系列的细分市场分析 |
二、ROG枪神3系列的目标人群分析 |
三、ROG枪神3系列的市场定位分析 |
第二节 ROG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制定 |
一、枪神3系列上市数据库准备 |
二、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媒体选择 |
三、枪神3系列上市利害关系者沟通管理 |
第三节 ROG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绩效评价 |
一、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媒体管理绩效评价 |
二、枪神3系列上市与利害关系者沟通管理绩效评价 |
三、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绩效评价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学术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图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信息化 |
1.6.2 教学点 |
1.6.3 机制与机理 |
1.6.4 同步课堂模式 |
1.6.5 双师教学模式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 |
2.1.1 教学点问题的表现 |
2.1.2 教学点问题的成因 |
2.1.3 教学点问题的对策 |
2.2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相关研究 |
2.2.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研究 |
2.2.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
2.3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相关研究 |
2.3.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3.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4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2.6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意义 |
第3章 我国乡村教学点的历史和现状 |
3.1 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回顾 |
3.1.1 教学点的由来和在上世纪的发展 |
3.1.2 十年“撤点并校”史 |
3.1.3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教学点发展 |
3.2 教学点存在的价值 |
3.2.1 公平价值:保障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机会 |
3.2.2 文化价值:乡土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主阵地 |
3.2.3 教育价值:小规模学校更利于学生成长 |
3.3 我国促进乡村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 |
3.3.1 促进教学点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
3.3.2 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类工程项目和工作 |
3.3.3 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工程项目 |
3.3.4 促进教学点发展政府行动的效果和不足 |
3.4 教学点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
3.4.1 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
3.4.2 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 |
3.4.3 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 |
3.5 学术界针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 |
3.5.1 针对经费困境的对策 |
3.5.2 针对教师困境的对策 |
3.5.3 针对教学困境的对策 |
3.5.4 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对策 |
3.5.5 对学术界提出对策的评述 |
3.6 国外利用信息化提升薄弱学校质量的经验借鉴 |
3.6.1 OLPC (One Laptop Per Child)项目: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 |
3.6.2 TESS:利用OER(开放教育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教师发展 |
3.6.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案例分析 |
4.1 对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界定 |
4.2 湖北省咸安区:两类同步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2.1 咸安区教学点基本情况 |
4.2.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2.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3 湖北省崇阳县: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3.1 崇阳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3.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3.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4 湖北省恩施州:三类同步课堂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点质量 |
4.4.1 恩施州教学点基本情况 |
4.4.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4.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5 吉林省长白县:同步混合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5.1 长白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5.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5.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6 重庆市彭水县:双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6.1 彭水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6.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6.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7 云南省富宁县:多种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7.1 富宁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7.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7.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设计 |
5.1 机制设计的思路 |
5.2 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
5.2.1 教育治理理论 |
5.2.2 机制设计理论 |
5.3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 |
5.3.1 组织架构和责权分配 |
5.3.2 制度安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模型构建及检验 |
6.1 模型构建及检验的整体思路 |
6.2 研究变量的探索 |
6.2.1 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
6.2.2 对若干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
6.2.3 研究变量的提取和研究假设 |
6.3 模型的初步构建 |
6.4 调查对象选择 |
6.5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修订 |
6.5.1 问卷的组成 |
6.5.2 小范围预试问卷及项目分析 |
6.5.3 正式施测 |
6.6 模型的检验与假设验证 |
6.6.1 模型检验 |
6.6.2 假设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理分析 |
7.1 机理分析的基本思路 |
7.2 教育公平理论视角的分析 |
7.2.1 教育公平理论 |
7.2.2 信息化促进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
7.2.3 相关案例简析 |
7.3 场域理论视角的分析 |
7.3.1 场域理论 |
7.3.2 文化资本与社会再生产 |
7.3.3 信息化对教学点所处场域的改变 |
7.4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 |
7.4.1 行动者网络理论 |
7.4.2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的构建 |
7.4.3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者网络描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贡献 |
8.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BOOTSTRAP计算回归方程系数显着性SPSS代码 |
致谢 |
(5)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学者对国产影视作品在国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二、越南学者对国内观众“接受心理”的研究 |
三、中越两国对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四、中越两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概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第一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影响21世纪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政策 |
一、中国提升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政策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走出去”政策 |
三、21世纪越南融入国际经济与文化的政策 |
四、越南电影法:规范化电影进口政策 |
第二节 中越媒体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评论 |
一、中国媒体对越南传播中国影视的评论 |
二、越南媒体对中国影视的评论 |
第三节 从传播渠道角度考察 |
一、21世纪中国电影在越南影院放映情况 |
二、21世纪中国电视剧在越南商业化电视频道播映情况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网络传播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变化及在越南的传播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叙事手法的创新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新变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表演风格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摄影风格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布景风格 |
四、21世纪初中国影视服装与道具风格 |
第三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在越南传播的类型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在越南传播的代表作与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的接受 |
第一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的接受度 |
一、21世纪初越南观众的观影选择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播放方式及其效果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对越南观众观影习惯的影响 |
第二节 从传播效果看越南观众接受中国影视的情况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类型的认知度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不太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第三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接受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演员之美的接受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美术设计的接受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越南观众的影视艺术观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接受看越南大众文化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文化经济的刺激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电影消费经济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引导越南观众的购物新潮流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影响越南人旅游倾向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观众生活习惯的重要影响 |
一、上世纪中国影视对越南社会精神文化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社群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
第三节 官方舆论与公众舆论对21世纪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一、两国官方舆论对越南观众接受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二、越南观众对于媒体宣传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三、越南观众对改善中国影视宣传方式的期待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前景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承载的核心价值观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个人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三、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第二节 从价值观认同看21世纪初中国影视被越南观众接受与排斥的原因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的价值观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被接受的一种符号学分析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进入越南遇到的困难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前景的展望 |
一、越南人接受中国影视与他国影视的比较 |
二、21世纪初越南与中国影视市场的比较 |
三、中国影视在越南继续传播与接受的预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评价调查问卷 |
2.访谈提问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网络文学网站的顾客忠诚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依恋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4.2 论文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
2.1.1 依恋理论的开创和早期发展 |
2.1.2 品牌依恋理论 |
2.1.3 地点依恋理论 |
2.1.4 依恋理论研究评述 |
2.2 消费者依恋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
2.2.1 消费者品牌依恋形成机制 |
2.2.2 消费者地点依恋形成机制 |
2.3 顾客忠诚研究综述 |
2.4 消费者依恋与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
2.5 网络文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
2.5.1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历程 |
2.5.2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现状 |
2.5.3 网络文学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5.4 网络文学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5.5 网络文学研究评述 |
2.6 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的理论分析与逻辑演绎 |
2.6.1 消费者与网络文学网站的关系 |
2.6.2 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 |
2.6.3 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的形成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测量 |
3.1 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的定义及其多维度结构 |
3.1.1 现有品牌依恋和地点依恋多维测量量表评述 |
3.1.2 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的构成 |
3.2 初始测量量表的生成及纯化 |
3.2.1 消费者定性访谈资料分析 |
3.2.2 初始测量题项生成 |
3.2.3 预调研与初始量表纯化 |
3.3 正式调研与纯化后量表的检验 |
3.3.1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情况 |
3.3.2 正式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3.3.3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 |
4.1 模型构建 |
4.1.1 理论基础 |
4.1.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假设 |
4.2.1 消费者的感知与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的关系 |
4.2.2 消费者网络文学网站依恋与网站顾客忠诚的关系 |
4.2.3 消费者涉入度的调节作用 |
4.3 研究设计 |
4.3.1 相关变量的测量题项 |
4.3.2 测量量表修正 |
4.3.3 正式调查问卷的生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型检验和假设验证 |
5.1 结构方程模型 |
5.2 模型检验分析 |
5.2.1 测量模型分析 |
5.2.2 结构模型分析及假设验证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6.2 研究启示 |
6.2.1 理论启示 |
6.2.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网络文学消费活动调查问卷(预调研问卷) |
附录B 网络文学消费活动调查问卷(正式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数据与方法 |
4.1 研究数据 |
4.2 研究方法 |
5 研究创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 理论基础 |
2 文献综述 |
2.1 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 |
2.2 台商投资大陆的时空分布与格局演化的相关研究 |
2.3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述评 第二章 全球背景下台商投资大陆在两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 |
1 数据与样本 |
1.1 样本选择 |
1.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2 模型构建与检验 |
2.1 VAR模型构建 |
2.2 变量序列的协整检验 |
3 台湾在大陆外商投资中的地位 |
3.1 TDI与大陆经济增长波动之脉冲响应函数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
3.2 全球背景下TDI在大陆外商直接投资中的经济贡献地位 |
4 大陆在台湾对外投资中的地位 |
4.1 台湾OFDI与台湾经济增长波动之脉冲响应函数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
4.2 大陆在台湾对外投资中的经济贡献地位 |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陆台资企业的时空分布与格局演变特征 |
1 数据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2 方法与模型 |
2 台资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阶段及特征 |
2.1 台资制造业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 |
2.2 台资服务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 |
3 台资企业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3.1 台资企业的总体分布特征 |
3.2 台资三大类型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3.3 台资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分布 |
4 大陆台资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变 |
4.1 台资企业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
4.2 台资企业热点区域的演变 |
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1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1.2 研究假设 |
2 数据 |
2.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2.2 数据来源 |
3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 变量结构效度检验 |
3.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3.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
4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 |
4.1 台资电子信息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
4.2 台资机械企业驱动机制模型之面板模型估计 |
4.3 台资石化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
4.4 台资生产性服务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
5 讨论 |
5.1 基于行业的大陆台资企业空间分布驱动机制对比 |
5.2 与以往研究进行对比及其理论解释 |
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企业母子联系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特征 |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与空间化处理 |
1.2 研究方法 |
2 台商千大企业在大陆的时空演变特征 |
2.1 总体分布 |
2.2 行业分布 |
3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 |
3.1 网络联系覆盖地域广泛 |
3.2 网络联系呈三轴放射状的空间结构 |
3.3 网络联系键的空间异质性显着 |
4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实证分析 |
4.1 度及强度分布特征:无标度网络过渡期 |
4.2 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小世界网络 |
5 讨论 |
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模式 |
1 跨国企业价值链“切割”及其组织模式 |
2 上市(上柜)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切割”与组织模式 |
2.1 数据与空间化处理 |
2.2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切割” |
2.3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组织模式 |
3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时空分布与空间组织 |
3.1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 研究案例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模式及驱动机制 |
1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全球生产网络 |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2.1 案例企业的典型性 |
2.2 访谈与问卷设计 |
3 台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 |
3.1 价值链嵌入式融合模式 |
3.2 价值链延伸和嵌入式共存的融合模式 |
4 台资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地制造业的融合 |
4.1 以本地台资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融合模式 |
4.2 以本地外资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融合模式 |
5 讨论 |
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研究启示及政策建议 |
2.1 宏观层面:台商投资在两岸 |
2.2 微观层面:台商投资在福建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大陆地区相关区域政策 附录2: 关于台资制造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3: 福建台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4: 福建台资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8)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9)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
二、审美困境 |
第二节 文体风尚 |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
二、分化与融合 |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2001年中国笔记本市场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SP笔记本电脑山东零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赵超. 山东大学, 2020(05)
- [2]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D]. 王晓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华硕公司笔记本电脑网络互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以ROG系列为例[D]. 李如振. 南开大学, 2020(02)
- [4]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D]. 张伟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丁美玲(DINH MY LINH).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6]网络文学网站的顾客忠诚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依恋理论视角[D]. 竺立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7]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D]. 陈艳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9]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10]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媒介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