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论文-肖祥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论文-肖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新中国70年,精神激励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论文文献综述

肖祥[1](2019)在《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期许、问题与理路——新中国70年精神激励的伦理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基本实现了伦理"制度秩序"和"心灵(心理)秩序"的建构,而如何建构伦理"精神秩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观照"伦理现实"以协调伦理与道德的矛盾、眷注"现实的人"以化解人之目的与工具的悖论、建造"真实集体"以消弭现代性群己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的价值期许。当前,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如何实现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和理论主题的"伦理转换",要解决的现实难题是如何对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道德问题挑战。为此,建构面向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的基本理路是:直面伦理与道德的矛盾,构筑实践伦理精神;直面人之目的与工具的悖论,构筑仁爱伦理精神;直面现代性群己矛盾,构筑责任伦理精神。(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义天[2](2019)在《深度耕耘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需要充分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更需要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各自领域的细致工作与共同努力。当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理应成为中国伦理学研究者参与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叁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22)

何紫菱[3](2019)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社会道德水平依然有待提高。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要兴旺发达,社会要文明进步,就必须要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水平,要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阐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8期)

赵鑫[4](2019)在《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如今经济全球化乃至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今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从其理论自身发展,同时也应该结合实践,解决客观的时代课题。(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5期)

孙春晨[5](2019)在《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是新中国伦理学学科建设的起始点,冯定、李奇、周原冰和罗国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们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伦理学者从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入手,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为突破口,由史入论、以史融论、史论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诸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对新时代道德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国伦理学人理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学术追求,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推向新境界。(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4期)

李志雄[6](2019)在《马克思主义宗教伦理观: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一种指引》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我国国情和宗教具体实际出发,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制定出来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1)习总书记的讲话阐明了马克思(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逯静怡[7](2019)在《浅析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视域下大学生公正观的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层出不穷,这一方面是和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有直接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思想出现了一些偏差。只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才可以让人和人之间做到互相诚信。可以让每一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促进整个社会的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公正正义的,只有让大家有获得公正的感觉,才能在发展中将公正精神不断延续。~([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形成和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从伦理学的一般规律来看,大学生公正观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培育,可以从外部道德培育和个体内部道德培育同时进行。(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7期)

罗敏[8](2019)在《道德冷漠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改革开放强劲东风的吹拂之下,中国整个社会发展持续四十年高歌猛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连续九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治体制稳步推进,呈现出可喜新局面;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昌盛,中国先进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基本社会保障普及率显着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迅速,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水平也在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和文化融通的基础上得到高速提升。以上所述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果,举国公认、举世瞩目。但是,自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在诸多内部和外部原因、诸多客观和主观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道德领域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现象:在道德模范不断涌现的同时,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道德滑坡”、“道德崩溃”等悲观论调颇有市场;道德冷漠现象的典型案例一度增多,并被各类新媒体广泛传播。然而,学术界对道德冷漠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却较为滞后。甚至有人认为,道德冷漠处于道德灰色地带,虽然不值得提倡但也不应该被批评。事实上,道德冷漠本质上也是一种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的泛滥必将同其他道德失范态度、言论和行为一样,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坏的影响。本论文以道德冷漠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伦理学为理论背景,综合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研究。试图探讨我国社会道德冷漠的内在含义、外在表现和产生原因,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全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交代了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综合分析了诸多文献,形成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道德冷漠的理论阐释”,主要是阐述道德和道德冷漠的伦理内涵,表明道德冷漠是伦理悖论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未履行道德义务和放弃道德权利的行为,是人们对自身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的认识不清,是个人品德的异化;同时,这一部分也具体分析了道德冷漠问题的伦理探究意义,指出了伦理视域下道德冷漠话题如何值得探讨。第叁部分“道德冷漠的外在表现”,包括两个内容:道德冷漠的理论表现和现实表现。理论表现包括道德勇气的缺失、道德关怀的匮乏、道德义务的逃避、道德信任的消弭和道德理性的失落;现实表现包括对道德失范事件的冷漠、对道德模范人物的怀疑、对道德规范约定的失信、旁观者现象的泛滥、职业道德冷漠和家庭道德冷漠。第四部分“道德冷漠的成因探究”,主要分析了道德冷漠产生的七个原因:“理性经济人”思想的过度运用、道德认同的现实危机、道德转型的负面影响、德育效用的发挥失常、道德建设的参与不足、道德判断进入误区、从众心理的推波助澜。最后一部分“道德冷漠的治理路径”,主要提出和探讨了道德冷漠治理的伦理目标、理论道路和现实路径。道德冷漠治理的伦理目标包括道德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道德冷漠治理的理论道路包括重视个体道德培养、培养大众道德反思能力、渗透伦理规律、有效融合功利主义和道德原则以及培养契约精神五个方面;道德冷漠治理的现实路径包括取缔邪风陋俗、加强道德价值教育、完善道德奖惩机制、注重道德氛围营造四个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期刊2019-06-01)

陈泽环[9](201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伦理学——兼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是40年来改革开放的亿万人民实践的产物,其中虽然也包括当代中国一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的努力,但主要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创作",是人民和领袖之间积极互动的结晶。深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社会主义伦理学,为人类伦理学的新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赵冰[10](2019)在《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始于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罗国杰是在伦理学专业学科视野内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主要开拓者和代表人物。其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忠实传承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原典精神,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方法论原则,稳健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研究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贡献,彰显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需要充分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更需要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各自领域的细致工作与共同努力。当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理应成为中国伦理学研究者参与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叁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论文参考文献

[1].肖祥.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期许、问题与理路——新中国70年精神激励的伦理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19

[2].李义天.深度耕耘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何紫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当代意义[J].青年与社会.2019

[4].赵鑫.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5].孙春晨.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9

[6].李志雄.马克思主义宗教伦理观: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一种指引[J].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9

[7].逯静怡.浅析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视域下大学生公正观的培育[J].法制博览.2019

[8].罗敏.道德冷漠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探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9

[9].陈泽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伦理学——兼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J].云梦学刊.2019

[10].赵冰.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贡献[J].伦理学研究.2019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论文-肖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