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方法适应性论文-徐宁,公彦德,柏菊

预测方法适应性论文-徐宁,公彦德,柏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测方法适应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灰色预测,滚动建模,缓冲算子,时间响应

预测方法适应性论文文献综述

徐宁,公彦德,柏菊[1](2019)在《动态灰预测模型的缓冲适应性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升对数据特征的适应能力是预测建模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融合缓冲算子方法与灰色滚动预测模型构建适应性灰预测模型,即BARGM模型.该方法将原始序列拆分为连续的数据片段,利用缓冲算子和数据片段上的反馈信息调整变权系数.并用GM(1,1)的衍生模型对调整后的片段数据进行逐步建模和外推;缓冲适应性模型相对传统建模方法具有两个特点,即改变灰模型响应式形式的单一性、具有较强的智能化拓展能力:案例研究采用我国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建模测试与对比,建模结果显示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均有明显提升,印证了缓冲适应性建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寇美玲,谌志强,文颖,徐婷[2](2016)在《基于承载力的城市设计需求预测方法及路网适应性评估——以长沙市东塘片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需求分析为城市设计定量化分析及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从土地利用与路网容量适应性角度出发,对城市设计阶段交通需求预测及评价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路网承载力约束和公交承载力约束的分析,对规划年交通合理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交通供需的角度制定路网容量适应性评判标准,根据交通流量预测结果对路段及交叉口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城市规划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4-15)

赵蓓,李玉仙,王敏,李礼,虞睿[3](2015)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对丹江口水适应性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远距离调水是解决区域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为预测现役管网对新水源的适应性和输配过程中发生"黄水"的风险,对北方某市供水管网中18个监测点和丹江口水库原水进行水质分析,分别计算朗格利尔饱和指数、拉森指数和水质差异度指数,并在各监测点原位通入丹江口水进行静态浸泡试验,以判断管网是否发生"黄水"风险。结果表明,与原位通入丹江口水的静态浸泡试验结果相比,利用朗格利尔饱和指数和拉森指数判断是否发生"黄水"风险的准确率均为39%,水质差异度指数判断准确率达96%,水质差异度指数可以用于预测"黄水"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04期)

张风义,吴婷婷,侯亚伟,许万坤,王大为[4](2014)在《海上底水稠油油藏热采适应性预测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渤海底水稠油油藏地质油藏参数为基础,建立机理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体倍数、油层厚度、原油黏度、渗透率、Kv/Kh、非均质性对蒸汽吞吐效果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方法进行了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并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采收率计算公式,该公式综合考虑了影响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效果的各种因素;应用拟合公式对渤海实际油田的采收率进行预测,证实该方法简便、易于实现,且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孙晔然,杜云艳,苏奋振,周成虎[5](2011)在《土地利用变化预测CBR方法的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统计回归方法、概率统计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元胞自动机方法以及贝叶斯网络方法等。这些方法都各具特点,并得到了实际应用。虽然有些研究指出了一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但是对其在土地利用变化问题上的适应性研究还比较有限。案例推理(Case Based Reasoning,简称CBR)作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同样缺乏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土地利用的CBR方法的研究基础上,具体探讨该方法在土地利用变化预测上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分别从案例的选取方式、模型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设定3个方面开展,通过对比试验以深入讨论3个方面的因素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历史案例丰富的情况下,通过选择重要的指标,并对其赋予较高权重,可以保证CBR方法在预测土地利用变化时的稳定性。此外,CBR中"地理环境"组分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精度。研究表明,CBR在解决土地利用变化问题上具有简单灵活、适用范围广、预测精度高以及保持形态稳定的特点,是一种解决地学问题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1年07期)

蒋志伟[6](2010)在《适应性临床试验中EDC平台构建与模拟预测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应性设计由于其灵活可变的优势一直是生物统计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阻碍适应性设计应用的诸多障碍得以解除,其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势亦日益得到各国药政机构、申报者和试验研究者等的重视。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电子数据捕获、临床试验模拟预测评价被称为促进适应性设计在临床试验中得以应用的叁大关键技术。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和基于Web的中央随机化系统可以利用电话和Internet网络即时通知研究者试验药物的随机编号,为适应性设计中调整随机分配方案提供可能性。电子数据捕获平台的应用不仅可以缩短试验时间,及时获得高质量的试验数据,从而满足适应性设计的要求,而且能够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保证整个试验的可靠性。而临床试验模拟预测评价系统可以在适应性临床试验开始前即对整个试验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想定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和评价以指导研究者和生物统计人员选择最优的方案设计,以达到优化试验设计、提高试验成功把握度的目的。EDC系统是促进适应性设计在新药临床试验中的关键技术,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适应性临床试验的实施和质量。而EDC系统构建的难点在于如何解决e-CRF设计的可复用性问题,即在设计不同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时,如何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共性以提高e-CRF设计的效率。此外,适应性设计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也要求临床试验模拟预测评价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而该系统得以构建开发的基础在于模拟预测评价方法的研究。基于以上考虑,本课题适应性临床试验中需要的EDC系统构建策略和两阶段适应性设计的模拟预测评价方法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结构化病例报告表的EDC系统构建策略系统分析我国新药临床试验中病例报告表结构化的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分别建立临床试验通用数据库模型和e-CRF元数据库以解决e-CRF设计的可复用性问题。采用EAV数据结构和传统关系型数据结构联合构建的通用数据库模型不依赖于临床试验收集指标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通用性的特点。这大大简化了每个临床试验中e-CRF数据库的建立,解决了EDC系统数据库的可复用性。而由XML文档、XSL模板文档和JavaScript核查文件共同组成的e-CRF元数据库,记录了临床试验指标的数据类型、Web页面表现格式、逻辑核查条件、分类变量取值选项以及指标注释等相关属性。利用e-CRF元数据库搭建整个病例报告表的XML文档和XSL文档可以较为方便实现病例报告表Web录入页面的自动生成。此外,在EDC系统构建中,XML语言不仅用来建立e-CRF元数据库,而且在e-CRF与EDC系统数据库之间作为中间载体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读取。这一方面可以方便实现EDC系统与中央随机化、不良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等其它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增强系统本身的兼容性,为不同系统之间的整合和集成一体化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XML数据文件作为数据传输的中间载体,可以重复利用Web页面XSL文档,提高代码使用效率,做到“一处编写,多处重用”。(2)两阶段适应性设计模拟预测评价方法研究以二分类资料的两阶段适应性双臂试验为例,在试验方案的设计阶段即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想定以及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评价以选出最优的试验参数α1、α0、α2和第二阶段样本量方案。这种模拟预测评价方法允许在期中分析时根据已有数据信息调整第二阶段样本量,提高试验的灵活性,而且在试验方案中即对可能做出的样本量调整进行预计划,更大程度维持了试验的完整性,提高了试验质量。并根据新药临床试验的实际,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大样本量限制、两组不等样本量、终点变量为正态分布或生存数据等其它分布类型时,对两阶段适应性设计的模拟预测评价方法进行进一步拓展。此外,模拟比较了两阶段适应性设计中多种全面分析方法,发现两阶段合并数据分析的方法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总检验效能,而且通过采用加法原则能够对总I类错误较好的控制。而在两阶段p值合并分析的几种方法中,INM法和MSP法虽然总检验效能明显高于Bauer-K?hne法,但总I类错误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出现明显的alpha膨胀现象。而Bauer-K?hne法虽然在总检验效能方面存在劣势,但总I类错误仅略高于0.05,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通过对基于结构化病例报告表的EDC构建策略和两阶段适应性设计的模拟预测评价方法,为EDC平台和临床试验模拟预测评价系统的构建打下理论和算法基础,以进一步促进适应性临床试验在我国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0-04-01)

杨巍[7](2009)在《经济林产品需求预测因子及方法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开展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实施,经济林占我国森林面积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林产品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从最初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百花齐放,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为林业产业向纵深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更多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对于经济林产品市场的研究尚不成熟,发展状况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把握经济林产品市场,预测未来发展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从预测角度出发,在详细了解预测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介绍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结合经济林产品的特点、需求预测的一般原则以及预测方法的应用原理,分析经济林产品需求预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C#和SQL Server,设计并开发了基于C/S模式下的经济林产品需求预测系统。利用这一系统,论文以五种水果为例,详细阐述了经济林产品需求因子的研究过程。并进一步应用预测系统,结合预测方法原理,建立多种预测模型,从预测数据准备、预测误差、预测曲线拟合程度以及预测数据完整度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预测方法在经济林产品需求预测中的适应性,并结合实际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4-01)

徐燕[8](2008)在《朝阳沟油田含水预测方法的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驱特征曲线和数学模型方法均是在油田开发中用来预测含水率的常用方法。以朝阳沟油田14个典型研究区块的基础数据,分别对甲型、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以及逻辑斯蒂含水模型和含水递推梯度模型的含水计算与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和比较,探讨了水驱特征曲线与无因次递减曲线联解公式预测含水率的可行性。对于目前处在中低含水开发阶段的朝阳沟油田,不管是甲型和丙型水驱特征曲线,还是逻辑斯蒂含水模型和含水递推梯度模型,都不能对年含水率做出满意的预测结果;通过甲型水驱特征曲线和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联解,可以预测油田、区块或油井在不同开发时间下的年含水率的变化趋势,确定某一阶段的含水率上升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08年03期)

李晓荣,施伯乐[9](2006)在《ASGT:基于预测和自适应性的移动事务并发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质量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带宽不稳定和用户移动性成为影响移动事务处理的主要因素,导致事务冲突率上升、吞吐量下降和峰值情况复杂等结果·一种新的并发控制方法ASGT能够:①具有比2PL更小的阻塞面和更高的并发度;②预先发现非串行化调度,有效降低阻塞率,缩短阻塞时间·ASGT结合MWDL方法能够提高系统性能,降低调度代价·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证明了ASGT方法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06年02期)

林宏杰[10](1993)在《木工带锯机适应性控制加工的最优化研究(一)——关于锯剖中带锯条位移的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预测木工带锯加工切削面的弯曲和粗糙度,探讨其控制方法。我们采用钨铬钴合金锯齿的木工带锯条,在无锯卡状态下,研究与锯剖弯曲有关的锯条位移、切削力、进给力、声发射计数(AE)与吃刀量、锯切速度、张紧应力、木材材质的关系,以分析探讨带锯条位移的预测方法。(本文来源于《木工机床》期刊1993年02期)

预测方法适应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通需求分析为城市设计定量化分析及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从土地利用与路网容量适应性角度出发,对城市设计阶段交通需求预测及评价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路网承载力约束和公交承载力约束的分析,对规划年交通合理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交通供需的角度制定路网容量适应性评判标准,根据交通流量预测结果对路段及交叉口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城市规划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测方法适应性论文参考文献

[1].徐宁,公彦德,柏菊.动态灰预测模型的缓冲适应性建模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

[2].寇美玲,谌志强,文颖,徐婷.基于承载力的城市设计需求预测方法及路网适应性评估——以长沙市东塘片区为例[C].201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6

[3].赵蓓,李玉仙,王敏,李礼,虞睿.北方某市供水管网对丹江口水适应性预测方法研究[J].给水排水.2015

[4].张风义,吴婷婷,侯亚伟,许万坤,王大为.海上底水稠油油藏热采适应性预测新方法[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

[5].孙晔然,杜云艳,苏奋振,周成虎.土地利用变化预测CBR方法的适应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

[6].蒋志伟.适应性临床试验中EDC平台构建与模拟预测评价方法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

[7].杨巍.经济林产品需求预测因子及方法适应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徐燕.朝阳沟油田含水预测方法的适应性研究[J].中外能源.2008

[9].李晓荣,施伯乐.ASGT:基于预测和自适应性的移动事务并发控制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

[10].林宏杰.木工带锯机适应性控制加工的最优化研究(一)——关于锯剖中带锯条位移的预测方法[J].木工机床.1993

标签:;  ;  ;  ;  

预测方法适应性论文-徐宁,公彦德,柏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