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论文-杨红岭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论文-杨红岭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力资本,农民工职业流动,影响效应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岭[1](2019)在《农民工职业流动受人力资本影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调查显示,主要有两个方面要素决定新一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分别是新一代的农民工人力资本保有量不多的因素和人力资本增长较小的因素,其中新一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保有量不多是由于新一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层次较低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欠缺,人力资本增长较小是由于农民工收入不高、工作环境不佳,没能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提升和突破。他们所参加的工作大多是没有什么技术水平、出苦力的工作,造成职业流动方向单一和流动频繁,使得流动在提质方面没有达到预估值。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农民工职业流动受人力资本影响效应,以供借鉴和学习。(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胡会娟[2](2017)在《人力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做了各个层面的研究。虽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既多样又复杂,但是人力资本无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我国不断意识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在不断的给予各种政策支持以开发和培养人才,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在各区域之间的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断显现。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做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7年05期)

庄晓雯[3](2016)在《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流动与FDI溢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内涵的知识技术外溢效应和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对推动一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效吸收包含在发达国家贸易品与投资品中的先进技术,将能够极大推动这些国家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因此,以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为传递渠道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外商直接投资(FDI)由于其所内含的潜在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一国技术水平进步而促使许多国家(地区)将吸引外资作为本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单纯的资本积累效应;二是溢出效应。溢出效应指FDI内生的技术和知识溢出能够提高国内生产率水平,因而使国内企业从吸收技术溢出的过程中受益。然而,FDI的技术知识溢出效应受东道国接受能力的影响。影响一国对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两个重要因素便是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与流量。除两者各自对于FDI溢出效应产生的作用外,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东道国有效吸收FDI溢出效应亦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该国的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开放程度,并且FDI溢出最重要的形式就是人力资本转移。金融市场效率越高,则融资成本越低,外资企业人力资本自外企流出选择在东道国自主创业的可能性越高,使得通过人力资本流动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果更加显着。因此,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将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越单纯的资本积累效应,增强了外商直接投资以人力资本流动形式产生的溢出效应。然而,金融开放水平的提升使得外资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在外资企业薪资福利待遇普遍优于国企的条件下,会吸引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国企人力资本流向外企,从而降低中国吸收FDI溢出效应的能力。因此,研究分析金融发展变量通过人力资本流动渠道对于一国吸收技术溢出效应能力的影响将能够更深入地探究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流动与本国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研究和相应的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参考国内大多数研究金融发展与吸收技术溢出效应大小之间关系的文献中有关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并结合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特点,从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开放度两方面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针对金融效率水平指标,为全面衡量中国金融效率水平,同时结合我国的金融市场现状,本文选用叁个信贷市场效率指标和两个股票市场效率指标进行考察。金融开放度指标则选用国际收支平衡表金融项下资本流入流出总额与GDP的比重表示。同时,以TFP增长率和外企国企从业人员比值分别作为衡量中国吸收FDI溢出效应能力和人力资本流动状况的指标。在指标建立的基础上,构建两个计量模型分别考察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开放度对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及它们以人力资本流动为媒介对中国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以此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本国技术进步率的直接影响是否显着;二是基于人力资本流动的视角,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国内吸收FDI溢出效应能力的综合影响究竟如何。实证研究结论得出,金融开放度提高所引起的国企人力资本流失对于我国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的削弱作用更加明显;相比于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对我国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具有更显着的影响,然而股票市场效率与TFP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水平对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际可行的政策建议,建议包括深化国企改革、完善信贷市场融资体系和推动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30)

杨莉莉,邵帅[4](2014)在《人力资本流动与资源诅咒效应:如何实现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和自然资源的耗竭性对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针对现有研究的重要缺陷,在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和扩展的基础上,纳入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条件,构建了一个以资源开发和输出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叁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并讨论了人力资本外流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在考虑资源型区域"二元"产业结构特征的框架下,讨论了资源型区域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外流会降低社会计划者增强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资源型区域发生资源诅咒效应的风险,但是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并非必然,足够大的生产要素替代弹性是资源诅咒被有效规避的充分条件;人力资本外流对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效应,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弹性所反映的教育投资倾向的大小,是其正向激励效应是否居于主导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在考虑资源可耗竭的情形下,较大的边际效用弹性和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是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保障。(本文来源于《财经研究》期刊2014年11期)

花蓓[5](2014)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流动效应及其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最基本单元,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它结合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衔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是解决“叁农”问题的新思维,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思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思维。在我国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人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最先进、最具创造性的生产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升级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使得人力资本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且人力资本也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引擎。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涌入城市,从“离土不离乡”到“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再到“回流”,人力资本逐渐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劳动力的迁移在使得劳动力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引起人力资本在地区间分布的变化。本文以人力资本的流动为切入点,从区域关系的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专门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理论、“推—拉”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进行简单梳理。其次以时间为轴线,以经济体制模式为划分依据,将县域经济发展划分为封闭阶段、有限开放阶段和开放阶段这叁个不同时段进行研究,每一阶段里对县域人力资本的流动规律进行描述,通过“推-拉”模型进行不同时段人力资本的流动因素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由于人力资本的流动对县域经济人力资本的总量和结构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人力资本的流动给流出地、流入地带来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并辅以江苏县域为例的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的流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且人力资本的流入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的流出产生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发展中西部县域应当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盘活存量;加强人才引进机制,扩充增量;抓住回流契机,建立区域补偿机制;因地制宜产业政策,建立相关产业支撑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5-01)

谢童伟,吴燕[6](2013)在《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社会福利分配效应分析——基于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溢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然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投入体制下,教育投入属地性质十分明显。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将使得教育投入表现出显着的外部性,教育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将会使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产生不同的社会福利效应。表现为:劳动力净输出地为福利损失,而劳动力净流入地为福利受益;其中,广东净受益最多,四川福利损失最多,云南基本持平。各省份最主要的5个直接福利受益来源地和溢出流向地,所占比重分别到达了52.32%-85.65%,48.64%-95.41%。尽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大规模持续流出对城乡与区域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及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间接福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3年06期)

肖晓勇,段海庭,焦萌[7](2013)在《从人力资本流动看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溢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本流动在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溢出效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获得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溢出效应,必须充分利用人力资本流动这一重要溢出渠道,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强合作交流,加速人力资本的良性流动,借以实现我国军事技术创新。(本文来源于《军事经济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侯佳伟,窦东徽[8](2012)在《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禀赋效应及其代际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招工难、找工难的现象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经济心理学效应--禀赋效应,即个体出让某物品估价高于得到此物品愿意支付价格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70%的被访者存在人力资本禀赋效应,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受教育程度应得到的收入估价是对同等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购买价格的2.9倍。人口学、社会和经济特征对于是否会产生人力资本禀赋效应有显着的影响作用,而禀赋效应的强弱主要受到就业身份的影响。雇员愿意出让价格大大高于雇主愿意购买价格就会出现交易困难,导致"招工难、找工难"的现象出现。事实上,雇员月工资与雇主愿意购买价格非常接近,雇员只能被迫降低愿意出让价格,以适应社会,摆脱"找工难"的困境。第一代流动人口比第二代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禀赋效应感更强。与第一代相比较,第二代流动人口中的雇员所期望的薪金更接近于雇主所愿意购买的价格。(本文来源于《南方人口》期刊2012年06期)

任增强[9](2012)在《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及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同时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配置和流动,这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本也包括无形的人力资本。当前,作为战略性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的国际流动呈现出全球化的态势,而且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其自身的积累开始比物质资本的积累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基于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趋势,关于人力资本市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和效应更是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研究的重点。从效应的角度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评价人力资本对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贡献;而从动因角度的研究则有利于找到吸引人才并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途径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本文从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利用能够为经济学主流思想认可的研究方法,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和效应进行进一步系统化的研究。从研究结果上看,本文首先将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模型分析框架应用到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分析上,发展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体系,使之更接近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式和框架;其次,本文利用更新的微观和宏观数据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证研究,得到了比较丰富的实证结论。本文的具体结构安排为: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给出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概念体系,厘清了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回顾与描述;第叁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该部分给出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第四部分通过一个静态一般均衡两国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驱动因素,及在其作用下的静态一般均衡。进一步,本部分还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进行了动态分析;第五部分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着重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微观和宏观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均衡结果;第六部分对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着重从人力资本流入国和流出国两个角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第七部分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中国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历史数据,本部分分析了人力资本国际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本部分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何婕妤[10](2012)在《人力资本视野下中国家庭代际收入流动的“马太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代际收入流动作为衡量获得机会平等的指标,现在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合理的代际流动是社会和谐发展,人们锐意进取的基础。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只有对家庭行为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收入代际流动现状。在营造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人力资本作为影响收入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本文是在人力资本视野下,以家庭代际收入流动为对象所做的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对前人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第二章分析了代际收入流动与人力资本传递理论机制,主要从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和人力资本形成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为后面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是分析了代际收入流动的现状,并运用美国北卡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的最新数据进行最小二乘(OLS)估计,通过代际收入弹性国际比较来了解中国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情况,研究表明相对于中等收入家庭而言,城乡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代际收入流动小,特别是农村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存在严重的财富代际化和贫困代际化。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教育、健康和社会关系网络叁条途径对代际收入流动的传递性,然后在实证检验部分采用SPSS,运用CHNS数据,通过人力资本中教育、健康和职业叁个因素对代际收入流动的传递效应进行分解。第五章提出完善人力资本的政策性建议,以促进代际收入合理流动。(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做了各个层面的研究。虽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既多样又复杂,但是人力资本无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我国不断意识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在不断的给予各种政策支持以开发和培养人才,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在各区域之间的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断显现。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做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杨红岭.农民工职业流动受人力资本影响效应[J].农业经济.2019

[2].胡会娟.人力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7

[3].庄晓雯.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流动与FDI溢出效应[D].山东大学.2016

[4].杨莉莉,邵帅.人力资本流动与资源诅咒效应:如何实现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增长[J].财经研究.2014

[5].花蓓.县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流动效应及其变迁[D].扬州大学.2014

[6].谢童伟,吴燕.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社会福利分配效应分析——基于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溢出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7].肖晓勇,段海庭,焦萌.从人力资本流动看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溢出效应[J].军事经济研究.2013

[8].侯佳伟,窦东徽.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禀赋效应及其代际差异[J].南方人口.2012

[9].任增强.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及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0].何婕妤.人力资本视野下中国家庭代际收入流动的“马太效应”[D].上海师范大学.2012

标签:;  ;  ;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论文-杨红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