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系统论文-毛静

笔记系统论文-毛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笔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云笔记,Mysql,Ajax,SpringMVC

笔记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毛静[1](2019)在《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手工笔记存在的效率低、易出错、存储内容单一的缺陷,提出使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一款能够高效、实时、准确的存储笔记的软件。系统使用B/S架构,SpringMVC+MyBatis技术,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陆模块、笔记模块、活动模块叁大模块。经测试,系统功能均已实现,且界面干净友好,操作简单明了,功能合理,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解凯,李天聪[2](2018)在《云笔记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接触的信息爆炸式增长,有效储存和管理信息是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在云计算中起基础支撑作用的云存储,可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为解决现在面临的多终端跨平台个人文件存取困境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课题研究的是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云笔记系统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在任何平台上记录自己的想法。主要有用户注册,登陆,笔记本和笔记页的新建,删除,编辑,收藏,标记,恢复等。此外,还可以多人共享笔记,共同编辑笔记可以加速人与人之间工作的协作,使得远程办公、家人共享变得触手可及。从技术角度来讲,该云笔记系统的是一个前后端分离架构的应用,前端是一个单页面网页应用,完成与用户交互、获取数据与保存数据、页面展示与路由等功能,面向用户;后端主要是为前端界面提供数据和处理业务逻辑。前后端分离有效地解除了业务逻辑与界面的耦合性,使得前端界面可替换性更强,不必强制依赖于后端的具体实现,因为前后端的数据逻辑交流完全由独立的REST接口定义,这使得开发变得更容易,需求更改时所需变动的代码也越少,大大地减少了开发负担。(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何娇[3](2018)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习笔记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手机的应用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应运而生的各种学习笔记系统,给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当前大部分笔记系统存在图片或语音笔记检索不够便利、无法完成图片笔记编辑等不足。本课题结合图像处理、OCR和语音识别等技术,着重研究笔记系统中的图像编辑和图像内容检索等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然后对系统UI设计、功能详细设计以及关键模块的算法设计等进行介绍,最后给出系统的详细实现方法和实现结果。本系统用到的OCR和语音识别技术均采用第叁方接口实现,着重实现了图像处理和内容检索等功能。客户端采用MVC叁层架构设计实现,通过JAVA、XML等程序语言,在Android Studio编译环境下进行学习笔记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实现了多媒体笔记的记录、按关键字检索、重点笔记的收藏、笔记定时提醒等功能。本系统特色包括:(1)可以根据OCR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的结果对图像笔记和语音笔记进行检索。(2)可以对图片笔记进行涂鸦、编辑等操作,方便以后的巩固学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4-25)

王广鹏[4](2018)在《基于安卓的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信息产生。作为新时代的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来提升自我,对大多数人来说,笔记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做笔记是辅助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怎样从纷杂的信息中甄别出有价值的知识,将它们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并且通过便捷有效的手段将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的反复消化吸收,变得尤为重要。借助于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渐成熟,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移动学习的新概念正在快速流行起来,移动学习以其相较传统学习、远程学习、数字学习等更为灵活,高效,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和发达的移动网络可以真正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使我们的终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成为了可能。而做笔记正是学习中的重要的一环,既然学习的方式已然改变,我们做笔记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传统的笔记是通过笔和纸来完成的,这种方式当然是有用的,但是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这种方式不够方便和灵活,当我们在某些不能随时可以取得笔和纸等工具的场所时,就必须得随身携带,修改笔记也不灵活,只能涂涂画画,无法让笔记保持干净整洁;其次,由于纸质物品的天然缺陷,它们不能长时间完好地保存,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将我们辛苦记录的笔记毁掉;再者,随着我们的笔记数量的口渐增加,整理笔记也会成为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于是便出现了大量的运行于各种智能终端的笔记应用,它们克服了传统笔记的缺点,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随时随地记录,修改,永久保存笔记,笔记的内容也不再仅限于文字和一些简易的图表。本文研究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云笔记应用的设计与实现,主要研究内容有云笔记应用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各自实现和两者的整合,客户端实现的功能包括富文本笔记的编辑与显示,保存,笔记的分类,为笔记设置标签和提醒,与其他用户分享笔记等,服务端主要的功能有用户管理,保存用户同步到云端的笔记,并解决用户在多终端的笔记同步问题。本文对市面上主流的笔记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比,在开发过程中采取了流行的开发技术,在客户端使用了 Retrofit,RxJava等技术实现基本功能,UI则遵从谷歌MaterialDsign风格进行设计,服务端则采用Spring框架实现restful风格的web服务,并使用了七牛的云存储业务保存云端的笔记数据,最终实现了本系统并进行了较完善的测试。(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5)

孔祥雯[5](2017)在《移动学习平台中关联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国家积极倡导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以移动学习为首的非正式学习异军突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许多学者积极投身于移动教育平台构建,不断完善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然而,现有移动学习平台忽略了学习者有限认知水平与海量资源间的矛盾,导致学习者认知负荷过重,无法及时消化所学内容。因此,有必要引入合理的笔记模式,梳理和串联知识脉络,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纸质笔记由于编辑低效,不易管理等缺点,逐渐被移动交互式笔记所替代。移动交互式笔记作为独立应用,并不依托于移动学习平台,无法建立与学习资源、其他笔记间的有效关联,难以获得直观的学习感受,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需要针对移动学习情境设计专属的学习笔记功能。为了解决移动学习情境下,学习笔记功能存在关联性差、笔记利用率低的实际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一款适用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关联笔记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基于相关理论及技术分析,研究了笔记与资源、笔记与笔记间的关联策略。其中,通过关联建立方法、关联呈现机制、组织管理策略研究,建立笔记与资源间的关联机制和资源关联的笔记存储模型。此外,采用基于语义的标签关联策略判断笔记间的关联性,构建关联推荐机制,实现了学习者之间的笔记共享。其次,根据上述策略,设计了移动学习平台关联笔记系统的客户端、服务端及数据库架构,完成了笔记数据同步、关联呈现、组织管理、关联推荐四大模块的功能实现。最后,依托于华大移动学堂,正式上线运行关联笔记系统,并进一步开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应用数据测试,多方面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论文创新之处在于构建适用于移动学习情境下的新型笔记模式,实现学习者与课程资源、知识内容间的深度交互,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罗丹[6](2016)在《基于Django框架的浮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脑以及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工具,快速学习知识,解决工作难题不再令人头疼,各种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我们想保留下来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就需要一款笔记能帮我们永久的记录这些东西,市面上的云笔记虽说种类很多,但是市面上的云笔记都不能支持创建多层目录,也没有拖拽移动的功能,因此浮云笔记诞生。论文首先简单的阐述了浮云笔记项目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Python语言、Django框架、RESTful规范、富文本编辑器wangEditor、Bootstrap框架、AngularJS框架以及Html5。然后基于构想讨论整理除了浮云笔记的需求分析设计,浮云笔记为用户提供注册,登录,找回密码,创建笔记,笔记管理等功能。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给出了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Django框架实现,将系统分为两大模块,用户模块和笔记模块。用户模块用来处理用户基本操作,完成注册,登录,找回密码等功能。笔记模块则是笔记的创建以及对笔记进行分类和搜索,浮云笔记实现了可以多层的创建目录,使得笔记分层更加清晰。再然后论文中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子模块以及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最后进行了一些测试,并且结合测试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所遇到的bug及相应的解决手段。浮云笔记是一款前端布局使用Bootstrap框架,前端交互实现使用AngularJS这个MVC框架,后台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的Django框架并符合RESTful api规范的单页面应用,页面布局设计简洁,功能简单易用,同时实现了给用户提供多级目录的需求以及采用拖拽的方式进行笔记的移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12-01)

胡吉安[7](2016)在《基于Spring的在线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接触到的各类信息正呈爆炸式的增长,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信息中有对我们有很大用处的,这时候我们会将它们记录下来,但是,我们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快速方便的将它们永久记录保存下来。传统的信息知识记录方式已不再适合新时代的人们,这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信息记录方式来为我们服务——云笔记。云笔记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能够提供不同平台的用户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方便的访问信息的一种云技术。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利用云笔记方式的学习,能够实时的记录并存储自己接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的增强用户的学习效率,并还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分享自己的知识信息,学习他人的学习心得,开拓自己的认知范围;同时保存在云端的信息永远不会丢失。本文首先对不同用户进行了大量的需求分析,同时收集了与云笔记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云笔记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并契合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让用户在使用中不仅做到随时、随地的访问自己的笔记,同时实现在学习中与他人交流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阮柳青[8](2016)在《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笔记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用户对于信息记录管理终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信息记录管理终端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市场前景广阔。从前人们的记录终端是用纸和笔,而如今电子化的时代又孕育出电子记录终端的出现。现如今电子化的记录方式有很多种类,例如:拍照录像、电子终端软件、扫描设备等。这些方法在为我们的高效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人机交互不便之处。经过对261位人员的前期问卷调查,以及运用NASA-TLX量表对24名用户进行使用现有终端的行为认知负荷的调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用户使用电子终端可以达到高效快速、多媒介格式储存、实时共享的目的,却在操作不同电子产品时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无法满足用户对使用产品的心理舒适度的要求;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可以满足用户的心理舒适性要求,却无法达到快速高效、多媒介格式和实时共享的目的。科技的发展使得更多电子信息的出现,但是纸质传统方式却在我们的行为中根深蒂固,更能舒适自然地使用。在我们使用电子终端的同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让用户在最自然舒适的状态操作电子记录设备记录信息,达到人机交互的舒适性、流畅性,这是此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符合人机交互行为的电子笔记系统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该系统可以最大程度上的简化用户在纸质书本上选择并提取感兴趣图像或文字信息的过程,并且快速自动上传至电子笔记应用平台分类储存。基于以上目的,在课题的研究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运用用户体验的方法和原则,结合电子笔记系统的模式,总结出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笔记系统的设计原则。(2)对电子笔记系统的用户进行研究,通过筛选目标用户,对目标用户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运用用户研究方法对用户的人机交互行为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目标用户对于电子笔记系统的需求点。(3)通过已经分析得到的目标用户需求点对该电子笔记系统的模块组织,功能框架,进行分配和设计,输出该电子笔记系统模型。(4)对已经输出的模型进行设计和方案展示,最终进行实物样机的展示。(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25)

安蕾[9](2015)在《图式理论指导下译员笔记系统的形成及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报告以图式理论为指导,以实验的方式探究口译员笔记系统的形成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希望为提高口译实战效果做些有益的探索。图式理论对口译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口译技能训练如脑记训练、笔记训练和口译实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实验以交替传译为例,以十名学生译员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一次实验前练习作为对照组,接着进行关于实验主题的训练,以期实验对象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善且熟练的笔记系统。实验为期两个月,在此期间实验对象的录音及笔记会被收集,以作后用。训练结束后再对实验对象进行最后一次评估实验,以最后的评估实验与实验前练习进行交叉对比,分析实验数据以期得出能够验证实验目的的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最终评估的结果与实验前练习的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最终评估实验中,实验对象的译文有了明显的进步。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原因:(1)实验对象通过对图式理论的学习,在其指导下形成了各自相对完善的笔记系统。(2)实验对象能够较为自如的运用笔记,使其在口译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为:实验前,实验对象均不善做笔记,在记录中均使用源语,而非目的语,也不会使用符号或是缩略语,其口译结果不甚理想。而经过训练后实验对象更多的使用一些符号、缩略语或是间杂使用目的语,笔记的布局也采用左右纵式分布,而非之前的上下横式分布。口译结果也显示实验对象能够很熟练地运用图式理论以及各自的笔记系统,译者的口译能力和译文的准确性及完整性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5)

陶宏,欧阳雪颖,陈亚雯,易前伟[10](2015)在《网络学习笔记系统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笔记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概述现有网络学习笔记工具的发展现状,并依据网络学习环境和学习者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学习笔记系统的模型,以期改善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的学习效果。(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5年05期)

笔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接触的信息爆炸式增长,有效储存和管理信息是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在云计算中起基础支撑作用的云存储,可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为解决现在面临的多终端跨平台个人文件存取困境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课题研究的是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云笔记系统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在任何平台上记录自己的想法。主要有用户注册,登陆,笔记本和笔记页的新建,删除,编辑,收藏,标记,恢复等。此外,还可以多人共享笔记,共同编辑笔记可以加速人与人之间工作的协作,使得远程办公、家人共享变得触手可及。从技术角度来讲,该云笔记系统的是一个前后端分离架构的应用,前端是一个单页面网页应用,完成与用户交互、获取数据与保存数据、页面展示与路由等功能,面向用户;后端主要是为前端界面提供数据和处理业务逻辑。前后端分离有效地解除了业务逻辑与界面的耦合性,使得前端界面可替换性更强,不必强制依赖于后端的具体实现,因为前后端的数据逻辑交流完全由独立的REST接口定义,这使得开发变得更容易,需求更改时所需变动的代码也越少,大大地减少了开发负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笔记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毛静.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9

[2].解凯,李天聪.云笔记系统[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

[3].何娇.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习笔记系统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8

[4].王广鹏.基于安卓的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理工大学.2018

[5].孔祥雯.移动学习平台中关联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7

[6].罗丹.基于Django框架的浮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6

[7].胡吉安.基于Spring的在线云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西农业大学.2016

[8].阮柳青.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笔记系统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9].安蕾.图式理论指导下译员笔记系统的形成及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0].陶宏,欧阳雪颖,陈亚雯,易前伟.网络学习笔记系统的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

标签:;  ;  ;  ;  

笔记系统论文-毛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