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品信息传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品信息,制造特征,模板匹配,增强现实
产品信息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程云,黄瑞,蒋俊锋,陈正鸣,许涛[1](2019)在《基于增强现实的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工作人员通过二维图纸或者叁维CAD模型来检测零件时存在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法.首先以制造特征为基本载体提取叁维CAD模型的产品质量信息;然后离线生成待测模型的多视角模板图像集,并建立模板图像与制造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根据摄像机获取的制造现场实时图像建立实时图像与模板图像之间的匹配关系,并根据匹配模板图像的关联信息初始化相机姿态,利用此姿态实现产品质量信息在真实制造现场场景中的迭加.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产品质量信息在制造现场的传递,提高产品的质量检测效率和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延广[2](2019)在《热转印产品开发中的信息准确完整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信息社会,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证传递的信息是准确且完整的,我们称之为信息的准确完整度,用CA%表示(Completed Accurate)。比如传递10条信息,其中有5条是准确无误,详尽周全,无需来回沟通且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准确完整度即为50%。本文的主题从热转印产品一般通用性的角度出发,阐述在热转印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开发阶段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本文来源于《丝网印刷》期刊2019年04期)
程云,黄瑞,蒋俊锋,陈正鸣,许涛[3](2018)在《面向制造现场的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工作人员利用二维图纸完成检测工作的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制造现场的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以制造特征为载体的3D模型所具有的产品质量信息,然后采集不同视角下3D模型的图像,并在采集的过程中建立起图像与制造特征的关联关系,最后,将采集到的3D模型场景图像与实时图像进行匹配,通过匹配的结果计算摄像机的初始姿态,完成产品质量信息的注册。通过相关实验对此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产品质量信息面向制造现场的传递,有效地提高了产品检测的效率。(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18年04期)
李余辉[4](2018)在《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供应链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供应链协作的迅速发展,信息共享已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引起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供应链企业的信息共享行为能够有效缓解“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系统效率,因此信息共享的价值获得了普遍肯定。通常,信息共享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间接的方式。目前,直接信息共享已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对于间接信息共享,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供应链下游需求信息的共享,而较少关注上游核心企业的产品质量信息。事实上,一方面,出于管理规避上游产品质量事故所引致的风险传导效应,下游节点企业均具有关注上游产品质量信息的动机;另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于修正消费者的产品质量水平信念进而提升市场需求、最大化经济利润的目的,上游高质量企业同样具有披露传递私人质量信息的动机。注意到“直接信息共享依赖于信息采集、信息传输等构成的硬件系统(如EDI和POS等),而间接信息共享则更关注信息传递工具的选择”这一特征,本论文在供应链背景下,研究企业策略性地运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实现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间接信息共享问题。具体地,本论文首先针对一般市场环境构建了供应链产品质量信息传递博弈模型,考察了能够实现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刻画了最具有信息传递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水平,然后将上述结果扩展到不同的市场情形,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产品质量信号手段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适用性,以及相应外生变量对上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水平以及供应链企业盈利性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的创新性贡献如下。首先,在供应链上游企业具有私人质量信息的情形下,研究了企业策略性地运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分离的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意义上)向下游企业与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行性。构建了一个包含上游制造商、下游零售商与消费者的信号博弈模型:首先上游制造商决策批发价格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其次,下游零售商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推断产品质量水平(与消费者一致)并决策订货量与零售价格;最后,消费者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推断产品质量水平,并结合零售价格决策是否购买。基于分离精炼贝叶斯均衡,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传递产品质量信息从而实现产品质量信息间接共享的可行性条件。进一步,基于均衡信念合理性的“直观标准”选择出了最具有信息传递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水平。这些结果指出,供应链中上游企业的私人产品质量信息可以通过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实现与下游企业之间的间接共享,从而扩展了主要关注下游需求信息向上游传递的研究文献。其次,考察了相应外生变量对最具有信息传递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以及供应链企业盈利性的影响。最具有信息传递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随着高质量产品效用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低质量产品效用的增加而减小;随着低质量制造商的企业社会责任边际成本增加而减少,但独立于高质量制造商的企业社会责任边际成本。高质量制造商的经济利润随着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边际成本与生产边际成本增加而减少,随着低质量产品效用、高质量产品效用与低质量制造商的企业社会责任边际成本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指出,最具有信息传递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供应链企业盈利性会受到企业运营因素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在实现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条件下如何改善与提升企业盈利性提供了理论参考。最后,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存在知情消费者、存在社会责任偏好的消费者、存在双渠道以及存在不同方向的信息传递等),对上述基础的供应链企业质量信号模型进行了拓展性研究,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这一间接共享方式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适用性。分别构建了不同市场条件下供应链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模型,基于分离精炼贝叶斯均衡,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传递产品质量信息从而实现产品质量信息间接共享的可行性条件。进一步,基于“直观标准”分别选择出了最具有信息传递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水平,刻画了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实现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信息成本,并考察了相应外生变量对最具有信息传递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供应链企业盈利性以及上述信息成本的影响。这些结果指出,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来实现供应链企业产品质量信息传递,这一间接共享方式在上述市场条件下依然可行,从而提供了除现有信息传递方式之外,供应链企业实现产品质量信息共享的间接机制与方法,也可在已知直接信息共享成本的条件下为企业选择直接或间接信息共享方式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11)
李哲[5](2015)在《让中国书香飘向远方》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来到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会现场,惊讶地发现,短短5天时间里,本届图书博览会展览展示了近30万种精品图书,举办了1000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参展参观人数逾26万人次,版权输出量创历史新高。图博会火爆的人气透露了市场良好的发展预期。(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5-09-02)
顾瑾,应剑涛[6](2014)在《宁波电信天翼品牌社会观察员上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今年8月以来,中国电信浙江宁波分公司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维权意识增强、维权渠道日益增多的现状,根据现代品牌传播及评估理念,借鉴社群模式和多媒体手段,积极推进基于客户感受的服务品牌维系工作创新,组建了一支天翼品牌社会观察员队伍,积极发挥社会观察员(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4-09-18)
[7](2014)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报送、传递和公开》知识征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期刊2014年03期)
[8](2014)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报送、传递和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促进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科学、规范和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国家认监委关于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类文件调整方案及要求的通知》,国家认监委于2014年1月8日发布并实施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报送、传递和公开》,用于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和指导强制性产品认证相关方的CCC认证数据/信息报送、传递和公开的内容、要求和程序。现将该规则的主要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参阅。(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期刊2014年02期)
张齐[9](2013)在《传递新信息 推介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家听我唱支歌,晚辈要把老人敬,让老人有幸福的晚年生活,有好吃的先敬老人,莫让老人忍饥受饿,老人健康全家才幸福,子孙万代乐呵呵……”10月24日上午,201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贵州展台前,6位来自黎平县的侗族演员身着精致华丽的民族服装,高声弹唱起洪州琵(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3-11-04)
徐辉[10](2013)在《简析智能化家居系统的前端信息采集与传递介质及其产品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单探讨了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平台,从智能化家居系统前端信息采集、信号传输、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类等层面分析了智能家居系统架构的特点及应用的瓶颈。(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期刊2013年10期)
产品信息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信息社会,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证传递的信息是准确且完整的,我们称之为信息的准确完整度,用CA%表示(Completed Accurate)。比如传递10条信息,其中有5条是准确无误,详尽周全,无需来回沟通且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准确完整度即为50%。本文的主题从热转印产品一般通用性的角度出发,阐述在热转印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开发阶段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只有了解这些才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品信息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1].程云,黄瑞,蒋俊锋,陈正鸣,许涛.基于增强现实的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9
[2].杨延广.热转印产品开发中的信息准确完整传递[J].丝网印刷.2019
[3].程云,黄瑞,蒋俊锋,陈正鸣,许涛.面向制造现场的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法[J].微处理机.2018
[4].李余辉.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供应链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5].李哲.让中国书香飘向远方[N].经济日报.2015
[6].顾瑾,应剑涛.宁波电信天翼品牌社会观察员上岗[N].人民邮电.2014
[7]..《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报送、传递和公开》知识征答[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
[8]..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报送、传递和公开[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
[9].张齐.传递新信息推介新产品开拓新市场[N].贵州日报.2013
[10].徐辉.简析智能化家居系统的前端信息采集与传递介质及其产品分类[J].智能建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