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群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南部637300)
在习近平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指出:无论是在推进改革中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还是在经济转型中提出“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从古至今,人类都是在创新中不断进步,尤其是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也必将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
一、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应试只能对学生授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例如,在教学《买椟还珠》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考好试,我教学时只围绕“舍本取末,取舍不当”这一寓意来教学,学生稍有异议,我便将其作为耍小聪明处理。新课改之后,我认识到,只有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一定要转变这一观念,突破这一定势,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同样是《买椟还珠》的教学,我就引导学生从商业意识角度来考虑,学生的认识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认识到好的质量和精美的包装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这样,这则寓言的寓意就不局限于“应抓住实质,不能光看外表,预防受骗”了。因此,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挖掘教材创新因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蓝树叶》一课时,我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问一问学生:你们见过的树叶有什么颜色?当学生回答树叶有“红”、“黄”、“绿”几种颜色后,板书课题:蓝树叶。在“蓝”字下加一个着重号“.”,以唤起学生学习课文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要有质疑精神。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始。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大胆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春晓》一课,在自学的基础上,要求设问质疑,把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问提出来。这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经过归纳,学生提出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1)“春眠不觉晓”,说明睡得很香,那么究竟是早上睡得香,还是晚上睡得香呢?(2)“花落知多少’’,知,是知道的意思,那么作者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老师让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要从课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有效提高了质疑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再如,在学习《拔苗助长》一课时,组织学生学习,鼓励他们发现问提出题。学生提出“秧苗很小,拔高一节,早就翻倒了。”“家里人赶快跑去,时间很短,秧苗可能萎了,不可能枯死。”孩子们凭着已有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发展逆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逆向思维由于朝着与人们思维习惯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因而它容易获得与众不同的理解和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教材里的因果关系颠倒,引导学生由果溯因,进行逆向思维,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培养和训练。例如,在学生理解了《草船借箭》内容后,我让学生想一想:诸葛亮果真在三天之内造出了十万支箭,以后周瑜对他的态度会不会改变呢?这样,引导学生由果溯因,可以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标新立异即抛弃陈旧的或者普通的成分,创造新的成分,它是创新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信息有机的沟通起来,唤起其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加工,使感性认识向理性飞跃。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异想天开”“敢为人先”的思想,运用求异思维,不依常轨,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敢于寻求变异,从而引发新的思想、新的见解。例如,“狐假虎威”不好,但有学生却认识到,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性命难能可贵。除此以外,像“旁观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滴水未必能穿石”“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诸如此类的观点,也都是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长期坚持训练学生逆向思维,就能培养学生
六、组织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把从课本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中运用,从而对语文学科加深感悟和体会。在六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磨炼。通过亲身的操作、感受,积累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的精神、体会学习方法、体会做人的道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指导学生办手抄报,教师只要把活动的计划告诉学生,至于稿件的来源、版面的设计均由学生完成。这样学生投身于整个活动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给自己的小报起了“春芽”“浪花”等有意思的名字,这也是一种创新意识。评报也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成就,增强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更是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只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大胆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勇于探索,就能让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就能为国家培养出一代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