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华中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战时期,校园文化,华中大学
华中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文[1](2019)在《抗战时期华中大学的校园文化及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教会学校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难。作为教会学校之一的"华中大学"迫于生存的压力两次西迁,最后落脚于云南的喜洲。迁到喜洲后,华大竭尽所能维持原有的办学机制,为当时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种成就与其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探索抗战时期华中大学校园文化形成的背景以及特征,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与启示。(本文来源于《高校后勤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虎仕浩[2](2019)在《建国初期私立华中大学的改制研究(1949-1953)》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高等教育进行新民主主义改造刻不容缓,教会大学被定义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因此被列为首要接管、改造对象。当时中国大陆有十叁所基督教教会大学,私立华中大学是其中之一。武汉解放后,新政权对华中大学采取了接管与初步改造。首先,对学校进行管理权易组,外国人不再有校务决定权。抗美援朝爆发后,华中大学作为与美帝联系紧密的教会大学,再次面临改革,同其他教会大学一样,被要求断绝外援,接受政府领导,改为公立。与此同时,华中大学还承担起了为中南地区培养中高级教师人才的任务,转型为师范类高校。紧锣密鼓的改制令这所教会大学,最终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彻底消逝。私立华中大学的改制,严格依国内外政治形势而动,经历了公立、调整、改师范的步骤,随之而来的是行政与课程的改革,以及校园传统的消失。教会大学创立之初是以传教为目的,但在其基督本土化与教育世俗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地服务于中国的教育、文化、医学、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在新中国“一边倒”政策中,由于过分强调学习苏联的成效,中国政府对教会大学采取一律取缔改造的措施,并给予教会大学及其教职员以偏激的定义,显然是缺少长远发展的目光,最后造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迂回曲折,反而阻碍了社会发展。将私立华中大学等教会大学置于政治脉络中进行衡量,以一刀切的方式处理学校,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颇深,其间的经验与教训,迄今仍是办学者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马敏,吴和林[3](2019)在《抗战期间华中大学的西南边疆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期间,华中大学辗转桂林,西迁至云南大理喜洲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和开展科学研究。迁校入滇后,在哈佛燕京学社及当地社会的支持下,华中大学教师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语言、民俗和社会等实际情况,运用国际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调查、语言和文化研究,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高校相关学者所做的研究共同构成了抗战时期西南边疆问题研究学术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毛志文[4](2018)在《从近现代教会大学的办学特色看湖北外语教育的发展——以华中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教会大学是我国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特殊产物,开辟了中国现代外语高等教育的先河。华中大学作为近现代华中地区首屈一指的教会大学,大胆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双语教学、教育方法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今,我们重新审视华中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外语教学经验,借以指导当前我省外语教育实践和外语教育改革,推动我省外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马敏,吴和林[5](2017)在《哈佛燕京学社与华中大学人文学科历史关系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哈佛燕京学社系近代第一个专门推动中美大学之间开展学术合作的国际性学术机构,其宗旨是促进中美两国高校的中国学研究。除了其主要资助的六所教会大学外,哈佛燕京学社从1937年起始资助华中大学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受其资助的教授们所取得研究成果得到哈佛燕京学社的高度认可。在西迁大理喜洲期间及战后重返武昌时期,虽因抗战影响而颠沛流离,但华中大学文史哲学科实力不降反升,影响不可谓不大,而受其资助的学者个人学术生涯则从中受益匪浅,大多成长为一代学术巨擘。本文拟对这一段鲜为人知的中美学术合作史作一初步钩沉,在铭记历史的同时,以期进一步推动当代中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与互鉴。(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李艳莉,侯怀银[6](2016)在《华中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华中大学教育系科经历了初期筹备、正式立案、西迁喜洲以及重返武汉四个阶段,具备以下特征:以培养基督教中学师资为主;课程设置面向实践,必、选修结合;教师队伍以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为主;生源和毕业生人数稳定;教学管理标准规范且严格;学生学术、实践、康乐活动多重结合;注重为基督教中学服务。华中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培养目标据叁个生态圈调整,彰显特色;加强实践课程和环节的设置;吸纳优秀教师并注重提升其素养;强调学生多元素质的养成。(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实验》期刊2016年05期)
贺鹏丽,申国昌[7](2015)在《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华人校长的教育理念述评——以华中大学韦卓民先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韦卓民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着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爱国者,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以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致力于华中大学的创办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高等教育思想。在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二十多年的校长任内,他始终坚持"兴学育才,蔚国所用"的办学宗旨、"重质不重量"的教学管理制度、"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及"民主、负责、守法"的大学精神,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将华中大学这所教会大学办得相当有活力并颇具特色。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爱国者、教育家,韦卓民先生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及启示。(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论坛》期刊2015年05期)
刘婧[8](2015)在《董宁川:从华中大学学子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法语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大求学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昙华林创办文华书院(The Boone Memorial schoo)l,主要教授中文、基督教知识。1903年,文华书院设立正备两馆,正馆为大学部。1924年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为华中大学,1931年华中大学成为民国政府批准正式注册的高等教育机构,归属于私立大学行列。华中大学在韦卓民校长的引领下,大力吸引人才,广纳贤士,聚集了一批如桂质廷、卞(本文来源于《云南档案》期刊2015年02期)
章博[9](2013)在《生存与信仰之间:教会大学的两难处境(1922—1951)——以华中大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922年兴起的非基督教运动和1924年兴起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对教会大学的基督教信仰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自此,教会大学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与信仰之间的巨大张力。为了缓解这种张力,教会大学一方面调整办学目标以适应中国政府和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却在一定的范围内坚守基督教的办学方针。华中大学在此两难处境中的调适与努力,折射出教会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3年09期)
章博[10](2011)在《基督化的努力:以华中大学为个案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顺应中国社会和政府的要求,基督教大学从1920年代后期起开始向世俗化的方向迈进。但几乎与此同时,基督教大学又在进行着基督化的努力,希望以此缓解世俗化对其基督教特色的冲击。在基督化的努力中,华中大学一方面在实质上保持其基督化的办学宗旨,另一方面又采取了多种措施营造学校的基督教氛围,希望以此向学生施加基督教的影响,保持学校的基督教特色。(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华中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高等教育进行新民主主义改造刻不容缓,教会大学被定义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因此被列为首要接管、改造对象。当时中国大陆有十叁所基督教教会大学,私立华中大学是其中之一。武汉解放后,新政权对华中大学采取了接管与初步改造。首先,对学校进行管理权易组,外国人不再有校务决定权。抗美援朝爆发后,华中大学作为与美帝联系紧密的教会大学,再次面临改革,同其他教会大学一样,被要求断绝外援,接受政府领导,改为公立。与此同时,华中大学还承担起了为中南地区培养中高级教师人才的任务,转型为师范类高校。紧锣密鼓的改制令这所教会大学,最终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彻底消逝。私立华中大学的改制,严格依国内外政治形势而动,经历了公立、调整、改师范的步骤,随之而来的是行政与课程的改革,以及校园传统的消失。教会大学创立之初是以传教为目的,但在其基督本土化与教育世俗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地服务于中国的教育、文化、医学、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在新中国“一边倒”政策中,由于过分强调学习苏联的成效,中国政府对教会大学采取一律取缔改造的措施,并给予教会大学及其教职员以偏激的定义,显然是缺少长远发展的目光,最后造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迂回曲折,反而阻碍了社会发展。将私立华中大学等教会大学置于政治脉络中进行衡量,以一刀切的方式处理学校,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颇深,其间的经验与教训,迄今仍是办学者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中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玉文.抗战时期华中大学的校园文化及当代启示[J].高校后勤研究.2019
[2].虎仕浩.建国初期私立华中大学的改制研究(1949-1953)[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马敏,吴和林.抗战期间华中大学的西南边疆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4].毛志文.从近现代教会大学的办学特色看湖北外语教育的发展——以华中大学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5].马敏,吴和林.哈佛燕京学社与华中大学人文学科历史关系述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6].李艳莉,侯怀银.华中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
[7].贺鹏丽,申国昌.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华人校长的教育理念述评——以华中大学韦卓民先生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5
[8].刘婧.董宁川:从华中大学学子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法语翻译[J].云南档案.2015
[9].章博.生存与信仰之间:教会大学的两难处境(1922—1951)——以华中大学为中心[J].江汉论坛.2013
[10].章博.基督化的努力:以华中大学为个案的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