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型老年教育促进身心健康

发展新型老年教育促进身心健康

一、开拓新型老年教育 促进身心活跃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实务探索 ——以衡水市L社区“老有所学”支持性小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时代,老年群体人数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社区老年教育服务将老年群体逐渐转变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逐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缺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力量介入,使用专业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技巧,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挖掘老年人适应现代生活潜能,提升生活质量,丰富精神世界,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实务进行探究,对支持性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化理论及连续性理论为指导,介入方法采用小组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介入衡水市L社区“老有所学”支持性小组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实践分为准备、实施、评估三个阶段,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活动前的调查分析、活动后期的评估及总结。支持性小组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增强社区文化氛围;促进社区更多居民接触并认识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积极情绪的发展。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发现社会工作介入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社区工作者缺少自身经验,社会工作者在介入中缺少文化敏感性等问题。根据反思内容给出相应措施,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与社区教育紧密联系;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统筹全局;为老年人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为促进社区工作、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为社会力量加入社区老年教育提供经验。本文试图通过支持性小组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丰富社区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为社区老年教育服务增加社会力量,完善社区老年教育的功能,同时提升社区老年居民精神生活质量。

岳燕[2](2021)在《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文中认为伴随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命题。城市老年人不但有物质养老保障的诉求,还有精神文化的渴求,老年教育机构“一座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年团队学习作为一种老年人自我教育与学习、自主组织与管理、灵活弹性的老年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教育机构的这一困境。老年学习团队的核心人物——“带领人”不仅是老年学习者一员,更担负着组建与管理团队、帮教团员等重要使命。为此,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解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是如何构建角色认同的,其角色认同的特征是什么,进而探究优秀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成为”团队领袖历程中的角色认同机制,探究其在退休后角色再造中所体现的人的终身发展的主体性,以及从中升华的退休精神,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斯特赖克(Stryker)的角色认同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象征符号及与之相关的意义诠释。角色认同显着性(Identity Salience)也是Stryker的关注焦点。本文以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为视野,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收集所甄选的六位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个案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编码,从身份承诺、他人支持、内外奖赏、角色投入四个维度叙事带领人建构“老年教育者”角色认同显着性的图景,再结合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分析框架即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个层面跨个例诠释不同带领人角色认同的特征,形塑老年教育者、终身学习者、组织活动者、团队管理者、志愿服务者、智慧长者等多重角色身份,形成带领人自我标定内在化即自我角色认同与社会角色认同的一致,回应了带领人通过角色认同占据某一社会位置的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角色执行过程。由此进一步揭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与本质。基于个案叙事和跨个案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和特征。主要概括为个体角色认知、“工作”角色情感、角色行为与互动三个层面。带领人从中形成了共通的角色认同特征:即协调团队成员,注重情感交汇;乐于奉献,具有志愿精神;上情下达,成为沟通桥梁;技艺见长,成长为老年教育者;处事见强,形成智慧积淀;各异的角色认同风格:强技艺专业特色型、强兴趣共同爱好型、强运营重视制度安排型三种。形成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主要表现为带领人价值观社会化构建社会认同,带领人组建团队学习活动强化社区(机构)认同,带领人终身学习促动自我角色认同三方面。带领人角色社会化体现为(PSPCLM)角色集合,它是带领人构建社会认同的依据;带领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化表现为其自身与个体、团队、团队管理方、指导教师、赞助者、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形成的多元互动体,它是带领人强化社区(机构)认同的依据;带领人作为团队发展的“粘合剂”,争取外援的“主心骨”是其促动自我角色认同的依据。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者的互动整合。其中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终身学习、彰显人的全面发展、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主要表现为对老年教育的启示: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在带领人实现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过程中则酝酿、沉淀、生成了智慧,它外显于为人处事、对待得失的超然态度,内修于涵泳道德,润泽文明的内心平静。由此重新诠释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和退休精神的内涵。本研究拓展了角色认同理论跨学科应用的场域,展示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退休精神,对老年教育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探究,提出了培育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建议。

周慧[3](2020)在《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利用可以作为政策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时间利用调查,揭示人们日常活动的时空结构并探讨相关公共政策问题。目前基于老年人时间利用的政策研究极为薄弱,多数研究侧重老年人日常活动时间数量的描述,政策讨论不足且极少涉及活动背后的动力——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伴随着时间而进行,多数活动又是在一定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人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反映出特定需要的满足状况。需要是社会福利的核心概念,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福利供给主体应依据福利供给对象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福利。基于老年人的时间利用研究其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可以为决策者分析老年福利政策的实施效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经验支撑。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老年人的客观时间利用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主观时间利用展开质性研究。老年人客观时间利用研究依据ERG理论的需要类型界定,参照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居民时间利用调查的分类标准,采用时间日志法调查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活动时间、地点与陪同者,分析老年人的需要满足以及相关政策供给现状,审视政策设计在阻碍老年人合理分配时间、满足各类需要方面的不足。老年人主观时间利用研究以时间压力、生活节奏与时间利用满意度为指标,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开展探索性研究,考察老年人的日常时间结构与需要满足类型,剖析满足老年人需要的重要主体及其效能,查找造成老年人时间冲突和无法充分满足需要的政策漏洞。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呈现不均衡特征。在时间数量方面,老年人每天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的时间最多、成长需要次之、关系需要最少,并且满足各类需要的活动时间分布不均。睡觉休息是老年人耗时最多的活动,占全天总时间的一半;照料未成年子女是老年人满足关系需要的主要途径,看电视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老年人用于就业和社会交往的时间有限,参与教育和志愿服务的时间严重不足。在日常活动地点和陪同者方面,老年人的绝大多数活动局限在家中,对公共服务场所的利用度低;多数活动是与家人共同参与,配偶是最重要的陪伴者。与2008年全国调查数据相比,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结构基本一致,满足生存需要的时间稍有减少,满足关系需要的时间略微增加且向孙辈倾斜,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小幅缩减。第二,不同老年群体在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女性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少于男性,高龄老年人花费较多时间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独居老年人满足关系需要的时间少于非独居老年人。与非就业老年人相比,就业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较少;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少于较高收入的老年人,并且有较多时间用于满足生存需要。除了时间分配数量上的不同,老年人对时间利用状况的主观评价存在分化:时间结构合理的老年人能够平衡各方角色要求,时间压力较小、时间利用满意度较高;时间结构不合理、时间分配存在冲突的老年人无法满足某些需要,时间利用满意度低。第三,老年福利政策供给存在短板。针对老年人娱乐休闲、教育、就业以及性别平等、老年宜居等方面的政策设计不足,面向女性、高龄、独居、中低收入与就业老年人的政策保障不健全。家庭和社区是满足老年人需要的重要主体,家庭支持政策发展滞后、社区公共服务匮乏抑制了福利功能的有效发挥。家庭与社区福利供给在政策设计上缺乏协同联动、社会福利社会化不成熟、社会与市场主体缺位弱化了老年福利的可获得性。第四,老年人的多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子女陪伴时间极为有限,群体性社交活动缺失不利于老年人关系需要的满足;隔代抚育、有偿工作挤占了老年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资源,娱乐休闲场地欠缺、老年教育服务覆盖面窄、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不畅等均不利于老年人成长需要的有效满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要的政策供给不足、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使得老年人难以合理利用时间,多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基于需要的老年福利政策应在优先满足老年人生存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其他需要的满足,既要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共性需要提供普遍性福利,又要精准面向不同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要提供差别化福利,不断增强老年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快建设年龄友好型与性别友好型社会。围绕满足老年人需要这一政策目标,应重点发展家庭与社区福利,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持续释放社会与市场潜力,在增加福利供给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消除老年人需要满足的时间限制,促进供需平衡。为了保障福利产品的高效传递,跨部门之间应建立健全沟通协商机制,提高协同治理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需要满足为研究视角,通过考察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状况,评判老年福利政策的实施成效,实现了研究角度的创新。将时间利用作为政策分析工具,通过探查阻碍老年人合理利用时间和有效满足各类需要的政策短板,为政策改进提供依据,实现研究内容的创新;经由主客观两条路径全面把握老年人的时间利用,在对老年人时间分配状况进行调查的同时探索其主观感知与评价,实现研究内容的又一创新。引入质性研究方法,在调查老年人日常活动时间分配状况的同时,深入探索时间数字中蕴藏的生命体验并挖掘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信息,在创新老年人时间利用研究方法上做出尝试。本文一定程度上拓展并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优化了老年福利政策的分析框架,为决策者动态掌握老年人的时间利用与需要满足状况,提高老年福利供给精准度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因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未来研究可整合多种方法,扩大取样范围、丰富研究内容,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精准、详实的依据。

王垚芝,卢德生[4](2020)在《“积极老龄化”理论下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积极老龄化"理论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其价值意蕴包括树立积极老龄观、升级"健康"内涵、强调权利维护。在此理论下,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工作目标为:满足多元需求,优化老年人生存质量;实现增权赋能,提升社区参与主动性;整合社区资源,平衡教育与养老需求;完善教育体系,创建终身学习型社区。为达成目标,应拓宽宣教渠道,促进积极老龄化价值引领;加强需求分析,实现教育方式与内容分层;实现多元联动,促成教育与养老资源整合;融通多方能量,强化管理机制与经费投入;优化人才供给,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于枫[5](2020)在《青岛市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伴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全球各国均在努力寻找可以处理众多的老年人群与因其产出的各类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且致力于构建可利于提高老龄人口素养的老年教育服务体制。国内外大量理念探究与实践历程表明:发展老年教育服务事业既是推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者素养、实现老年人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也是面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关键渠道。但是老年教育服务事业的发展要循序渐进,需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所以,对于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开展探究工作,可利于推进老年教育服务事业全方位、系统、正确发展,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最终目标。此文重点以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为调研内容,根据社会支持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采用多种调研方法,解析了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的实际情况、留存的问题与原由。经过调研发现,现今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留存着供给不充分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水准较低等问题。在此探究前提下,此文更深层次地提出加强重视程度、颁布老年教育服务法制法规、加大老年教育经费支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完备老年教育服务管理机制、提升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水准等措施,来提升老年教育服务的发展战略水平。有关探究既会为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事业发展供予强劲支持,也可为我国其他区域的老年教育服务事业在工作合理化、正规化发展等层面给予参考建议。

王嘉薇[6](2020)在《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在探讨“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调查我国已实施“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地区的情况,客观分析已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提出改善创新的具体策略,以推动“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发展。首先,阐释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回顾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确立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概念界定。其次,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养教结合”的必要性,认为能够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分担老年学校和养老机构的责任,强化政府的统筹作用,是创新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服务中的必然选择。再次,对“养教结合”试点进行现状考察,总结成果、反思问题,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剖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老年人欠缺内在动力和外在支持;第二,作为间接利益相关者,老年学校和养老机构联动性不强;第三,作为边缘利益相关者,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亟待加强。最后,针对如何推进发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工作,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分别提出适切性策略:一是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制定扶持政策;二是老年学校发挥统领作用,强化服务建设;三是养老机构发挥主体作用,完善运行机制;四是老年人提高积极性,转变陈旧观念。充分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构建覆盖面广、适用性强、载体形式丰富的“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老年群体作为终身教育最后环节的主体,对国家软实力提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年教育也因此越发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认可。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传统老年教育已不再是助推积极老龄化的强有力支撑,要发展和创新老年教育,就要将教育同养老相结合,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服务体系中,发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在发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利益关系网络中,既有不可或缺的相关者,也有属于“部分拥有者”级别的相关者,本研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将“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为:在“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特指老年学校与养老机构结合的老年教育)运行过程中,既能参与并影响这一老年教育模式目标的实现,又易受其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相关部门、企业、机构或个人等多个主体。文中所指的利益相关者是与“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联系密切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老年人、老年学校、养老机构、政府,进而对四类利益相关者按照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的分类进行归类识别。

丁晓明[7](2020)在《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要面临的基本国情。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乡村老年人口众多,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保证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老年教育工作人员、政府责任部门工作人员、老年学校工作人员以及乡村老年学习者的调查与访谈,调查分析当前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通过反思,提出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策略,以期解决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现有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乡村老年人是老年队伍的重要群体以及教育支持体系是乡村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三个方面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从政府、学校及社区三个层面系统分析阐述了国内外对乡村老年教育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对老年教育、乡村老年教育、教育支持体系及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这四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阐述了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标准研究。在理论依据(系统科学理论、人本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及现实依据(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培养现代社会人、现代社会对乡村老年教育的岗位素养要求--培养现代职业人、乡村老年学习者对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需求、政府对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需求)的基础上,从政府、学校、社区及家庭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标准的内容,并尝试从政府、学校、社区及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指标体系。第三部分,以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现状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问卷,选取德州、潍坊、青岛等多个城市,调查对象涉及农村、乡镇等不同区域,通过向乡村老年学习者发放线上及线下问卷,以及对乡村老年教育政府部门工作者、乡镇老年学校工作者以及农村社区工作者进行访谈,深入调查分析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现状。在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老年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四个层面对当前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中政府层面主要包括活动经费、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责任主体等方面。老年学校层面主要包括教育需求、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师资水平等方面。社区层面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及教育支持力度。家庭层面主要包括情感关怀意识及家庭经济条件。通过对教育支持体系组成部分建设现状的分析,为教育支持体系的后续建设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基于对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从政府、老年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四个支持要素层面对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政府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资源经费供给不足、政策及法律法规不明确及责任主体不明确。老年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不合理、教育模式偏重单一化与传统化以及师资队伍稳定性与专业性不强等三方面。社区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社区重视程度不高和社区支持工作缺乏全面性两方面。家庭层面的问题主要是家庭情绪情感关怀意识有待提升及家庭经济资源支持力度有待加大。第五部分,立足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自身问题及建设的指标标准,从政府层面、老年学校层面、农村社区层面以及家庭层面提出山东省乡村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其中政府层面主要从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协调资源配置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健全乡村老年教育治理体系,理顺各机构间的关系以及加强考察与评估,督促改进与完善四个方面为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意见建议。老年学校层面的对策主要从关注学员需求,科学设置培养目标、加强乡村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科学设置课程内容、扩大教育供给,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及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四个层面出发为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意见建议。农村社区层面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工作价值认同感和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加大活动支持及宣传力度两方面。家庭层面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家庭支持与配合力度和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两方面。通过从山东省教育支持支持体系四个构成要素:政府、老年学校、社区及以家庭四个层面出发,通过对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为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意见参考。

姚西勇[8](2020)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背景下的老年声乐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为我国重大民生项目之一,各级党组织以及政府单位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其列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众多专家学者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老年教育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课程特别是声乐课程以其独特的优势作为老年人学习的热门课程,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精神生活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展示又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完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专业的优势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背景,在本论文中对老年声乐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试图廓清以下问题:一是老年人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是否需要被关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当前社会老年教育和老年声乐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老年声乐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老年人自身身心健康的作用?三是针对老年声乐课程的教学,在分析了老年人与其他人群区别的基础之上,如何具体实施老年声乐课程教学以及课程实践成果展示的策略?本文将从绪论部分针对论题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当前研究现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介绍和梳理;第一章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关注老年群体及其教育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老年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程度上解读、分析和探讨;第二章对当前老年教育及老年声乐教学开展的背景、现状,老年声乐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意义进行主要梳理和探讨;第三章对老年声乐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成果展示的途径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实施策略。文章结论部分,对上述需要廓清的问题进行了总体性的论述、分析和总结。

费娜[9](2020)在《Society5.0进程下日本公民馆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知识社会的到来,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和Society5.0的持续进化,对人才培育的规格要求越来越高,不断谋求推进每个人活跃力的焕发。由于日本社会受到以人口减少和高龄化为首的多样性课题显在化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演变等影响,日本政府更加注重扎根地域社会,以居民为主体的方案开发,重新审视地域固有的魅力,增强地域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生力。基于此,在地域性社会教育方面,公民馆作为其核心设施,被赋予强化其支援居民学习活动和提高居民自治能力的作用。本文以历史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和功能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依据“共同体”论、“全人教育”论和松散耦合的理论基础,研究日本公民馆在Society5.0进程下的功能迭代。通过绪论部分阐述的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目的及意义等,为夯实正文部分奠定了基本的参考系数。基于日本公民馆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笔者从宏观到微观阐明其所处的具体社会背景,并辅之以那霸市若狭公民馆、登米市米谷公民馆和相模原市大野南公民馆典型案例研究,总结其各自专属地域特质,从基本理念和目标、事业经费及其组织运营体系、主要活动现状等方面分析公民馆功能迭代的要素构成,并据此归纳出面向Society5.0和地域社会的融合教育功能、学习建导功能、关系联结功能和据点创出功能。通过运用相关理论基础对三个公民馆个案的迭代功能进行分析,阐述其所蕴含的经济、行政和文化组织动态张力,建构起公民馆功能迭代的张力耦合生成机制。公民馆是以社会教育的形式展开地域社会的学习活动和地域活动,努力形成个人终身成长以及与他人相互学习和认可的“共同体”关系存在。鉴于Society5.0的时代价值诉求,结合日本长寿社会的实情,需要通过增强居民参与公民馆活动的主体参与力,促进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对新型社会形态的新迹象、教育学习和地域活动等有意识地进行广泛联系和异质化推展,从而促使公民馆功能持续更新迭代,与地域社会一起实现Society5.0愿景的具体构想。我国教育部指出,普及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多态式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建构终身学习立交桥。可见,我国社区教育与日本公民馆“地域性”社会教育的特色存在契合融通之处。总体而言,研究Society5.0进程下日本公民馆功能,可以为我国学习型社区提供一定参考借鉴,在构建“赋权增能式”学习型社区模式、创立社区学习型组织网络、培育多层级社区学习共同体和营造学习型社区意义协商的文化氛围方面给予有益启示。

董爱玲[10](2020)在《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日本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医疗、经济等各方面压力也急剧增大。从中长期的眼光来看,退休后的老年人接受学习活动,将学到的知识与自身经验技术再次应用于社会,对于缓解社会压力将是一个有效突破口,那么如何采取什么教育手段,政府如何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紧紧贴合日本21世纪社会的新变化。日本老年教育与其它阶段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老年人接受教育是在政府提供补助、半免费的情况下获得老年人福利,尊重保障日本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的权利。我国与日本同为亚洲国家,与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然而总体来看,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着教育基础薄弱、福利公益性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本文首先简明概述日本老年教育发展历程,总结老年教育发展特点。从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研究—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以及相关文件出发,通过解读分析日本老年教育及相关福祉政策,明晰“福祉”的内在理念与精髓。然后了解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实现背景-社会教育,体会到了高龄者学习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融合的重要性。在整个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中,主要可分为目标、重点内容、特征和实施效果四个层面。在目标层面,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是关注老年人精神、促进世代融合合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鼓励社会参与;在重要内容层面,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提出要应对老龄化社会,使上进的老年人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关注日本老龄化趋势、创新老年价值观,老年群体互助的社区多元化发展,老年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福祉相结合,并注重课程设置的社会性和社会教育设施的深层开放;在特点层面,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是有着多元化特点的老年教育主体,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灵活、授课方法不拘一格,注重老年福利事业以及老年教育事业的综合。在实施效果层面,总体实施效果较好且细化具体,主要表现在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目标达成、计划达成效果、学习成果的活用支援效果、实践层面效果、以及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事业的重新评估、改善的措施效果。最后反思并分析我国老年教育面临的问题,寻求促进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与完善方法。

二、开拓新型老年教育 促进身心活跃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新型老年教育 促进身心活跃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实务探索 ——以衡水市L社区“老有所学”支持性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政策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老年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
        (三)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衡水市L社区老年教育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L社区老年教育现状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L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老年人参加L社区老年教育的影响因素
        (四)老年人对L社区老年教育的态度分析
    二、L社区老年教育需求
        (一)教育课程需求
        (二)教育目的需求
第三章 社区老年教育小组服务介入
    一、支持性小组介入可行性分析
        (一)小组工作优势
        (二)同辈支持小组优势
        (三)支持性小组满足L社区老年群体教育需求优势
    二、支持性老有所学小组服务设计
        (一)基本信息
        (二)分析预估
        (三)服务计划
    三、小组活动实施
        (一)第一节小组活动“快乐学习,相知相伴”
        (二)第二节小组活动“智慧养老,跨越‘数字鸿沟’”
        (三)第三节小组活动“智慧养老,保护‘数字安全’”
        (四)第四节小组活动“太极人生,修身养性”
        (五)第五节小组活动“太极人生,调节心情”
        (六)第六节小组活动“国乐传承,视听盛宴”
        (七)第七节小组活动“舞动时刻,绽放光彩”
        (八)第八节小组活动“养生茶话,健康大家”
        (九)第九节小组活动“共享成果,畅想晚年”
    四、评估
        (一)过程评估
        (二)效果评估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一、实务总结
        (一)社会工作者在L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中承担多样化角色
        (二)社会工作在L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中遵循以“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
        (三)社会工作在L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中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二、实务反思
        (一)社会工作介入L社区老年教育实务反思
        (二)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反思
    三、对策建议
        (一)社会工作介入L社区老年教育的对策建议
        (二)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现实背景:我国已呈现快速老龄化趋势
        二、个人感情:老年阶段是必经的人生历程
        三、工作实践:老年群体是主要的服务对象
        四、专业使命: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角色认同研究的基础
        二、角色认同研究的三种取向
        三、角色认同应用的相关研究
        四、基于文献综述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老年学习团队
        二、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
        三、角色认同
        四、社会认同
        五、退休精神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多元化视角的角色认同研究
        一、结构功能论与角色认同
        二、批判论与角色认同
        三、符号互动论与角色认同
    第二节 斯特赖克(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
        一、个体与社会
        二、相关理论统合
    第三节 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分析框架
        一、带领人的老年学习团队认同
        二、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第四节 多个案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个案选定依据
        二、个案情况概览
        三、资料收集方法
        四、研究调研实况
        五、调研资料编码
第三章 个案一: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禀赋和爱好滋生终身学习瓷刻的土壤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毕生精研瓷刻技艺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建团队传承非遗文化
        三、内外奖赏——团队成员互助,肯定学习价值
    第二节 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工作层面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社区学校互动
第四章 个案二: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学习是福命的根源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心灵舞者的乐园
        三、他人支持——交口称赞,情感融洽
    第二节 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自尊与幸福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家庭、社区互动
第五章 个案三: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做老年学习的宣传者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学习带动他人学习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织运行虚拟网上学习团队
        三、内外奖赏——内外力驱动团队持续发展
    第二节 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工作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机构互动
第六章 个案四: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编织退休的学习生活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团员拥戴,担任领头雁
        三、他人支持——组团得法,调和矛盾
    第二节 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信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机构互动
第七章 个案五: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丹青挥墨述人生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坚持学习书画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无私奉献,服务团队
        三、他人支持——分组学习,书画协调共进步
    第二节 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尊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社区互动
第八章 个案六: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合唱团的起伏全记录
        一、角色投入——一波三折,坚持学习
        二、身份承诺——教学齐鸣
        三、他人支持与内外奖赏——合唱业绩推动团队持续发展
    第二节 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使命与责任感
        三、角色互动:与机构互动及意义协商
第九章 跨个案分析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知
        一、带领人学习力分析
        二、带领人性别分析
        三、带领人退休前职业分析
    第二节 带领人“工作”角色情感
        一、带领人“工作领导力”分析
        二、带领人领导力管理风格分析
        三、带领人团队管理力分析
    第三节 带领人角色互动
        一、夫妻关系更趋于和睦
        二、代际关系更趋于互补
        三、增进社区参与的黏合力
        四、增加个体对社区的认同度
第十章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本质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一、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
        二、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
        三、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
    第二节 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
        一、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的终身学习
        二、角色认同彰显人的全面发展
        三、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
    第三节 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
        一、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
        二、角色认同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
        三、角色认同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
结语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
        一、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二、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共通性特征与各异性特色风格
        三、形成带领人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
        四、挖掘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五、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
        六、诠释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
        七、重释退休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 实践启示
        一、政府推动与老年学习团队自我发展相协同
        二、培育老年学习团队与培训带领人相同步
        三、知识技能与老年学习者资源化主张相互补
        四、老年学习团队与全年龄段学习团队相融合
    第三节 论文突破与反思
        一、论文突破点
        二、论文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受访对象的研究事项说明
    访谈提纲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回顾
        1.3.2 已有研究的贡献
        1.3.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视角
        1.4.2 分析框架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内容
        1.4.5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1.5.1 角度创新
        1.5.2 内容创新
        1.5.3 方法创新
2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老年人
        2.1.2 时间利用
        2.1.3 需要与需要满足
    2.2 相关理论
        2.2.1 人的需要理论
        2.2.2 ERG理论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3 老年人客观时间利用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3.1.2 研究工具
        3.1.3 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分配
        3.2.2 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场所分布与陪同者
        3.2.3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年份变化
        3.2.4 不同老年群体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差异比较
        3.2.5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影响因素检验
    3.3 讨论
        3.3.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结构
        3.3.2 老年人满足不同需要的时间分配
        3.3.3 老年人公共服务的享有状况及其政策影响
        3.3.4 不同老年群体的需要满足特点与政策供给
    3.4 小结
4 老年人主观时间利用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4.1.2 访谈提纲设计
        4.1.3 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老年人时间利用的主观评价
        4.2.2 老年人时间体验的性别差异
        4.2.3 老年人的日常时间结构与需要满足类型
        4.2.4 老年人时间利用的环境建构
    4.3 讨论
        4.3.1 主观时间利用视角下老年人的需要满足与政策供给
        4.3.2 满足老年人需要的福利供给主体及其效能
        4.3.3 老龄社会的代际权力分配与政策短板
        4.3.4 性别平等视角下的政策设计偏差
    4.4 小结
5 基于需要的老年福利政策思考
    5.1 实现福利供给精准化
        5.1.1 满足老年人的共性需要
        5.1.2 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差异化需要
        5.1.3 增强老年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5.2 加强家庭功能和社区福利建设
        5.2.1 强化家庭的基础性地位
        5.2.2 加快社区福利建设
    5.3 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5.3.1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5.3.2 推动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参与
        5.3.3 发挥市场的补充性作用
    5.4 提高福利治理水平
        5.4.1 消除福利供给碎片化
        5.4.2 推进跨学科协同治理
        5.4.3 发展“互联网+”与智慧养老服务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分布不均衡
        6.1.2 不同老年群体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具有差异
        6.1.3 老年福利政策供给存在短板
        6.1.4 老年人的多重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6.3.1 整合多种方法
        6.3.2 扩充研究内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积极老龄化”理论下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积极老龄化”理论的价值意蕴
    (一)树立积极老龄观
    (二)升级“健康”内涵
    (三)强调权利维护
二、“积极老龄化”理论下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目标追求
    (一)满足多元需求,优化老年人生存质量
    (二)实现增权赋能,提升社区参与主动性
    (三)整合社区资源,平衡教育与养老需求
    (四)完善教育体系,创建终身学习型社区
三、“积极老龄化”理论下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拓宽宣教渠道,促进积极老龄化价值引领
    (二)加强需求分析,实现教育方式与内容分层
    (三)实现多元联动,促成教育与养老资源整合
    (四)融通多方能量,强化管理机制与经费投入
    (五)优化人才供给,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5)青岛市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论文重点
        1.4.2 论文难点
        1.4.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老年人与老龄化社会
        2.1.2 老年教育服务
        2.1.3 老年教育服务供给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支持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3章 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研实施情况
        3.1.1 调研问卷设计
        3.1.2 调研实施情况
        3.1.2.1 文献研究
        3.1.2.2 问卷调查
        3.1.2.3 深度访谈
    3.2 城阳区老龄化现状
        3.2.1 年龄结构分布
        3.2.2 国籍及户籍结构分布
        3.2.3 人口经济收入水平
    3.3 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现状
        3.3.1 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受众逐步扩大
        3.3.2 资金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
        3.3.3 三级组织网络构架逐步形成
        3.3.4 教学管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
第4章 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4.1 老年教育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衡
    4.2 老年教育服务基础设施不健全
    4.3 老年教育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4.4 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水平不高
        4.4.1 课程设置满足不了需求
        4.4.2 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4.4.3 师资力量不足且水平不高
第5章 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政府和社会对老年教育服务的重视程度不高
    5.2 老年教育服务政策和制度不完善
    5.3 老年教育服务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5.4 政府没有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5.5 老年教育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5.6 缺乏专业化人才和专门化研究
第6章 国内外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经验与启示
    6.1 国外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经验
        6.1.1 美国国家老年教育服务法律支撑经验
        6.1.2 日本老年教育服务教养结合模式
    6.2 国内部分城市和地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经验
        6.2.1 上海市老年教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经验
        6.2.2 天津市“章鱼式”老年大学办学模式
        6.2.3 香港“长者学苑”跨界别与专业协作模式
        6.2.4 澳门官民合作老年教育服务发展模式
    6.3 国内外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启示
第7章 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7.1 转变对老年教育服务的认识
    7.2 出台老年教育服务发展规划
    7.3 加大老年教育服务经费投入
    7.4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服务供给
    7.5 健全老年教育服务管理体制
    7.6 提高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水平
        7.6.1 设置多元化课程
        7.6.2 创新授课形式
        7.6.3 优化教学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人口老龄化推动老年教育模式创新
        2.机构养老分化致使“养教结合”成为必然
        3.终身教育理念下老年人需求不断扩大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1.利益相关者
        2.老年教育
        3.养教结合
        4.“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推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必要性
    (一)满足核心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分担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迫切需求
    (三)强化边缘利益相关者统筹的有效策略
三、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现状考察
    (一)上海市安亭镇“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现状
        1.安亭福利院“养教结合”基本情况
        2.安亭镇“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成果
    (二)江苏省南通市“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现状
        1.长寿养生园“养教结合”基本情况
        2.南通开放大学基本情况
        3.南通市“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成果
    (三)山东省荣成市“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现状
        1.荣成市孝爱老年大学基本情况
        2.荣成市盛泉养老基地基本情况
        3.荣成市“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成果
四、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问题剖析
    (一)核心利益相关者:欠缺内在动力和外在支持
        1.内在动力缺失
        2.外在支持匮乏
    (二)间接利益相关者:双主体联动性不强
        1.老年学校拉动力待提高
        2.养老机构驱动力待激发
    (三)边缘利益相关者:宏观调控力度亟待加强
        1.权责关系不清晰,组织运行不规范
        2.为老服务经费紧缺,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3.专职人员配置不均,服务行政收效甚微
五、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策略
    (一)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制定扶持政策
    (二)老年学校发挥统领作用,强化服务建设
    (三)养老机构发挥主体作用,完善运行机制
    (四)老年人提高积极性,转变陈旧观念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乡村老年人是老年队伍的重要群体
        3.教育支持体系是乡村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文献综述
        3.已有研究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1.老年教育
        2.乡村老年教育
        3.教育支持体系
        4.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
二、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标准研究
    (一)建设标准的基本依据
        1.理论依据
        2.现实依据
    (二)建设标准的内涵解析
        1.建设标准的内容分析
        2.建设标准的指标体系
三、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现状调查
    (一)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结果
        1.政府层面
        2.老年学校层面
        3.农村社区层面
        4.家庭层面
四、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
        1.资源经费供给不足
        2.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健全
        3.责任主体不明确
    (二)老年学校层面
        1.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不合理
        2.教育模式偏重单一化与传统化
        3.师资队伍稳定性与专业性不强
    (三)社区层面
        1.社区重视程度不高
        2.社区支持工作缺乏全面性
    (四)家庭层面
        1.家庭情绪情感关怀意识有待提升
        2.家庭经济资源支持力度有待加大
五、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一)政府层面
        1.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协调资源配置机制
        2.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
        3.健全乡村老年教育治理体系,理顺各机构间的关系
        4.加强考察与评估,督促改进与完善
    (二)老年学校层面
        1.关注学员需求,科学设置培养目标
        2.加强乡村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3.扩大教育供给,转变教育发展模式
        4.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三)农村社区层面
        1.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工作价值认同感
        2.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加大活动支持及宣传力度
    (四)家庭层面
        1.加大家庭支持与配合力度
        2.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背景下的老年声乐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四、论题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老年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政策解读
        一、国家层面
        二、地方层面
    第二节 老年教育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关注老年教育
        二、老年教育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第二章 开展老年教育及老年声乐教学的现状与效应
    第一节 老年教育与老年声乐教学的现状
        一、老年学生人口基数巨大
        二、老年人文化艺术教育需求增强
        三、老年声乐教学资源与需求失衡
    第二节 老年声乐教学的效应
        一、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完善
        二、对社区人文环境的提升
        三、促进社区邻里与家庭和谐
        四、其它效应
第三章 老年声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老年声乐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对象的分析
        二、教学实施的建议
    第二节 老年声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声乐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
        二、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Society5.0进程下日本公民馆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3.3 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
        1.4.1 “Society5.0”
        1.4.2 “Community”
        1.4.3 社会教育
        1.4.4 公民馆
    1.5 理论基础
        1.5.1 “全人教育”论
        1.5.2 “共同体”论
        1.5.3 “松散耦合”论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7.1 研究重点和难点
        1.7.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Society5.0 进程下日本公民馆功能嬗变的背景
    2.1 国际层面
    2.2 国家层面
    2.3 地方层面
    2.4 公民馆层面
第三章 Society5.0 进程下日本公民馆功能的案例研究
    3.1 那霸市若狭公民馆
        3.1.1 若狭公民馆基本理念和目标
        3.1.2 若狭公民馆事业经费及其组织运营
        3.1.3 若狭公民馆主要活动现状
    3.2 登米市米谷公民馆
        3.2.1 米谷公民馆基本理念和目标
        3.2.2 米谷公民馆事业经费及其组织运营
        3.2.3 米谷公民馆主要活动现状
    3.3 相模原市大野南公民馆
        3.3.1 大野南公民馆基本理念和目标
        3.3.2 大野南公民馆事业经费及其组织运营
        3.3.3 大野南公民馆主要活动现状
第四章 Society5.0 进程下日本公民馆的迭代功能诠释
    4.1 融合教育功能
        4.1.1 促进意识融合
        4.1.2 培育“全人”
        4.1.3 推行主体性教育
    4.2 学习建导功能
        4.2.1 确立专门型“学习组织者”
        4.2.2 营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氛围
        4.2.3 融入革新型学习方法
    4.3 关系联结功能
        4.3.1 入站式轨迹:“未来先见型”网络关系
        4.3.2 内部式轨迹:“既存维持型”网络关系
        4.3.3 边界式轨迹:“中介参与型”网络关系
        4.3.4 外围式轨迹:“信息媒介型”网络关系
    4.4 据点创出功能
        4.4.1 综合支援据点
        4.4.2 群栖交流据点
        4.4.3 地域再生据点
第五章 Society5.0 进程下日本公民馆功能迭代的生成机制
    5.1 公民馆功能迭代的组织动态张力
        5.1.1 经济张力
        5.1.2 行政张力
        5.1.3 文化张力
    5.2 公民馆功能迭代的张力耦合生成机制
        5.2.1 基础任务机制
        5.2.2 组织过程机制
        5.2.3 对话实践机制
        5.2.4 意义赋予机制
第六章 创建我国学习型社区的启示
    6.1 构建“赋权增能式”学习型社区模式
    6.2 创立社区学习型组织网络
    6.3 培育多层级社区学习共同体
    6.4 营造学习型社区意义协商的文化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日本相关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老年人
        (二)老年教育
        (三)福祉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终身教育理论
    二、老年教育理论
第三章 日本老年教育政策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的创生与发展
        (一)五六十年代初期:发布指导宣言,提出应对政策
        (二)七十年代中期:落实一系列老年教育版块政策
        (三)八十年代中后期:将老年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结合
        (四)九十年代至今完善期:修订并继续颁布政策
    二、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的发展特点
        (一)以终身学习型社会为背景
        (二)以推进老年人参与为导向
第四章 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研究
    一、“福祉”与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相关概述
        (一)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内在理念与精髓
        (二)“福祉”的社会背景:终身教育与人口老龄化状况
        (三)关于日本老年教育政策与“福祉”结合的分析
    二、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
        (一)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背景
        (二)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目标
        (三)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重点内容
        (四)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特点
    三、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实施成效
        (一)关于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目标达成效果
        (二)关于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计划达成效果
        (三)关于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学习活用效果
        (四)关于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具体实践层面效果
        (五)关于高龄者教育振兴政策的重新评估、改善的措施
        (六)关于高龄者教育特征研究深化
第五章 我国老年教育实施的问题与启示
    一、老年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牢固,终身学习意识尚未建立
        (二)缺乏规划与规范管理,老年教育无统一质量标准
        (三)社会支持不足,收入制约老年教育发展
    二、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对发展我国老年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政策指引与监管
        (二)多形式、多途径,以各高校为首带动社会共同参与
        (三)根据年龄特点加强老年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以学习型城市为契机,多途径完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开拓新型老年教育 促进身心活跃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实务探索 ——以衡水市L社区“老有所学”支持性小组为例[D]. 王璐.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2]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D]. 岳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3]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D]. 周慧. 山东大学, 2020(04)
  • [4]“积极老龄化”理论下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路径探析[J]. 王垚芝,卢德生. 职教论坛, 2020(09)
  • [5]青岛市城阳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于枫. 山东大学, 2020(09)
  • [6]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研究[D]. 王嘉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研究[D]. 丁晓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背景下的老年声乐教学研究[D]. 姚西勇. 西南大学, 2020(01)
  • [9]Society5.0进程下日本公民馆的功能研究[D]. 费娜. 河北大学, 2020(08)
  • [10]与福祉相结合的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研究[D]. 董爱玲.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发展新型老年教育促进身心健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