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干预对早期康复的影响效果

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干预对早期康复的影响效果

覃敏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护理干预;早期康复;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227-01

急性脑血栓(acutecerebralthrombus)是指人体血液循环中某些异常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等栓子物质,随血流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局部脑血流中断,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软化、坏死,故而出现急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1]。主要由脑血管血栓形成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偏瘫是其常见的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2]。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50-79岁,平均56.3岁;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51-80岁,平均68.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后均符合脑血栓的形成评判标准,一侧肢体都出现活动障碍,且排除短暂性缺血发作,无心、肝、肾的严重脏器并发症和精神疾病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偏瘫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专科性的药物治疗(如脱水、降压、抗凝、溶栓和活血化瘀等方面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常规护理方法(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饮食口腔皮肤等方面进行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为:(1)加强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掌握其心理变化与精神情况,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病人家属也应对患者给予关心和支持,为其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2)指导肢体功能活动:为促进患者的血流畅通,避免出现肢体功能退化等情况,应嘱咐患者保证足够的时间休息。按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体位,指导患者正确摆放患肢,翻身1次/2-3小时,以免出现瘫痪的一侧长期受压而形成褥疮。(3)被动按摩指导:以先大关节后小关节的过渡原则,对患肢失去功能的患肢进行按摩,在促进其体内血流循环的基础上,降低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体位摆放指导:医护人员应让患者的肢体处于良肢位,帮助患者更换体位,结合平卧、左卧和右卧等方式进行休息,有效的防止患者以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以至于出现压疮和关节废用变形。(5)进行站立锻炼:在急性发病后的第五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座位锻炼后,医护人员便随后找到其支撑位置,并指导患者借助支撑进行站立锻炼,待获得一定的锻炼成果后,帮助患者进行恰当的步行锻炼。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颁布的关于神经功能评分准则,将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为明显好转、好转和无效三个等级[3]。另外选用Baahel指数判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简易的Fegl-mevyer对其运动功能展开评定。总有效率=明显好转率+好转率。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并用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设计到的计量数据,当P值小于0.05时,说明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情况

3.讨论

急性脑血栓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占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主要由脑血管血栓形成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偏瘫是其常见的后遗症。急性脑血栓因其发病急、病程长和正常功能恢复缓慢等特点,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肢体按摩、体位摆放、站立锻炼等方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工作,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接受早起高效的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同时提升康复效果。促进神经侧枝循环与神经轴突和突触联系的建立,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研究显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临床有效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英利,陈润爱,于燕.浅谈康复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运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1,15(29):952-953.

[2]裴艳玲,姚松梅,孙娜,郭彩霞.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5):5335-5336.

[3]赵燕,梁渝,姚宏波.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244-245.

[4]范锦娣.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4(06):106-107.

标签:;  ;  ;  

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干预对早期康复的影响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