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厚生论文-刘晓婷,董平

利用厚生论文-刘晓婷,董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用厚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伦理,天人合一,六府叁事,正德

利用厚生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婷,董平[1](2019)在《正德 利用 厚生 惟和——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中足以引导出"生态伦理"与"生态智慧"的独特理念的,是《大禹谟》中的"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为实现"厚生"的生命目的,"利用"自然世界之全部资源是正当的,但同时又要求把自然世界的对象物转化为伦理实践的对象,以"正德"而实现"利用",以"利用"而导向"厚生",终以"正德""利用""厚生"叁者之间的"惟和"为价值归趣。其中包含着生命目的与资源获取手段之间的张力平衡,包含着生资富厚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张力平衡,包含着物质生命之发达与德性生命之提升之间的张力平衡。在这一整体观念之中,自然世界是被明确纳入人道实践的伦理体系的。(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4期)

魏瑞瑞[2](2019)在《“正德”“利用”“厚生”——故宫养心殿建筑哲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故宫养心殿在雍正以后成为皇帝的起居之所,成为故宫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养心殿建筑的设计哲学,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文章着重剖析养心殿建筑思想在"正德""利用""厚生"叁个方面的表达,论述养心殿"礼""序""非美""卑宫室"等特点,力图构建养心殿的文化形象与当代价值。(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6期)

唐梵凌,唐代兴[3](2018)在《利用厚生:当代境遇中道德教育新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厚生是中国古代的自然道德传统,在环境生态日益恶劣、地球资源日益枯竭的当代境遇中,它不仅释放出"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的传统光辉,而且其"止役禁夺"获得了"不与民争利""不与自然争利""不与后代争利"的当代新义。因而,如何从家庭、学校、社会叁个维度展开如上语义内容和价值取向的"利用厚生"启蒙教育,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全新课题。(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龚维忠[4](2012)在《格物致知 利用厚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画报》以“格物致知,利用厚生”的办刊理念,成为民国时期的科普名刊,其发行量远远超过许多有名的文艺期刊,并且远销海外。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有学者评价它是“近现代中国最早的民间综合性科学社团,逐步成为一个强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2-11-14)

邓曦泽[5](2011)在《正德利用厚生:从政治合法性到儒学公共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合法性是迄今为止的政治建构反复遭遇的问题,其绝对基础乃是正德利用厚生。正德利用厚生作为统治者对人民的政治承诺,同时也是被人民接受的承诺,乃是政治建构的终极合法性基础。这个基础构成官方与民间、造反者与统治者的对话平台,形成人民进行造反或革命的终极理论根据,并成为区分革命与造反的终极标准。因为儒学在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理论化的历史过程中记录、阐发和弘扬了正德利用厚生,所以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共源和公共交往平台,并成为古今之间的沟通平台。(本文来源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赵兴元[6](2008)在《18世纪朝鲜学者朴趾源的“利用厚生”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朴趾源是18世纪朝鲜的着名学者、思想家。朴趾源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着述和深邃的思想。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利用厚生"主张。朴趾源提出"利用厚生"主张,源自对中国社会观察后的思考。来到中国(本文来源于《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期刊2008-03-21)

王政尧[7](1999)在《18世纪朝鲜“利用厚生”学说与清代中国──《热河日记》研究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Liyong Housheng" (利用厚生) theory was the thought of Piao zhiyuan, a well known advocate on real learning in the 18th century in Korea. His theory and views on real learning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orthodox advocates in Korea. The development of Piao's the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Liyong Housheng" theory in Qing Dynasty, which was manifested in Piao's work "Rehe Diary".(本文来源于《清史研究》期刊1999年03期)

利用厚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故宫养心殿在雍正以后成为皇帝的起居之所,成为故宫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养心殿建筑的设计哲学,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文章着重剖析养心殿建筑思想在"正德""利用""厚生"叁个方面的表达,论述养心殿"礼""序""非美""卑宫室"等特点,力图构建养心殿的文化形象与当代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用厚生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婷,董平.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原则[J].道德与文明.2019

[2].魏瑞瑞.“正德”“利用”“厚生”——故宫养心殿建筑哲学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9

[3].唐梵凌,唐代兴.利用厚生:当代境遇中道德教育新课题[J].阴山学刊.2018

[4].龚维忠.格物致知利用厚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5].邓曦泽.正德利用厚生:从政治合法性到儒学公共性[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

[6].赵兴元.18世纪朝鲜学者朴趾源的“利用厚生”主张[C].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2008

[7].王政尧.18世纪朝鲜“利用厚生”学说与清代中国──《热河日记》研究之一[J].清史研究.1999

标签:;  ;  ;  ;  

利用厚生论文-刘晓婷,董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