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配置论文-刘建河,李星光,许晏铭

电极配置论文-刘建河,李星光,许晏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极配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喷雾,感应荷电,喷针-环形电极,数值模拟

电极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河,李星光,许晏铭[1](2019)在《喷针-环形电极配置对感应荷电喷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了解喷针-环形电极配置对静电喷雾所产生的雾滴荷电性能的影响,以Ansoft Maxwell电磁场分析软件为工具,对感应荷电喷雾中喷针与环形电极的各种配置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在不同电极配置方式下静电场的分布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感应荷电的原理进行了喷针-环形电极配置对电喷雾雾化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喷针-环形电极配置方式下,喷针周围电场强度均为最高并且沿着轴向方向迅速减弱;通过增加充电电压或改变电极配置中的相关几何尺寸,针尖周围的电场强度也随之升高;在考察的几组电极参数中,喷针长度为25 mm,环形电极厚度为4 mm时,所得到的电场强度最高,感应荷电效果最好.喷针与环形电极相对位置的不同会导致电场方向出现很大差异,进而导致雾滴的运动轨迹不同.仿真结果可为电极结构的合理配置以及感应荷电喷雾的雾化效果提供设计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韩新宇[2](2016)在《聚吡咯/碳纳米管电极配置与电容法脱盐环境耐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容法脱盐(CDI)技术是利用一对具有高比电容的电极,通过交替进行的吸附/脱附过程实现原料液淡化的新型脱盐技术。本文重点开展了新型复合材料电极的实用化涂敷成型、电极配置方式优化以及成型电极环境耐受性和脱盐稳定性测试等研究,对推进CDI技术实用化开发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首先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无掺杂离子的聚吡咯/碳纳米管(PPy/CNT)复合电极材料,并利用涂敷法放大化制备了较大尺寸规格的PPy/CNT电极样件(80×160mm),重点考察了干燥温度对电极表面成型和性能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恒定为40℃,干燥时间为8h时,PPy/CNT电极表面成型良好,其比电容和比吸附量性能均达到最优,分别可达180.86F/g和89.76mg/g,与相同条件下的小型样件(25×45mm)保持一致。其次,选用盐酸(HCl)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掺杂剂,采用最优放大化涂敷工艺制备了不同掺杂离子的PPy-Cl/CNT电极和PPy-DBS/CNT电极以及碳纳米管(CNT)电极,重点考察了由上述叁种电极构成的七种配置方式对CDI组件电势分布、饱和吸附特性和循环脱盐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从电极零电荷电势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当PPy-Cl/CNT电极为正极及PPy-DBS/CNT电极为负极时,正负电极的零电荷电势均位于各自的电极工作区以外,两电极间的电势推动力损失为0 Vvs.SCE,对应的CDI组件(Cell Cl-DBS)的比吸附量达到最大值92.75mg/g且脱盐稳定性较好。本文还在最佳电极配置方式的基础上,考察了溶液环境酸性条件、碱性条件和温度条件对电极的结构稳定性、电化学和脱盐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在最适宜的溶液环境条件下,测试评价了电极的长周期循环脱盐稳定性。结果表明,电极的环境适用范围为溶液pH=6~8,溶液温度为5~25℃,在此条件下,正负电极的比电容和比吸附量可分别高于165F/g和73mg/g,且100次循环伏安扫描后归一化电容的衰减率和20次脱盐循环后归一化吸附量的衰减率分别低于16.4%和17.4%。在最适宜溶液环境条件(pH=7,温度为15℃)下组件经100次循环脱盐后比吸附量下降了47%,其长周期循环脱盐稳定性还有待提高。(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5-01)

董冰岩,周海金,施志勇,黄尝伟,丁奇岖[3](2016)在《电极配置对多针-板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器放电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作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气态污染物的关键部分,其电极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放电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放电能量的利用效率,研究反应器在不同电极配置下的放电特性可为改善脉冲能量注入形式和提高放电稳定性提供参考。实验研究了多针-板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器的针板间距和针针间距对伏安特性和单脉冲注入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针板间距相同时,多针电极结构与单针相比,起晕电压较低、火花击穿电压较高,放电稳定性较好;相同条件下,放电电流随针板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随针针间距的增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当针针间距增大到20 mm时,相邻针尖的相互作用已很小,继续增大针针间距,放电电流出现下降趋势;针板间距对火花击穿电压的影响较大,针针间距对其影响较小。当针板间距为20 mm,针针间距为20 mm时,电晕放电具有最大单脉冲注入能量。(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杰,王昭博,姜楠,商克峰,鲁娜[4](2015)在《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低压电极配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臭氧生成、化工合成、流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电极的配置对沿面放电应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在石英玻璃筒上制作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发生系统,考察不同低压电极配置方法对放电特性和臭氧生成的影响,以获得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低压电极结构配置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带式电极的放电特性与臭氧生成量好于传统的面式电极,带式电极结构中,同位电极结构与异位电极结构相比,异位电极结构下的放电功率大于同位电极,其中在异位电极结构中,在电极间距为6 mm、放电电压为20 k V、气体体积流量为1 m3/h条件下,放电功率为6.5 W,臭氧生成量为34.2μg/L,高于传统的面式电极结构下的臭氧生成量50%以上,且石英玻璃筒外低压电极侧同样存在等离子体反应,产生的活性物质的量约占管内生成量的26%。(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王波,孙冰,刘钦,朱小梅,严志宇[5](2015)在《基于HFSS模拟的陶瓷管配置对微波液相放电电极匹配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管是微波液相放电电极中难以被其他物质所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陶瓷管对微波液相放电电极匹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内外电极尺寸一定的条件下,以陶瓷管自身长度、陶瓷管和内电极的相对位置以及液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作为变量,研究了驻波比(SWR)和用HFSS软件模拟的电场强度随这些变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乙醇和甲醇中,当陶瓷管位于内电极下方时,2者之间的距离越大,SWR越小;随着陶瓷管长度的增大,SWR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纯水中,当陶瓷管位于内电极上方时,随着陶瓷管长度的增大,SWR呈减小趋势;当陶瓷管不高于内电极时,SWR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SWR最小值的获取条件与模拟电场强度最大值的获取条件不同,只有当陶瓷管平行于内电极时,模拟电场强度才能取得最大值。在电极匹配过程中,需要兼顾SWR和电场强度。(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范优飞,胡红利,杨帆,杨星月[6](2015)在《一种48电极可配置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已有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的独立电容较少、反问题方程数过少及其解不唯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48电极的ECT系统模型及模型组合电极策略。首先,通过组合电极策略将多个临近电极组合成一个电极,使原48电极ECT系统配置为8、12、16或24电极ECT系统,从而获得绕管道轴心旋转不同角度的多个具有相同电极数ECT系统;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图像重构算法成像。该模型可使ECT反问题的方程组中电容数成倍增加,从而改善了ECT反问题方程组因方程数过少而引起的解不唯一的不适定问题,解决了增加电极数而电极片面积却减小引起的电容值减小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ECT模型及其组合电极策略可重构图像,并能通过增加测量电容数提高重构图像质量;在系统加入10%标准差白噪声时,图像错误率下降约6%。(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许森荣[7](2013)在《湿式电除尘器电极配置优化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除尘器实际运行中,反电晕和二次飞扬仍旧是电除尘器所面临的两大技术难题,而湿式电除尘器能有效抑制反电晕,避免粉尘的二次飞扬,并且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率较高。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湿式电除尘器的几种电极配置的电场进行数值计算,结合合理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极间距变化时空间电场的变化规律,并给出电场特性较好时的极配几何参数。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叁种适合湿式电除尘器极配空间电场的共同变化规律:收尘极附近的平均场强都随着同极距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电晕区的最大场强均是先增大然后趋于稳定。短鱼骨线与宽平阳极板匹配时,除尘效率随同极距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并且当同极距不同时,理论收尘效率最高时的放电线间距不同。当A=0.45m,B=0.35m时,理论收尘效率最高。长鱼骨线与宽平阳极板匹配时,当同极距A为0.4m,B=0.4m时,理论收尘效率最高。带辅助电极的极配在同极距A为0.4m时,当放电极与辅助电极间距C变大时,收尘极板附近的平均场强也逐渐增大,但场强的均匀性逐渐变差,在C=0.25m时理论收尘效率最高。短鱼骨线和长鱼骨线与宽平板匹配时,场强均匀性都是随着放电极间距的增大先变差,再变好,接着又变差;而带辅助电极的极配电场的均匀性仅随着放电极与辅助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变差。(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王红艳,单小彪,谢涛,袁江波[8](2011)在《电极配置对悬臂梁压电振子发电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带末端质量块的悬臂梁压电振子多模态振动时的应变分布特点,针对压电陶瓷表面电极配置对压电振子输出电压的影响关系进行压电一电路耦合有限元分析,并建立悬臂梁压电振子发电测试系统,对工作在一阶和二阶谐振频率附近处的压电振子分段电极和连续电极输出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阶谐振时分段电极的峰值输出功率与连续电极相接近,二阶谐振时分段电极的峰值输出功率增加了900%。相比于连续电极配置法,分段电极配置法可有效提高压电振子在高频振动时的发电能力。(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1年12期)

宋义林,高树枚,五十岚朗,山越宪一[9](2011)在《基于电阻抗法无拘束心排量检测的最佳电极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电阻抗法的无拘束心排量(CO)检测技术与原理。利用开发的多通道电阻抗分布检测装置,对通电电极配置在不同位置时的胸部电流分布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各种条件下胸部电阻抗Z及其脉动成分△Z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用点状电极替代带状电极进行无拘束CO检测时胸部圆筒模型的适用性,以及用点状电极检测时的最佳电极配置。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并考虑日常生活中无拘束CO检测的实际应用,提出了满足胸部圆筒模型条件的电极最佳配置为通电用点状电极为两耳朵的后边--下腹部(腰骨附近),检测用电极为锁骨中央—剑状凸起。(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胡文瑞,陈允明[10](2009)在《配置环形线电极的单极机中的磁流体力学流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配置了环形线电极的单极机中的磁流体力学解析解,由于问题是线性的,求解可简化为基本解的迭加,可利用单极机在两个区域中的基本解的衔接来求得解析解,讨论了基本解的性质,利用非完全电极可改善Hartmann边界层、增加装置中的质量流量,应用基本解讨论了连续电极的单极机。(本文来源于《力学进展》期刊2009年04期)

电极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容法脱盐(CDI)技术是利用一对具有高比电容的电极,通过交替进行的吸附/脱附过程实现原料液淡化的新型脱盐技术。本文重点开展了新型复合材料电极的实用化涂敷成型、电极配置方式优化以及成型电极环境耐受性和脱盐稳定性测试等研究,对推进CDI技术实用化开发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首先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无掺杂离子的聚吡咯/碳纳米管(PPy/CNT)复合电极材料,并利用涂敷法放大化制备了较大尺寸规格的PPy/CNT电极样件(80×160mm),重点考察了干燥温度对电极表面成型和性能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恒定为40℃,干燥时间为8h时,PPy/CNT电极表面成型良好,其比电容和比吸附量性能均达到最优,分别可达180.86F/g和89.76mg/g,与相同条件下的小型样件(25×45mm)保持一致。其次,选用盐酸(HCl)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掺杂剂,采用最优放大化涂敷工艺制备了不同掺杂离子的PPy-Cl/CNT电极和PPy-DBS/CNT电极以及碳纳米管(CNT)电极,重点考察了由上述叁种电极构成的七种配置方式对CDI组件电势分布、饱和吸附特性和循环脱盐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从电极零电荷电势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当PPy-Cl/CNT电极为正极及PPy-DBS/CNT电极为负极时,正负电极的零电荷电势均位于各自的电极工作区以外,两电极间的电势推动力损失为0 Vvs.SCE,对应的CDI组件(Cell Cl-DBS)的比吸附量达到最大值92.75mg/g且脱盐稳定性较好。本文还在最佳电极配置方式的基础上,考察了溶液环境酸性条件、碱性条件和温度条件对电极的结构稳定性、电化学和脱盐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在最适宜的溶液环境条件下,测试评价了电极的长周期循环脱盐稳定性。结果表明,电极的环境适用范围为溶液pH=6~8,溶液温度为5~25℃,在此条件下,正负电极的比电容和比吸附量可分别高于165F/g和73mg/g,且100次循环伏安扫描后归一化电容的衰减率和20次脱盐循环后归一化吸附量的衰减率分别低于16.4%和17.4%。在最适宜溶液环境条件(pH=7,温度为15℃)下组件经100次循环脱盐后比吸附量下降了47%,其长周期循环脱盐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极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河,李星光,许晏铭.喷针-环形电极配置对感应荷电喷雾的影响[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9

[2].韩新宇.聚吡咯/碳纳米管电极配置与电容法脱盐环境耐受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6

[3].董冰岩,周海金,施志勇,黄尝伟,丁奇岖.电极配置对多针-板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器放电特性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6

[4].李杰,王昭博,姜楠,商克峰,鲁娜.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低压电极配置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5

[5].王波,孙冰,刘钦,朱小梅,严志宇.基于HFSS模拟的陶瓷管配置对微波液相放电电极匹配影响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

[6].范优飞,胡红利,杨帆,杨星月.一种48电极可配置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

[7].许森荣.湿式电除尘器电极配置优化数值模拟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8].王红艳,单小彪,谢涛,袁江波.电极配置对悬臂梁压电振子发电能力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2011

[9].宋义林,高树枚,五十岚朗,山越宪一.基于电阻抗法无拘束心排量检测的最佳电极配置[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

[10].胡文瑞,陈允明.配置环形线电极的单极机中的磁流体力学流动[J].力学进展.2009

标签:;  ;  ;  ;  

电极配置论文-刘建河,李星光,许晏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