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阶段论文-刘娅,王新荣,袁亚楠

变化阶段论文-刘娅,王新荣,袁亚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化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妊娠期,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变化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刘娅,王新荣,袁亚楠[1](2019)在《妊娠期不同阶段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与TPOAb和25(OH)D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妊娠期不同阶段孕妇血清游离叁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变化,及其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80例孕妇根据孕周不同分为叁组:妊娠早期组65例;妊娠中期组55例;妊娠晚期组60例,另选择60例未妊娠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肘静脉血,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FT3、FT4、TSH、TPOAb水平,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妊娠期妇女FT3、FT4、TSH与TPOAb、25(OH)D的关系。结果妊娠早、中、晚期组孕妇FT3、FT4、TSH、TPOAb、25(OH)D均低于对照组,其中FT3、FT4随孕期延长呈显着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TPOAb、25(OH)D随孕期延长呈显着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叁组间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POAb阳性组FT4低于阴性组,TSH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营养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25(OH)D组间FT3、FT4、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妇女TPOAb与TSH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513,P=0.014)。结论妊娠早、中、晚期孕妇FT3、FT4水平逐渐降低,TSH水平逐渐升高,具有较高的亚临床甲减发生风险,与TPOAb阳性有关,而与25(OH)D水平无关。(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翀[2](2019)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新的发展阶段吗?——基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对学界争论的重新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了关于垄断资本主义是否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争论,争论双方主要从国有经济发展以及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两种表现形式来进行论证。从国有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出现了国有化的浪潮,但国有经济主要是发挥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私有化的浪潮,现在国有经济在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从政府政策干预的情况来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确实频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政策出现中性化趋向,政府更多地利用货币政策间接调节经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宋丽婷[3](2019)在《新中国70年城乡差距变化的叁个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差距变化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关注点之一。新中国70年,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演变,城乡差距的变化经历了叁个阶段,分别是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差距固化阶段、1978—2003年前改革时代城乡差距加剧扩大阶段和2003年至今后改革时代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阶段。(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马国强,唐琪,蔡怀敬[4](2019)在《短距离自行车阶段训练生理负荷变化对训练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文在上海自行车队短组天津全运备战的冬训和夏训期间,采用s RPE对4名重点运动员完成场地专项、素质力量和公路有氧训练课的生理负荷进行跟踪测试,分析各训练阶段不同专项、有氧训练比例对运动能力变化的影响,探讨采用sRPE监控评价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训练生理负荷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上海自行车队场地短组4名重点运动员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备战的冬训(1-2月)和夏训(6-8月)期间分别进行了6周和9周的训练,可划分为五个训练阶段(P1-P5),每阶段叁周。期间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场地专项、身训房综合身体力量和公路/功率车一般有氧能力训练叁部分,其中场地专项训练根据不同的专项能力发展目标分别安排了专项安静爆发力、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课。采用Borg的11分量表(分值从0-10)在运动员每节训练课结束后的5-10min之间对完成该节训练课后的疲劳程度进行打分,口述分值(RPE)并记录,从而对运动员完成单节训练课的自感劳累水平进行了评分;同时记录每名运动员单次训练课的训练持续时间(durationTime,dTime),精确到分钟。训练正课开始前的准备活动时间在统计范围内,而训练结束后的放松骑行和拉伸等整理活动不在记录范围内。采用公式:计算训练课RPE(sRPE),评价运动员完成每节场地专项、综合身体和有氧能力训练课的生理负荷水平。场地专项安静爆发力、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分别采用原地起动125m的最大功率(Pmax-125m)和最大频率(Cmax-125m)、大坡俯冲100m的加速段(Pmax-A)和100m计时段(Pmax-100m)的最大功率、速耐训练最后的一道行进125m骑行的最大(Pmax-125m)和平均功率(PAVG-125m)进行评价,分别计算5个阶段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率(%);有氧能力采用场地训练课中摩托牵引热身骑行(40圈)前、后20圈的平均心率(HRAVG-1st20laps和HRAVG-2nd20laps)进行评价,分别计算各阶段训练前后的变化率(%)。Pearson相关分析五个阶段的专项安静爆发力、最大速度、速度耐力、有氧能力评价指标变化率与各自训练的阶段总s RPE(s RPEPhase)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为强相关,在0.45-0.7之间为中度相关,≤0.45为弱相关,相关系数双侧检验的显着性水平设为α=0.01。研究结果:(1)安静爆发力训练是女子竞速一道运动员郭×全运备战的重点内容,P1-P5分别占各阶段总s RPE的29.4%、29.3%、31.8%、26.8%和34%,而二道运动员钟×仅在P2、P3和P5阶段安排较多;相反钟×速度耐力训练在P1、P3和P4阶段占比分别达到31.8%、31%和24.3%,而郭×五个阶段均未超过20%。两名男子队员s RPE比例变化较为相近,在冬、夏训开始阶段速度耐力训练比例达到30%左右水平,而在赛前阶段由于增加竞速赛原地起动训练内容,故安静爆发力训练比例显着增加至30%。四名队员各阶段身训比例占到总sRPE的25%-30%,其中钟×受伤病影响P3阶段仅占20.8%,而所有队员的有氧训练占比最低。(2)各阶段训练前后专项安静爆发力评价指标的变化率%Pmax-125m和%Cmax-125m与各阶段安静爆发力训练的总s RPE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和0.696(P<0.01);而各阶段训练前后最大速度评价指标的变化率%Pmax-A和%Pmax-100m与各阶段最大速度训练的总sRPE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7(P>0.05)和0.857(P<0.01);各阶段训练前后速度耐力评价指标的变化率%Pmax-125m和%PAVG-125m与各阶段速度耐力训练的总s RPE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和0.734(P<0.01);各阶段训练前后有氧能力评价指标的变化率%HRAVG-1st20laps与各阶段有氧训练的总s RPE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4(P<0.01),而%HRAVG-2nd20laps与有氧训练总s RPE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2,双侧检验的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训练课RPE是评价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阶段训练生理负荷的有效指标。不同专项、综合身体和有氧能力训练的s RPE水平和在总sRPE中的占比与阶段训练效果密切相关,可为教练员评价短距离自行车阶段训练方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沈梦英,姚星,袁帅,赵思雨,牛银涛[5](2019)在《青少年身体活动变化阶段与能量消耗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从无活动到保持活动的四步骤模型"即FIT模型是中德学者专门针对身体活动行为特点而设计的阶段模型。它是一个具有社会心理学和生态学特点、结构更为系统内容更为丰富的成年人身体改变的阶段模型。段艳平及其团队在成年人及大学生人群对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能量消耗、健康状况变量、社会心理学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基本支持了FIT模型的理论建构。本研究以在校的初高中青少年为被试,从身体能量消耗的角度考察了FIT模型变化阶段测量的效度。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以下假设:(1)变化阶段与每周能耗量显着相关。(2)相邻阶段间的能耗量呈显着性差异:且前考虑期、考虑期和准备期叁个不活动阶段的每周能耗量显着低于国际推荐的最低活动标准(800千卡),探索期、保持期及波动期叁个活动阶段的每周能耗量显着高于国际推荐的最低活动标准(800千卡)。(3)阶段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及其交互作用能够显着区分各阶段对应的每周能量消耗。研究方法:被试:本研究的测试对象来自于河南、河北、江苏、广州四个城市的11所初高中的3498名青少年,年龄分布在11-19岁,平均年龄为14.5±1.80岁。其中,男性1791人(占51.2%),女性1707人(占48.8%));初中生1945人(占55.6%),高中生1553(占44.4%)。测量工具:采用段艳平,黄志剑及姒刚彦(2010)[53]翻译并发展了中文版《成年人身体活动调查问卷》,测量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行为(转换成能量消耗)及阶段算法。根据在校青少年实际情况进行了修订。统计方法:采用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皮尔逊积距相关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简单效应分析、事后检验(LSD)及独立样本t检验等。研究结果:1)青少年不同身体活动变化阶段与每周能量消耗的相关分析:对青少年身体活动阶段与能量消耗进行描述性及相关分析。除波动期外,从前考虑期到保持期青少年的能量消耗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前考虑期能量消耗最低,在保持期能量消耗最高。每周体育运动能量消耗、每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每周总能量消耗值与变化阶段相关显着,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210,0.299显示出了变化阶段与能量消耗的相关性。基本支持了假设2)青少年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在相邻阶段的配对比较:研究显示不同变化阶段的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的差异显着。相邻阶段的能量消耗配对比较显示,从考虑期、准备期、探索期及保持期能量消耗呈现递增趋势。波动期的能量消耗基本上低于探索期与保持期。这与段艳平等(2012)的对大学生人群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青少年人群在波动期的能量消耗小于探索期,可能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造成的。青少年时期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期,此时心理发展不成熟,波动较大,意志不够坚强,容易产生消极懈怠情绪,造成锻炼行为的较大波动,严重者会产生放弃锻炼的想法。总体上基本支持了假设2的前半部分,阶段能够显着的区分的能量消耗。3)青少年各阶段每周身体活动能量消与国际最低标准的比较:青少年在六个阶段的每周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与国际推荐的最低标准800千卡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青少年的每周总能量消耗显着高于国际促进健康的体育活动标准,但其每周体育活动能量消耗基本上符合国际促进健康的身体活动最低标准,在前考虑期、考虑期与准备期叁个不活动阶段的能量消耗基本低于800千卡,而在探索期、波动期与保持期叁个活动阶段的能量消耗高于800千卡。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每周体育运动能量消耗与每周总能量消耗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33,相关高度显着(P<0.01)。在校青少年每周都会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系统的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能量消耗水平相对较高,体力活动参与水平较低。因此,可以考虑采用体育活动能量消耗来反映青少年的每周总能量消耗。总的来说,青少年每周总能量消耗显着高于国际促进健康身体活动的最低标准,未支持研究假设2的后半部分。4)不同性别、年级与变化阶段的青少年在能量消耗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显示,性别与阶段的主效应、性别*阶段及年级*阶段交互作用对每周体育运动能量消耗的影响显着。处于考虑期、准备期、保持期及波动期的男青少年每周体育活动能量消耗均显着高于女性。在前考虑期和波动期的初中生每周体育活动能量消耗均显着高于高中生。性别、年级与阶段对青少年每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影响仅主效应显着。男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显着高于女性;能量消耗在阶段分布上呈现出前考虑期=考虑期<准备期<探索期<保持器,波动期<保持期。性别、年级与阶段的主效应,性别*阶段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每周总能量消耗影响显着。处于考虑期、准备期、保持期及波动期的男青少年平均每周总能量消耗均显着高于女性。总体上看,性别、年级、阶段及其交互作用能够显着区分各阶段对应的每周能耗量。基本支持了假设3。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女青少年更不容易启动锻炼,男青少年更能维持身体活动,且锻炼水平总体上比女性高;高中生更不容易启动锻炼,且更易退出身体活动。研究结论:(1)青少年所处变化阶段与能量消耗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r=0.299),但相关较低。(2)青少年在相邻阶段的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的差异显着。相邻阶段配比显示能量消耗从考虑期、准备期、探索期及保持期呈现递增趋势,波动期的能量消耗基本上低于探索期与保持期。青少年在各阶段上的每周总能量消耗显着高于国际促进健康身体活动的最低标准(3)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及其交互作用能够显着区分各阶段对应的每周能耗量。(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玺,高炳宏,王之腾,黄龙祥[6](2019)在《上海女排备战全运会期间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和中枢疲劳变化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排球是一项集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混合的复杂运动。排球运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安排合理的训练周期来获得的。在国内的排球运动中,不同的训练阶段包含上量训练阶段、调整阶段、赛前训练阶段、比赛阶段、联赛阶段和全运会阶段等。在排球训练与比赛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注意力必须时刻保持高度集中,情绪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就使排球运动员极易产生疲劳,而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排球运动员必须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将疲劳降到最低。在运动实践中监测和评价排球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与中枢疲劳变化特点,对预防大赛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促进运动员比赛过程中高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综合应用生化指标及Omega Wave系统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中枢疲劳状态进行诊断,观察上海女排在备战2017年天津全运会期间的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机能状态与中枢疲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备战2021年全运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防止过度疲劳的产生及合理消除疲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上海市一线成年女排运动员12名,均为2017天津全运会上海女排报名参赛队员。平均年龄26.23±3.39岁,训练年限为11.92±3.73年,均为国家运动健将级以上水平。以2016-2017联赛结束为起点,以2017天津全运会决赛开始为终点,在连续22周的训练时间内,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任务共分为8个训练阶段(上量阶段1,调整阶段1,上量阶段2,调整阶段2,上量阶段3,全运会预赛阶段,冠军赛阶段,全运会阶段)。以上量阶段开始前测试为基础值,而后在每个上量阶段的结束和调整阶段结束均进行测试,同时在全运会预赛前、后,冠军赛前、后,全运会前共进行11次测试,在测试周的周一晨空腹取肘静脉血测试机能状态指标Hb、BU、CK、T、C、T/C;在第3个上量阶段的每周和冠军赛前两周每周共6次测试,于每周日晚饭后测试各队员静息电位和反应速度指标m RT,SFL,RS,FP;在调整阶段2结束、上量阶段3结束,全运会预赛前、后,冠军赛前、后,全运会前共7次测试,取测试周周一晨空腹肘静脉血测试血儿茶酚胺指标DA、NE、E。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和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不同阶段数据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Hb、T和T/C在整个阶段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上量阶段1显着下降至最低值,调整阶段升高。上量阶段2再次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上量阶段1,调整阶段2显着升高,与基础值和训练各阶段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比赛阶段T升高,赛后相比赛前T显着升高(P<0.05)。全运会决赛前睾酮显着升高至最大值,与基础值和赛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BU在上量阶段变化并不相同,上量阶段1显着下降,上量阶段2开始回升,在调整阶段2达到最大值,上量阶段3再次显着下降。比赛阶段变化趋势相似,赛后相比较赛前均表现为显着升高(P<0.05)。CK在训练阶段表现为上量阶段显着升高,调整阶段显着下降的变化趋势,与Hb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在比赛阶段降低,赛后相比赛前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全运会决赛前再次升高,但与基础值无显着性差异。(2)在上量阶段结束时DA,E显着下降,NE下降无显着性差异。全运会预赛阶段,DA,NE,E均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冠军赛阶段DA,NE,E均升高,但仅NE与调整阶段和冠军赛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全运会决赛前NE显着高于调整阶段水平,DA和E虽然相比调整阶段有所下降,但均无显着性差异。(3)静息电位值在上量开始后显着降低(P<0.05),调整阶段显着升高(P<0.05),赛前显着升高至最大值,且与各阶段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反应速度与静息电位变化相反,上量开始后显着升高,之后下降,在赛前低于上量前水平,但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指标变化不同,归纳为上量阶段机能状态指标下降,调整后得以恢复,再次上量后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之前水平。比赛阶段机能状态指标明显呈现上升趋势,提示运动员赛间机能状态与竞技状态较佳。(2)上量阶段导致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疲劳,静息电位与反应速度指标对运动员的中枢疲劳的早期发现具有积极作用。(3)血中多巴胺与肾上腺素对上量阶段较为敏感,在比赛阶段去甲肾上腺素保持在较高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吴昊,王会,黎健冰[7](2019)在《国家单板滑雪U型场地队重点运动员赛前阶段机能监控及指标变化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作为冬季奥运会项目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冬季奥运会的金牌项目之一。对运动员实施身体机能监控可以使教练员从生理生化角度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为备战冬奥会提供科技助力。本文通过收集分析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运动员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常规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周的各指标变化的特点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运动负荷安排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规律。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12名中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运动员。(2)研究方案:通过跟踪观察并记录其在陆地训练阶段不同周训练强度和负荷,并使用Omega Wave机能评价系统和血液仪器进行常规血液指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收集和分析。测试指标:血液指标包括T、C、CK、BU、HB、WBC心率变异性测试指标包括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和时域频域指标HF、LF、TP。研究结果:(1)不同训练阶段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在为期五周的训练过程中,无论男女运动员,前两周随着强度的增加,CK、BU均出现升高,增加幅度分别为90%和80%,随后出现下降,身体机能逐渐恢复。(2)不同训练阶段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特点不同训练强度周,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的变化没有显着性差异,但男女运动员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从第叁周开始缓慢升高,且后期升高的幅度逐渐放缓。女运动员的变化幅度更大。(3)生化指标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HF、LF、TP与C存在显着性负相关(P<0.05),HF与BU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但LF与TP与BU的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此外,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HF、LF、TP与CK、WBC、HB、与CK、WBC、HB、虽具有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由以上可知,在负荷上升阶段,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与常规血液指标BU存在显着性负相关,与C均呈显着性负相关,PNN50、RMSSD与T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与CK、WBC、HB、虽具有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在为期五周的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负荷的变化,男女运动员在生化指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无论男女运动员,前两周随着强度的增加,随后出现下降,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且女运动员的变化幅度更大,对训练负荷的变化更为敏感,但没有显着性差异。(2)不同训练强度周,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的变化没有显着性差异,但男女运动员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女运动员的变化幅度更大。(3)HRV的变化与常规机能状态评价指标的变化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并从众多指标中抽取4个主成分因子,找到其中贡献率较大的指标。提示HRV作为一个无创的指标可以可较准确地反映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制定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在众多的竞技体育项目中,我国主要的优势项目一直是技巧类项目。因此,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是我国继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后又一具有发展潜力的冬季雪上项目。本文通过跟随单板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进行科研服务,在赛季准备期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监控,总结我国优秀单板滑雪U型场地运动员对体能训练负荷的适应,以及总结不同训练负荷下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索血液指标与心率变异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影响准确性的基础上,试图寻找一种无创快捷的训练监控手法,更直观和有效的为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方向。(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曹文杰,周毅勋,黄荣辉,郭超[8](2019)在《高大平房仓早籼稻不同熏蒸阶段磷化氢浓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500Pa正压半衰期为146s的高大平房仓,采用粮面投药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磷化铝施药剂量下粮堆内磷化氢浓度的变化,分析了磷化氢在粮堆内均匀性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磷化铝施药剂量下,高大平房仓粮堆内部磷化氢浓度首次施药熏蒸阶段和补药熏蒸阶段浓度和时间符合指数模型。补药熏蒸期间,磷化氢衰减的速率小于首次熏蒸期间的衰减速率。(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刘先勇,王玉红,张若梅,杨进,孟春芹[9](2019)在《肠型胃癌Correa级联反应不同病理阶段Shh与Wnt3A/β-catenin表达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与Wnt3A/β-catenin在Correa级联反应中发生了深刻变化,与肠型胃癌(intestinal-type gastric cancer,IGC)的发病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Shh与Wnt3A/β-catenin在IGC的Correa级联反应不同病理阶段中表达特点,揭示IGC重要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2016-01-01-2018-12-3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内镜室和病理科获得的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及40例IGC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标本Shh和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CSG组Shh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和细胞膜,着色"+、++及+++"阳性率分别为10%、62.50%和27.50%;CAG伴IM组Shh阳性率分别为55%、35%和10%;IGC组Shh阳性率分别为25%、55%、10%和10%。3组Shh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7.335,P<0.001。CAG伴IM组和IGC组Shh表达水平低于CSG组,Z值分别为-4.055和-5.569,均P<0.001;IGC组Shh表达水平低于CAG伴IM组,Z=-3.083,P=0.002。CSG组β-catenin主要表达在细胞膜,着色阳性率97.5%;细胞核一般不表达,着色阳性率5%;CAG伴IM组和IGC组,β-catenin在细胞膜表达降低,着色阳性率分别为80%和82.5%,在细胞核表达增强,着色阳性率分别是27.5%和57.5%。3组β-catenin在细胞膜(H=10.937,P=0.004)和细胞核(H=31.306,P<0.00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G伴IM组及IGC组细胞膜上β-catenin表达水平低于CSG组,Z值分别为-2.871和-2.834,P值分别为0.004和0.005;但两组细胞核上β-catenin表达水平高于CSG组,Z值分别为-2.722和-5.135,均P<0.05;β-catenin在IGC组细胞核中表达水平高于CAG伴IM组,Z=-3.533,P<0.001。Wnt3A在3组均不表达。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从CSG、CAG伴IM发展至IGC过程中,Shh表达水平逐渐降低,β-catenin表达逐渐增加。3组中Shh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8、0.51±0.09和0.1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758,P<0.001;其中CAG伴IM组和IGC组Shh表达较CSG组减少,IGC组Shh表达较CAG伴IM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组中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0.07、1.01±0.06和1.7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711,P<0.001;其中CAG伴IM组和IGC组β-catenin表达较CSG组增多,IGC组β-catenin表达较CAG伴IM组增多,均P<0.05。在CSG中,Shh表达水平与β-catenin在细胞膜和细胞核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8和-0.930,均P<0.05。在CAG伴IM中,Shh表达水平与β-catenin在细胞膜和细胞核表达水平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1和-0.762,均P<0.05。结论在Correa级联反应中,伴随CSG、CAG伴IM进展到IGC,Shh逐渐减少,可能打破了Shh与Wnt两个信号通路动态平衡,β-catenin从细胞膜逐渐转移至细胞核,激活了经典的Wnt信号通路是IGC发病的重要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曹润,王邵军,陈闽昆,左倩倩,王平[10](2019)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恢复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恢复阶段(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次生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MBC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演替阶段、取样时间、取样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土壤MBC含量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或0.01)。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平均土壤MBC含量表现为野芭蕉群落(1.36 g·kg~(-1))显着高于崖豆藤群落(1.10 g·kg~(-1))与白背桐群落(0.93 g·kg~(-1))(P<0.01);不同恢复阶段土壤MBC含量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均出现在6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且雨季(6、9月)高于干季(3、12月)。3个恢复阶段热带森林中土壤MBC含量均呈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的垂直分布。土壤温度与水分时空变化对土壤MBC具有显着影响(P<0.05),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能够分别解释土壤MBC的60%—90%与57%—9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总有机碳、全氮、水解氮是调控白背桐群落土壤MBC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土壤全氮是野芭蕉群落土壤MBC变化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而全氮和硝态氮是崖豆藤群落土壤MBC时空动态主要的控制因素。因此,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植被恢复能够促进土壤MBC的积累但存在样地差异性,土壤MBC含量取决于样地微生境(如温度与水分)及土壤碳/氮养分的状况。(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变化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了关于垄断资本主义是否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争论,争论双方主要从国有经济发展以及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两种表现形式来进行论证。从国有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出现了国有化的浪潮,但国有经济主要是发挥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私有化的浪潮,现在国有经济在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从政府政策干预的情况来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确实频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政策出现中性化趋向,政府更多地利用货币政策间接调节经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化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1].刘娅,王新荣,袁亚楠.妊娠期不同阶段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与TPOAb和25(OH)D的相关性[J].热带医学杂志.2019

[2].李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新的发展阶段吗?——基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对学界争论的重新审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宋丽婷.新中国70年城乡差距变化的叁个阶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马国强,唐琪,蔡怀敬.短距离自行车阶段训练生理负荷变化对训练效果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沈梦英,姚星,袁帅,赵思雨,牛银涛.青少年身体活动变化阶段与能量消耗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王玺,高炳宏,王之腾,黄龙祥.上海女排备战全运会期间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和中枢疲劳变化特点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吴昊,王会,黎健冰.国家单板滑雪U型场地队重点运动员赛前阶段机能监控及指标变化特点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8].曹文杰,周毅勋,黄荣辉,郭超.高大平房仓早籼稻不同熏蒸阶段磷化氢浓度的变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

[9].刘先勇,王玉红,张若梅,杨进,孟春芹.肠型胃癌Correa级联反应不同病理阶段Shh与Wnt3A/β-catenin表达变化[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

[10].曹润,王邵军,陈闽昆,左倩倩,王平.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19

标签:;  ;  ;  ;  

变化阶段论文-刘娅,王新荣,袁亚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