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租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构—功能”,公共租界中区,现代性
公共租界论文文献综述
刘存钢,钱宗灏[1](2019)在《基于社会学视角的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城市功能分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城市发展遵循着社会学领域的一种"结构—功能"逻辑,即城市发展过程历经有序的结构分化和功能专门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各功能系统的关联整合与价值体系的统一。公共租界中区是近代上海城市之心,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十里洋场"上浓缩了城市发展变迁的精髓,呈现出极具进步意义的现代性精神,其城市功能分化展现出理性高效、激变世俗、多元拼贴、矛盾统一的特性。直到当今,现代性依然引领着上海城市发展的不断更新与腾飞。(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严娜[2](2019)在《以“卫生”之名的扩张——上海公共租界近代卫生体系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公共租界存在八十年,其间不断扩张。卫生处从无到有,各职能部门的增设、职责的细化,反映了人们对卫生的需求及其作为市政建设的必要性。租界内与卫生相关的法律的出台,扩大了工部局的权力。工部局在建立自来水公司的事件中,巧妙地通过参股来控制公司,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同时借由自来水管的铺设,进一步掌控了界内华人的情况;更企图越界铺设自来水管,从而达到地界扩张的目的。工部局自1877年接管公济医院之后,正式承担起向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义务。20世纪初,工部局着手学校与社会卫生教育。以"卫生"之名,工部局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都得到了扩张。伴随社会力量参与卫生事业,上海公共租界的近代卫生体系得以完成。(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牟振宇[3](2019)在《论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地籍图册(1849-1900)》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探讨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地籍图册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地籍图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研究发现,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地籍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叁个阶段:(1)1849-1855年,为基于道契资料和道契分地号的上海地产地图和道契汇总表,属道契谱系地图;(2)1864-1890年,图册分离,地产地图以1864-1866年英美租界地图为底本,地产表来自道契和实测数据,道契地产被赋予了市政编号,但只是临时性的,故该时期为道契地图向地籍地图的过渡阶段;(3)1890年以后,地籍图与地籍册并存,地籍编码被重新编排,并趋于稳定,地籍册来自实测。特别是1900年地籍办公室创设之后,道契测量与地籍测量实现了统一,土地测量精度有了极大提高,地籍制度日臻完善。(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4](2019)在《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试点项目——汉口租界区二曜路公共空间“Block by Block”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联合国人居署启动了全球公共空间方案,其目的是为改善全世界公共空间的品质。随后联合国人居署与流行电脑游戏"Minecraft"的制作商共同开发了"Block by Block"(堆积木)工具,运用电脑游戏的方式,帮助居民亲自参与公共空间设计和决策。2017年,联合国人居署首次在武汉启动了"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项目",通过开展能力建设、公共空间评估和示范项目,共同探索超大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路径。试点项目汉口租界区二曜路公共空间采(本文来源于《江苏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7期)
胡瑜锴[5](2019)在《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房租初探——关于我国租房市场立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公共租界作为近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个窗口,立法上有着很多不同于以往中国传统法制及西方现代法制的创造性变革。上海公共租界中的房屋大多数采用了租赁的形式,市民一般仅拥有使用权而并没有所有权,故而产生了一系列有关房屋租赁问题的法律规定与民众斗争。出租者努力谋求更多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租房者也运用游行示威、组成联合会等各种手段以保障自身的生活需求,而政府部门则试图在保证租界稳定的前提下为自身谋取利益。从这一系列的斗争与发展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发,从而对当前房屋租赁市场进行法律上的规制,使租房市场充分发挥其安居的作用,最终达到国家兴盛、社会安宁、人民富足的和谐状态。(本文来源于《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沈辛成[6](2019)在《生活污水系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形成——兼论公共卫生研究中的现代性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1883年自来水厂建成之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一度默许住户安装水厕,后基于卫生考量于1906年明令禁止私装水厕。20世纪初,沪上建筑风貌大变,该禁令无以为继,最终在1915年麦边大楼一案中宣告终结。此后,工部局内部对粪秽处理方案无法达成共识,不得不重金聘请海外专家为生活污水系统绘制蓝图,并于20年代斥巨资建成。在近年来公共卫生的研究中,学者往往囿于现代性话语,将不洁与卫生对立起来,只重西方卫生技术与中国社会现实的摩擦,却无意解释其被采纳的过程。生活污水系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形成证明,公共卫生之改良并非始于"现代性"观念,而是本土地情舆情与国际科学技术进展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9年01期)
郭立珍[7](2018)在《近代上海公共租界食品安全管理及成效探析(1870—1937)——以牛乳品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构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当时中国成效最着的管理体系,不仅保证了居民食用安全,且培育出一批现代化食品企业。牛乳品是外侨的生活必需品,公共租界对其管理高度重视,公共租界工部局通过多次改组管理机构,修改管理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建立病理试验室、化学试验室强化对牛乳及其制品的纯净度、品质的检测,建造牲畜处置场以降低病、死牲畜对养殖业、食用者的安全风险,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知识宣传与教育活动以提高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等多种举措,使牛乳品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过,仍存在安全隐患如牛奶走私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一市叁治"的食品安全管理格局、价格因素等。(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俊义[8](2018)在《修约外交的艰难推进——改组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交涉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系根据1926年《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而设立,仍然保留着若干有损于中国司法主权的制度安排。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与有关各国展开交涉,以期彻底修改1926年协定。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行动,打破了列强试图保持现状之幻想,不得不同意谈判。中方的谈判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司法制度的完全中国法院,公使团则精心拟具A、B两种方案,分别以设置外籍共同法官和保有领事代表制为指向,均与中方既定目标相去甚远,南京谈判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1929年岁末,国民政府果断宣布废除领事裁判权以及临时法院听候改组之命令,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迫于事态紧急,不得不提出妥协方案,中外双方终于达成协定。国民政府在此一交涉中综合运用政治、外交等各种手段,迫使有关各国的立场节节后退,最终缔结之协定虽然未臻完美,但绝大部分既定目标艰难达成,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周育民[9](2018)在《一部叙述上海公共租界深层结构的史话——重评霍塞《出卖上海滩》》一文中研究指出霍塞的《出卖上海滩》自1940年出版之后,迅速成为风靡亚欧美叁大洲的畅销书。由于成书仓卒、错误较多和过于浪漫化的叙述,曾引致一些尖锐的批评。但无可否认,霍塞此书是在对于上海公共租界历史深层结构感悟基础上进行撰写的,他用"上海宪法"(Shanghai Constitution)、"上海架构"(Shanghai Scheme)和"上海心理"(Shanghai Mind)这些核心概念勾勒了公共租界历史的深层结构,对于上海公共租界的历史研究仍具有其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8年05期)
田肖红[10](2018)在《辛亥革命时期美国对上海公共租界政策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美国对上海公共租界的政策,既是这一时期美国整体对华政策的一部分,也是历史上美国对上海租界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探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国际交涉视野下的上海租界问题以及辛亥时期的中美关系问题的研究。通过对美国外交档案的解读可以发现,辛亥巨变之际,美国政府指示其驻华代表和其他力量以"维持安全"为由维护其上海租界特权,参与接管会审公廨并借机进一步夺占中国司法主权。在上海公共租界问题上,美国始终是与其他列强密切合作的,体现了维护在华利益是其对华政策始终一贯的根本原则。(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8年10期)
公共租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海公共租界存在八十年,其间不断扩张。卫生处从无到有,各职能部门的增设、职责的细化,反映了人们对卫生的需求及其作为市政建设的必要性。租界内与卫生相关的法律的出台,扩大了工部局的权力。工部局在建立自来水公司的事件中,巧妙地通过参股来控制公司,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同时借由自来水管的铺设,进一步掌控了界内华人的情况;更企图越界铺设自来水管,从而达到地界扩张的目的。工部局自1877年接管公济医院之后,正式承担起向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义务。20世纪初,工部局着手学校与社会卫生教育。以"卫生"之名,工部局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都得到了扩张。伴随社会力量参与卫生事业,上海公共租界的近代卫生体系得以完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租界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存钢,钱宗灏.基于社会学视角的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城市功能分化特性[J].华中建筑.2019
[2].严娜.以“卫生”之名的扩张——上海公共租界近代卫生体系的形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牟振宇.论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地籍图册(1849-1900)[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试点项目——汉口租界区二曜路公共空间“BlockbyBlock”实践[J].江苏城市规划.2019
[5].胡瑜锴.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房租初探——关于我国租房市场立法的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9
[6].沈辛成.生活污水系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形成——兼论公共卫生研究中的现代性误区[J].史林.2019
[7].郭立珍.近代上海公共租界食品安全管理及成效探析(1870—1937)——以牛乳品为中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8].张俊义.修约外交的艰难推进——改组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交涉述评[J].晋阳学刊.2018
[9].周育民.一部叙述上海公共租界深层结构的史话——重评霍塞《出卖上海滩》[J].史林.2018
[10].田肖红.辛亥革命时期美国对上海公共租界政策论析[J].东岳论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