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曾琦斐[1](2022)在《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实施"课程思政",核心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现知识素质与思想素质同步提升,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化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政素材,能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在传授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及创新素质教育等六个方面讨论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薛俊梅,吴俊明[2](2021)在《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加强创新素质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化学创新与创新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我国新发展阶段化学教育如何加强创新素质培养的一般思考。认为创新素质培养应开展3项基本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并且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学会化学创新思维。
白雪敏[3](2021)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素质教育》文中提出高校化学知识渗透于自然科学、化工技术等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现实工具应用属性,化学实验教学是对其进行原理探究、现象证实及现实关联的重要教学路径。在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战略的推动下,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也愈发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落实,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和态度。文章基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素质教育展开分析。
刘洪翔[4](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许可[5](2019)在《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的角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看是创新人才之间的竞争。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势在必行。而中学时期的学生拥有更完备的思想体系以及更强的自主动手能力,对于知识的接受和消化也更全面和具体,所以中学时期对于培养创新素养人才是一个关键时期,中学也是培养创新素养人才的主要阵地。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从中小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科学培育的指引作用,全面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评价体系。2017年9月,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建立贯通全学段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构建具有标准健全和覆盖全学段等特点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本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在绪论部分阐释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并界定了创新素养、创新素养培育方式、创新素养培育方式的评价、基于课堂观察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的评价这四个概念。除此之外,还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创新素养培育方式和对培育方式的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趋势做了阐释。其次,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建构了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先通过访谈相关专家了解一定数量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再将这些行为划分至不同维度,分别将五个维度及每个维度下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以1-9标度法形成问卷发至相关专家,进行赋权。该体系包括课堂提问、创设情境、课堂活动、讲解方式、培养主动性五个维度。再次,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结果统计,构建判断矩阵,使用秩和法算出五个维度及每个维度下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获得一、二级指标的重要度排序,建成最终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评价体系。最后,以相关政策为依据为二级指标厘定评价标准,为综合评价教师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提供了一种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可行的方法。并对本研究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了研究的设想,有待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继续完善。
陈勇刚[6](2018)在《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是个体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如何培养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建构了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结构模型;使用相关问卷调查了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设计教育实验进行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效果进行了评估,最后进行经验总结并得出结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理论探索、现状调查和教育实验三部分。第一部分:理论探索 本部分通过文献梳理与论证,在创造性系统观和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建构了包含环境因素、教育内容、教师因素等在内的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结构模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主要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创造性课堂环境和主要对教师产生影响的校园创新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涉及课程结构;教师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以及影响创造性教学行为的教师创新素质、创新观念等。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下:课程是创新素质培养的载体,处于基础地位,课程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素质,同时教师的教学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创造性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创新素质产生影响;校园创新环境影响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进而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第二部分:现状调查使用相关问卷量表调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现状、影响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因素现状、教师创造性观念及培养方式现状等,主要调查结果显示:①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在不同维度上发展不平衡;②大部分初中生创造性人格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在自信心、怀疑性和坚持性上还有不足;③学校创新环境处于中上水平,但是还存在教师绝对权威、课外活动空间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④教师偏爱的学生特征与创造性学生特征有较大出入,说明教师创造性培养观念有待提高,教师还无法很有效地应对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第三部分:教育实验 基于模型建构和现状调查的结果展开,分为教育实验中的干预方案和教育实验效果两个部分。(1)教育实验中的干预方案包括:①《学思维活动课程》的实施,根据以往实施经验和实验学校自身特点,采用了“专家培训引领——教师自主理论学习——集体微型课研讨备课——教师上学思维活动课——同伴课堂观察——课后反思交流——教育研究——学科教学应用”的课程实施模式;②创设校园创新环境,包括校长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加深对办学理念的理解、学校加强民主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③创设创造性课堂环境,从教学理念、资源利用、课堂提问、鼓励变通、小组活动、发展性评价、教学监控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创造性课堂环境营造的培训;④培养创新型教师,形成了一套“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自主反思和行为反馈”的教师培训模式,对教师进行了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培训,经过三年时间,教师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性教学行为有很大成长。(2)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实验效果:经过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以及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织模型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①《学思维活动课程》实施和创造性课堂环境创设都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影响,但是前者的影响更大;②《学思维活动课程》实施和创造性课堂环境创设都对学生创造性人格有影响,但是后者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学思维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而创造性课堂环境主要影响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方面;③《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和创新校园造性人格都有显着影响。④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人格都有显着影响。也就是说,《学思维活动课程》和创新校园环境通过影响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理论探索、现状调查和教育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学生创新素质受到环境、课程、教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干预,系统性地进行培养;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经过了教育实验的验证,能够对今后的创新素质培养研究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雷[7](2018)在《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间”使我们不断深思教育与创新的内在紧密关系,对于研究生这个具有较高学科专业水平的群体来说,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能否增强综合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培养侧重点来划分,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硕士和博士)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两个不同的方面,本论文着重评价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当前,更多的文献研究相对集中在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系统的探讨。当前,相对于工商企业创新能力的加速发展,我国偏重知识结构培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知识、专利、科研等方面创新能力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科研成果质量低,科研创新不明显,知识技术创新与产业生产服务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衔接,产学研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准确、有效的评价,以针对性地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深入探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通过推行“双一流”建设,使研究生教育由过去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欠缺是现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须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须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把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更新社会创新观念,深化改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体制,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须加强社会调研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创新,改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为研究生教育创造开放创新的研究环境,建立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革新,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有效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首先,本论文从创新、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出发,运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创新能力理论研究的成果,结合“双一流”建设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文献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归纳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并针对性的优选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其次,本论文从内在、外在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经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即研究生教育制度因素、研究生培养过程因素、研究生科研与学位论文因素、教育质量评价因素。通过文献梳理与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创新知识技能、创新思维、提升创新素质能力、创新内部动机四个组成部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属性是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成果能力。以此为理论基点,按照文献中对创新能力相关指标提及频率次数的排序结果,结合物元可拓模型对传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善和拓充,本论文确定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即:掌握创新知识能力、综合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过程能力、提升创新素质能力、产出创新成果能力。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针对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反映“双一流”建设创新人才关联性不显着的缺陷,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分析方法建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关注研究生掌握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过程能力对其最终创新能力的影响,契合了新时代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最后,设计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问卷,根据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分析了不同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不同地区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差异现状,并就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理性的解析才能收悉客观、真实的结果,本论文通过严谨的评价研究,针对性地思索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和具体路径。本论文认为,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划分是具科学性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具合理性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构建是有效和可行的。它能为全国不同地区高校改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王长江[8](2015)在《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是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分析、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习科学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并以初中物理为学科背景,探索了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过程;接着选取27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测量学指标良好的量表作为测试工具,开展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论文最后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理论探究、实验研究和实施建议三部分。本研究的理论探究部分,目的在于构建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这个框架以认知冲突、自主建构、思维监控、应用迁移四条基本原理为核心,包括4个基本教学环节:以诱发思维动机为特征的教学导入、以引发思维动力为特征的教学过程、以思维监控为特征的教学反思和以灵活运用为特征的应用迁移。第二部分,探讨在“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中,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物理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吸收了科学教育领域中概念转变、核心概念、论证教学与合作探究等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认知科学中的关于创新素质的最新研究成果。物理概念教学、规律教学、习题教学和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常见的4种教学形式。本研究从知识形成心理、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等方面,就如何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融入到这4种形式的教学中展开讨论,其中:在概念教学探索中,讨论了概念引入、概念形成、理解运用以及反思小结等环节的教学策略,并以《物质的密度》一节内容为教学课例,讨论了基本问题的设计、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最后展示完整的教学设计。在规律教学探索中,设计了“思维型”规律教学环节,讨论了提出问题、建立规律、运用规律以及反思小结等环节的教学策略,并以《平面镜》一节内容为教学课例,讨论了基本问题的设计、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最后展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在习题教学探索中,设计了习题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包括前后相继的两个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讨论了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形成计划、方案实施、回顾反思等5个环节的教学策略。在实验教学探索中,讨论了如何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融入到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的实验研究部分,目的在于探究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实验过程进行描述。本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进行前测-后测对照组设计。在实验方案中设计了以“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学校类别、学习基础类别为自变量,以知识理解、科学创造力、创造性倾向、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学习动机等为因变量的研究架构,研究对象为3所不同学校的学生;实验教师均自愿参加教学实验,并且都参加了培训;确定了每项具体研究的测试工具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第二部分,探究了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能显着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科学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内部学习动机以及创造性倾向之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三个层面。2.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不能显着提高学生创造性倾向之想象力层面,不能显着提升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3.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均能显着提高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科学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内部学习动机以及创造性倾向之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三个层面。4.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均能显着提高不同学校类别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以及创造性倾向之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三个层面。本研究的实施建议部分,对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概括起来,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能显着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赵艳红[9](2013)在《教学智慧:教师权衡的艺术》文中认为在当代教育改革进程中,不论是教育理论研究界所解释的,还是教学实践和教师教育中所诉求的,教学智慧被认为是优质教学需要的核心素质。在现代主义教学范式中,教学被简化为技术性实践,来源于研究者的教学知识被认为是有效教学需要的核心因素。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教学被延伸为任意性实践,来源于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被认为是有效教学需要的核心因素。基于这一矛盾,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和实践智慧的视角来看,教学是执中求和的道德性实践。这种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关于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实践知识,又要具有在特定情境中如何实现这些价值进行权衡的能力,因而,优质教学需要的教学智慧在本质上是实践智慧。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实践,促使他们形成教学道德实践观,本文深入地解释了教学实践的含义。从价值论的层面来看,教学实践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民主德性;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教师应深度理解学科知识的德性结构,形成参与式学习观,并将教学看作是伦理探究的过程;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看,教师的实践推理应该由“手段-目的”推理模式走向“目的构成式”推理模式。教师在运用理论时,应由“直接运用”的关系走向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双向互构的关系。要将教学创设为道德性实践,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由此,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优化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动性。教学实践问题具有价值冲突性和二重性。价值冲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冲突性,另一个是社会教育需求与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冲突性。二重性则是指教师既要对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行决策和判断,又要反思这一决策和判断背后的教学立场的合理性。这种冲突性和二重性决定教学智慧的本质属性是权衡性,而这种教学权衡的判断原则是由合理、效率和创新构成的优化标准。基于教师权衡中所表现的能动特征,构建观察教师教学智慧的能动倾向模型。当教学是技术性活动时,教师表现为反思性平衡的能动倾向,其能动性表现为选择适宜的普遍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来控制或消减教学实践的不确定因素,教学权衡中强调“效率”原则。当教学是任意性实践时,教师表现为感知性自发的能动倾向,过度沉浸于教学情境之中,忽视普遍性原则或偏离核心教学价值,教学权衡中重视“创新”原则。当教学成为道德性实践,教师表现为感知性平衡的能动倾向,既能洞察教学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又尊重普遍性原则,总是在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进行调适,使教学系统进入和谐共生状态,教学权衡中的判断原则是“优化”标准。这三种能动倾向中,感知性平衡的能动倾向才是教学智慧形成的标志。为了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本研究利用所构建的能动倾向模型调查了三位高中特级教师的能动特征。以教师的教学价值承诺作为普遍性原则,教学困境为个别事物,分析教师在走出教学困境时所表现的能动倾向,以判断教师是否具有教学智慧。个案研究中发现:三位教师在理解教学情境的意义以及权衡相互冲突的教学价值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能动倾向。两位教师呈现感知性平衡,而另一位教师呈现反思性平衡。在相似的教学背景下,特级教师的能动倾向呈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价值序列结构的不同和教学观不同。通过个案之间的比较分析对能动倾向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改。能动倾向模型强调了教师权衡时表现的能动特征,可能忽视教学智慧生成的其它重要因素。经过对教师的智慧型经验的再诠释,发现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原理。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教育性理解、生成的逻辑起点是要点聚焦性的情境洞察力、生成需要的思维是道德判断优先的教学慎思力、生成需要的行动倾向是适应性改变的教学施行力。根据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路径,可以将教师教学智慧分为三种类型:即以情境洞察为表征的直觉智慧、以教学慎思为表征的权衡智慧、以教学创新为表征的转化智慧。而影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关键因素则是选择自由度、理论、实践共同体和经验。根据教学智慧生成的表现性特征,走向教学智慧的教师学习应是理论与实践互动的一致性学习,教师学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以提升教师的洞察力和慎思力。根据影响教学智慧生成的关键因素,构建了理论、学科知识、经验和已有实践智慧组成的四维一体的教师学习系统模式。基于理论的教师学习中,理论的范围不能局限于工具性的教育理论,而应扩展到有关人性、社会、教育、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实践知识:课堂审议应是这种理论学习的最好方式。经验学习应关注经验的深层结构,而经验学习策略是澄清经验隐含的实践推理。学科学习应关注理解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学科学习的策略由学习学科教学法走向学科教育学。基于已有实践智慧的学习应关注实践智慧的内侧面,而叙事研究则是这种学习的最好方式。
阎国华[10](2012)在《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工科大学的数量和工科大学生的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经受过系统培养训练的未来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高低不仅与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创新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而且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的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创新素质是一个重要概念。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等素养的总和。创新素质则是个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潜能和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素养或特质。在教育实践中,既要强调个体潜能的开发,又要强调对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后天培养。在大工程观的视野下,当代工程的系统性、可持续性、工程科技的创新性、工程实践的辩证性都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由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三大要素构成。创新知识包含知识量和知识结构等要素;创新能力包含学习、观察、发现、组织协调和实践动手能力等要素;创新品格包含道德品质、个性特征等要素。三大要素构成“三位一体”的结构,分别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发挥着“基础”、“根本”和“导向”的功能,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化工具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分析发现: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总体上呈现中上水平,其创新知识的得分明显高于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各三级指标得分也有明显差异,显示出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各要素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比较,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创新素质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其不同创新要素之间呈现不平衡状况,甚至出现反差;重点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工科大学生之间创新素质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重点大学整体优于独立学院,但在创新品格方面独立学院稍强。在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相关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影响强度各不相同。影响强度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教师的作用、学生的主观因素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按照年级、生源地、培养层次、大学区位等对不同类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不同影响因素作用的强度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组群的学生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表明高等学校在对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培养提升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促进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要依照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当前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学生创新素质发展和提升的影响因素,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这些对策主要包括:1、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更新,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新的教育理念。2、构建旨在提升创新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师资培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3、加大资源保障与条件创设的力度,对工科大学生加强指导、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提供支持等。4、强化对工科大学生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差异化的创新素质提升策略。5、营造适宜创新素质提升的环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营造宽容失误的创新文化氛围。6、激发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主体自觉性,大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自我期望,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锤炼创新品格。
二、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合有机化学学科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
二、结合化学工作者先进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三、结合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危害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
四、结合有机化学安全规则进行安全教育 |
五、结合国内外有关食品生产及投毒案例进行法制教育 |
六、结合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 |
七、结束语 |
(2)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加强创新素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搞好创新教育,我们责无旁贷 |
1.1 我国新发展阶段需要强化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
(1) “行动”: |
(2) “新型”“举国体制”: |
(3) “关键核心技术”: |
(4) “创新链整体效能”: |
1.2 进行创新教育,化学教育是我们的主阵地 |
1.3 有必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接受化学创新教育吗 |
2 化学创新与创新素质概述 |
2.1 化学创新概述 |
2.2 创新素质概述 |
3 我国新发展阶段化学教育如何加强创新素质培养的一般思考 |
3.1 引导学生打好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 |
3.2 重视发挥背景知识助推创新的作用 |
3.3 有计划地让学生亲历化学的创新活动,丰富学生的创新化学体验 |
3.4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
3.5 重视训练学生细心周密、认真做事的态度 |
3.6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创造的习惯 |
4 创新素质培养的基本建设 |
4.1 创新教育的环境建设 |
4.2 创新教育的制度建设 |
4.3 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
5 特别注意让学生学会化学创新思维 |
(3)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1.1 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活动不足 |
1.2 学生参与实验情绪不活跃 |
1.3 化学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 |
1.4 化学实验评价体系不利于教学相长 |
2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素质教育改革措施 |
2.1 激发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自主意识 |
2.2 培养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
2.3 创新性地调整化学实验内容 |
2.4 构建多元互动性实验评价体系 |
3 结语 |
(4)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1.创新素养 |
2.创新素养培育方式 |
3.对创新素养培育方式的评价 |
4.基于课堂观察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的评价 |
(四)国内外有关创新素养培育评价的研究现状 |
1.国内外有关创新素养的研究 |
2.国内外创新素养培育的研究 |
3.国内外创新素养培育评价的研究 |
4.国内外创新素养培育评价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二、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依据与原则 |
(一) 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依据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
(二)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
1.建构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2.建构指标体系的原则 |
三、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选取与体系建构 |
(一)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二)使用访谈法对指标进行提炼与选取 |
1.访谈对象说明 |
2.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3.访谈提纲的设计思路 |
4.访谈实录 |
(三)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四)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的内涵 |
1.课堂提问 |
2.创设情境 |
3.课堂活动 |
4.讲解方式 |
5.主动性培养 |
四、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的问卷制作与实施 |
1.问卷发放对象说明 |
2.问卷发放对象的基本情况 |
3.设计问卷的思路 |
4.问卷的回收与整理 |
(二)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的赋权 |
(三)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的模型 |
2.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权重 |
3.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
五、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标准的厘定 |
(一)评价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
1.评价标准的含义 |
2.评价标准的作用 |
(二)厘定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标准的原则 |
1.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原则 |
2.通用性原则 |
3.结果导向性原则 |
(三)厘定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标准的依据 |
(四) 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
六、结论 |
(一)研究小结 |
1.筛选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 |
2.使用德尔菲法对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赋权 |
3.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
4.厘定了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
(二)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1.研究的创新点 |
2.研究的不足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 |
1.1.2 创新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
1.1.3 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创新素质的涵义 |
1.3.2 创新素质的影响因素 |
1.3.3 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与方法 |
1.3.4 国内外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进程 |
第2章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模型建构 |
2.1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2.1.1 创造性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模型 |
2.1.2 教育生态学理论 |
2.2 学校生态环境中影响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
2.2.1 学校生态环境 |
2.2.2 影响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因素 |
2.2.3 影响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因素 |
2.2.4 影响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师因素 |
2.3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结构模型 |
第3章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初中生创造性现状调查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结果 |
3.2 学校环境调查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结果 |
3.3 教师有关创造性培养的观念调查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实验方案 |
4.1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
4.2 开设创新课程 |
4.2.1 《学思维活动课程》介绍 |
4.2.2 《学思维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 |
4.3 创设创新环境 |
4.3.1 创设创新的校园环境 |
4.3.2 创设创新的课堂环境 |
4.4 培养创新教师 |
4.4.1 方案目标 |
4.4.2 教师创新培训的主要措施 |
4.4.3 培训创新型教师的实施情况 |
4.4.4 教师创造性教学案例 |
第5章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实验效果 |
5.1 实验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假设 |
5.2 实验设计 |
5.2.1 设计方法 |
5.2.2 变量界定 |
5.2.3 实验对象 |
5.2.4 实验工具 |
5.3 实验过程 |
5.4 数据处理 |
5.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5.1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方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
5.5.2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方案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
5.5.3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方案对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影响 |
5.6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经验总结 |
6.2.1 实施创新课程方面的经验 |
6.2.2 创设创新环境方面的经验 |
6.2.3 培养创新教师方面的经验 |
6.3 研究的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概述 |
2.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 |
2.1.1 创新能力的内涵 |
2.1.2 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3 “双一流”建设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2.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 |
2.2.1 创新能力培养范畴 |
2.2.2 创新能力培养要素 |
2.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简介 |
2.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方法 |
2.4.1 动态综合评价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3 物元可拓评价法 |
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 |
3.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1.1 招生考试制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1.2 学科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2.1 课程设置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2 实验课程和社会调研训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3 导师队伍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4 教育环境氛围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学位论文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3.1 科研实践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3.2 学位论文学术价值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属性 |
3.6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验证 |
3.6.1 开放性调查访谈 |
3.6.2 问卷理论基础和结构 |
3.6.3 建立问卷初稿项目库 |
3.6.4 问卷项目与评分方法 |
3.6.5 问卷编制流程图 |
3.6.6 问卷测试方法 |
3.6.7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动态性原则 |
4.1.3 激励性原则 |
4.1.4 可操作性原则 |
4.1.5 可比性原则 |
4.1.6 导向性原则 |
4.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4.2.1 导向功能 |
4.2.2 描述功能 |
4.2.3 评价功能 |
4.2.4 预测功能 |
4.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 |
4.3.1 发散阶段 |
4.3.2 收敛阶段 |
4.3.3 试验修订 |
4.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与模型分析 |
4.4.1 设计思路 |
4.4.2 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
4.4.3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分析 |
4.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与科学性分析 |
4.5.1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4.5.2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4.5.3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性分析 |
4.5.4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5.1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5.1.1 现状分析 |
5.1.2 比较分析 |
5.2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分析 |
5.3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及人数比较分析 |
5.3.1 总体特征 |
5.3.2 人数分布 |
5.3.3 差异比较 |
5.3.4 数据处理分析 |
5.4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分析 |
5.5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5.5.1 综合评价概况 |
5.5.2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型 |
5.5.3 计算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思索 |
6.1 路径的含义与内涵 |
6.1.1 路径的含义 |
6.1.2 路径的内涵 |
6.2 基本路径 |
6.2.1 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理念 |
6.2.2 制定促进创新的教育制度体系 |
6.2.3 严格控制创新教育过程的实施 |
6.3 具体路径 |
6.3.1 强化实践创新过程能力的培养 |
6.3.2 改变研究生知识体系结构上的缺失 |
6.3.3 提高产出创新成果能力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
6.3.4 构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
6.3.5 建立结果为导向的创新评价机制 |
6.3.6 完善创新培养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系列访谈提纲 |
附录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级指标专家评分表 |
附录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提及频率专家评分表 |
附录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项目专家评分表 |
附录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6: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调查表 |
附录7: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分标准专家评分表 |
附录8: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排序打分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8)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
1.1.2 学术领域的持久关注 |
1.1.3 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学理论的关注焦点 |
1.3.2 科学教学研究的进展 |
1.3.3 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进程 |
第2章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探索 |
2.1 “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建构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基本原理 |
2.1.3 核心思想 |
2.1.4 “思维型”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中概念教学探索 |
2.2.1 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 |
2.2.2 概念教学环节设计 |
2.2.3 概念教学策略分析 |
2.2.4 概念教学设计示例 |
2.3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中规律教学探索 |
2.3.1 规律形成的心理过程 |
2.3.2 规律教学环节设计 |
2.3.3 规律教学策略分析 |
2.3.4 “思维型”规律教学示例 |
2.4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中习题教学探索 |
2.4.1 程序性知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
2.4.2 习题教学环节设计 |
2.4.3 习题教学策略分析 |
2.4.4 “思维型”习题教学示例 |
2.5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中实验教学探索 |
2.5.1 演示实验教学探索 |
2.5.2 分组实验教学探索 |
第3章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创新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假设 |
3.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对象 |
3.2.3 实验工具 |
3.2.4 实验程序 |
3.2.5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影响 |
3.3.2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 |
3.3.3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性倾向的影响 |
3.3.4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
3.3.5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 |
3.3.6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
3.4 综合讨论 |
3.4.1 对实验方法的讨论 |
3.4.2 对实验过程的讨论 |
3.4.3 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
3.5 实验结论 |
第4章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 |
4.1 教学准备方面的建议 |
4.2 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 |
4.3 教学活动方面的建议 |
4.4 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 |
4.5 教学环境方面的建议 |
4.6 教学评价方面的建议 |
第5章 结语 |
5.1 研究的回顾与结论 |
5.1.1 研究回顾 |
5.1.2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5.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5.2.2 研究的局限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教学智慧:教师权衡的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立题缘起 |
(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诉求 |
(二) 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学智慧的呼唤 |
(三) 异彩纷呈的智慧话语和教学智慧的认同危机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教学智慧相关研究概述 |
(二) 国内教学智慧相关研究概述与方法论反思 |
三、本研究的方法论 |
(一)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互辉映 |
(二)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辩证统一 |
(三) 本研究方法的选择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教学实践的意蕴 |
一、实践的内涵分析 |
(一) 实践的基本含义 |
(二) 实践主体的存在特征 |
(三) 实践的三种形态 |
二、价值论实践下的教学活动 |
(一) 教学实践意味着关注精彩观念的诞生 |
(二) 教学实践意味着关注想象力的发展 |
(三) 教学实践意味着关注民主德性的培育 |
三、认识论实践下的教学活动 |
(一) 教学实践意味着理解学科知识的德性结构 |
(二) 教学实践意味着参与式学习 |
(三) 教学实践意味着伦理性探究 |
四、方法论实践下的教学活动 |
(一) 教学实践意味着走向“目的构成式”推理 |
(二) 教学实践意味着走向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构 |
小结 |
第二章 教师教学智慧的应然分析 |
一、教师教学智慧是实践智慧抑或理论智慧 |
二、实践智慧的概念框架 |
(一) 基于文字学与词源学的智慧 |
(二) 儒家智德的三维结构:知、权、诚 |
(三) 实践智慧的二重结构:明智德性与伦理德性 |
三、教学智慧的内涵分析 |
(一) 相似概念的内涵辨析 |
(二) 教学智慧的概念界定 |
(三) 权衡性:教学智慧本质属性 |
四、优化:教师权衡的判断原则 |
五、教学权衡的能动倾向 |
(一) 感知性自发:沉醉于情境的能动倾向 |
(二) 反思性平衡:原则驱动的能动倾向 |
(三) 感知性平衡:普遍与特殊互动的能动倾向 |
小结 |
第三章 教师教学智慧的实然透视 |
一、研究设计 |
二、三位特级教师简介 |
三、教学使用信念 |
四、走出教学困境 |
五、教学价值承诺 |
六、特级教师能动倾向分析 |
(一) 感知性平衡:申老师的能动倾向 |
(二) 感知性平衡:陈老师的能动倾向 |
(三) 反思性平衡:宁老师的能动倾向 |
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标志 |
一、三位教师能动倾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
二、能动倾向模型对洞察教师教学智慧的要求和局限性 |
三、申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过程 |
四、教学智慧的表现性特征 |
(一) 对学科知识的教育性理解:教学智慧形成的一个前提 |
(二) 情境洞察:教学智慧生成的逻辑起点 |
(三) 教学慎思:教学智慧生成的思维方式 |
(四) 教学施行:教学智慧生成的行动倾向 |
五、教学智慧的表现类型 |
(一) 以情境洞察为表征的直觉智慧 |
(二) 以教学慎思为表征的权衡智慧 |
(三) 以教学创新为表征的转化智慧 |
六、影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主要因素 |
(一) 选择自由度 |
(二) 教育理论的引领 |
(三) 实践共同体的协商 |
(四) 已有经验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走向教学智慧的教师学习 |
一、不同能动倾向的教师学习观 |
(一) 对应性学习:反思性平衡的教师学习观 |
(二) 一致性学习:感知性平衡的教师学习观 |
二、四维一体:走向教学智慧的教师学习模式 |
(一) 四维一体的教师学习模式 |
(二) 课堂审议:基于理论的教师学习路径 |
(三) 教学推理明晰化:基于经验的教师学习路径 |
(四) 学科教育学:基于学科的教师学习路径 |
(五) 叙事研究:基于实践智慧的教师学习路径 |
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后续研究的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10)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创新点 |
2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要素和结构 |
2.1 关于创新素质及相关概念的理论解析 |
2.2 工程实践变革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期待 |
2.3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要素及其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的分析与评估 |
3.1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的量表编制及其测量 |
3.3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的总体分析与评估 |
3.4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的分类分析与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4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因素实测和数据处理 |
4.3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4.4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影响因素的分类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对策 |
5.1 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更新 |
5.2 构建面向创新素质的新教学模式 |
5.3 加大资源保障与条件创设的力度 |
5.4 实施创新素质提升的差异化策略 |
5.5 营造适宜于创新素质提升的环境 |
5.6 激发创新素质提升的主体自觉性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 曾琦斐.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1)
- [2]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加强创新素质培养[J]. 薛俊梅,吴俊明. 化学教学, 2021(11)
- [3]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素质教育[J]. 白雪敏. 化工管理, 2021(17)
- [4]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的角度[D]. 许可.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D]. 陈勇刚.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7]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刘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8]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D]. 王长江.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9]教学智慧:教师权衡的艺术[D]. 赵艳红. 西南大学, 2013(02)
- [10]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 阎国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