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税收政策安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与制度
税收政策安排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雷,杨晓萌,金哲[1](2019)在《海南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税收政策与制度安排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观国际高水平自由港的税收政策与制度,共有的特征是:简税制、低税负、零关税。通过比较借鉴国际高水平自由港的税收政策与制度,基于海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更加优惠、灵活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制度安排:到2020年,基本建立适应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税收政策制度体系,重点实行符合海南实际、更加优惠、更加灵活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建设海南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制度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到2025年,通过简化税制,创新实行高效、透明、现代化的税收制度,初步建立适应自由贸易港的税收政策制度体系。(本文来源于《南海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梁宣健,张利,胡渡[2](2019)在《关于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税收政策安排影响的分析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积极查阅收集中美贸易战相关背景资料并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战最新进展情况,深入研究双方的利益诉求和反制措施,着眼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整体大局,逐项梳理分析了贸易战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贸易战的税收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经济》期刊2019年03期)
徒芳草[3](2018)在《新常态下税收安排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作为政府治理和宏观调控基本工具和手段的税收安排起着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合理的税收安排,有效地调节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激励或约束主体的经济行为选择,从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税收安排是一种政府合法获取财政收入、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制度安排。本文即是以新常态下税收安排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税收安排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优化。(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4](2016)在《国务院部署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部署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意见》指出,建立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16-06-15)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5](2015)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可借税收一臂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财政金融风险逐步显露、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宏观经济平衡的难度加大、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等各种风险和挑战。如果应对不力,中国经济有可能陷入长期停滞于中等收入阶段,难以跨入高收入阶段的“中等收入陷阱”。深化税制改革和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税务报》期刊2015-07-08)
张希[6](2014)在《税收安排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其政策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各区域的发展共同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也纷纷出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突出,贫富悬殊、分配不公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低端化、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要保障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区域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方式。所谓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是指区域经济由传统粗放式、外延式、注重量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式、内涵式、注重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的发展转变到主要依靠创新发展的方式上来;二是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变,从低端化、不均衡的结构转变到高度化、协调性的经济结构上来,其中,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叁是经济发展效应的转变,即从以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四是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即从注重GDP增长、注重财富的扩大转变到注重人的需要、民生幸福和共享发展成果上来,收入分配的公平是其中根本性指标。在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诸多因素中,作为政府治理和宏观调控基本工具和手段的税收安排起着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合理的税收安排,有效地调节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激励或约束主体的经济行为选择,从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税收安排作为一种政府合法获取财政收入、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收什么税,收多少税和如何收税的设定和安排,通过一定的税收结构、税率、宏观税负等体现出来。税收安排一方面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在国家财政和市场之间的分配,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为政府公共品的供给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主体经济行为的成本收益预期,调节相关主体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行为选择。具体而言,税收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区域创新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收入分配公平等来实现。首先,在全面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文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和具体体现入手,理论分析了税收安排的调控机制和手段,揭示了税收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路径和机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角下税收安排的调控手段包含微观市场调控、中观产业调控和宏观财政政策调控叁个方面。微观市场调控机制主要体现在其对微观市场主体的生产要素成本、产出成本比、技术进步和资源使用成本等方面的调节上。中观产业调控机制主要体现在微观市场调控作用下不同产业的产品平均价格、边际成本率和均衡产量的差异化上。宏观财政政策调控机制主要体现了税收的正负双向作用,即一方面税收加重了市场主体的成本,另一方面为政府优化市场环境的政府支出提供了财力支持。税收安排通过以上调控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影响,其影响路径和机理如下:优惠的税收安排和以税收为财力支持的政府采购有利于提升市场主体的技术创新偏好,推动技术进步,转变整个经济发展的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或者较重的税收负担通过对一些具有某构成要素共同特征的市场主体产生正向或者负向的影响,进而对该构成要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生态环境可持续化是经济发展效应转变的重要外化表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内部化制度机制是税收安排影响经济发展效应转变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目标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区域收入公平,收入来源征税、税收转嫁和社会保障等路径是实现区域收入公平,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转变的重要手段。然后,论文在对我国区域税收安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和检验了税收安排对区域创新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路径和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当前宏观税负水平影响区域创新发展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有利于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就税收结构而言,流转税占总税额比例越高的地区区域创新发展程度相对越高。就区域而言,东部地区的企业所得税占比与东部地区创新产出呈显着负相关。(2)税收安排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叁个层面:微观层面,流转税和所得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出U型影响路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呈现出倒U型影响路径,同时资源税的征收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中观层面,第二、叁产业税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出U型影响路径,第二产业税收增加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叁产业税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呈现出倒U型影响路径;宏观层面,宏观税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呈现出U型影响路径。就区域而言,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的东部地区,流转税和所得税各变量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中西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的主要区域,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增加在税收转嫁的影响下使得劳动力成本受到更为敏感的影响,故该区域流转税和所得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更为显着。(3)宏观税负过重使得企业为了缓解税收带来的成本压力,将环境污染成本外部化,不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税的征税有利于推动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就区域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宏观税负对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化的负向影响更为显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资源税对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化的正向影响更为显着。(4)整体而言税收并没有起到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个人所得税与区域收入差距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我国实行的分类所得税制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力度不足,没有增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差距调节功能;消费税与收入差距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随着房产税的增加,收入差距在缩小。最后,根据前述理论和实证分析,论文在对我国税收安排进行综合审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区域创新发展方面,制定差异化的税收安排促进各个地区的区域创新发展,维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基于企业创新目的进行税收结构优化调整,基于技术外溢理论设计合理的税收优惠安排;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针对不同区域合理设置生产要素税收区间,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政策,针对资源充裕生产区域合理改革资源税,优化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区域差异化税收安排,合理运用税收优惠和制度化等措施,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增设环境保护税改善环境质量,在不同区域实现各税种税率的差异化调节机制,建立灵活高效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征管和使用制度保证环境相关税收政策的实行,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区域收入公平方面,优化税制结构促进收入公平,完善具体税种发挥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开征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税种,完善和调整税收征管体系促进税收调控的有效发挥。(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10-08)
陆静波[7](2013)在《内地与港澳间税收安排个税政策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港澳税收居民因跨境工作受雇所得双重征税的问题,根据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安排(以下简称《安排》)受雇所得条款(与澳门间安排为非独立个人劳务条款,以下统称"受雇所得条款"),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执行内地与港澳间税收安排涉及个人受雇所得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6号,以下简称"16号公告"),(本文来源于《国际税收》期刊2013年12期)
陈艳敏[8](2013)在《部安排今年落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陈艳敏报道: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关于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有关决定,推动落实《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文件精神,促使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顺利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3月28日在北京召开2013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工(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报》期刊2013-03-29)
许崴[9](2011)在《试论中国税收结构优化的政策与策略安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中国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转变,应重视税收结构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匹配与协调,优化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增大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转型为房产税或物业税财政,优化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规模并适当降低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2011年08期)
殷吉昌[10](2009)在《5.12地震灾区经济复苏的税收优惠政策安排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5.12地震灾区执行灾后税收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和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分析,得出地震灾区经济复苏的税收制度安排存在某些缺陷和不到位的地方,提出地震灾区税收制度安排应进一步贴近灾区实际,充分调动受灾企业恢复生产的信心和非受灾企业投身灾区恢复重建和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地震灾区经济的全面复苏。(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09年08期)
税收政策安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积极查阅收集中美贸易战相关背景资料并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战最新进展情况,深入研究双方的利益诉求和反制措施,着眼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整体大局,逐项梳理分析了贸易战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贸易战的税收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税收政策安排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雷,杨晓萌,金哲.海南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税收政策与制度安排的思考[J].南海学刊.2019
[2].梁宣健,张利,胡渡.关于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税收政策安排影响的分析报告[J].天津经济.2019
[3].徒芳草.新常态下税收安排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4]..国务院部署开展公平竞争审查[N].证券时报.2016
[5].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可借税收一臂之力[N].中国税务报.2015
[6].张希.税收安排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其政策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4
[7].陆静波.内地与港澳间税收安排个税政策变化[J].国际税收.2013
[8].陈艳敏.部安排今年落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工作[N].中国电子报.2013
[9].许崴.试论中国税收结构优化的政策与策略安排[J].经济与管理.2011
[10].殷吉昌.5.12地震灾区经济复苏的税收优惠政策安排探讨[J].科技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