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抗剪强度论文-韩宜星,刘学瑞

抗震抗剪强度论文-韩宜星,刘学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震抗剪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砖,抗震抗剪

抗震抗剪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韩宜星,刘学瑞[1](2015)在《试析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边的一切都越来越关注,近些年来环境在不断的恶化,地震、雾霾等环境污染逐渐的加剧,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使得我们对抗震的措施也不断的重视。所以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5年01期)

韩夏[2](2013)在《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侧刚度和抗剪强度控制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建造简单,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在我国中小城市和乡镇地区应用较为普遍。由于材料性能的差异,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部分和上部砌体楼层抗剪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差异较大。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一些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倒塌。为了研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合理破坏模式,探究影响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破坏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其实现合理破坏模式的具体方法,很有必要从刚度和强度角度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已有震害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种针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合理破坏模式;通过对汶川地震中叁栋震害建筑进行反演分析,证明从刚度和强度角度来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的必要性;然后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叁维模型,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底层与过渡层不同屈服强度系数比(下文简称“屈强比”)和过渡层与底层不同抗侧刚度比(下文简称“刚度比”)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且从刚度和强度角度,提出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实现合理破坏模式的具体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合理破坏模式可选择为:底层框架-抗震墙部分应该为主要变形、耗能部位;同时,底层不发生可能引起倒塌的塑性变形,抗震墙和框架柱应保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②汶川地震震害建筑反演分析结果表明:仅通过过渡层与底层的刚度比来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是不全面的,应该从刚度和强度两个角度同时进行控制;另外,底层填充墙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刚度和强度的贡献不容忽视。③刚度比和屈强比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有显着影响。刚度比越大,底层破坏程度越严重,上部楼层破坏程度越轻;屈强比越大,底层破坏程度越轻,上部楼层破坏越严重。为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实现本文提出的合理破坏模式,在7度0.1g区,该类房屋刚度比和屈强比应同时控制在1.25~2.00和0.6~0.9范围内。(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3-05-01)

吕伟荣,施楚贤,刘锡军,胡张齐[3](2012)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中关于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设计强度取值上存在的问题,在砌体剪压破坏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已有58片混凝土砌块砌体墙的剪压试验结果,提出了具有下降段的剪压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平均值曲线公式,并推导出具有可靠度保证的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公式。与现行规范相比,提出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公式不仅解决了现行规范间的不统一,而且较好的实现了剪压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剪摩、剪压和斜压3类破坏形态的模拟,避免了现行规范中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抗剪设计强度取值的不合理和不安全,可运用于高层配筋砌块砌体结构设计。(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2年05期)

付玉辉[4](2012)在《关于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塑性铰区约束箍筋最低用量及桥墩抗剪强度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新版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与国外规范中塑性铰区最低约束箍筋用量公式的对比,指出若按照新版抗震设计细则要求的塑性铰区最低约束箍筋用量配置桥墩箍筋可能无法满足抗震设计预期的延性要求,进而得出在相同配筋条件下的桥墩抗剪能力人为低估。(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2年04期)

于敬海,孙琼[5](2012)在《AAC砌块墙体抗震抗剪强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高宽比与竖向压应力对AAC砌块墙体抗震抗剪强度影响较显着,同时比较已有的几种砌体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提出以主拉力理论为基础,考虑高宽比影响的无筋AAC砌块墙体抗震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该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分析表明:当高宽比对墙体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时,该公式具有较普遍使用意义。(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2年01期)

蔡勇[6](2011)在《砌体在剪-压复合作用下抗震抗剪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剪-压复合作用下砌体抗震抗剪强度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各种工况的砌体材料进行算例计算,全面分析了目前抗震规范中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现行抗震规范以主拉应力强度理论和剪摩强度理论两种强度理论分别确定砖砌体和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震抗剪强度,强度值随竖向正应力σ0,eq的增加而单调增加,与试验结果不符合,尤其是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随竖向正应力σ0,eq的增加而取值过高,偏于不安全。相比之下,以最小耗能原理为理论基础建立的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较为合理。(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1年02期)

方亮[7](2009)在《蒸压粉煤灰砖墙抗震抗剪强度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蒸压粉煤灰砖是一种我国独有的墙体材料。早年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砖的耐久性较差,其使用受到限制。通过对压制成型和蒸汽养护等工艺环节的改进,使得砖的强度和耐久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合理地应用这种新型蒸压粉煤灰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下达了编制《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应用技术规范》的任务。本研究为规范编制项目前期试验研究的一个子课题。主要包括:蒸压粉煤灰砖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砌体墙片抗震抗剪强度研究。通过11片墙的拟静力试验,其中包括蒸压粉煤灰实心砖墙7片、蒸压粉煤灰多孔砖墙2片、烧结普通砖墙2片,观察了墙片的工作过程和破坏形态,实测了墙片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滞回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将试验结果与烧结粘土砖墙片的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竖向压应力、块材种类及构造柱等因素对蒸压粉煤灰砖墙片的抗震抗剪强度和其它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蒸压粉煤灰砖墙片的抗震性能与烧结粘土砖墙片的基本相当,适宜在低烈度震区推广使用。本文分析了各向同性材料假设条件下和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假设条件下的适合于砌体材料的主要强度理论,由此推导了平面剪压复合应力状态下砌体的破坏准则。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6类适合于砌体的破坏准则。本文还通过分析,采用宏观条件下的墙模型模拟平面内剪压复合作用下的墙片,并根据构件与强度理论中微元体的区别,提出修正墙模型的方法。利用修正的砌体墙模型推导、拟合基于不同强度理论的墙片抗震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将墙模型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和规范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推荐采用基于四参数连续帽子模型的公式计算砌体墙片的抗震抗剪强度。(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09-04-01)

梁建国,方亮[8](2009)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烧结普通砖砌体与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抗震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现行抗震规范中采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抗震抗剪强度取值偏于不安全的结论,并结合国内58片墙体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设计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9年01期)

吕伟荣,施楚贤,刘桂秋[9](2008)在《剪压复合作用下砌体的静力与抗震抗剪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经典的库仑破坏、主拉应力破坏和主压应力破坏理论为基础,引入模糊数学中模糊理论,首次提出将砌体在剪压复合作用下的剪摩、剪压和斜压叁类破坏划分为两个破坏区,即剪摩-剪压破坏区和剪压-斜压破坏区。运用权函数将对应于不同破坏形态的经典破坏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导出相应的砌体在剪压复合作用下的抗剪强度公式,并加以简化。经对比表明,计算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针对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计算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上述破坏区理论的砌体静力与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式不仅简单,偏于安全,且较现行规范公式有较大的改进,能直接应用于高层砌体结构设计。(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8年04期)

胡永[10](2007)在《美国桥梁抗震规范中各桥墩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强震动作用下的剪切机理。在评述美国ATC-32、Caltrans规范及Priestley等人建议的桥墩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从公式组成的角度分析了采用这3种计算公式进行桥墩抗剪强度计算时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12个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试验与分析,得出结论:ATC-32和Caltrans规范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相对保守,但对低延性墩的评价却偏不安全;Priestley等人建议的公式与试验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07年02期)

抗震抗剪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建造简单,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在我国中小城市和乡镇地区应用较为普遍。由于材料性能的差异,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部分和上部砌体楼层抗剪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差异较大。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一些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倒塌。为了研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合理破坏模式,探究影响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破坏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其实现合理破坏模式的具体方法,很有必要从刚度和强度角度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已有震害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种针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合理破坏模式;通过对汶川地震中叁栋震害建筑进行反演分析,证明从刚度和强度角度来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的必要性;然后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叁维模型,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底层与过渡层不同屈服强度系数比(下文简称“屈强比”)和过渡层与底层不同抗侧刚度比(下文简称“刚度比”)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且从刚度和强度角度,提出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实现合理破坏模式的具体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合理破坏模式可选择为:底层框架-抗震墙部分应该为主要变形、耗能部位;同时,底层不发生可能引起倒塌的塑性变形,抗震墙和框架柱应保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②汶川地震震害建筑反演分析结果表明:仅通过过渡层与底层的刚度比来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是不全面的,应该从刚度和强度两个角度同时进行控制;另外,底层填充墙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刚度和强度的贡献不容忽视。③刚度比和屈强比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有显着影响。刚度比越大,底层破坏程度越严重,上部楼层破坏程度越轻;屈强比越大,底层破坏程度越轻,上部楼层破坏越严重。为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实现本文提出的合理破坏模式,在7度0.1g区,该类房屋刚度比和屈强比应同时控制在1.25~2.00和0.6~0.9范围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震抗剪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韩宜星,刘学瑞.试析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J].四川水泥.2015

[2].韩夏.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侧刚度和抗剪强度控制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3

[3].吕伟荣,施楚贤,刘锡军,胡张齐.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

[4].付玉辉.关于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塑性铰区约束箍筋最低用量及桥墩抗剪强度的探讨[J].北方交通.2012

[5].于敬海,孙琼.AAC砌块墙体抗震抗剪强度计算方法[J].低温建筑技术.2012

[6].蔡勇.砌体在剪-压复合作用下抗震抗剪强度分析[J].建筑结构.2011

[7].方亮.蒸压粉煤灰砖墙抗震抗剪强度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

[8].梁建国,方亮.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研究[J].建筑结构.2009

[9].吕伟荣,施楚贤,刘桂秋.剪压复合作用下砌体的静力与抗震抗剪强度[J].工程力学.2008

[10].胡永.美国桥梁抗震规范中各桥墩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的差异[J].中外公路.2007

标签:;  ;  ;  

抗震抗剪强度论文-韩宜星,刘学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