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鹏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宁夏中卫755000)
【摘要】皮脂腺囊肿是面部皮肤常见疾病,它可逐渐增大或合并感染,必须手术切除,传统作法是梭形切口完整摘除囊肿,切口瘢痕较长,尤其是较大的囊肿,给患者较大的精神压力。我们采用小切口切除不同类型的囊肿获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小切口美容法;切除术;皮脂腺囊肿
【中图分类号】R7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186-02
皮脂腺囊肿(sebaceouscyst)俗称“粉瘤”,好发于头颈面部的粉瘤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变,主要病因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害人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特点为缓慢生长的良性病变,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好发于头、颈、面和胸背部。由于面、颈部发生的巨大囊肿隆起于皮肤表面,手术切除切口长,传统外科手术瘢痕明显,部分患者常因颜面外观不佳而抗拒手术,导致囊肿缓慢增大,有时并发感染脓肿形成。我科近期收治1例颌面部较大囊肿肿物患者,采用小切口美容法手术切除,治疗效果佳,特此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男,46岁,右耳部下颌面部肿物20余年。诊断:右颌面部皮脂腺囊肿。查体:右侧耳垂部及上颌部皮肤呈类圆形隆起,似鸡蛋大小,部分耳垂抬高,大小约5.5*6.5cm,无压痛,皮肤表面变薄,无溃破,活动度小,触之光滑,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入院后行腮腺CT及肿物B超扫描,未见腮腺异常,B超提示皮下肿物。
1.2手术方法
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消毒洞巾,局麻后在肿物表面沿肿物后缘于上颌骨处皮肤皱折作直切口长约1.5cm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用组织钳夹住肿物表面,轻轻提起,沿肿块囊壁进行剥离,剥离出局部囊壁后,助手配合用小蚊式血管钳钳夹囊壁两侧并在中央切开囊壁,用挤压及刮匙搔刮的方法清除净肿块内容物。再用1把小蚊式血管钳探及钳夹囊壁底部,助手用另1把蚊式钳钳夹囊壁口部,2人同时轻提蚊式钳并上下、左右轻轻晃动,尽量将囊壁自组织内撕脱剥离。为确保囊壁彻底清除干净,可用刮匙头缠以碘酒纱布,沿囊肿腔内充分搔刮及擦拭,并用碘酒囊腔内浸泡烧灼5分钟。盐水冲洗囊腔内切口,修剪皮肤多余皱褶,5/0可吸收缝合线分层缝合,加压包扎。
2.结果
患者伤口7日拆线,I期愈合,无面部神经损伤,无腮腺瘘,无血肿及明显瘢痕形成,切口呈细线样瘢痕,位于上颌骨后,外观极不明显。病理回报符合皮脂腺囊肿表现,术后随访1年。无肿物复发及切口感染。
3.讨论
此病例为颌面部较大大皮脂腺囊肿,病史长达20余年,肿物生长缓慢,肿物直径较大,颜面畸形明显。术前须注意鉴别诊断:(1)皮样囊肿:为囊性畸胎瘤,好发于身体中线附近,浅表者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等处(眉梢或颅骨接缝处可于颅内交通呈哑铃状)。位于皮下,不与皮肤粘连而与基底部组织粘连紧,手术前需充分估计;(2)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多因外伤(尤其刺伤)将表皮植入真皮而成。囊肿壁由表皮组织部成,囊内容物为角化鳞屑。肿物表面常有角质增生,好发于手足踝等易受外伤和压迫的部位;(3)腮腺病变:腮腺感染性病变,局部红肿明显,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挤压有脓液自腮腺管溢出,血常规有感染性改变,腮腺肿瘤可B超或CT扫描鉴别。本例患者诊断明确后若常规手术需行6cm左右切口,肿物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及包裹较多,术中易损伤面部神经,血管,腮腺管等,切口长并宽大,术后愈合颌面部疤痕宽并长,影响颜面美观。我科采取此种隐藏式小切口切开,首先刮除囊内容物,使肿物体积缩小至原大小十分之一,然后再使用2把小蚊式交替配合钳牵拉囊壁,轻轻撕脱剥离囊壁,观察囊壁完整剥离后,以小刮匙+碘酒烧灼囊腔。此种方法切口小,损伤轻,在达到满意手术效果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美容要求。术中关键点是剥离囊壁彻底,以预防术后残留囊壁复发。同时,缝合时需修剪多余松驰皮肤,对位良好,宜分层缝合,避免死腔形成,充分止血,必须加压包扎。本例手术囊腔较大,未放置引流,术后加压包扎良好。此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助手配合容易,必要时也可1人独立完成手术操作,治疗效果佳,颜面外观美容满足要求,患者十分满意。适合县区级基层中小型医院或科室人员配置不足的卫生院也能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家驷,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26-627.
[2]鲁开化,艾玉峰.临床美容整形外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8,103.
[3]黎介寿,杨果凡,黎鳌,等,手术学全集总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7.
[4]张福奎.小切口皮脂腺囊肿摘除术.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4):267.
[5]曲振昌,隆云飞,面部粉瘤无疤痕手术法{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3.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