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易氧化碳论文-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

土壤易氧化碳论文-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易氧化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蚂蚁筑巢,易氧化有机碳,土壤理化性质,时空动态

土壤易氧化碳论文文献综述

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1](2019)在《蚂蚁筑巢对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蚂蚁筑巢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时空动态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和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3种恢复阶段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蚂蚁筑巢地"与"非巢地"2种处理进行野外控制实验,对比分析蚁巢和非蚁巢土壤ROC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这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蚂蚁筑巢显着影响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P<0.05),蚁巢土壤ROC含量较非蚁巢提高了14.2%。不同恢复阶段蚁巢与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大小顺序为:野芭蕉群落>崖豆藤群落>白背桐群落。(2)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均呈单峰型的时间变化趋势(P<0.05),最大值出现在6月,且各月份蚁巢土壤ROC含量均高于非蚁巢。(3)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蚁巢和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着递减的垂直变化趋势(P <0.05),且蚁巢土壤ROC含量均大于非蚁巢(P <0.05)。(4)蚂蚁筑巢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土壤ROC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土壤ROC含量与土壤p H和容重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铵态氮及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P <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总有机碳是蚁巢土壤ROC时空变化的主要贡献者,而铵态氮、全氮和总有机碳是非蚁巢ROC时空变化的主控因子。因此,蚂蚁筑巢改变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如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理化性质(如总有机碳、铵态氮与全氮等),进而显着影响土壤ROC的时空动态。(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6期)

汤桂容,周旋,田昌,彭辉辉,张玉平[2](2019)在《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菜地土壤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种类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盆栽莴苣土壤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排放规律及排放量的影响。以等氮(N)用量为基准,磷(P)、钾(K)用量相应折算,分别以猪粪、沼渣沼液、猪粪堆肥与化肥进行配施,且各处理N、P、K总施用量一致。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施纯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N+80%化肥N,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N+80%化肥N,NPKM2);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N+80%化肥N,NPKM3)。结果表明:莴苣全生育期内土壤CH_4排放各处理呈现"源"、"汇"交替现象,各时间测点排放通量在每次施肥后均呈现升降波动趋势,直至总体趋于平稳;各阶段排放累积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处理间差异逐渐明显。莴苣盆栽土壤CH_4累积排放量为-5.90~-0.42 kg·hm~(-2),大小表现为CK=PK>NPK>NPKM3>NPKM1>NPKM2。莴苣全生育期内土壤CO_2的各时间测点排放通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受施肥影响略有波动;各阶段排放累积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处理间差异更加明显。莴苣盆栽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为1 506.37~2 260.58 kg·hm~(-2),大小表现为NPKM3>NPKM1>NPK>NPKM2>PK>CK。莴苣盆栽全球增温潜势为1.50~2.23 t CO_2eq·hm~(-2),大小表现为NPKM3>NPKM1>NPK>NPKM2>PK>CK。总体而言,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表现为菜地土壤的CH_4汇,以沼渣沼液配施效果最佳,而猪粪类有机肥配施会导致菜地全球增温潜势升高,应合理搭配进行施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3期)

张哲,王邵军,李霁航,曹润,陈闽昆[3](2019)在《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演替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作为土壤中易被氧化且活性较高的有机碳,能够敏感反映群落植被环境与土壤环境的早期变化。为探明土壤ROC时空变化对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白背桐群落、野芭蕉群落与崖豆藤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并分析土壤ROC时空动态特征,探究这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野芭蕉群落(11.38 mg/g)>崖豆藤群落(10.5 mg/g)>白背桐群落(9.72 mg/g);(2)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的月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6月显着高于12月,且各月份间差异显着;(3)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且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4)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水解氮和铵态氮显着影响土壤ROC含量的时空变化,而pH值与土壤ROC显着负相关。因此,土壤ROC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演替具有敏感的响应,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水解氮、铵态氮及pH是土壤ROC时空变化的主控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赵志忠,李燕,赵泽阳,邢瑶丽,刘玉燕[4](2019)在《海南岛东部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南岛东部地区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抛荒地、果园、橡胶林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SOC(土壤有机碳)和ROC(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测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OC以及ROC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对SOC与ROC具有显着影响,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影响植被凋落物、根系以及耕作方式、施肥收割等管理措施影响SOC及ROC的分布特征。就整个土壤剖面(0~30 cm)而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OC质量分数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水田>抛荒地>果园>橡胶林地;各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在表层土壤中质量分数最高,并随着土壤层的加深逐渐递减。水田、果园和橡胶林地土壤的ROC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抛荒地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ROC质量分数表现为抛荒地>水田>果园>橡胶林地。ROC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与SOC质量分数基本相同。土壤的SOC质量分数是影响ROC质量分数变化的重要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田、抛荒地和橡胶林地的SOC与ROC质量分数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果园的SOC与ROC质量分数呈显着正相关。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田土壤ROC的分配比例较低,说明水田的SOC稳定性相对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较高,有利于土壤碳的储存。(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9年01期)

阎欣,刘任涛,安慧[5](2018)在《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库变异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地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变异规律,分析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碳库指数变化,探讨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土壤碳库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荒漠草地沙漠化程度的加剧,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呈线性下降。易氧化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均在荒漠草地达到最大值,在半固定沙地达到最小值。利用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计算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荒漠草地沙漠化程度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利用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计算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均显着正相关,但溶解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略高于易氧化有机碳。通过比较活度敏感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敏感指数发现,荒漠草地逆向演替至固定沙地过程中,易氧化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溶解性有机碳。固定沙地演替至流动沙地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易氧化有机碳,表明易氧化有机碳能够较好地表征荒漠草地沙漠化前期土壤碳库变化,而荒漠草地沙漠化中期和后期利用溶解性有机碳表征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少辉,王邵军,张哲,陈闽昆,曹润[6](2019)在《蚂蚁筑巢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蚂蚁筑巢定居能够形成与巢穴周围显着不同的微生境和土壤养分环境,从而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勐仑热带植物园白背桐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蚂蚁巢地与非巢地土壤EOC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蚂蚁筑巢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对土壤EOC时空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蚁巢和非蚁巢地土壤EOC随月份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规律,表现为6月>9月>3月>12月;土壤EOC沿土层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在0~5 cm土层,蚁巢土壤EOC显着大于非巢地,在5~10和10~15 cm土层的差异不显着.蚂蚁筑巢显着提高了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硝态氮和水解氮含量,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率和容重,但对铵态氮、pH值的影响不显着.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调控蚁巢和非巢地土壤EOC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温度、含水率、全氮和硝态氮等土壤指标对土壤EOC的影响次之.蚂蚁筑巢主要通过改变微生境(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土壤养分(主要是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状况,进而调控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时空动态.(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于伟家,李雪松,陈竹君,周建斌[7](2018)在《氮肥对不同无机碳含量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施用氮肥会导致土壤p H值降低,其对不同无机碳含量的土壤二氧化碳(CO_2)释放的影响如何,尚不清楚.采用室内密闭培养试验研究了氮肥及其配施硝化抑制剂(DCD)对不同无机碳含量土壤p H、矿质态氮和CO_2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水稻土、砂姜黑土、塿土3类供试土壤的p H,提高了土壤碳累积释放量,49 d培养结束时,土壤碳累积释放量分别提高了39.4%、23.4%和71.8%;氮肥配施DCD后显着抑制了土壤硝化作用的进行,至培养结束时,3类供试土壤p H值均显着高于仅施氮肥处理,水稻土、砂姜黑土CO_2平均释放量与仅施氮肥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塿土CO_2平均释放量比纯施氮肥平均降低了12.5%.土壤无机碳能有效缓冲由氮肥施入而导致的土壤酸化,氮肥施入后石灰性土壤CO_2释放不仅来源于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可能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无机碳的溶解释放.我国不同地区间土壤无机碳含量各有差异,长期大量氮肥投入下土壤酸化和无机碳库消耗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安少荣[8](2018)在《大气中二氧化碳/臭氧浓度升高下水稻田土壤碳形态对结合态磷化氢产生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气中CO_2、O_3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最为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气候变化会影响湿地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植物群落及湿地生态功能,直接表现为影响湿地碳、氮、磷循环过程。但目前缺乏对该领域的深度研究,特别是缺乏对大气CO_2/O_3浓度升高下水稻田中磷化氢的产生及碳形态在磷循环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本研究以稻田湿地中磷化氢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室内模拟的方法,以土壤pH、氧化还原电位(Eh)、温度(Ts)为土壤基本性质指标,以总碳(TC)、总有机碳(TOC)、总无机碳(TI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HCO_3~-、土壤二氧化碳(SCO_2)、土壤甲烷(SCH_4)为土壤碳形态指标,以土壤中总磷(TP)、有机磷(Org-P)、总无机磷(IP)、可交换态溶解磷(EP)、溶解态磷(D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钙结合态磷(Ca-P)和闭蓄态磷(O-P)为土壤磷组分指标,研究不同CO_2/O_3浓度下水稻田土壤碳形态对基质结合态磷化氢(MBP)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一个月的水稻生长周期中,大气中CO_2浓度(400 ppm,550 ppm,700 ppm)升高会促进土壤MBP的产生,但不显着。通过MBP与磷分级之间的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MBP浓度与TP、IP、Fe-P和Ca-P存在显着正相关,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磷化氢的前体物为Fe-P和Ca-P。对Fe-P、Ca-P及土壤中8种不同碳形态(TC,TIC,TOC,MBC,DOC,HCO_3~-,SCO_2,SCH_4)进行冗余分析发现,大气CO_2浓度升高下MBP可能的产生途径为两条:一是受SCO_2和TOC影响的Fe-P的转化产生;二是受HCO_3~-影响的Ca-P的转化产生。整个复杂的MBP产生过程受土壤呼吸(SCO_2)影响。(2)设置大气中O_3叁种不同浓度水平(40±20 ppb,80±20 ppb,120±20 ppb)研究O_3浓度升高下的不同土壤碳形态对MBP的产生发现,80±20 ppb的臭氧浓度会刺激MBP的产生,而120±20 ppb的臭氧浓度会抑制MBP的产生。通过MBP与磷分级之间的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MBP浓度与TP、IP和Fe-P存在显着正相关,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磷化氢的前体物为Fe-P。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大气O_3浓度升高下MBP可能的产生途径为受SCO_2和TOC影响的Fe-P的转化产生。整个复杂的MBP产生过程受SCO_2影响。(3)设置大气中CO_2/O_3叁种不同浓度水平(400 ppm/40±20 ppb,700 ppm/80±20 ppb,700 ppm/120±20 ppb)研究CO_2/O_3浓度升高下的土壤基本性质对MBP的形成影响发现,CO_2浓度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O_3浓度升高而造成的抑制磷化氢产生的影响,其中CO_2/O_3浓度为700 ppm/80±20 ppb时,10-20 cm土壤中产生的磷化氢含量最多。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在中性的供试土壤环境中随着酸性的轻微下降MBP含量会有所增加,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和较低的温度下容易产生较多的MBP。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CO_2、O_3浓度升高会引发水稻田土壤碳形态及土壤基本性质发生变化,进而不同程度影响稻田中MBP的产生和分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先鹤[9](2018)在《黄河叁角洲湿地土壤二氧化碳传输机制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不断增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同时也是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之一。土壤二氧化碳传输既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过程,也是陆地-大气圈之间的第二大碳通量,其微小的变化就会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产生显着影响。因此研究土壤二氧化碳的传输过程,有助于理解全球碳循环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虽然总面积较小,但碳储量巨大。黄河叁角洲地处河流、海洋和陆地的交错地带,土壤盐渍化严重,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湿地。随着黄河叁角洲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被确立为国家战略,研究黄河叁角洲湿地土壤二氧化碳的传输过程对于今后该地区的绿色发展、工程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野外试验共分为3个部分:1)为探究土壤二氧化碳的传输过程,在试验样地内利用土壤二氧化碳检测器(GMT221,Vaisala,Inc,Finland)和土壤温度传感器(The 109 Temperature Probe,Campbell Scientific,Inc)对不同深度(15 cm,30 cm,45 cm)的土壤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度进行连续测定;2)为探究地表二氧化碳通量的排放速率以及其日变化规律,利用LI-8100A 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Li-Cor,Inc,Lincoln,NE,USA)对地表二氧化碳通量和地表温度进行了数次连续测定;3)为了理解降水对土壤二氧化碳传输过程的响应机理,我们进行了两次人工模拟降水试验,并分别对试验组(人工降水)和对照组(无人工降水)进行地表二氧化碳通量的实时测定。对以上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二氧化碳浓度显着升高;相同深度下,秋季的土壤二氧化碳浓度显着高于冬季,该变化与土壤温度有很大关系。地表二氧化碳通量和大气温度有相似的日变化规律,呈现出单峰性变化曲线。由回归方程得到该地区非生长季Q10值为3.49~3.74,随着气温的升高,Q10值略有减小。由于地表温度的升高,使得夏季(8月份)的地表二氧化碳通量明显大于春季(3月份)的地表二氧化碳通量。(2)人工模拟降水控制试验,发现该地区并没有出现“Birch效应”。相反,人工降水对土壤二氧化碳向地表的传输和扩散过程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说明:降水并非只是绝对地促进地表二氧化碳通量的释放,当土壤水分过大或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时,降水会对地表二氧化碳通量产生显着抑制作用。(3)地表二氧化碳通量与土壤二氧化碳浓度梯度、土壤温度均存在极显着线性或指数相关关系,利用建立的经验模型对黄河叁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地表二氧化碳通量进行了估算,通过比较发现所有模型拟合结果在季节变化上十分相近:最大值为 0.47~0.58 μmol/m2/s,最小值为-0.15~0.01 μmol/m2/s,平均值为 0.1~0.13μmol/m2/s。由于数据量有限,对于建立的经验模型,在对该地区生长季以及其它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还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6-01)

雷娜[10](2018)在《治沟造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治沟造地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补充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延安市南泥湾镇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治沟造地区域水田、旱地、柳树林地、松树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有机碳和易氧化碳的含量、分布规律以及易氧化态碳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0~60cm土层深度内,旱地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碳均低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充分说明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治沟造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全球碳循环中,治沟造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土壤易氧化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种类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盆栽莴苣土壤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排放规律及排放量的影响。以等氮(N)用量为基准,磷(P)、钾(K)用量相应折算,分别以猪粪、沼渣沼液、猪粪堆肥与化肥进行配施,且各处理N、P、K总施用量一致。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施纯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N+80%化肥N,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N+80%化肥N,NPKM2);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N+80%化肥N,NPKM3)。结果表明:莴苣全生育期内土壤CH_4排放各处理呈现"源"、"汇"交替现象,各时间测点排放通量在每次施肥后均呈现升降波动趋势,直至总体趋于平稳;各阶段排放累积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处理间差异逐渐明显。莴苣盆栽土壤CH_4累积排放量为-5.90~-0.42 kg·hm~(-2),大小表现为CK=PK>NPK>NPKM3>NPKM1>NPKM2。莴苣全生育期内土壤CO_2的各时间测点排放通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受施肥影响略有波动;各阶段排放累积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处理间差异更加明显。莴苣盆栽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为1 506.37~2 260.58 kg·hm~(-2),大小表现为NPKM3>NPKM1>NPK>NPKM2>PK>CK。莴苣盆栽全球增温潜势为1.50~2.23 t CO_2eq·hm~(-2),大小表现为NPKM3>NPKM1>NPK>NPKM2>PK>CK。总体而言,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表现为菜地土壤的CH_4汇,以沼渣沼液配施效果最佳,而猪粪类有机肥配施会导致菜地全球增温潜势升高,应合理搭配进行施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易氧化碳论文参考文献

[1].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蚂蚁筑巢对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9

[2].汤桂容,周旋,田昌,彭辉辉,张玉平.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菜地土壤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3].张哲,王邵军,李霁航,曹润,陈闽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演替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9

[4].赵志忠,李燕,赵泽阳,邢瑶丽,刘玉燕.海南岛东部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9

[5].阎欣,刘任涛,安慧.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库变异的表征[J].草业学报.2018

[6].李少辉,王邵军,张哲,陈闽昆,曹润.蚂蚁筑巢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7].于伟家,李雪松,陈竹君,周建斌.氮肥对不同无机碳含量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8].安少荣.大气中二氧化碳/臭氧浓度升高下水稻田土壤碳形态对结合态磷化氢产生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9].王先鹤.黄河叁角洲湿地土壤二氧化碳传输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8

[10].雷娜.治沟造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分析[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8

标签:;  ;  ;  ;  

土壤易氧化碳论文-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