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排放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田,温室气体,土壤,减排
排放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舒晓晓,刘智杰[1](2019)在《浅析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3种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及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的综述。结果表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受肥料、耕作方式、土壤水分、温度、质地、有机质、地膜覆盖、机械化操作等多种因素影响。针对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应主要从减少排放、加强移除、替代(避免)排放等3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发展新型肥料、合理灌溉、科学地耕作和管理土壤,实现增产增汇减排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5期)
唐洪雷,肖汉杰,韦震[2](2019)在《碳排放依赖型企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碳足迹为研究视角,创设在碳排放权限额与交易政策的情境下,讨论碳排放依赖型企业,如钢铁生产企业的经济生产批量决策等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定量研究碳排放权配额、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等因素对企业经济生产批量、企业总成本及总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碳排放权交易时,其价格与碳排放净化处理水平将影响企业生产决策;且碳排放净化处理水平不仅是企业生产的约束条件,也有可能成为企业增加利润的途径。碳排放权限额与交易政策可以促进碳排放总量的控制。(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杨文越,曹小曙[3](2019)在《多尺度交通出行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减少交通出行碳排放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论文首先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近20年来的全球交通出行碳排放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城市和社区3个尺度对国家交通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的驱动力因素、城市形态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与归纳凝练。研究发现:①国家尺度的研究早期大多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分解法探究交通能源消耗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研究进一步根据能源消耗数据"自上而下"地测算交通碳排放,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社会经济、城市形态和交通发展因素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②城市尺度的研究早期围绕紧凑城市是否一种低碳的城市形态而进行讨论,主要使用截面数据和相关分析方法;近年来,进一步拓展使用情景预测、GIS空间分析、空间回归、空间模拟等方法探究城市交通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及其与城市形态、城市中心分布形式之间的关系。③在社区尺度,研究多以截面、非集计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主,采用定量的数学模型探究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和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与就业地、城市中心的距离,路网与交叉口密度、公共交通供给水平等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中国城市交通出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趋势。(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赵成柏[4](2019)在《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单位根、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自向量回归模型,利用我国1980~2010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城市化和投资对碳排放强度具有长期影响,能源结构和人口规模变化对碳排放强度具有短期效应。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依重要程度排序为:产业结构、城市化、能源结构、技术进步。(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35期)
黄和平,乔学忠,张瑾,李亚丽,曾永明[5](2019)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旅游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以14.91%的年均增长率从2006年的6 164.6×104t增长到2015年的20 739.5×104t,同时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旅游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开始减弱;②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类型分布不均衡,以中碳、较高碳排放类型为主,在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上,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③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内差异都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区域差异主要根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对区域内差异的依赖程度呈下降态势;④在各影响因素中,旅游业经济规模、人数规模、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着负向阻碍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9年11期)
彭智敏,向念[6](2019)在《空间溢出视角下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6年以来,汉江生态经济带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呈现空间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呈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受到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禀赋结构、经济开放度的显着影响,政府干预、金融发展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不显着;本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会受到相邻地区的影响,忽略空间相关性会导致相关因素回归系数发生偏差。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吕靖烨,杨华,郭泽[7](2019)在《基于GA-RS的中国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的分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排放权价格波动作为衡量二氧化碳排放市场运行是否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政策、能源价格、行业指数以及自然环境方面考虑,选取变量在粗糙集(rough set)理论依据下进行遗传算法属性约简,剔除对碳排放权价格影响较小的变量,随后通过方差分解并进行深层次研究。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不同碳市场各变量对碳价波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基于实证结果,从适度把握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利用能源价格变动以及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顺利建立及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陈建宏,李欢,杨珊,周智勇[8](2019)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有色金属采选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部省级行政区极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前提下,湖南省有色金属采选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经济发展、行业发展、能源消耗叁方面研究湖南省2010~2017年有色金属采选业碳排放的影响因子,通过关联度比较,得出能源规模、有色金属采选业企业个数、能源强度、经济增速、第二产业占比和能源结构是湖南省有色金属采选业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耗比、减量增质以实现集约发展、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促进资源深加工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曹文超,宋贺,王娅静,覃伟,郭景恒[9](2019)在《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关键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二氮(N_2O)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引人关注。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农田土壤N_2O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们普遍认为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是N_2O产生的两个主导途径,而诸如施肥、灌水等农田管理措施以及土壤pH、温度等环境因子均会影响农田土壤N_2O产生和排放。本文系统论述了土壤N_2O产生的各主要途径,并综述了氮源、碳源、水分含量、氧气含量、土壤pH和温度以及其他调控因子对N_2O排放的影响,旨在阐明各过程对N_2O排放的产生机制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农田土壤硝化过程本身对N_2O排放的直接贡献较小,N_2O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包含硝化细菌的反硝化、硝化–反硝化耦合作用在内的生物反硝化过程。真菌反硝化和化学反硝化在酸性土壤以及硝酸异化还原成铵过程在高有机质和厌氧土壤环境中对N_2O排放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从农田土壤N_2O的产生和消耗机制、降低N_2O/N2产物比、N_2O的还原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利用新技术方法,探究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对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重点关注N_2O峰值排放及相关联微生物的响应,并构建土壤氮素平衡和N_2O排放模型,可进一步加深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想,吉敏全[10](2019)在《基于LMDI模型的叁江源地区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IPCC碳排放测算方法,通过"自下而上"的交通碳排放计算方式,测算2008—2017年叁江源地区交通碳排放总量。采用LMDI法,从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产出效应、人口规模效应等对叁江源地区交通碳排放进行因素分析,表明从平均贡献率来看经济产出效应最为显着,从变化趋势来看能源结构效应已逐渐替代人口规模效应成为影响叁江源地区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排放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碳足迹为研究视角,创设在碳排放权限额与交易政策的情境下,讨论碳排放依赖型企业,如钢铁生产企业的经济生产批量决策等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定量研究碳排放权配额、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等因素对企业经济生产批量、企业总成本及总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碳排放权交易时,其价格与碳排放净化处理水平将影响企业生产决策;且碳排放净化处理水平不仅是企业生产的约束条件,也有可能成为企业增加利润的途径。碳排放权限额与交易政策可以促进碳排放总量的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排放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舒晓晓,刘智杰.浅析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唐洪雷,肖汉杰,韦震.碳排放依赖型企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学报.2019
[3].杨文越,曹小曙.多尺度交通出行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9
[4].赵成柏.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
[5].黄和平,乔学忠,张瑾,李亚丽,曾永明.绿色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经济地理.2019
[6].彭智敏,向念.空间溢出视角下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19
[7].吕靖烨,杨华,郭泽.基于GA-RS的中国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的分解研究[J].生态经济.2019
[8].陈建宏,李欢,杨珊,周智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有色金属采选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影响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9
[9].曹文超,宋贺,王娅静,覃伟,郭景恒.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关键过程及影响因素[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10].李想,吉敏全.基于LMDI模型的叁江源地区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