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论文-吕芳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论文-吕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论文文献综述

吕芳[1](2019)在《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特殊制度逻辑——基于中西方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实践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中西方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在改革目标、策略、工具、效果方面的差异,可以发现现阶段中国的政府购买服务并非纯粹的"公共服务民营化",而是为解决现阶段中国特殊问题而进行的本土创新,具有以下特点:一、改革目标更多是优化公共服务而非节约成本;二、改革策略是在适度控制政府规模的前提下实现公共服务的大幅增长而非简单减小政府规模;叁、改革工具是培育和调动社会力量而非促进已有社会力量的竞争;四、购买服务制度内嵌于其行政体系及政府结构,新增公共服务表现出"选择性供给"的倾向。由此也可以推导出今后改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董杨[2](2019)在《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实践及其启示——基于固体垃圾收集服务的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同外包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中的"核心特征之一"。美国地方政府将合同外包视为提高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关美国地方政府固体垃圾收集服务合同外包的研究,早已超越传统侧重于公共或私人提供之间的争论。本文根据国外相关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固体垃圾收集服务合同外包所带来的成本效率,讨论其涉及市场特性及合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公共服务提供的另一种有效选择,即政府间合作。通过对美国地方政府固体垃圾收集服务合同外包实践经验教训的分析,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王雁红[3](2019)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风险及其控制:从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合同外包在节约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彰显出鲜明的优势,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对合同外包风险的研究应超越传统研究理路下的单一视角,围绕政府、承包商、公众与公共服务项目等四方面的风险源,从经济、政治与管理的多元视角廓清合同外包的风险构成因素,进而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探讨管理与控制合同外包风险的有效路径,以推动合同外包这一新型治理工具在公共服务管理领域的有效利用。(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9年06期)

胡嘉欣[4](2019)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公共性保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最早产生于西方,在养老、医疗、公共交通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倡导借用市场化方式、利用营利性公司和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推动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近年来,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在我国蓬勃发展。如何充分利用合同外包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学术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外包内涵、方式、范围、过程、影响因素等等方面。总体而言,研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学者大都关注“服务外包”,而忽视了前面的“公共”,正是由于缺乏公共性保障的关注,导致该领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外包领域出现“外包收回”现象,各种公共性保障的问题逐渐暴露。因此,有必要开展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公共性保障研究,以避免服务合同外包偏离轨道,真正实现服务外包公共利益最大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公共性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理清公共性保障的内涵,发现其主要围绕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公共责任和公共理性来展开,结合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实际,归纳出政府服务外包公共性保障的要素:保障价值、保障主体、保障客体、保障机制、保障内容、保障措施。根据上述公共性保障内涵和要素,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公共服务外包公共性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偏离公共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服务外包公共性保障的策略。通过上海静安区公共工程服务外包、宁波海曙区养老服务购买、杭州余杭区卫生医改、湖北十堰公交民营化、济南市环卫服务外包、江西扶贫办购买扶贫服务的案例呈现,发现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公共性保障存在以下问题:保障价值偏离、保障主体错位、保障客体受忽视、保障机制失序、保障内容模糊、保障措施不持续,并发现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公共人”与“经济人”之争、主体角色定位失当、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政府阶段性忽视和锁定合作、非理性的决策议程与信息互动失衡、政府盲目追求政绩。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从价值层面和行动层面提出构建公共服务外包领域公共性保障的实现路径。(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白扬榕[5](2018)在《泉州市公园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由于在管理危机、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这叁大危机的压力下,西方国家政府管理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新公共管理运动,通过汲取市场力量,运用市场机制,缓解政府与社会的矛盾;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改革实践的推进,受到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与学术思想的影响,我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公共部门领域推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实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产品质量,缓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近年来,政府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工作已经逐步放开至各个领域,特别是城市基础建设方面,泉州市是公共服务外包的前沿城市,2016年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选取东湖公园为试点,将东湖公园片区的卫生保洁服务进行合同外包。,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采用“案例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的逻辑顺序,对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的卫生保洁和安保合同外包项目的实例进行剖析,分析目前产生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国外发达国家与国内先行城市内外公园公共服务外包发展历程与发展经验,进而提出完善泉州市公园公共服务外包的对策:完善规范政府与企业责任的公共服务外包法律制度;推行公共服务供给端改革;创新使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提升公共服务外包服务水平。(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12-05)

李丹萍[6](2018)在《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合同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实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私合作执行行政任务的模式在公共行政中的普遍运用,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直接给付通过外包合同转化为间接给付,传统行政法中对政府的约束和责任机制面临被淡化的危险。而政府担保责任理论的出现则为重构公私合作关系中政府、私人组织之间的任务和责任分配提供了新思路。外包合同中的政府担保责任可以提炼为确保竞争性的实现、公共服务的品质和价格、公共服务的持续性供给以及国家赔偿责任的实现,担保责任可以通过程序规制、合同的自我规制、合同监管、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外包合同救济机制等手段的运用得以强化,并贯穿在合同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外包合同中政府责任的实现路径也应当以合同过程为中心进行构建。(本文来源于《南海法学》期刊2018年05期)

吕芳,程名[7](2018)在《美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改革对政府规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政策效果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对政府的支出规模和人员规模的影响,本文提出:一、在美国各级各地政府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仍是美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主导力量;二、美国政府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改革并未缩减其公共开支的规模,但有利于促进政府通过调整公共支出结构,整合社会力量;叁、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对美国政府的人员规模的精简效应同样并不显着,但有助于政府优化不同层级、部门间的人员配置。(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翠红[8](2018)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近年来出现政府将本质上属于政府的职能外包给私人主体的现象,奥巴马上台后督促联邦政府确立“政府固有职能”政策,为政府确立“哪些职能适合外包,而哪些职能更加适合由政府自身来履行”问题的政策依据,一定程度上固化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边界。在全球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重新将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聚焦在政府身上。“政府固有职能”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判断依据,以“成本—效益”条件作为判断理由,将联邦政府的固有职能采用清单形式罗列出来,在向社会公示政府职能的同时,也固化了政府的核心地位,划清了合同外包适宜由哪一种主体承担的界限。自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被引入中国以来,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和推广,它在改善政府公共供给质量的同时,有效回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但是,合同外包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政府在合同外包过程中逐渐放宽管控,甚至在一些涉及政府关键职能的外包中丧失核心地位,而政府恰恰应当承担公共服务“元治理”的角色。笔者认为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越来越流失自身的核心职能,一是我国在私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程序方面,没有专门针对私人主体履行公共服务的合同程序规范,使得公共服务在外包中流失政府必要的决策、监督和控制等运行职能;二是由于公共服务在合同外包过程中责任主体不明、社会成本加重以及缺失公法约束,导致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流失;叁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合同外包的形式共享公共权力,从权力控制到权力共享,这体现了政府行政职能的流失。因此,政府的合同外包实质上存在政府核心职能外包的风险。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从1982年起至今经历七次变革,其中政府的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围绕职能转变,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归纳起来,分为叁次转变过程,呈现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逐步让渡以及以权力清单制度为标志的政府的权力明确与权力固化。在此基础上,反思美国“政府固有职能”的政策逻辑,结合我国的改革实际,得出两国同处公共服务改革的市场化阶段,并且,划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两国政府共同的呼声。基于这种政治背景的相似性,“政府固有职能”虽然不可完全复制,但具备可以借鉴的精神,这对于逐步走上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之路的中国适用。美国政府力图框定政府职能于不合理外包的范围之外的努力,成为我国正视公私界限的典范。我国借鉴“政府固有职能”的理论逻辑具有可行性,将政府职能按照是否更为接近政治诉求的标准,划分出“核心—外围”的职能结构,以此划定政府各部门的“核心—外围”职能结构,能够作为政府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过程中职能外包的依据。为了使合同外包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发挥更大的效用,反思这些问题并找出根本症结,对于还原新公共管理的改革诉求十分必要,本文尝试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根据政府职能行使领域,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叁方面抽离政府的核心职能,政府应当强化其核心地位,这些职能应当由政府亲自履行,不能外包给私人团体。同时,笔者认为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政府应遵循“从外围到核心”的职能外包顺序,根据政府、市场不同的特性相应匹配不同的公共服务内容以及强化政府在合同外包中的监督责任叁个维度,确保将合同外包控制在不适宜市场化的范围之外,优化服务供给程序。第叁,通过强化政府在职能外包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理性意识和法治意识来从思想上,明确“准市场”中政府成为合理供给主体的意义,维护良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秩序。(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8-06-08)

陈耀[9](2018)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管理能力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工作中的“新常态”。但市场机制的引入在带来政府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外,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作为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的制定者和合同执行过程的监督者,政府如何处理好自身与市场关系,协调多方利益最终为公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成为合同能否成功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对地方政府做出了限定,其次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借鉴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管理能力的内涵作出了界定,并试图将合同管理能力分为叁个方面:合同战略规划能力、合同订立与控制能力、合同评估与反馈能力,从叁个方面较全面地分析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管理能力上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管理能力欠缺的原因包括:政府责任缺失、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委托——代理关系下的逆向选择问题、合同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缺陷等。本文在结合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试图针对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管理能力叁要素:合同战略规划能力、合同订立与控制能力、合同评估与反馈能力探讨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管理能力的对策。(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9)

印道胜[10](2018)在《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监管问责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对于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方面的论述,虽然内容简短,却精准的指出公共服务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公共服务的供给离“高质量、均衡性”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公共服务外包发展进程中,竞争机制的引入及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政府减轻负担。通过近年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实践探索,地方政府不断积累经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条例准则,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在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主体、范围、程序以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新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公共服务外包进程中,因为缺乏监管和法律的约束,仍然存在诸如公共服务外包造成经济损失,公共服务不均衡、公共责任出现危机等问题。本文以长沙市为例,通过对长沙市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监管及问责实践进行梳理,并对长沙市法律援助服务外包的监管问责进行实践分析,根据当前长沙市公共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政府实行的监管问责措施实际,分析出目前长沙市公共服务外包在监管问责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国外主要国家在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监管问责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借鉴,结合给我国带来的启示,提出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监管问责机制构建的对策建议。逐步健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制度,科学规范公共服务外包的流程,明晰政府在公共服务外包中肩负的责任,完善对地方提高公共服务主体的监督管理。建设责任政府、构建公共服务外包政府监管问责机制对促进公共服务外包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同外包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中的"核心特征之一"。美国地方政府将合同外包视为提高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关美国地方政府固体垃圾收集服务合同外包的研究,早已超越传统侧重于公共或私人提供之间的争论。本文根据国外相关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固体垃圾收集服务合同外包所带来的成本效率,讨论其涉及市场特性及合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公共服务提供的另一种有效选择,即政府间合作。通过对美国地方政府固体垃圾收集服务合同外包实践经验教训的分析,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论文参考文献

[1].吕芳.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特殊制度逻辑——基于中西方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实践的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19

[2].董杨.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实践及其启示——基于固体垃圾收集服务的经验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

[3].王雁红.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风险及其控制:从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9

[4].胡嘉欣.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公共性保障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5].白扬榕.泉州市公园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D].华侨大学.2018

[6].李丹萍.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合同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实现机制[J].南海法学.2018

[7].吕芳,程名.美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改革对政府规模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2018

[8].王翠红.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9].陈耀.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管理能力提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印道胜.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监管问责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

标签:;  ;  ;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论文-吕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