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论文-徐靓亮,郑徽,王富珍,尹遵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论文-徐靓亮,郑徽,王富珍,尹遵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后血清学检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论文文献综述

徐靓亮,郑徽,王富珍,尹遵栋[1](2019)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实施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母婴传播是中国公共卫生的突出问题。围产期传播和幼儿期传播是慢性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防控HBV感染的主要策略仍然是乙肝疫苗接种,而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ostvaccina tionserologictesting,PVST)结果是验证疫苗保护作用的直接证据。本文回顾了全球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PVST策略的发展和实施现状,阐述了中国实施PVST的必要性和技术考虑。(本文来源于《中国疫苗和免疫》期刊2019年05期)

赵伟,鄂维建,张志芳,赵远,胡连训[2](2019)在《基于UPLC-QTOFMS正、负离子模式对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正、负离子模式探讨无偿献血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差异,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寻找潜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月在青海省血液中心检测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57例(研究组)与同期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63例(对照组),利用UPLC-QTOFMS技术建立两组血清代谢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析两组间有差异的小分子物质,确定与乙型肝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相关代谢机制。结果: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筛选出8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别为缬氨酸、胆碱、甘氨鹅去氧胆酸、肉毒碱、高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血清溶菌酶和花生四烯酸,涉及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磷脂代谢等。结论:无偿献血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清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差异代谢物的发现有助于寻找乙型肝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2期)

李振华,解宝江,张丽菊,易为,伊诺[3](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孕晚期应用替比夫定行母婴阻断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妊娠晚期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HBVe抗原(HBeAg)双阳性的高HBV载量孕妇应用替比夫定行HBV感染母婴阻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产科门诊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慢性HBV感染孕晚期(妊娠28周)孕妇及其分娩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HBsAg和HBeAg双阳性、肝功能正常、HBV DNA≥1×106拷贝/ml,且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孕妇共250例,向患者充分告知HBV母婴阻断孕期抗病毒用药的利弊,根据知情自愿原则,按照患者是否服用替比夫定,分成替比夫定组(150例)及对照组(100例)。替比夫定组孕妇自孕28周起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至分娩后42 d止。对照组孕妇则不应用抗病毒药物。检测两组受试者在孕28周和分娩时血清HBV DNA载量;观察替比夫定组孕妇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两组孕妇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在出生6 h内、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肝疫苗各10μg,均于出生后6 h内和1月龄时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 IU。检测婴儿出生后6 h内(于主、被动免疫前抽股静脉血)和7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及HBV DNA载量。结果服药后分娩前替比夫定组孕妇平均HBV DNA载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7、P <0.001)。替比夫定组与对照组婴儿出生6 h内血清HBV DNA阳性率(0.00%vs.1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6、P <0.001);新生儿7月龄时,替比夫定组HBV DNA载量均低于检测下限,对照组婴儿HBV DNA阳性率为10.00%。经Fisher精确检验,对照组婴儿宫内感染率显着高于替比夫定组(12.00%vs.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替比夫定组使用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且该组婴儿未发生出生缺陷。结论随着分娩前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升高,HBV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增加。肝功能正常、HBsAg及HBeAg双阳性,HBV DNA高载量孕妇孕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显着降低妊娠晚期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对母婴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丁秀丽,孙学强,吴飚,毛志方,马丽[4](2019)在《胸苷激酶1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人中监测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388例HBsAg阳性病人的血清TK1水平,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17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LC组)130例及原发性肝癌组(HCC组)79例,比较3组的TK1水平;将CHB组和LC组又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组)145例及肝功能异常组(B组)164例,B组中又分单纯转氨酶异常组(C组)47例及单纯胆红素异常组(D组)56例以及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组(E组)61例,比较各组与HCC组的TK1水平;HCC组又分肝功能正常组(F组)30例及肝功能异常组(G组)49例,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组(H组)27例,转氨酶异常组(I组)10例,胆红素异常组(J组)12例,均与HCC组的TK1水平比较。结果:TK1的表达水平为HCC组>LC组>CHB组(P<0.05);HCC组>B组>A组(P<0.05),C组、D组与HCC组血清TK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与HCC组血清TK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G组、H组的TK1水平与H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J组、H组的TK1水平与H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1有助于监测CHB、LC及HCC的疾病进程;在CHB和LC病人中,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的病人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在数年中有可能进程为原发性肝癌早期的风险。(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谭楚生,赵玉芹,程慧健,郭世成,廖征[5](2019)在《江西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感染模式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江西省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HBV感染模式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率。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在江西省2个县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检测孕产妇血清HBsAg、抗HBsAg抗体(HBsAb)、HBV e抗原(HBeAg)、抗HBeAg抗体(HBeAb)和抗HBV核心抗原抗体(HBcAb),调查新生儿首剂HepB(HepB1)、HepB1及时(HepB1t)、HepB全程(HepB1-3)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率。结果共纳入1 427对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孕产妇HBV感染模式有11种,其中小叁阳(HBsAg+HBeAb+HBcAb)孕产妇占60.76%,大叁阳(HBsAg+HBeAg+HBcAb)孕产妇占13.74%。新生儿出生后HepB1、HepB1t、HepB1+HBIG、HepB1-3接种率分别为99.86%、99.09%、99.65%、99.16%;新生儿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早产/低出生体重(46.15%,6/13)。结论江西省HBsAg阳性孕产妇以传染性较强的HBV感染模式为主,新生儿HepB1t接种率高。需加强育龄妇女HBV感染重点人群的管理,规范早产/低体重儿的HepB接种。(本文来源于《中国疫苗和免疫》期刊2019年03期)

王万敏,韩一平[6](2019)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肺癌患者肝功能损伤及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肺癌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我国均具有高流行率,合并HBV感染的肺癌患者在我国较为常见。有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在抗肿瘤过程中存在较高的肝功能损伤及HBV再激活的风险。目的探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肺癌患者肝功能损伤及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17年于上海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HBsAg阳性肺癌患者61例(HBsAg阳性组),其中预防性抗病毒29例(干预亚组),未预防性抗病毒32例(对照亚组)。并收集同期住院未合并HBV感染的肺癌患者61例(HBsAg阴性组)。比较干预亚组、对照亚组与HBsAg阴性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干预亚组与对照亚组患者HBV再激活发生率。结果第1、3次住院时对照亚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高于HBsAg阴性组(P<0.05)。第1次住院时HBsAg阴性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干预亚组(P<0.05)。第1、3、5次住院时干预亚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与对照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亚组、对照亚组患者HBV再激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可造成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升高。给予HBsAg阳性肺癌患者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抗肿瘤治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绝对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谢震宇,费怡,杨天,殷建华,蒲蕊[7](2019)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学生及其一级亲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病毒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学生家庭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以及肝细胞癌相关的HBV变异情况,为HBV感染、肝细胞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浦东新区15个学校及幼儿园60个班级中调查学生1 611名,其中HBsAg阳性学生8名。对该8名学生及其18名一级亲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五项。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multiplex-PCR、巢式PCR法联合克隆测序方法检测HBV基因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和前S(PreS)区。结果一级亲属HBsAg与HBcAb阳性率分别为33.3%(6/18)与38.9%(7/18)。母亲HBsAg与HBcAb阳性率均为71.4%(5/7),高于其他一级亲属阳性率(P<0.05)。8个家庭中7个家庭(87.5%)有2人及2人以上HBV感染或曾经感染,8个家庭共26名家庭成员中14人HBsAg阳性,阳性率为53.8%。共检测了4组母亲和子女的HBV基因,其中3组HBV基因为C型,1组母亲为C型、子女为B型;在肝细胞癌相关HBV变异中,子女的BCP区热点突变频率低于母亲,PreS区C型有8个变异位点在母亲和子女体内均表达、其余关键位点均未在子女体内发现。结论 HBV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HBV感染通过母婴传播可能性较大,但也存在后天血液传播等方式感染;子女HBV基因进化程度低于母亲,符合HBV进化的规律。(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宗波[8](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血清学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学结果特征,以了解天津津南地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成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HBsAg阳性患者53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HBsAg阳性率和乙型肝炎两对半血清学结果模式。结果 20~39、40~59、60~79岁人群HBsAg阳性率高于<20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5""135"和"15"是比较常见的乙型肝炎两对半的结果模式,传染性弱的"145"模式百分率高于急性期传染性强的"135"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纳入新生儿免疫规划免费接种取得了成效,乙型肝炎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重视。(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01期)

陆瑾,孙晓冬,刘捷宸,许振慧,黄卓英[9](2018)在《上海市2015-2017年孕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及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接种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上海市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率。方法收集2015-2017年上海市所有71家产科机构孕产妇的HBsAg检测结果和新生儿首剂HepB(HepB_1)、HBIG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登记孕产妇611 151人,HBsAg检测率为99.03%, HBsAg阳性率为4.27%,其中本市、外来孕产妇HBsAg检测率分别为99.49%、98.53%,HBsAg阳性率分别为3.16%、5.50%。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epB_1+HBIG联合接种率为91.14%(24 280/26 639),其中本市、外来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分别为92.55%、90.23%。结论上海市孕产妇HBsAg阳性率低,应加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特别是外来人群)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疫苗和免疫》期刊2018年06期)

管芳,周羚,朱立国,姜洁,徐建芳[10](2018)在《江苏省丹阳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人群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江苏省丹阳市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群的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丹阳市2009年调查发现并参加随访的HBsAg阳性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 677例HBsAg阳性随访人群中,曾去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256例(15.27%);每年至少参加1次体检215例(87.04%);采取治疗措施173例(67.58%),其中慢性乙肝、肝硬化/疑似肝癌采取抗病毒治疗分别占77.08%(111/144)、62.50%(5/8);在未就诊的1 421例HBsAg阳性人群中,78.82%认为不必去医院,24.00%因为医生未建议,5.98%因为经济负担重,0.28%担心无治疗效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临床分型是影响HBsAg阳性人群就诊行为的因素。结论丹阳市HBsAg阳性人群就诊率偏低,应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其乙肝防治意识和就诊积极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疫苗和免疫》期刊2018年05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正、负离子模式探讨无偿献血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差异,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寻找潜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月在青海省血液中心检测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57例(研究组)与同期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63例(对照组),利用UPLC-QTOFMS技术建立两组血清代谢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析两组间有差异的小分子物质,确定与乙型肝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相关代谢机制。结果: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筛选出8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别为缬氨酸、胆碱、甘氨鹅去氧胆酸、肉毒碱、高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血清溶菌酶和花生四烯酸,涉及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磷脂代谢等。结论:无偿献血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清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差异代谢物的发现有助于寻找乙型肝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血液安全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论文参考文献

[1].徐靓亮,郑徽,王富珍,尹遵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实施进展[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9

[2].赵伟,鄂维建,张志芳,赵远,胡连训.基于UPLC-QTOFMS正、负离子模式对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3].李振华,解宝江,张丽菊,易为,伊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孕晚期应用替比夫定行母婴阻断的疗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9

[4].丁秀丽,孙学强,吴飚,毛志方,马丽.胸苷激酶1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中的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

[5].谭楚生,赵玉芹,程慧健,郭世成,廖征.江西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感染模式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9

[6].王万敏,韩一平.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肺癌患者肝功能损伤及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

[7].谢震宇,费怡,杨天,殷建华,蒲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学生及其一级亲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病毒变异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8].李宗波.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血清学结果[J].医疗装备.2019

[9].陆瑾,孙晓冬,刘捷宸,许振慧,黄卓英.上海市2015-2017年孕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及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接种率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

[10].管芳,周羚,朱立国,姜洁,徐建芳.江苏省丹阳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人群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

标签:;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论文-徐靓亮,郑徽,王富珍,尹遵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