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GSM的铁路分散式供电信号电源远程监控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任超[2](2021)在《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中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铁路智能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铁路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铁路技术核心竞争力、降低铁路运维成本,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依照“平台+应用”模式将各设备监测数据汇聚与融合,便于后续数据应用。由于汇聚的设备监测数据存在数据来源复杂、语义不一、易产生冲突等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解决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中多源异构数据融问题。本文针对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下底层监测数据融合度不够的问题,以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中信号集中监测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监测设备的特征,对数据监测进行了特征属性抽取,完成了实验数据转化,建立了监测数据属性特征与数据融合决策间的对应关系。在深入研究数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模型和基于粗糙集理论算法数据融合模型应用于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之上,提升系统的智能决策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铁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框架。当前铁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智能维护决策框架整体设计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中各设备检测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铁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框架设计方案,在该框架中加入底层数据融合机制,完成底层数据间融合,为后续智能化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2)融合模型的建立。通过数据融合算法的深度学习研究,解决底层数据间融合度不够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升数据质量,确保多源异构数据之间形成数据共享和重用。为此,本文提出了D-S证据理论融合模型和粗糙集数据融合模型。其中,D-S证据理论融合模型是通过D-S证据理论的过滤,确保了底层数据质量的提升,形成有效的规则组合,缩小规则间冲突。粗糙集数据融合模型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对各设备底层数据进行优化。(3)实验验证及分析。通过某段铁路信号监测数据测试,分别对两种数据融合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D-S证据理论融合模型和粗糙集数据融合模型均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扩展性,对底层数据最大程度利用化,在算法实时性和故障诊断准确率方面均有提升。对比结果分析,在一定规模数据集下,D-S证据理论下的数据融合模型采用故障分级思想,对后续智能决策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决策指标,算法平均延迟时间较粗糙集数据融合模型低。而粗糙集数据融合模型则加大了对底层数据属性约简,将数据冗余度进行了有效降低,使得决策准确度较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模型高,两种融合模型各有优势。
马强[3](2018)在《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系统配电线路施工、检修和维护操作中,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使用接地线。由于配电线路存在分支多,分散性大,线路深入负荷中心易受建筑、树木遮挡等因素的影响,使配网接地线的管控风险大,易发生漏装接地线、带接地线送电的恶性事故。当前对接地线的监督、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电话报告、文字记录等方式,不可靠因素多,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要求。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力智能接地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GPS定位和无线通讯技术,能够实现对接地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本文首先对智能接地线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根据应用场所,提出了现场就地层、系统主站层和移动终端层三层架构,并对各层系统功能进行了定义。现场就地层分智能接地线及其监测终端两部分,对智能接地线设计了挂接感应触点,开发了监测终端的硬件系统,包含微控制单元、显示电路、开关量采集电路、GPRS和GPS通讯电路以及输入输出端口的设计等部分。在硬件开发的基础上,研究了监测终端、系统主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通讯原理,并按照软件设计的思路,设计了软件框架、数据流、数据字典等内容,设计系统通讯的具体帧格式。对移动终端安全认证、接地线变位规律、接地线位置混合精确定位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开发了智能接地线、主站管理系统和移动终端APP,经现场实际测试和应用,满足相关技术和管理要求。本文结合电力系统施工经验、安全规程和管理要求,开发一种智能接地线管理系统,能够实施监测检修(施工)过程中接地线位置和状态,对不安全的行为自动报警,能显着提高电力施工的安全水平。
陈康[4](2017)在《铁路信号双路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铁路信号双路电源远程监控系统是一款专用于铁路信号电源的系统。其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双路电源本地切换的局限性,可以远程实现双路电源在Ⅰ路和Ⅱ路之间的切换控制功能,并能在一台监测主机上完成对多个车站的电源监控管理。系统提供实用且便捷的电源远程切换解决方案,能缓解电源切换操作时所面临的花费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对于铁路车站进行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工作原理是将两个铁路用JWXC-1700继电器的后接点串联接入信号电源屏的切换线路中,并使用研发的具有通信功能的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在进行远程操作时,控制命令和数据从工区微机监测计算机发出,通过铁路信号微机监测专网到达安装在所辖车站机械室里的下位机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接收到控制信息后,输出动态脉冲驱动继电器励磁吸起,代替人工手动按下切换按钮的操作,从而实现电源的远程切换控制。下位机控制设备是本系统的核心设备,由基于ARM7内核的T2387I工控模块开发,能与上位机实时通信并实现逻辑控制。控制设备中设计了电源电路、动-静态交换输出驱动电路、继电器状态监测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JTAG调试端口电路、EEPROM存储扩展电路、拨码识别电路、状态指示灯电路等功能电路。使用的工控模块和元件都属于工业级别,安全系数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备符合故障-安全原则,能够安全可靠地控制继电器励磁动作,无论是元器件损坏还是网络故障都不会产生误动作,不会影响到铁路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在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开发能运行在T2387I工控模块上的嵌入式程序,使用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多任务调度管理,并实现网络通信、继电器励磁控制、片外EEPROM数据存取、程序IAP远程更新等功能。在主机平台上使用Microsoft Visual C++ 6.0开发环境完成上位机控制软件的开发,包括界面交互设计、基于UDP协议的网络通信、控制命令处理等核心功能。利用上、下位机程序软件的协调配合,完成整个系统的通信及电源远程切换控制和监测等工作。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后,在实验室构建了简易的系统及功能检测平台,对系统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得出系统使用情况并给出评价,认为系统符合设计要求。从现场应用的反馈来看,系统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者晶晖[5](2016)在《铁路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的大发展,铁路运输速度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高,重载化已经变成了货运的趋势,电气化也基本上取代了以往的非电气化区段,但是这都是建立在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基础上的。在这一大前提下铁路信号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铁路信号设备对信号电源要求必须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电源要求可靠是为了保证独立电源可以昼夜不间断的给设备供电。电源的稳定是为了给设备供电的电压和频率都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电源需要高安全性是因为其决定了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所以说,为了能够赶上铁路信号快速发展的步伐,保证铁路信号设备正常工作,我们研究电源系统可靠性意义重大,对铁路信号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可靠性的设计,必须依托于实际的工程设计才有意义,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冗余问题,还应该考虑到环境因素、电磁兼容等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等。基于铁路信号设备的电源设备的重要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当中,选择一种合适的可靠性的设计模型,不仅可以节省成本,更主要的是可以在此基础上减小设备的故障率。论文针对铁路信号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完成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目前国内铁路系统的信号电源现状,比较各种类型信号电源的优缺点,并对不可修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进行设计。(2)应用补充变量,将双机冗余系统的非马尔可夫过程模型转化为马尔可夫过程模型,并推导出了可靠性及有效性公式。指出这种方法比一般分析方法更具有普遍性,更具有实用价值。(3)通过信号电源设备可靠性的设计,在铁路电源设备和可靠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信号电源可靠性设计为基础,对兰州铁路局陈官营站的电源可靠性做了具体的工程设计,并对现有常见的信号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做了分析和比较,这为今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高姗[6](2015)在《基于专利的提升我国高铁技术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铁路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运输工具。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已经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形成了严重掣肘。而对“节能”的提倡促进了高铁产业发展,因此快速提高铁路运输能力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的高铁技术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够从技术角度给出高铁技术发展的建议,本文以专利数据为分析依据,以德温特专利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专利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的方法,借助JAVA和TDA、Excel、Ucinet等工具,从高铁的技术竞争态势、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识别以及关键技术前沿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实现分析结果的可视化。通过上述研究,找到我国高铁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高铁技术竞争力提供对策支持。具体工作如下:首先,从全球范围来分析高铁技术的竞争态势,包括发展趋势、主要竞争国家、技术区域分析、主要研发机构竞争力和核心专利等方面,从多个维度,选取不同指标,从整体角度,对高铁技术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其次,构建了高铁核心技术链,选择其中两个技术领域,识别关键技术。通过专利计量分析判断所处的技术生命周期,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德温特手工代码的共现知识图谱,识别出关键节点。然后比较我国与国际领域关键技术的区别,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再次,利用突现词探测方法,描绘关键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讨论我国在把握技术前沿问题上的发展方向,通过与国际上该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对比,找出我国在技术创新上的薄弱点。最后,总结前文中我国在提高高铁技术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层面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樊汝森[7](2015)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命脉,输电线路覆冰超额将导致输电线路故障、大面积停电等严重后果,建立一套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对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分析与比较确定了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覆冰监测终端采用拉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采集覆冰状态信息和气象信息,并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将监测信息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2、研究了基于静力学的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对绝缘子串悬挂点进行静力学分析,在垂直平面竖直方向上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研究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求取绝缘子串拉力、风偏角和偏斜角的方法;综合考虑温度和应力对导线长度的影响,考虑导线最低点落在档距外和偏移的情况,在风偏平面内根据导线应变参数关系求解导线自重载荷和冰载荷,对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3、研究了覆冰监测终端低功耗技术。从稳压芯片选型、供电控制方式、控制器休眠方式及通信控制方式等多角度降低系统功耗,基于低功耗技术设计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终端的结构组成并分析各部分的电路原理及元器件选择。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Z-Stack协议栈的覆冰监测终端软件。覆冰监测终端软件主要包括通信接口程序设计和传感器数据处理程序设计两方面,该软件实现了对导线覆冰状态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5、测试覆冰监测终端功能和性能并研究修正方法。结果表明:覆冰监测终端具有稳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通信等功能,太阳能电池板和终端低功耗性能良好,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计算精度高,满足覆冰监测要求。
杨玲[8](2015)在《基于GPRS的工厂监测与控制系统下位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何时何地,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主体的工业企业都将“安全生产”作为其生产、发展的首要前提。随着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管理也逐渐在各行各业的竞争软实力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做到二者兼顾是每个管理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给生产者提供安群、舒适的工作环境,给管理者提供可靠、人性化的管理系统,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技术的工厂远程监控系统。本文对工厂监控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以ARM920T为核心的S3C2410作为处理器,Linux系统作为ARM平台操作系统,功能强大,可扩展性高。在通信方面,选用ZIGBEE无线自组网与GPRS无线网络分别实现嵌入式网关与无线传感网络及监控中心的通信。硬件上,主要介绍了CPU部分、通信接口、外扩存储、基本模块的设计。软件上,主要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平台搭建、数据处理、通信模块、外扩存储等软件设计。本设计实现了无线传感网络对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并通过ZIGBEE自组网上传至嵌入式网关。处理之后,通过GPRS网络与监控中心数据通信。以此来保证了监控中心对工业现场的试试掌控。
方小飞[9](2014)在《基于SCADA的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几个关键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其英文名称为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该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给水系统、化工、石油、电力系统等领域的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过程控制等。在铁路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又叫远动系统。随着电气化铁路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对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铁路供电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调整与管理,从而增强及时发现并处理事故的能力。本文是在分析和研究了基于SCADA技术的铁路牵引远动系统和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基础上,对两个系统进行整合,整合成在一个统一的强大系统下工作的铁路电力运行管理远动系统。论文主要对统一系统的四个关键环节的硬件系统进行设计。分别是铁路电力远动系统中的通信、信号电源监控、线路自动化和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环节。通信系统在接口灵活性、扩大容量和提高安全保密性方面进行设计;信号电源系统完成检测信号电源的过流、电压异常等异常状态,进行故障录波,发出报警信号;线路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对贯通、自闭电力线路的短路故障、小电流接地故障及时发现并快速定位后有效处理,进行断相检测,对分段开关进行监控,对短路故障自动隔离非故障区段自动恢复供电。整合后的系统通过采用有效的通信系统,在调度中心完成对牵引供电系统的信号电源、对贯通、自闭电力线路和对牵引变配电所进行集中调度和统一管理,有效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为实现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和铁路运营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肖维斯[10](2012)在《物联网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铁路安全运输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铁路客运量大,行车速度快,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建立实时、可靠、准确的铁路安全监控系统,提高铁路运营的安全监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计算的特点,将物联网应用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可满足海量铁路监测信息的智能监控需求,极大提高铁路安全监控与预警的效率。文本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及铁路安全监控体系的内容,分析了物联网应用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联网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的应用模型,并从模型构建可行性、功能结构和层次结构三方面对模型进行了阐述,实现铁路安全信息的智能监控。为了更好的分析该物联网应用模型,文本依照模型结构,对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三个环节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的应用做了进一步分析,并总结分析了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也间接丰富了应用模型的设计。本文主要价值在于将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提出了铁路安全监控物联网模型。模型从功能上分为安全监控、综合安全管理两大系统,从层次架构上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并通过对物联网相关技术在监测信息感知、传输、处理环节的应用研究,使铁路综合安全监控更加智能与可靠,也为物联网的应用模式做出理论贡献。
二、基于GSM的铁路分散式供电信号电源远程监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SM的铁路分散式供电信号电源远程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2)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中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中数据融合分析 |
2.1 数据融合技术概述 |
2.2 铁路智能运维系统现阶段发展意义及现状 |
2.3 铁路多源异构数据分析 |
2.3.1 计算机联锁系统 |
2.3.2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2.3.3 轨道电路 |
2.3.4 智能电源屏 |
2.4 铁路智能运维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决策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模型 |
3.1 D-S证据理论概述 |
3.2 数据融合模型 |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粗糙集糙集理论算法的数据融合模型 |
4.1 粗糙集理论概述 |
4.2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相对属性约简 |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作接地线管理创新的研究现状 |
1.2.2 带闭锁功能工作接地线的研究现状 |
1.2.3 带通信功能的工作接地线 |
1.2.4 带GPS工作接地线的研究现状 |
1.2.5 通信传输方式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
2.1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1 框架结构设计 |
2.2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2.2.1 系统运行策略的制定 |
2.2.2 接地线智能终端软件功能设计 |
2.2.3 主站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2.2.4 移动作业终端软件功能设计 |
2.3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硬件功能设计 |
2.3.1 接地线本体硬件设计 |
2.3.2 接地线智能终端硬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 智能终端硬件电路设计 |
3.1 基于功能需求的总体设计 |
3.2 智能终端各部分电路设计 |
3.2.1 微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2.2 显示功能电路设计 |
3.2.3 开关量采集功能电路设计 |
3.2.4 GPRS与GPS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3.2.5 RS485接口电路设计 |
3.2.6 按键输入功能电路设计 |
3.3 智能终端外设接口与配置器的设计 |
3.3.1 智能工作接地线监测终端外部接口 |
3.3.2 智能工作接地线监测终端的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4.1 基于数据流图的软件架构设计 |
4.1.1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
4.1.2 基于数据流图的系统软件架构 |
4.1.3 主站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
4.2 基于数据字典的软件数据建模 |
4.2.1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数据关系图 |
4.2.2 基于数据字典的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数据建模 |
4.3 系统通讯规约的设计 |
4.3.1 主站系统与智能终端的通讯规约 |
4.3.2 主站系统到移动终端APP的通讯规约 |
4.4 程序设计 |
4.4.1 主站系统程序设计 |
4.4.2 移动终端APP程序设计 |
4.4.3 开关量采集程序设计 |
4.4.4 串口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4.5 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
4.4.6 解析报文程序设计 |
4.4.7 实时数据显示程序设计 |
4.4.8 非实时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4.5 系统主要算法 |
4.5.1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规则 |
4.5.2 接地线状态变位规则 |
4.5.3 基于GPS相对位置最小标准差的定位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
5.1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的调试 |
5.2 接地线智能终端的实现与应用 |
5.2.1 安全功能应用 |
5.2.2 定位功能应用 |
5.3 主站功能的实现 |
5.4 移动终端功能的实现与应用 |
5.4.1 实时查看功能 |
5.4.2 安全警示功能 |
5.5 充电及配置终端功能测试 |
5.5.1 充放电功能测试 |
5.5.2 配置功能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数据建模信息表 |
附录B 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的通讯规约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铁路信号双路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信号电源屏的发展和电源切换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工作内容 |
2 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
2.1 系统整体方案 |
2.2 双路电源切换原理及电源屏改装 |
2.2.1 电源切换原理 |
2.2.2 电源屏的改装 |
2.3 硬件设备部署方案 |
2.4 嵌入式系统方案 |
2.4.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2.4.2 ARM工控模块的选用 |
2.5 本章小结 |
3 下位机控制设备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T2387I工控模块的应用 |
3.2 工控模块的外部电路设计 |
3.2.1 电源电路 |
3.2.2 动-静态交换输出驱动电路 |
3.2.3 继电器状态监测电路 |
3.2.4 以太网接口电路 |
3.2.5 JTAG调试端口电路 |
3.2.6 EEPROM存储扩展电路 |
3.2.7 拨码识别电路 |
3.2.8 状态指示灯电路 |
3.3 下位机控制设备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监控系统的软件开发 |
4.1 开发环境和工具 |
4.2 嵌入式软件开发 |
4.3 μC/OS- Ⅱ嵌入式操作系统 |
4.3.1 μC/OS- Ⅱ简介 |
4.3.2 μC/OS- Ⅱ移植 |
4.3.3 用户任务设计 |
4.4 UDP通信协议的开发 |
4.4.1 UDP通信帧设计 |
4.4.2 通信程序设计 |
4.4.3 CRC算法的实现 |
4.5 命令处理和切换功能的开发 |
4.5.1 命令处理 |
4.5.2 电源切换程序设计 |
4.6 EEPROM读写功能的开发 |
4.6.1 EEPROM的寻址 |
4.6.2 读写程序设计 |
4.7 在应用编程IAP功能的开发 |
4.7.1 IAP原理 |
4.7.2 IAP程序设计 |
4.8 上位机软件界面的设计 |
4.8.1 主界面 |
4.8.2 车站选择界面 |
4.8.3 车站配置界面 |
4.8.4 连接状态界面 |
4.8.5 操作记录界面 |
4.8.6 EEPROM数据界面 |
4.8.7 远程更新界面 |
4.9 本章小结 |
5 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 |
5.1 系统调试准备工作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6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成果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铁路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可靠性理论与铁路信号电源系统 |
2.1 可靠性指标 |
2.1.1 可靠性参数 |
2.1.2 系统可靠性模型 |
2.2 铁路信号电源系统简介 |
2.2.1 电源屏的发展与组成 |
2.2.2 UPS电源的发展与组成 |
2.3 信号电源系统工作原理 |
2.3.1 电源屏的工作原理 |
2.3.2 UPS工作原理 |
2.4 电源系统可靠性模型分析 |
2.5 小结 |
3 铁路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
3.1 UPS电源可靠性 |
3.1.1 UPS可靠性模型选择 |
3.1.2 UPS可靠性设计 |
3.1.3 UPS不可修双机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3.1.4 UPS可修复双机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3.1.5 UPS可靠性的预计方法 |
3.2 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设计 |
3.2.1 电源屏及UPS系统冗余方案 |
3.2.2 双电源设备接入方式设计 |
3.2.3 单电源设备接入方案设计 |
3.2.4 UPS电源的串并联使用 |
3.3 小结 |
4 信号电源的可靠性工程设计优化 |
4.1 信号电源系统工程设计 |
4.2 UPS改进措施 |
4.3 基于马尔科夫可修模型的UPS电源可靠性评估 |
4.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专利的提升我国高铁技术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铁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专利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简介 |
2.1 专利分析相关知识简介 |
2.1.1 专利分析理论与方法 |
2.1.2 专利分析的工具介绍 |
2.2 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简介 |
2.2.1 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知识 |
2.2.2 社会网络分析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技术竞争态势分析 |
3.1 技术竞争态势含义及分析框架 |
3.2 数据源及分析工具 |
3.3 技术竞争态势的总体概况分析 |
3.3.1 发展阶段分析 |
3.3.2 主要竞争国家分析 |
3.4 技术竞争态势若干重要问题分析 |
3.4.1 核心专利分析 |
3.4.2 技术领域分析 |
3.4.3 研发机构分析 |
3.4.4 专利原创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关键技术关注焦点识别及对比分析 |
4.1 高铁的技术链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弓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2 GSM-R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
4.4 关键技术关注焦点识别 |
4.4.1 弓网关键技术关注焦点识别 |
4.4.2 GSM-R关键技术关注焦点识别 |
4.5 关键技术关注焦点国内外对比分析 |
4.5.1 弓网技术对比分析 |
4.5.2 GSM-R技术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关键技术前沿及对比分析 |
5.1 研究方法设计与数据处理 |
5.1.1 研究方法设计 |
5.1.2 数据转换及算法描述 |
5.2 弓网技术前沿及对比分析 |
5.2.1 国外弓网技术前沿发展图谱 |
5.2.2 国内弓网技术前沿发展图谱 |
5.2.3 国内外前沿对比分析 |
5.3 GSM-R技术前沿及对比分析 |
5.3.1 国外GSM-R技术前沿发展图谱 |
5.3.2 国内GSM-R技术前沿发展图谱 |
5.3.3 国内外前沿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
6.1 我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
6.2 我国高铁技术提升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在电力设施监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2 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输电线路杆塔类型 |
2.2 覆冰监测系统功能与结构框架 |
2.3 覆冰监测终端供电方案研究 |
2.4 无线通信技术方案研究 |
2.4.1 远程无线通信方案研究 |
2.4.2 短程无线通信方案研究 |
2.5 多源传感器的选择 |
2.6 覆冰监测系统结构 |
2.7 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 |
2.8 本章小结 |
3 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覆冰厚度计算模型 |
3.1 风载荷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
3.2 基于静力学求解覆冰厚度计算模型的科学性证明 |
3.3 绝缘子串悬挂点静力学分析 |
3.4 绝缘子串稳态平衡参数的计算 |
3.4.1 参数的最优状态估计 |
3.4.2 卡尔曼滤波算法 |
3.4.3 极值求解方法 |
3.4.4 绝缘子串稳态风偏角与极值风偏角的关系 |
3.4.5 绝缘子串稳态平衡参数的计算 |
3.5 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 |
3.5.1 垂直平面内线路静力学分析 |
3.5.2 风偏平面内线路静力学分析 |
3.5.3 风偏平面内导线自重和冰载荷的计算 |
3.5.4 垂直平面内覆冰厚度计算 |
3.5.5 更新线路长度和垂直综合比载 |
3.6 本章小结 |
4 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终端硬件设计 |
4.1 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终端系统结构 |
4.2 CC2530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4.3 TTL转RS485通信单元硬件设计 |
4.4 GPRS通信单元硬件设计 |
4.5 供电电源单元硬件设计 |
4.5.1 隔离电源电路设计 |
4.5.2 低功耗节能供电控制单元设计 |
4.5.3 蓄电池容量计算模型 |
4.5.4 太阳能电池板功率计算模型 |
4.5.5 监测终端平均功耗估算 |
4.5.6 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的选择 |
4.5.7 太阳能自动充放电电路设计 |
4.6 抗干扰设计 |
4.7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实物图 |
4.8 本章小结 |
5 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终端软件设计 |
5.1 覆冰监测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5.2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设计 |
5.2.1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
5.2.2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
5.2.3 Z-Stack协议栈软件设计 |
5.3 通信接.程序设计 |
5.3.1 RS485通信程序设计 |
5.3.2 ZigBee通信程序设计 |
5.3.3 GPRS通信程序设计 |
5.4 传感器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5.4.1 气象参数计算 |
5.4.2 等值覆冰厚度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覆冰监测终端功能与性能测试 |
6.1 传感器性能测试 |
6.1.1 拉力传感器性能测试 |
6.1.2 倾角传感器性能测试 |
6.2 太阳能电池板性能测试 |
6.3 覆冰监测终端低功耗测试 |
6.4 传感器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
6.5 无线通信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 |
6.5.1 ZigBee无线通信功能测试 |
6.5.2 GPRS无线通信功能测试 |
6.5.3 ZigBee无线通信丢包率测试 |
6.5.4 ZigBee无线通信距离测试 |
6.6 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GPRS的工厂监测与控制系统下位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厂监控系统概述 |
1.2 远程监控系统发展状况 |
1.3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2.1 GPRS通信技术 |
2.1.1 GPRS的特点 |
2.1.2 GPRS的网络结构 |
2.1.3 GPRS协议模型 |
2.2 ZIGBEE自组网络技术 |
2.2.1 ZIGBEE技术简介 |
2.2.2 协议层与规定说明 |
2.2.3 ZIGBEE的技术优势 |
2.2.4 ZIGBEE技术的发展前景 |
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方案选型 |
3.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3.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3.2.1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 |
3.2.2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 |
3.3 嵌入式系统的方案选型 |
3.3.1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选型 |
3.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型 |
第四章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4.2 CPU部分硬件设计 |
4.2.1 ARM处理器 |
4.2.2 S3C2410A原理图设计 |
4.3 通信接口硬件设计 |
4.4 外扩存储电路设计 |
4.4.1 SDRAM硬件设计 |
4.4.2 Flash硬件设计 |
4.5 系统基本模块设计 |
4.5.1 电源模块设计 |
4.5.2 时钟和复位电路 |
第五章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嵌入式系统平台搭建 |
5.1.1 在宿主机上安装Linux系统 |
5.1.2 配置Minicom |
5.1.3 建立NFS开发环境 |
5.1.4 配置TFTP |
5.1.5 宿主机上交叉编译环境建立 |
5.2 数据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5.2.1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5.2.2 GPRS数据终端至监控中心的数据封装 |
5.3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5.3.1 串口通信软件设计 |
5.3.2 GPRS通信软件设计 |
5.3.3 ZIGBEE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5.4 外扩存储器模块软件设计 |
5.5 复位和实时时钟模块 |
5.5.1 复位部分程序设计 |
5.5.2 实时时钟部分程序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项目总结 |
6.2 项目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SCADA的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几个关键环节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的情况 |
1.2.2 国内现状 |
1.3 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论文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2章 铁路电力远动系统中的通信 |
2.1 电气化铁道电力远动概述 |
2.1.1 远动系统的组成 |
2.1.2 远动系统的性能指标 |
2.1.3 远动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2.2 远动系统的调度主站系统 |
2.2.1 远动系统调度端硬件结构 |
2.2.2 远动系统调度端软件结构 |
2.2.3 调度端主要功能 |
2.2.4 调度端通信信道及通信方式 |
2.2.5 通信协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号电源监控 |
3.1 概述 |
3.2 信号电源监控系统 |
3.2.1 信号电源监控主站功能 |
3.2.2 箱变监控装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路自动化 |
4.1 引言 |
4.2 线路自动化系统 |
4.2.1 短路故障 |
4.2.2 小电流接地故障 |
4.2.3 断相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 |
5.1 概述 |
5.2 典型的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
5.2.1 系统概述 |
5.2.2 典型配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物联网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 |
1.2.2 铁路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铁路安全监控领域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综述 |
2.1 物联网相关理论 |
2.1.1 物联网定义与基本特征 |
2.1.2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
2.2 物联网应用于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的关键技术 |
2.2.1 射频识别技术 |
2.2.2 传感技术 |
2.2.3 无线传输技术 |
2.2.4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 |
2.3 铁路安全监控概述 |
2.3.1 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
2.3.2 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结构 |
2.3.3 铁路安全监测对象及系统 |
3 物联网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的应用模型 |
3.1 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物联网应用模型构建可行性分析 |
3.1.1 投资必要性 |
3.1.2 经济可行性 |
3.1.3 技术可行性 |
3.2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安全监控系统功能模型 |
3.2.1 总体功能结构 |
3.2.2 安全监控 |
3.2.3 综合安全管理 |
3.3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安全监控系统层次模型 |
3.3.1 感知层 |
3.3.2 网络层 |
3.3.3 应用层 |
3.4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安全监控系统的优势 |
4 物联网关键技术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的应用分析 |
4.1 安全信息感知 |
4.1.1 基于传感器的铁路综合安全监测信息感知 |
4.1.2 基于RFID的铁路安全信息感知 |
4.1.3 基于GPS的列车信息定位 |
4.2 安全信息传输 |
4.2.1 接入网的信息传输 |
4.2.2 专用移动互联网 |
4.3 安全信息处理 |
4.3.1 RFID与WSN的集成与融合 |
4.3.2 安全信息预警分析 |
4.3.3 智能视频分析 |
4.4 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
4.4.1 无线传感网络 |
4.4.2 异构网络融合 |
4.4.3 海量数据处理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基于GSM的铁路分散式供电信号电源远程监控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铁路智能运维系统中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 任超.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智能工作接地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马强. 山东大学, 2018(01)
- [4]铁路信号双路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陈康.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2)
- [5]铁路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D]. 者晶晖.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基于专利的提升我国高铁技术竞争力研究[D]. 高姗.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 [7]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设计[D]. 樊汝森. 上海电力学院, 2015(03)
- [8]基于GPRS的工厂监测与控制系统下位机设计[D]. 杨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5)
- [9]基于SCADA的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几个关键环节的设计与应用[D]. 方小飞. 吉林大学, 2014(03)
- [10]物联网在铁路安全监控领域应用研究[D]. 肖维斯.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