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从论文-郑春超

介词从论文-郑春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介词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从”,“自从”,语义,句法位置

介词从论文文献综述

郑春超[1](2019)在《基于语料库对介词“从”与“自从”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基于CCL语料库分别从介词框架结构、语义和句法位置叁个方面对"从"和"自从"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可以与方位词、时间词、介/动词和准助词组成介词框架结构,表示多种语义,"自从"则只可介引表过去时间起点的词;语义上:"从"后产生的一系列动作行为是紧接着前面发生的动作相继完成,而"自从"的前后行为动作并无明显的顺承关系,而是中间经过了一段过程;句法位置上:"从"的句法位置比"自从"灵活。(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欧阳唯一[2](2019)在《留学生介词“从”的习得研究和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从”使用频繁,用法复杂,并且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被列为甲级词。根据其实际使用情况来说,不同义项的教学顺序应有差异。本文以中介语语料库和母语语料库为基础,对留学生介词“从”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梳理介词“从”的各种用法,以此为分类,统计发现介词“从”不同义项的使用频率各不相同,将中介语和母语中介词“从”的各义项的使用情况做比较。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进行偏误类型、偏误占比分析,针对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留学生制作问卷调查进行辅助分析,具体分析偏误形成原因,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此语言点的教学效率。本文的正文部分依次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选题的选题背景与原因、从本体角度和习得角度总结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目的、语料来源、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现代汉语中介词“从”的用法和分类,并以此来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各个义项的实际使用状况,加深“从”的用法了解。第叁章:收集并整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从”各个义项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两个语料库的数据比较,分析介词“从”在现代汉语实际使用时与留学生使用时的不同。第四章: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实际使用产生的偏误,探讨了五种偏误类型:误代、遗漏、冗余、错序、杂糅,并分析原因。以前文为基础,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偏误类型设计出问卷,对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强制语境题目,了解各个义项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分析阐述。第五章:通过之前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并考察当前使用较为普及的教材中“从”的实际编写情况,对留学生介词“从”的教学给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杨一琳[3](2019)在《对初中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介词“从”的框架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少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意义。仅就虚词来说,它在汉语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且有很多虚词都具有多个用法和含义,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较为复杂难懂。因此,如何将虚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给学生就成了汉语教师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讲授方法有些时候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如何将虚词更好地教给学生。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介词“从”的框架类别与构成,并以对初中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介词“从”的偏误的分析为出发点,对介词“从”的框架教学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讨论。文章主体部分由绪论和五章内容构成。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语料来源等问题。第一章是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包括对介词框架的综述、对“从”类介词框架的综述以及对框架教学的综述。第二章是对“从”及其框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从”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框架的演变。由先秦时“从”的动词意义入手,研究其逐步演变过程。第叁章从汉语学习者的偏误入手,分析讨论学生在学习介词“从”时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的偏误现象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研究用框架来讲解“从”的优势。一方面从教学实施角度对“从”进行了讲解;另一方面从整体和微观角度探讨用框架来讲解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优势。第五章阐述了用框架教学方式对“从”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指出用框架形式进行教学虽然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比如使用的时间、使用的频率、使用的度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薇,付靖雯[4](2018)在《介词“从”的搭配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格式化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从"是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虚词,现阶段关于介词"从"的研究较多,本体研究已经日趋完善。但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关于介词"从"的格式化教学研究却略显单薄,本文基于此对介词"从"和"从"字搭配的格式化教学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70期)

刘薇[5](2018)在《介词“从”的搭配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格式化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从"是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虚词,关于介词"从"的研究成果较丰富,本体研究日趋完善。相比之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关于介词"从"的格式化教学研究却略显单薄,本文基于此对介词"从"和"从"字搭配的格式化教学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8年12期)

赵乃萱[6](2018)在《现代汉语起点介词“从”和“自从”的句法语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表达语法意义主要依靠虚词和语序。作为汉语虚词之一的介词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集合。近义介词对比一直是汉语介词研究的重要方法。文章以现代汉语起点介词“从”和“自从”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共时层面对起点介词“从”和“自从”进行考察,并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调查了留学生“从”和“自从”的学习偏误。首先,运用结构主义及功能语言学理论分别对起点介词“从”和“自从”进行句法语义分析。指出它们各自在语义功能、宾语性质、句法功能及介词框架等方面的特点。其次,通过对比起点介词“从”和“自从”在句法、语义、隐现规律方面的同异,了解到二者语义功能的交叉点在于标记过去的时间起点;句法上“从”与“自从”都能与“以来、以后(后、之后)、起、开始”组成表示时间起点的介词框架。二者的差异体现在“从”的语义功能和介词框架更加丰富;“从”与“自从”标记过去的时间起点时,句法分布形式不同。最后,运用偏误分析理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考察了留学生对起点介词“从”和“自从”的学习情况。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在起点介词“从”与“自从”的不同用法和介词框架的意义上偏误较少;在起点介词“从”与“自从”的相同用法、隐现规律及偏误识别上偏误较多。文章还从充分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介词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偏误预测和偏误总结相结合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留学生偏误的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8)

杨一琳[7](2018)在《试以介词“从”为例探讨介词搭配的格式化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搭配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难题。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其语法形式主要通过语气和虚词来实现,其中又以虚词为重。在汉语中,虚词有很重的任务和作用,介词又是虚词中比较重要的一类。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大部分介词已经不能独立使用,要依附于实词才能使用。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产生的偏误绝大多数来自于对虚词的理解不到位,在应用中不能准确应用。介词也是他们最常产生偏误的虚词之一,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介词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格式化教学的应用比较广泛,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比较认可通过格式化的方式来进行虚词的教学。本文将以介词"从"为例,探讨介词搭配的格式化教学。(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03期)

王敬园[8](2017)在《不同语系母语背景汉语学习者介词“从”偏误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作为虚词的重要成员之一,介词在汉语语法表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介词和介词语序也是汉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语言类型学是找出所有人类语言共有的那些特性,以不同标准、不同参项将语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的研究。一般类型学的研究以谱系分类、形态变化和语序为标准。当代局部类型学研究表明,介词类型在语序类型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以介词参项的要素特征为单位对语言进行特征类型学分类是可行的。本文从类型学的两个角度将东南亚和东北亚国家学习者进行分类,一是从语种类型学角度,将9个国家分为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二是从特征类型学角度,按照介词的语序特征,将9个国家的语言为前置词和后置词语言,并且归纳不同语言中与汉语“从”类似意义介词所能介引的语义。本文从学习者母语语系出发,归纳汉语和东南亚、东北亚国家语言介词“从”和“从”字短语的的语序和语义特征,对偏误情况进行预测。然后以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将学习者的偏误分为前置词“从”的误加,前置词“从”的混用,后置词缺失、冗余及混用,动词成分缺失和语序错误五大类,统计分析东南亚和东北亚学习者在偏误总体情况及不同偏误类型上的表现。最后,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介词“从”和“从”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来分析和解释偏误情况,探讨语言类型和偏误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偏误情况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种共性和差异与学习者的母语类型相关,而且不止和单项的语言类型学因素相关。表现为,在整体偏误率上和语种类型学上的谱系分类有关,在每个类型的偏误上受谱系分类、介词语序特征及介词的语义等多重因素影响。笔者认为,从类型学角度来看,影响学习者偏误的核心因素是人类语言的共性及汉语在类型学上的特殊性,对学习者偏误的研究对类型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12-25)

杨一琳[9](2017)在《试以介词“从”为例探讨介词搭配的格式化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搭配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难题。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其语法形式主要通过语气和虚词来实现,其中又以虚词为重。在汉语中,虚词有很重的任务和作用,介词又是虚词中比较重要的一类。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大部分介词已经不能独立使用,要依附于实词才能使用。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产生的偏误绝大多数来自于对虚词的理解不到位,在应用中不能准确应用。介词也是他们最常产生偏误的虚词之一,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介词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格式化教学的应用比较广泛,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比较认可通过格式化的方式来进行虚词的教学。本文将以介词"从"为例,探讨介词搭配的格式化教学。(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7年24期)

MARZIYEH,MIRTAJADDINI(嘉蜜)[10](2017)在《伊朗汉语学习者介词“从”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汉语是全球最难学语言之一。介词作为汉语虚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相对较少而它的句法位置,语法意义,功能等方面十分复杂,更是一个较难的部分。在波斯语中,介词带有不同语法意义,用法灵活,含义丰富。因此,以波斯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母语直接与间接干扰,出现大量的介词偏误现象,成为学习汉语的难点。本研究通过对母语为波斯语的汉语学习者介词使用调查,尤其是以"从"这个使用中偏误最为频繁的介词使用案例分析,并与它相应的波斯语介词作为研究和比较对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研究发现,在语法、语义和语用层面存在介词使用的偏误,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方式尽量避免类似的偏误。研究希望为波斯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提出汉语介词教学方法和策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6-01)

介词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词“从”使用频繁,用法复杂,并且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被列为甲级词。根据其实际使用情况来说,不同义项的教学顺序应有差异。本文以中介语语料库和母语语料库为基础,对留学生介词“从”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梳理介词“从”的各种用法,以此为分类,统计发现介词“从”不同义项的使用频率各不相同,将中介语和母语中介词“从”的各义项的使用情况做比较。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进行偏误类型、偏误占比分析,针对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留学生制作问卷调查进行辅助分析,具体分析偏误形成原因,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此语言点的教学效率。本文的正文部分依次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选题的选题背景与原因、从本体角度和习得角度总结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目的、语料来源、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现代汉语中介词“从”的用法和分类,并以此来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各个义项的实际使用状况,加深“从”的用法了解。第叁章:收集并整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从”各个义项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两个语料库的数据比较,分析介词“从”在现代汉语实际使用时与留学生使用时的不同。第四章: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实际使用产生的偏误,探讨了五种偏误类型:误代、遗漏、冗余、错序、杂糅,并分析原因。以前文为基础,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偏误类型设计出问卷,对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强制语境题目,了解各个义项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分析阐述。第五章:通过之前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并考察当前使用较为普及的教材中“从”的实际编写情况,对留学生介词“从”的教学给出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词从论文参考文献

[1].郑春超.基于语料库对介词“从”与“自从”的对比分析[J].北方文学.2019

[2].欧阳唯一.留学生介词“从”的习得研究和教学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杨一琳.对初中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介词“从”的框架教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9

[4].刘薇,付靖雯.介词“从”的搭配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格式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8

[5].刘薇.介词“从”的搭配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格式化教学[J].东西南北.2018

[6].赵乃萱.现代汉语起点介词“从”和“自从”的句法语义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7].杨一琳.试以介词“从”为例探讨介词搭配的格式化教学[J].农家参谋.2018

[8].王敬园.不同语系母语背景汉语学习者介词“从”偏误的比较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9].杨一琳.试以介词“从”为例探讨介词搭配的格式化教学[J].农家参谋.2017

[10].MARZIYEH,MIRTAJADDINI(嘉蜜).伊朗汉语学习者介词“从”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浙江大学.2017

标签:;  ;  ;  ;  

介词从论文-郑春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