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腺组织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区段,组织瓣移位术
乳腺组织瓣论文文献综述
唐润薇,李超然,袁帅,张卫红[1](2019)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组织瓣移位术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组织瓣移位术后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后我院收治的32例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患者,均采用组织瓣移位技术进行填充,分析组织瓣移位术后乳房外观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32例行组织瓣移位术后患者的乳房外观协调。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组织瓣移位术进行修复是可行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56期)
徐红,胡颖恺,王雅靖,李海霞,薛丽华[2](2018)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组织瓣移位术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组织瓣移位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8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64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和多个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组织瓣移位技术,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用残余的乳腺腺体组织、脂肪组织及皮肤组成的组织瓣进行填充,并分析组织瓣移位术后并发症及乳房外观效果。结果 64例患者施行乳腺缺损区组织瓣移位术后均达到乳房外观协调。病灶切除范围>1个象限、<2个象限者22例和多个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范围≥2个象限、<3个象限者2例,行组织瓣移位术后乳房外观基本良好,与健侧乳房对称;乳腺区段切除范围≥2个象限、<3个象限者21例,行组织瓣移位术后乳房外观变化明显,与对侧比较,有局部缺损表现且不对称;切除范围≥3个象限者19例,患侧乳房整体比对侧小,明显不对称。术后仅1例发生乳腺脂肪部分坏死,经微创旋切术取除坏死组织后治愈。随访时间达4~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患侧乳房、乳头均无凹陷,患者均满意。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组织瓣移位术是可行的,避免了全乳切除且效果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4期)
潘红英[3](2016)在《经乳晕切口联合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与传统保乳手术比较,评价经乳晕切口联合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治疗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经乳晕切口联合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保乳手术患者(研究组)及35例经肿块表面切口未行乳腺成形的保乳手术患者(对照组)。对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距乳头的距离、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作统计学分析,探讨患者术后的肿瘤治疗效果,并评价术后患者乳腺美容效果,包括:①乳房的形态:对称性、乳头位置、表面平整程度、乳房顺应性;②皮肤效果:疤痕、色泽、质地、弹性等。再结合体像评分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量表)对两组病人进行术后生存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年龄30~61(44.52±5.06)岁,均为女性,肿瘤直径为0.5~3.0(1.82±0.62)cm,肿瘤位于左侧22例,右侧28例。肿瘤距乳头距离2.0~7.0(3.82±1.09)cm,手术均采用乳晕切口,切口长3.0~6.0(3.94±0.30)cm,切除肿瘤后以自体组织瓣行乳腺缺损Ⅰ期成形,术后随访6~114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1例出现脂肪液化,无成形的自体组织瓣坏死、切口感染、皮瓣坏死。术后24个月发生乳腺癌骨转移1例;无区域淋巴结及肿瘤局部复发;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60(43.42±4.16)岁,均为女性,肿瘤直径为0.6~2.9cm(1.77±0.59)cm,肿瘤位于左侧16例,右侧19例。肿瘤距乳头距离2.3~6.0(3.82±1.09)cm,均采用肿块表面切口,手术切口长4.0~6.5(5.56±1.31)cm,切除肿瘤后未行乳腺成形,术后常规随访,随访时间6~117个月,平均34个月,1例患者术后第二天出现切口下出血,经引流及加压包扎等对症处理后切口愈合,1例行ALND的患者术后并发患侧上肢轻度淋巴水肿。对两组病人乳房美容效果进行多因素评估,研究组总评分优良为98%,对照组为58.06%(P<0.05)。研究组中美容评分的平均秩次52.23,对照组为17.81(P<0.05)。手术后体像评分表显示研究组患者美容效果和体像评分呈负相关。WHOQOL-BREF量表中生存质量中的心理领域与体像评分表疤痕不满意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07(P=0.006)。生存质量中的环境领域与疤痕不满意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31(P=0.028)。结论:经乳晕切口联合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术后生存质量优良。(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11-15)
潘红英,石欣[4](2016)在《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乳晕切口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近期形态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经乳晕切口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5年9月丹阳市人民医院行联合乳晕切口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保乳手术46例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患者乳房的美容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通过体像评分表进行术后生存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手术均采用乳晕切口,切除肿瘤后成功施行以自体组织瓣填充乳腺缺损的Ⅰ期乳腺成形术。术后随访6~114个月,平均3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区域淋巴结肿大,无乳头乳晕、皮瓣的坏死,无明显的乳头偏斜及凹陷。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的总评分优良率为97.8%。结论对有适应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经乳晕切口联合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术可以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和治疗效果,术后生存质量优良。(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曹哲,谭慎兴,牛常英,吉彩霞,梁晓琴[5](2016)在《乳晕瓣与乳腺组织瓣联合矫正器外悬吊治疗乳头内陷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乳晕瓣与乳腺组织瓣联合矫正器外悬吊治疗乳头内陷的疗效。方法按设计画线切开乳晕皮肤,在皮下进行锐性分离,形成两个乳晕瓣,在乳头基底钝性分离挛缩的肌肉结缔组织,切断短缩的纤维束,松解对乳头的牵拉,在乳头及乳晕内下方设计乳腺组织旋转瓣,将其充分地填充至复位的乳头下方空隙,缝合切口,用自制矫正器再适度牵引乳头2~3周。结果 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采用乳晕瓣与乳腺组织瓣联合矫正器外悬吊治疗先天性乳头内陷患者15例(27侧),随访2~6个月,平均4个月,全部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乳头、乳晕血运障碍,无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乳晕清晰,乳头外形基本良好,15例患者乳头凸出高度平均为8.0mm,患者表示满意,达到了美容与矫正为一体的功效,符合现代美容整形的理念。结论乳晕瓣与乳腺组织瓣联合矫正器外悬吊是治疗先天性乳头内陷较为理想的方法,手术创伤小,矫正幅度可操控性强,可达到修饰性矫正修复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潍坊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任森洋,胡竺,王淼昊,宋凡伟,潘愉[6](2015)在《偶合乳腺组织瓣在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乳头内陷不仅使丰满乳房的自然美丧失,且因乳头深陷于乳晕中,容易积存污垢,导致奇痒、湿疹、炎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生活不便。自2010年10月以来,笔者应用偶合乳腺组织瓣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8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本组共8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20-35岁,双侧2例,单侧6例;未婚4例,已婚4例;均为(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整形与美容暨修复重建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9-25)
任森洋,宋凡伟,王淼昊,胡竺,叶亚萍[7](2013)在《偶合乳腺组织瓣在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丰满的乳房、挺拔的乳头是女性美的自然体现,乳头内陷不仅使丰满乳房的自然美丧失,且因乳头深陷于乳晕中,容易积存污垢,导致奇痒、湿疹、炎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生活不便。自2010年10月以来,笔者应用偶合乳腺组织瓣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8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激光医学学术联合会议暨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整形美容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10-11)
任森洋,宋凡伟,王淼昊,胡竺[8](2012)在《偶合乳腺组织瓣在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丰满的乳房、挺拔的乳头是女性美的自然体现,乳头内陷不仅使丰满乳房的自然美丧失,且因乳头深陷于乳晕中,容易积存污垢,导致奇痒、湿疹、炎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生活不便。自2010年10月以来,笔者应用偶合乳腺组织瓣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8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本文来源于《2012年浙江省美容与整形学术年会暨私营美容机构行业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09-21)
林根辉[9](2009)在《双环切口乳腺组织瓣旋转及悬吊治疗轻中度乳房下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双环切口+乳腺组织瓣旋转及悬吊治疗轻中度乳房下垂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传统的双环法乳房悬吊术切口,在皮肤与乳腺的腺体表面之间行广泛剥离后,在乳腺的上半象限正中将腺体垂直切开,分离出外侧象限的乳腺组织瓣,并以乳头为中心向内上方旋转1/4个象限,使乳腺形成一漏斗形状,之后乳腺组织瓣固定于第二肋间水平,并视乳腺大小决定是否在胸大肌下植入乳房假体,复发的病例用聚丙烯单丝网片加强悬吊,最后将乳晕内外环的真皮行荷包缝合。结果本方法矫治轻、中度乳房下垂者共34例68侧,术后乳房外形美观持久,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简便易行,组织损伤小,瘢痕不明显,是矫治轻、中度乳房下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09-10-01)
张华,罗谦,梁秀丽[10](2009)在《双新月形乳晕瓣结合乳腺组织瓣矫治重度乳头内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一种效果持久且美容效果良好的矫治重度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彻底松解乳头下引起乳头内陷的纤维束和部分缩短的乳腺导管,移植乳腺组织瓣填充乳头下的空隙。设计上下两个新月形乳晕瓣旋转缝合至乳头颈部,增加乳头颈高度并使乳头挺立、饱满。结果:2001年3月至2008年5月共矫治43例72侧重度乳头内陷患者,经随访6个月~2年,效果持久,无一例复发,远期乳头感觉及勃起功能正常,乳头外形良好,切口痕迹不显。结论:双新月形乳晕瓣加强乳头颈部结合乳腺组织瓣填充原乳头下空隙是矫治重度乳头内陷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09年07期)
乳腺组织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组织瓣移位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8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64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和多个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组织瓣移位技术,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用残余的乳腺腺体组织、脂肪组织及皮肤组成的组织瓣进行填充,并分析组织瓣移位术后并发症及乳房外观效果。结果 64例患者施行乳腺缺损区组织瓣移位术后均达到乳房外观协调。病灶切除范围>1个象限、<2个象限者22例和多个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范围≥2个象限、<3个象限者2例,行组织瓣移位术后乳房外观基本良好,与健侧乳房对称;乳腺区段切除范围≥2个象限、<3个象限者21例,行组织瓣移位术后乳房外观变化明显,与对侧比较,有局部缺损表现且不对称;切除范围≥3个象限者19例,患侧乳房整体比对侧小,明显不对称。术后仅1例发生乳腺脂肪部分坏死,经微创旋切术取除坏死组织后治愈。随访时间达4~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患侧乳房、乳头均无凹陷,患者均满意。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组织瓣移位术是可行的,避免了全乳切除且效果满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腺组织瓣论文参考文献
[1].唐润薇,李超然,袁帅,张卫红.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组织瓣移位术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2].徐红,胡颖恺,王雅靖,李海霞,薛丽华.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组织瓣移位术的探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8
[3].潘红英.经乳晕切口联合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6
[4].潘红英,石欣.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乳晕切口自体组织瓣Ⅰ期乳腺成形近期形态学观察[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6
[5].曹哲,谭慎兴,牛常英,吉彩霞,梁晓琴.乳晕瓣与乳腺组织瓣联合矫正器外悬吊治疗乳头内陷的疗效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6
[6].任森洋,胡竺,王淼昊,宋凡伟,潘愉.偶合乳腺组织瓣在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中的应用[C].2015年浙江省整形与美容暨修复重建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7].任森洋,宋凡伟,王淼昊,胡竺,叶亚萍.偶合乳腺组织瓣在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中的应用[C].2013年全国激光医学学术联合会议暨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整形美容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3
[8].任森洋,宋凡伟,王淼昊,胡竺.偶合乳腺组织瓣在pitanguy氏法矫正乳头重度凹陷中的应用[C].2012年浙江省美容与整形学术年会暨私营美容机构行业论坛论文集.2012
[9].林根辉.双环切口乳腺组织瓣旋转及悬吊治疗轻中度乳房下垂[D].福建医科大学.2009
[10].张华,罗谦,梁秀丽.双新月形乳晕瓣结合乳腺组织瓣矫治重度乳头内陷[J].中国美容医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