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俗小说论文-陈佳利

古代通俗小说论文-陈佳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通俗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建安余氏,“营销手段”,通俗小说

古代通俗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利[1](2019)在《浅谈建安余氏家族与古代通俗小说刊刻》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建安余氏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刻书世家,繁盛时期从宋元跨越到明末清初,留下了大量精美的雕版印刷,在我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安余氏家族除了刊刻传统的经史子集外,还刊刻了大量的通俗小说,其独特的"营销手段"有助于通俗小说的流传,对我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余氏刻印书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牟利,不可避免地也给通俗小说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史志》期刊2019年03期)

张剑钊,曹萌[2](2017)在《儒道佛文化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中,体现出多方面的模式化倾向,除背景设置、情节结构、场面描写等模式外,还有一种特别值得重视的模式,即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在古代通俗小说中,作品人物的命运结局,主要体现为以下叁种:即成仙得道、加官进爵、报应祸身并带有突出的模式化倾向。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命运结局安排模式的出现,其成因并不仅在于小说自身发展方面,诸多创作模式的产生还与其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密切关系。上述叁种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形成中,最为直接且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研究小说人物命运结局安排方面所体现出的模式,描述说明古代通俗小说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层关系,对于从新角度考察和认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了解古代通俗小说艺术发展的某些意蕴和深层根据,以及揭示通俗小说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意义。(本文来源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王立,王琪[3](2015)在《中朝古代通俗小说中女将形象差异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英雄传奇的女将,多因其出身将门或父兄影响而自小习武;朝鲜汉文小说的女将多幼年遭遇家难、"深山学艺"而成长为将。明清小说诸多番兵女将显示出自觉的求偶意识,朝鲜女将则往往呈现出被动的求偶观,虽心有所属但要等待男将先表露情怀。朝鲜女将多女扮男装,被发现后嫁与男将,回归家庭生活;而明清女将家庭生活描写为空白。身处岛国环境,朝鲜女将人物形象经历的曲折坎坷人生经历,起于朝鲜拼搏、忍耐的民族精神,朝鲜礼法习俗禁锢更牢,因朝鲜李朝时期值"程朱理学"高潮,男尊女卑思想比中国更为严重。(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许玉敏[4](2014)在《面向21世纪的泰国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国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主要包括以文本为中心的主体研究、原本与泰译本的比较研究以及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在泰国的传播影响研究等叁个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语言障碍、研究范围过窄及研究不够准确等问题。(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纪德君[5](2013)在《艺人小说、书贾小说与文人小说——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不同类型及其编创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的通俗小说,若从其作者与编创方式着眼,大致可分为艺人小说、书贾小说与文人小说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在编创旨趣与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又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互渗关系。明乎此,解读小说时才不至于出现认识上的错位,避免只用一种小说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的小说或介于不同类型小说之间的过渡型作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王立[6](2013)在《古代通俗小说女大师形象与佛经翻译文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大师指通俗小说中的一类女超人形象,其反正统、有法术,突出了女性异能带来的优缺点。小说比野史更标明对其情欲追求的憎恶。男性中心社会中她们以冲破男女大防禁律和神化女性为前提,带有区域性、复杂性和悲剧性。天书母题宣示正统,来源于知识阶层对书本上佛道文化的接受衍发。女大师形象往往跟女性不良生存状态相关,即陷入生活困境采取超常生存方式来应对生存挑战。女大师形象体现了佛教戒律的世俗化,带有明显的劝世讽喻意味。(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李艳丽[7](2012)在《美国汉学家何古理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的扩大,中国的文学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包括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本文拟就美国汉学家何谷理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接受研究、阅读研究给予评述。(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2年09期)

李英[8](2012)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白猿传书”模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山海经》等早期文学典籍到唐传奇和明清小说中的白猿形象,经历了从单纯的珍奇动物到淫邪好色的猿精、修道练气的灵猿的演变,最终定型为看守和传授天书的仙猿角色。促成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原因,一是天书和白猿皆与道教有关;二是白猿本身所具有的诸多有利因素;叁是古代的白色动物崇拜。在白猿传书模式的背后,是白猿形象逐渐"社会化"的过程。(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杜贵晨[9](2012)在《试论中国古代小说“雅”观“通俗”的读法——以《水浒传》“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细节为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浒传》"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故事框架本于《夷坚志·舒民杀四虎》,但细节脱化自《金楼子》"孔子游舍于山"故事和《老子》"上士闻道"云云的名言。这表明古代通俗小说虽源于说话,流传至今的文本却是"雅"人做的,而"通俗"之本义之一即化"雅"为"俗"。因此,通俗小说不是俗文学,而是以"俗"传"雅"、"俗"中有"雅"、貌"俗"而神"雅"之文学,适用一种带有"治经"特点的"雅"观"通俗"的小说读法。这种读法有利于揭蔽古代"雅"、"俗"文化之间历史地存在着的内部联系,发现其中与矛盾对立并存的和谐统一的一面,更加深入解读文本。(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2年03期)

韩洪波[10](2011)在《古代“通俗小说”内涵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俗小说这一称谓的内涵因为论者所处时代不同,立论标准不同,对其界定也不尽相同。通俗小说并非仅仅指语言浅显,与章回小说、白话小说也有区别,又与文言小说时有交叉,其意旨在于主动地通于世俗,影响世俗,发挥教化功能。(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古代通俗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中,体现出多方面的模式化倾向,除背景设置、情节结构、场面描写等模式外,还有一种特别值得重视的模式,即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在古代通俗小说中,作品人物的命运结局,主要体现为以下叁种:即成仙得道、加官进爵、报应祸身并带有突出的模式化倾向。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命运结局安排模式的出现,其成因并不仅在于小说自身发展方面,诸多创作模式的产生还与其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密切关系。上述叁种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形成中,最为直接且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研究小说人物命运结局安排方面所体现出的模式,描述说明古代通俗小说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层关系,对于从新角度考察和认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了解古代通俗小说艺术发展的某些意蕴和深层根据,以及揭示通俗小说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通俗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佳利.浅谈建安余氏家族与古代通俗小说刊刻[J].福建史志.2019

[2].张剑钊,曹萌.儒道佛文化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王立,王琪.中朝古代通俗小说中女将形象差异及成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4].许玉敏.面向21世纪的泰国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纪德君.艺人小说、书贾小说与文人小说——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不同类型及其编创特征[J].社会科学.2013

[6].王立.古代通俗小说女大师形象与佛经翻译文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李艳丽.美国汉学家何古理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

[8].李英.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白猿传书”模式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9].杜贵晨.试论中国古代小说“雅”观“通俗”的读法——以《水浒传》“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细节为据[J].东岳论丛.2012

[10].韩洪波.古代“通俗小说”内涵考辨[J].邯郸学院学报.2011

标签:;  ;  ;  

古代通俗小说论文-陈佳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