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意义

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意义

司长源1司亚龙1冶兆军1侯淑霞1张克军2司亚蓉2

(1.甘肃省敦煌市医院消化科甘肃敦煌736200;

(2.甘肃省敦煌市黄渠乡中心卫生院甘肃敦煌736200)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已设定的本地区40-69岁符合条件的普通居民1000人,用1.2%卢戈氏碘液10-15ml进行胃镜下食管粘膜喷洒染色,在阳性部位进行组织粘膜活检。结果常规胃镜检查发现中晚期食管癌6例,早期食管癌0例,非典型增生8例。镜下经卢戈氏碘液染色后显示:食管粘膜正常着色者626例,呈深棕色染色者32例,342例表现为对碘不染或染色不良。经病理活检证实,中晚期食管癌6例,早期食管癌10例,轻度非典型增生3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食管炎286例。染色后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染色前P<0.05。结论内镜筛查结合卢戈氏碘液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及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

【关键词】卢戈氏液食管癌筛查

我国是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早期诊断与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1]。在食管癌高发区应用胃镜筛查是提高发现早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法。早期食管癌在胃镜下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现根据甘肃省下达卫生部关于(食管癌、贲门癌早诊早治项目)的要求,对选取敦煌市5个自然村普通居民1000人,应用胃镜下卢戈氏碘液染色,来观察是否能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人群的选择:选取敦煌市五个自然村普通居民1000人,年龄在40-69岁之间。共1000人,男512人、女488人,男女之比1.05:1;平均年龄54.5岁,其中40-49岁430例,占43%人,50-59岁414例,占41.4%,60-69岁156人,占15.6%。普查对象身体健康,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无碘过敏及甲状腺病史。

1.2方法①流行病学调查:对每例受检查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知识调查、食管癌危险因素(个人基本信息、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家族史以及一般的健康体检)、调查以及医院诊治情况三部分内容。②适应症:选择40岁以上身体健康,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③内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解释内镜检查的重要性;询问病史和简单的体查、监测血压;家属或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④麻醉选择: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⑤内镜检查:在无痛无损伤情况下插入内镜,从距门齿16cm开始,慢慢地推进内镜,仔细观察每1cm的食管正常粘膜和粘膜病灶的原始状态,谓之“进境观察”。内镜进入贲门时,一定要找到贲门粘膜脊根部,观察该处胃粘膜状态。在推进内镜直到十二指肠球部,然后在缓慢拉出内镜,边拉边看仔细观察整个上消化道粘膜,谓之退镜观察。⑥碘液染色:当进镜观察和退镜观察完成后,将内镜置于距门齿20cm处,从活检隧道插入喷管,前端伸出内镜1cm,由助手从喷管注入2%浓度碘液10ml,边注边推进内镜(自上而下),使碘液均匀的喷散在全食管粘膜上。然后向食管壁喷注10-15ml清水,冲洗残留碘液和粘液,然后再吸出。1分钟后边退镜边观察食管粘膜,如果染色不满意,可再注入5ml碘液,强化染色。通常正常粘膜被染成棕褐色,病灶或异型增生呈现不同程度的不染或浅染色区域(即阳性所见)。一般3~5分钟后颜色消退,对阳性区域中央进行活检,咬取块数视病灶大小而定。如染色后发现多处散在病灶,应尽可能将可疑病灶均要取活检。活检标本用固定液固定送病理室检查。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0例中,正常食管粘膜着色625例,呈深棕色染色33例,342例表现为对碘不染或染色不良,经病理检查证实,中晚期食管癌6例(常规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5例女1例(均在55岁以上);男女之比为5:1;早期食管癌10例,50-55岁8例,55岁以上2例。其中:早期食管鳞癌8例,男6例,女2例。男女之比为3:1;腺癌2例,均为男性;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6例,男28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3.5:1。其中50岁以下5例,51-55岁27例,56岁以上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男女各2例,均在50~55岁之间。其中2例男性患者选择在内镜下行黏膜下切除,2例女性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定期做胃镜检查。食管炎286例,男155例,女131例,男女之比1.18:1。

本研究结果显示内镜下卢戈氏碘液染色可以大大提高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与常规胃镜检查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该项目是甘肃省根据卫生部下达的(食管癌、贲门癌早诊早治项目)。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也是食管癌治疗技术最普及的国家之一。甘肃也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早期治疗又是减轻食管癌病死率和家庭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早期食管癌往往无症状,少数有症状的早期食管癌与食管炎等良性疾病的症状极为相似,况且二者在X线和普通内镜下很难区别,造成许多早期食管癌患者延误诊治[2]。据有关文献报道[3]早期食管癌大约4~5年方能发展为进展癌,而重度不典型增生是比较稳定而成熟的发展阶段,逆转可能性较小,它与癌的发现率同在3%~5%范围左右,是癌的后备群体,属癌前病变[4]。所以对不典型增生患者应该进行跟踪随访,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尽管这些年来超声内镜、荧光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等脱颖而出,虽能提高检出率,但因价格高昂无法普及推广[5]。内镜下食管粘膜卢戈氏碘液染色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在国外已广泛开展,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和普查效果。

内镜下卢戈氏碘溶液只适用于食管黏膜病变的检查,根据碘染色在重度异性增生、癌变的食管黏膜染色后表现为不着色或浅着色的原理,并且和周围正常黏膜形成鲜明对比。利用此特点在内镜下可以清楚的观察与鉴别轻微的食管粘膜病变,可准确的判断粘膜病变存在的部位和范围,更有利于去活检。

本组342例染色不良者有183例为慢性食管炎,占53.5%,就说明卢戈氏碘液染色只能明确病变的范围,性质还需依靠病理活检来确诊。本研究通过卢戈氏碘液染色与常规胃镜检查分组进行比较,发现卢戈氏碘液染色后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染色前,活检例数也有明显增加,大大减少了漏诊率,提高了检出率。这就提示常规胃镜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者的经验不同,差异较大,卢戈氏碘液染色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可提高普查效果。本研究还发现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发病率50岁以后明显高于50岁以前,并且按性别比较还发现早期食管癌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本地区男性多喜欢吸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可能与早癌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提示对本地区50岁以上的男性更应受到高度重视,对此类人群应当侧重于进行胃镜普查。

参考文献

[1]WangGQ,JiaoGGchangFB,etal.long-termresultsofoperationfor420patientswithsquamouscellesophagealcarcinomadiscoveredbyscreening[J].AnnThoracsurg,2004,77(5):1740-1744.

[2]李超民、刘佳萍、何洪等,邵阳市食管癌207例临床及内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3):70-71.

[3]steinbachGHongWK.Earlydetectionofesophagealcancerbychromoendoscopy.Cancer,1995,76(6):919-921.

[4]王国清食管癌癌前病变的发展均势及对策[J].中华肿瘤杂志,2002,3(24):206-207

[5]高军,马丽.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104-107.

标签:;  ;  ;  

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