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意栖息课堂

让诗意栖息课堂

◆李静浙江省瑞安市滨江中学325200

诗,是回荡在东方天空中的歌音,有着极动人的东方旋律,是民族文化的长廊中永恒流淌着的音符,它的一字一词的独特运用,使意境顿生,精练巧妙,含义隽永,可谓是字字珠玑,是浩瀚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呢?诗歌是高度概括、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它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情喷发。诗歌的学习,重在掌握它的审美价值,即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一、诗歌的语言美体现在诗歌的炼字上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诗歌的语言是文学园地中最凝练的艺术语言——用精练而优美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做到言简意赅、以少胜多,并给读者留下体味和想象的广大天地。诗歌往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优美的画面,实有超凡的魅力。正是诗歌语言艺术的这种特质,使欣赏者在古典诗歌的字里行间、寥寥数语中获得了美感。古典诗歌的学习必须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把握,充分挖掘隐藏在诗歌中艺术魅力。例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今不少的赏析者都注意到“直、圆”的独到之处。一个“直”字更显荒漠的浩瀚无际,一个“字”更显长河的磅礴远大,将塞外的风光点化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巨轴。《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过香菱对此诗句的评论:“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此番议论实在精辟,诗歌的语言真不愧是字字珠玑。看似平常的几个字因用得恰如其分,取得了任何其他词语无法取代的效果。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歌时,一定要抓住这些炼字上的特点进行品味、赏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凝练、新奇,领会诗歌语言之美,让学生在学习品味中产生审美的愉悦。

二、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往往借助意境来表达主题。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重在领悟诗的画面和气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抓住诗人运用的意象。如杜甫的《绝句》,作者充分利用色彩制造效果,“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组成了一组具有鲜丽色彩的意象,这些色彩写得很有层次感、纵深感和距离感,产生了清新悦目的意境美,给人一种美的愉悦。又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绿辉映,铺天盖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夏日风景。而《天净沙·秋思》更是别具一格,利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提供了九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利用这些萧条的意象勾勒了一幅冷寂萧条的画面。当欣赏者由作品所呈现的客观景物引发情思时,便与诗人产生了共鸣,感受到诗歌所构筑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鸦”是对生命流逝不可挽回的哀叹,“古道、西风、瘦马”把流落异乡的旅人心中的凄凉和悲苦展示于人。

其二,诗歌中常有一些固定意义的意象,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固定意象的意义,有助于我们体会诗歌的主题。如“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多用“折柳”,因而“折柳”成为诗歌中赠别的代称,如“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羌笛何须怨杨柳”,都表现了作者的离情别绪。

三、诗歌教学还须注意承传诗歌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是现实中最真实最集中的表现。通过对诗歌情感美的赏析,把握诗歌的主题,了解诗人的感情基调,能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交流,引起共鸣。

古典诗词多以直抒胸臆、惜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传递情感。

直抒胸臆的诗歌很多。早在汉乐府民歌里就有《上邪》以发誓的口吻说:“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以如此强烈的感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孟郊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感念绵绵不绝、伟大无私的母爱。王维诗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是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思。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以一首《满江红》,表达了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或一泻千里、奔腾而来,或悱恻缠绵、轻柔婉转。

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李煜的作品更把这一艺术特色发展到近乎完美的地步。例如作者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诗句来寄托离愁,仅仅一个“锁”字,就表达了诗人对囚徒生活屈辱、悲愤的感受,来寄寓对国破家亡的痛惜之情。深沉的哀愁和悲伤,借独具特色的景物烘托,得以更加鲜明和深刻的表现。

古诗词还讲究“托物言志”。如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菊花》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傲霜秋菊来比喻起义军将士和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以日渐凋零的“百花”来比喻唐朝王室,暗示唐王朝已日渐衰败腐朽。

诚如《乐记》所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古诗歌正是用美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营造瑰丽的意境、传递丰富的情感。

读诗,常给人陶醉、超脱、升华、净化之感,给人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王国维曾经用三句诗来表达学习的三种境界,我认为这正是诗歌的魅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歌的教学须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感悟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进而提高炼词造句、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

标签:;  ;  ;  

让诗意栖息课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