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宪法解释程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国家安全机关,宪法实施,宪法条款,解释程序,宪法条文,案值,宪法精神,备案审查
宪法解释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朱宁宁[1](2019)在《首个正式宪法解释案值得期待》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没有宪法解释,就没有合宪性审查。开展宪法解释活动是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合宪性审查的必(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9-12-10)
常宁堃[2](2018)在《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是宪法给人的直观印象。但是,宪法的内涵绝不止于此,维护宪法法律秩序,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才是宪法精神的精髓。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宪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观念共识。但是,正如哈佛大学法学院劳伦斯?却伯教授所言:“宪法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语言。”宪法文字虽然是固定的,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法与时移”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宪法。如果宪法不能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就会陷入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境地,并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形成桎梏。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都是发展宪法的重要方式,都是落实与保障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与宪法修改相比,宪法解释既能满足宪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不至于造成社会的震动。因此,宪法解释应当成为实施宪法的首选。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陆续提出了“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指导方针。但是,我国的宪法解释不容乐观,从八二宪法实施以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没有进行过一次法定形式的宪法解释,关于宪法解释的立法依据也仅限于宪法第67条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规定。鉴于此,在反省我国宪法解释不张的基础上,韩大元等国内学者起草了《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专家建议稿对我国宪法解释的具体程序进行了细致的制度设计,这将为我国宪法解释提供明确可循的法律依据。但是,学界对此成果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拟对专家建议稿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指出专家建议稿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研究总则中的忠于宪法原则,明确宪法解释的依据。第叁章研究宪法解释的主体及解释范围,从制约我国宪法解释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构建复合释宪主体制度,探索走出我国当前宪法解释困境的路径。第四章研究宪法解释请求主体,针对建议稿提出的四类宪法解释请求主体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对宪法解释效力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8-04-01)
常宁堃[3](2018)在《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以《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1982年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2004年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制定法意义上,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有了越来越完善的宪法依据。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从我国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实践来看,公民基本权利保护条款仍停留在纸面上,实施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就必须建立公民寻求宪法救济的途径。由韩大元等国内学者起草的《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为公民基本权利保护规定了抽象审查性宪法解释请求权与建议权、具体审查性宪法解释请求权、公民个人请求宪法解释权,文章对这叁种保护路径进行分析,并对其规定的合理性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志敏[4](2017)在《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关键措施,在法治国的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宪法解释程序是宪法解释的核心要件,没有程序制度的运转,宪法解释只能处于静止的状态,只有健全相应的宪法解释程序制度,才能释放出宪法解释的真正潜能,发挥出宪法治国安邦的作用。通过公开的程序可以提高人们对宪法解释的公众参与度,提升人们对宪法的认知和宪法信仰,让宪法精神在人们心里扎根发芽。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明显缺陷在于只规定了宪法解释的主体,在解释程序和配套措施上却是一穷二白的状态,大大限制了宪法解释的功能发挥。宪法学术界和实务界虽然都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囿于宪法是政治法,与政治问题关系紧密,这种畏惧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宪法解释制度的发展进程。在“四个全面”的国家战略下,改革与稳定、法治与人治、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都要面临重新定位,也为宪法的总调控功能提出了急切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表态支持依宪治国,为宪法学界的研究带来了自信和机遇。因此亟需完成对宪法解释程序制度的构建,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本文以构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为核心,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宪法解释及宪法解释程序基本理论进行研究,首先是辨析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法律解释、违宪审查等相关概念,其次是分析了宪法解释程序的叁个特征,以便对其进行准备把握,最后阐明了宪法解释程序的功能所在,以便更加深入认识其重要性。第二部分是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分别就我国宪法解释的历史回顾和宪法解释程序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第叁部分主要是对域外宪法解释程序制度进行了考察分析,对德国、法国和美国的宪法解释程序制度进行了进一步了解,从而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的快速构建提供有益借鉴。第四部分主要是论述健全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的相关举措,分别从解释主体、解释事由、解释启动方式、具体程序及效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构建。(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刊2017-04-07)
林传坤[5](2016)在《研究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进行分析,对宪法解释进行概括,概括的内容包括:宪法解释主体,宪法解释对象,宪法解释的特点。此外,还分析了我国宪法解释存在问题,其内容有:宪法解释机构处于困境,宪法解释缺乏明确程序。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我国宪法解释制度完善的思路,其内容包括:宪法解释的主体、宪法解释的程序、宪法解释的效力等。(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30期)
张亮[6](2016)在《宪法解释程序的完善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要推进依法治国就需要依宪治国。文章认为宪法解释作为其实施的必要手段,研究宪法解释程序对于推进宪法的实施和建设法治国家来说是必要的。目前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在法制规范方面的缺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对该程序的完善。(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期刊2016年08期)
冀晓鹏[7](2016)在《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现状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于宪法解释的需求。现阶段,我国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存在许多问题,无法真正的发挥宪法解释的作用与功效。针对这种现状,本文认为应该建立宪法解释程序的专门性法律,增加宪法的适用性使之与社会的发展更加契合,与此同时,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构建宪法解释的良好社会环境。(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6年23期)
辛一科[8](2016)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解释:机制重构与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孟子·离娄章句上》有言:"徒法不足以自行。"时空流转不能阻碍思想的互通。无独有偶,成名于20世纪的着名法学家、社会学家罗斯科·庞德在其名着《社会学和法学的范围》一书中同样提出"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叁十周年重要讲话"中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本文来源于《人大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陈驰,张驹[9](2016)在《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宪法规范本身的特点,通过宪法司法化加强宪法实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我国的实际国情决定了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一套符合实际需要的程序机制,以保证宪法解释的规范运行和权威性,使宪法实施更有实效,是加强我国宪法实施的当然选择。(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6年04期)
马岭[10](2016)在《我国宪法解释的范围——兼与《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第6条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是推动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启动、进而推动我国宪政建设的重要一步。我国目前采用的是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宪法解释的空间有多大?由于其他国家基本采用司法机关解释或专门机关解释制,而苏联等采用立法机关解释体制的国家并没有多少解释实践,因此,我们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我们首先要弄明(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6年06期)
宪法解释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是宪法给人的直观印象。但是,宪法的内涵绝不止于此,维护宪法法律秩序,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才是宪法精神的精髓。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宪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观念共识。但是,正如哈佛大学法学院劳伦斯?却伯教授所言:“宪法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语言。”宪法文字虽然是固定的,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法与时移”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宪法。如果宪法不能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就会陷入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境地,并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形成桎梏。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都是发展宪法的重要方式,都是落实与保障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与宪法修改相比,宪法解释既能满足宪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不至于造成社会的震动。因此,宪法解释应当成为实施宪法的首选。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陆续提出了“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指导方针。但是,我国的宪法解释不容乐观,从八二宪法实施以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没有进行过一次法定形式的宪法解释,关于宪法解释的立法依据也仅限于宪法第67条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规定。鉴于此,在反省我国宪法解释不张的基础上,韩大元等国内学者起草了《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专家建议稿对我国宪法解释的具体程序进行了细致的制度设计,这将为我国宪法解释提供明确可循的法律依据。但是,学界对此成果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拟对专家建议稿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指出专家建议稿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研究总则中的忠于宪法原则,明确宪法解释的依据。第叁章研究宪法解释的主体及解释范围,从制约我国宪法解释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构建复合释宪主体制度,探索走出我国当前宪法解释困境的路径。第四章研究宪法解释请求主体,针对建议稿提出的四类宪法解释请求主体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对宪法解释效力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宪法解释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1].朱宁宁.首个正式宪法解释案值得期待[N].法制日报.2019
[2].常宁堃.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
[3].常宁堃.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以《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为视角[J].绥化学院学报.2018
[4].刘志敏.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
[5].林传坤.研究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J].法制博览.2016
[6].张亮.宪法解释程序的完善及意义[J].法制与经济.2016
[7].冀晓鹏.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现状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6
[8].辛一科.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解释:机制重构与程序设计[J].人大研究.2016
[9].陈驰,张驹.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2016
[10].马岭.我国宪法解释的范围——兼与《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第6条商榷[J].社会科学文摘.2016
标签:宪法解释; 合宪性审查; 国家安全机关; 宪法实施; 宪法条款; 解释程序; 宪法条文; 案值; 宪法精神; 备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