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测试信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仪表着陆系统,CAT,Ⅲ,射频滤波器,STM32
测试信号论文文献综述
刘意,张鹏,杜航航[1](2019)在《符合CAT Ⅲ的ILS测试信号源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机载仪表着陆接收机的测试信号精度,结合仪表着陆系统的理论分析、MHT4006.1-1998技术标准及测试结果,提出符合CAT Ⅲ的仪表着陆测试信号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采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结合程控加法器得到DDM基带信号,利用数字衰减技术和高阶射频滤波技术提升宽频带调制信号的精度,实现了符合CAT Ⅲ的机载仪表着陆测试信号源。实验结果表明,DDM基带信号精度误差小于1%,射频杂波抑制大于55 dB,输出功率稳定度优于1%,符合CAT Ⅲ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9年05期)
刘琳,姜定杰,张登国,严天慰[2](2019)在《融合慕课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为教改对象,构建了融合慕课和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基于慕课和微课资源优势的翻转课堂的授课环节,讨论了引入慕微结合的翻转课堂后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方法。通过分析此教学模式在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中的实践效果可知,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54期)
李颖,卢洪超,周琳,陈文文,齐聪山[3](2019)在《一种基于极值-留数的高背景噪声测试信号降噪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噪声是实际工程结构振动测试时难以避免的信号成分;当结构真实模态淹没于测试噪声之中时,传统的降噪方法往往将该部分真实模态与噪声一并消除,导致结构固有信息损失。提出一种能够适用于高背景噪声实测信号的降噪新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实测信号由一系列复指数信号成分的线性迭加基础之上,基于低阶状态空间模型将各复指数信号成分表征为一系列的极值及留数,建立极值与频率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施加频率窗口分离出预定频率窗口内的极值和对应的留数,最终获得降噪后的重构信号;与传统的高阶模型相比,因采用低阶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大大降低矩阵的条件数,数值稳定性更好。同时,将实测信号表示为一系列复指数信号成分,可以克服传统傅里叶分解技术的能量泄露和漏频等问题,通用性更广;首先选用一质量-弹簧-阻尼模型,通过构造不同信噪比的响应信号,开展了新方法降噪效果的研究;结果证实,信号的信噪比分别为40 dB、30 dB、20 dB和10 dB时,该方法都能有效消除信号的噪声。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用一实际海洋平台实测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测信号消噪后识别的模态频率成分与已有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1期)
宋瑞良,刘一波[4](2019)在《一种超高速太赫兹测试信号产生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赫兹通信系统具有极高的数据率特性,对测试环境提出巨大挑战.本研究实现一种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seudo-random bit sequence,PRBS)发生器,能够支持正交相移编码(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模式,实现在QPSK调制模式下高达40 Gbit/s码率的数据率输出,为太赫兹频带的通信系统应用测试环境提供必要条件.该PRBS发生器采用交叉存取的拓扑结构和高速数据选择器,延迟单元采用电流模式逻辑电路结构以保证高频工作情况下具有良好性能.电路采用标准4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工艺,版图面积为0. 25×0. 15 mm2. PRBS产生器在电源电压为1. 0 V下功耗为37. 5 m W.该技术可解决太赫兹高速数据测试的瓶颈问题.(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学伟,杨京[5](2019)在《动态测试信号模型及电能压缩感知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建立了动态测试信号统一模型,并给出两种实现形式。将动态测试信号分解为稳态信号和动态本征信号,根据动态本征信号先验结构信息构造压缩感知(CS)测量矩阵,推导了动态测试信号CS间接测量模型,解决了动态电能量值溯源和准确测量的理论问题;提出了动态测试信号电能量值CS间接测量新方法,并建立了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系统。最后,实验验证和不确定度分析表明,CS间接测量方法能够测试不同条件下智能电能表的动态误差。(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黄家蓉,王晓峰,吴飚,孔德锋[6](2018)在《超高速撞击过程产生的电磁脉冲对测试信号的干扰》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速撞击过程的毁伤破坏机理研究对评估动能武器撞击毁伤能力及碰撞破坏程度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为探索超高速撞击条件下靶内应力波测量方法,在层状结构的花岗岩靶内布置PVDF薄膜传感器测量撞击过程中应力波传播。试验结果表明:当弹速小于2 500 m/s时,PVDF薄膜可有效获得应力波信号,弹速接近3 000 m/s时,撞靶过程产生的电磁脉冲会对PVDF传感器产生干扰,无法获得有效信号。电磁脉冲的幅值大小与弹体材料无关,与弹速有关,速度越高,干扰越严重。弹速大于3 000 m/s撞击靶标时,测点布置距撞击表面应大于500 mm,速度越高测点距碰撞点的距离应越大,近距离处的应力波可根据远处有效信号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获取。(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8年10期)
胡振邦,姜歌东,陈长江,李玉亭[7](2018)在《主轴切削加工振动测试信号的EEMD提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主轴切削加工状态下的转子振动测试信号存在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EMD信号处理技术的加工振动测试信号提纯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滤除噪声干扰实现信号提纯,并且该方法能够解决加工状态下转子振动测试信号非平稳特征的有效提取,相比于EMD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模态混迭现象的发生,具有更好的信号处理效果,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本方法在主轴加工状态下的转子振动测试信号提纯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该方法为主轴切削加工状态下的故障诊断提供必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8年10期)
张永旺,朱孟,王学伟,林国营,潘峰[8](2018)在《畸变波形动态测试信号模型及电能表动态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来源,给出了引起电能表动态误差的影响因素,其后,建立了畸变波形确定型动态测试信号模型,推到给出了该信号模型的电能理论值,以此理论值作为仿真分析的参考电能量值,然后,仿真分析了正弦包络和梯形包络下各影响因素导致的动态误差,最后,研究给出了各影响因素对电能表动态误差影响的程度,其中量程切换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12期)
曾洪,王爱民[9](2018)在《“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全英文课程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全英文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抽象性和非母语的障碍、授课对象还未建立工科思维习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还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若干降低课程抽象性和非母语障碍的尝试,采用培养工科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罗松林,陈威洪[10](2018)在《基于设备状态自动封锁检修测试信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莞电网推进调控一体化,185个变电站实施信号集中监视后,大量检修测试信号上传至监控端干扰人员监视,原有的通过挂牌封锁的方式容易出现漏挂摘牌,存在信号漏监视的风险,研究一种刀闸位置结合遥测有功无功数据,自动封锁处于检修或冷备用状态中设备的检修测试信号,突出重要信号,便于事故异常及时处理,降低监控人员人工确认告警信号量,缓解工作压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12期)
测试信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为教改对象,构建了融合慕课和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基于慕课和微课资源优势的翻转课堂的授课环节,讨论了引入慕微结合的翻转课堂后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方法。通过分析此教学模式在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中的实践效果可知,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测试信号论文参考文献
[1].刘意,张鹏,杜航航.符合CATⅢ的ILS测试信号源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器件.2019
[2].刘琳,姜定杰,张登国,严天慰.融合慕课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3].李颖,卢洪超,周琳,陈文文,齐聪山.一种基于极值-留数的高背景噪声测试信号降噪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4].宋瑞良,刘一波.一种超高速太赫兹测试信号产生器的设计[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5].王学伟,杨京.动态测试信号模型及电能压缩感知测量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9
[6].黄家蓉,王晓峰,吴飚,孔德锋.超高速撞击过程产生的电磁脉冲对测试信号的干扰[J].中国测试.2018
[7].胡振邦,姜歌东,陈长江,李玉亭.主轴切削加工振动测试信号的EEMD提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
[8].张永旺,朱孟,王学伟,林国营,潘峰.畸变波形动态测试信号模型及电能表动态误差分析[J].电测与仪表.2018
[9].曾洪,王爱民.“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全英文课程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
[10].罗松林,陈威洪.基于设备状态自动封锁检修测试信号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