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形成论文-张全全,秦义人,王达鹏,赵红如,蒋建华

静脉窦血栓形成论文-张全全,秦义人,王达鹏,赵红如,蒋建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静脉窦血栓形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窦血栓形成,颅内,误诊,脑梗死,胶质瘤

静脉窦血栓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全全,秦义人,王达鹏,赵红如,蒋建华[1](2019)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 CVST)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的CVST 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均表现为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伴脑病症状4例,颅内高压症状2例;局灶神经功能缺损4例。发病初期误诊为脑梗死、胶质瘤,脑梗死,病毒性脑炎,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各1例。误诊时间3~40 d,平均18.4 d。后5例经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5例确诊后均给予抗凝治疗,除1例死亡外,余4例病情均得到改善;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 CVST可表现为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临床遇及类似本文可疑CVST患者及时行MRV和DSA等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1期)

唐婷,王凌星,黄红红[2](2019)在《蛋白S缺陷症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二例并文献复习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S缺陷症是一种遗传性易栓症,是基因缺陷导致的相应蛋白减少和(或)质量异常,造成止血机制异常,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可通过基因分析和(或)蛋白活性水平测定发现[1]。本研究分析2例蛋白S缺乏症患者临床资料,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参考。1病例报告(本文来源于《社区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谭璐,史瑞明,刘小红[3](2019)在《儿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而严重的头痛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最常见的临床表现;3例患儿发病原因不一,与文献报道感染为主要原因不符,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影像学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乙状窦和横窦;经降颅内压、抗凝及对症治疗,1例痊愈,1例死亡,1例遗留颅神经功能异常。结论儿童以急性发作的头痛起病伴孤立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表现者均应警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可能;对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的患儿仍需动态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儿童目前推荐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颅脑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并具有长期随访优势;全脑血管造影术在儿童中并非禁忌,在严格控制操作时间及造影剂剂量的前提下由技术熟练的专科医生操作亦是可行的;强调早期抗凝治疗,治疗药物的选择、剂量及持续时间仍有待大样本病例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9年05期)

张帅美,刘煜敏,黄婧,罗征进[4](2019)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伴颅内出血的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单纯抗凝和机械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颅内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8例CVST伴颅内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抗凝组(12例)和机械取栓组(机械取栓+局部溶栓+抗凝组16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再通情况及预后。结果机械取栓组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情况及预后均优于单纯抗凝组(P均<0.05),单纯抗凝组治疗后均未发现新发出血灶,机械取栓组仅有1例术后出现阴道出血。结论对于合并有颅内出血的CVST患者,机械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能有效促进静脉血流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9年05期)

杨中华[5](2019)在《Neurology: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陷阱》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19岁,男孩,新诊断弥散型Burkitt淋巴瘤。化疗前为了排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进行了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脑实质正常。增强MRV显示直窦管腔内充盈缺损,部分阻断血流,因此怀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卒中医师建议抗凝治疗。儿科神经放射专家重新阅片。一般认为,静脉血栓的MRI信(本文来源于《中国卒中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Saposnik,G,Barinagarrementeria,F,Brown,RD,Jr,吉康祥,吴川杰[6](2019)在《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一文中研究指出(接第9期)5特殊人群的CVT5. 1妊娠期/产褥期CVT妊娠可引起凝血系统的变化,并可持续至产褥期,且可导致高凝状态,因此妊娠增加了CVT的风险。在西方国家,妊娠或产褥期CVT的发病率约为1/2 500至1/10 000~([238-240])。发生CVT的最大风险时间为妊娠晚期和产后的前4周~([240]),(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Saposnik,G,Barinagarrementeria,F,Brown,RD,Jr,吉康祥,吴川杰[7](2019)在《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一文中研究指出(接第8期)4管理与治疗4. 1急性期管理与治疗为解决成人CVT的治疗问题,我们使用下列主题词检索了Pub Med:"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or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or "sinus thrombosis" and "randomized trial","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or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or "sinus thromb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并对检出文献(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姚丽,刘娇,张宏,张桂莲[8](2019)在《6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6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致病因素、治疗和预后,探讨该疾病的特点,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8年5月诊断CVST患者共68例,采集记录患者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影像学资料、脑脊液检查、D-二聚体、个人史、家族史及预后。结果 6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8例,男∶女比为1∶1.27,平均发病年龄(35.5±12.4)岁。47例(69.1%)患者找到可能存在的诱因及病因。临床表现方面,首发症状为头痛者58例(85.3%)。影像学方面,14例(20.6%)有脑实质受累,54例(79.4%)患者发生2个及2个以上部位的静脉窦血栓。发生血栓部位最多的依次为:侧窦106个,上矢状窦30个,直窦12个,深静脉2个,4个累及颈内静脉。66例患者行腰穿脑脊液检查,64例(97.0%)颅内压增高,>300 mm H_2O(1 mm H_2O=9.8 Pa)者38例(57.6%)。68例患者中仅有26例(38.2%)患者D-二聚体增高。本组患者经抗凝、部分联合静脉窦内取栓或支架等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预后,其中6例患者随访中复发,再次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CVST好发于青年,头痛为主要的首发表现,侧窦(横窦、乙状窦)及上矢状窦最容易发生血栓,且多发生于多个部位,多数患者颅内压增高但不伴有脑实质受累,D-二聚体正常不能排除诊断,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获得良好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林祚[9](2019)在《探究高分辨率核磁黑血成像技术评估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病程分期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核磁黑血成像技术评估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病程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74例,全部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率核磁黑血成像技术检查,按照临床症状发生和核磁黑血成像检查时间,分为慢性组(> 15d)和急性组(≤14d),慢性组28例,急性组46例。比较两组血栓信号差异。根据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结果对血管节段水平核磁黑血成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急性组血栓信号噪声比及对比噪声比均高于慢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部患者中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共发现318处血栓,高分辨率核磁黑血成像技术准确识别304处,在704处排除血栓,诊断敏感度为95.6%(304/318),特异度为98.0%(704/718)。结论:高分辨率核磁黑血成像技术可对颅内静脉及静脉窦急性和慢性血栓进行有效区分。(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8期)

翁汉育,袁燕玲,邓咏冰,马荣,李润雄[10](2019)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癫痫发作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病例,总结CVST患者癫痫发作的特点,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01-2018-12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CVST病例,回顾其癫痫发作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化验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入组18例出现癫痫发作的CVST患者,本组CVST最常见的部位是横窦(66.7%,12/18),其次为乙状窦(44.4%,8/18)和上矢状窦(33.3%,6/18);5例(27.8%)存在多个颅内静脉窦血栓。以癫痫为首发症状4例(22.2%,4/18),合并其他临床症状,包括头痛(77.8%,14/18)、肢体麻木(22.2%,4/18)、肢体无力(33.3%,6/18)、眼部症状(22.2%,4/18)以及意识障碍(11.1%,2/18)。10例(77.8%)为全面发作,2例(11.1%)为单纯部分发作,6例(33.3%)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急性症状性癫痫(ASS)为13例,CVST后癫痫(PCE)为5例。18例患者均使用一种抗癫痫药物治疗症状均有效控制。结论癫痫是CVST常见的症状,但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少见,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对于临床发现首次发作癫痫患者,尤其需注意CVST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静脉窦血栓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蛋白S缺陷症是一种遗传性易栓症,是基因缺陷导致的相应蛋白减少和(或)质量异常,造成止血机制异常,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可通过基因分析和(或)蛋白活性水平测定发现[1]。本研究分析2例蛋白S缺乏症患者临床资料,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参考。1病例报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脉窦血栓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全全,秦义人,王达鹏,赵红如,蒋建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9

[2].唐婷,王凌星,黄红红.蛋白S缺陷症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二例并文献复习报告[J].社区医学杂志.2019

[3].谭璐,史瑞明,刘小红.儿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疗策略[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

[4].张帅美,刘煜敏,黄婧,罗征进.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伴颅内出血的治疗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

[5].杨中华.Neurology: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陷阱[J].中国卒中杂志.2019

[6].Saposnik,G,Barinagarrementeria,F,Brown,RD,Jr,吉康祥,吴川杰.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

[7].Saposnik,G,Barinagarrementeria,F,Brown,RD,Jr,吉康祥,吴川杰.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

[8].姚丽,刘娇,张宏,张桂莲.6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9

[9].李林祚.探究高分辨率核磁黑血成像技术评估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病程分期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10].翁汉育,袁燕玲,邓咏冰,马荣,李润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癫痫发作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

标签:;  ;  ;  ;  ;  

静脉窦血栓形成论文-张全全,秦义人,王达鹏,赵红如,蒋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