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栓闭塞性脉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发病机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栓闭塞性脉管论文文献综述
黄如冰,罗群强[1](2019)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在上下肢中小型动脉中比较常见,指的是非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节段性血管炎。本病发生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未能有统一的定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治疗方法受到限制。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发现,本病发病原因及机制可能和吸烟、感染、免疫炎症介质、遗传、同型半胱氨酸等有关,但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也有报道指出本病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NOD样受体(NLR)P3炎性小体有关。总的来说,TA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本文就从其常见的病因与新近研究进行了综述,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黄永健,龙舒妮,杨韵华,王继红,黎崖冰[2](2019)在《赖氏通元针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赖氏通元针法以督脉及五脏背俞穴为主通督养神和以任脉及腹部募穴为主引气归元,并依据病因病机配合五输穴以调节机体阴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病因尚未明确,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本文通过介绍中医对TAO的认识,简要阐述赖氏通元针法,并深入剖析赖氏通元针法治疗TAO的理论依据、取穴处方及选穴依据,并举一医案加以佐证说明,旨在为针灸治疗本病扩宽思路。(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黄如冰,罗群强,韦积华,黄征[3](2019)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也称Buerger’s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常发生于有长期大量吸烟史的青壮年患者,病理特征是在中小动静脉中反复发作的进行性炎症和闭塞。早期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间歇性跛行,随着疾病加重可发展为患肢静息痛、溃疡、坏疽。目前的研究发现TAO的发病主要由遗传易感性、烟草接触、免疫和凝血反应等多方面引起,但尚未完全明确。当前治疗措施多样,主要以减轻疼痛、重建血(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世伟,韩金刚,秦冕,张晶岩,梅丽霞[4](2019)在《血管内射频消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管内射频消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以血管内射频消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和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中,9例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立即消失,3例患者在术中发生动脉痉挛,并于当晚疼痛消失,所有患者经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其动脉血流均为通畅,且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同时,患者术后ABI指数(0.90±0.16)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02 9,P=0.000 0)。结论应用血管内射频消融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施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20期)
李璐[5](2019)在《自我管理教育在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然后对其进行血压、血脂、血糖、吸烟、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调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对治疗组患者采取自我管理教育模式。患者出院六个月后,再次进行上述几项调查,通过比较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对自我管理教育在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效果进行判断。结果通过比较护理前后两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护理之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危险因素达标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除去血糖和血压,治疗组的其他危险因素控制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在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优异,可以有效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的治愈,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80期)
赵先峰[6](2019)在《介入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介入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在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单纯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3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接受介入方案治疗的3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疗效方面差异。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30/30)、73.33%(22/3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加(χ~2=7.07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血流量、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以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更显着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6.67%(2/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用介入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着,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28期)
刘冰,魏争[7](2019)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其治疗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以及再形成,降低患者的截肢率和截趾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对TAO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新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不过目前依然有诸多问题尚需面对。1 TAO的整体治疗现状TAO主要累及四周中、小动静脉,典型的病理学特征为受累血管内炎性血栓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TAO的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和远东地(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韩鹏,刘冰[8](2019)在《动脉内膜剥脱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脉内膜剥脱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108例(114条肢体)TAO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踝肱指数(ABI)、保肢率、Rutherford分级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周累计保肢率为100%,术后6个月累计保肢率为98.2%,术后12个月累计保肢率为95.6%。和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6、12个月ABI均明显升高(P<0.05),Rutherford分级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TAO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董艳芬,潘孝霞,魏璞[9](2019)在《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镇痛效果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对足部静息痛镇痛效果的护理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2018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观察要点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本组8例患者止痛效果显着,术中积极配合手术,缓解患者术前不适症状,提高了手术耐受力。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和护理,8例患者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息痛患者镇痛方案缺乏相应的指南和诊疗规范。为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工作中,护士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解决痛苦,是临床护理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6期)
王景,于洋,张海丽[10](2019)在《针灸联合蕲蛇酶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蕲蛇酶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价值,为丰富临床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同时采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2组患者均同时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肢体发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肤色异常、高切血黏度、低切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IgA、IgG、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灸联合蕲蛇酶注射液能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疗效,可作为该疾病常规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赖氏通元针法以督脉及五脏背俞穴为主通督养神和以任脉及腹部募穴为主引气归元,并依据病因病机配合五输穴以调节机体阴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病因尚未明确,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本文通过介绍中医对TAO的认识,简要阐述赖氏通元针法,并深入剖析赖氏通元针法治疗TAO的理论依据、取穴处方及选穴依据,并举一医案加以佐证说明,旨在为针灸治疗本病扩宽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栓闭塞性脉管论文参考文献
[1].黄如冰,罗群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9
[2].黄永健,龙舒妮,杨韵华,王继红,黎崖冰.赖氏通元针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探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
[3].黄如冰,罗群强,韦积华,黄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现状[J].右江医学.2019
[4].王世伟,韩金刚,秦冕,张晶岩,梅丽霞.血管内射频消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5].李璐.自我管理教育在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赵先峰.介入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9
[7].刘冰,魏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路漫漫其修远兮[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8].韩鹏,刘冰.动脉内膜剥脱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9].董艳芬,潘孝霞,魏璞.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镇痛效果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10].王景,于洋,张海丽.针灸联合蕲蛇酶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