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中的孩子论文-房文静

时间中的孩子论文-房文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间中的孩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男性气质,身份

时间中的孩子论文文献综述

房文静[1](2019)在《《时间中的孩子》中男性气质的丢失与新身份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恩·罗素·麦克尤恩(1948–)是当代英国文学界首屈一指的作家。1975年他凭借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震惊文坛并在接下来的四十余年笔耕不辍,陆续出版了二十余部经典佳作。其中,荣获2005年惠布瑞特小说奖的《时间中的孩子》是其公认的转型之作。通过记录男性人物的心理缺失与重建,该作充分展现了麦克尤恩的男性观。然而,针对该作品的研究多聚焦于其主题与麦克尤恩的后现代叙事方式。对于人物角色的研究也多集中在该小说中的进步女性身上,鲜有学者关注该作中的男性角色及男性气质问题。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小说中男性角色支配型男性气质的丢失和新身份的探索并考察其中反映出的麦克尤恩的男性观。本文首先借助康奈尔的叁重性别结构模型,分析两位男主人公支配型男性气质的丢失并究其原因,其中包括权利关系层面控制力的丢失、生产关系层面支配力的衰落以及精力投入层面统治力的瓦解。其次,本文对两位男主人公身份重建的不同选择进行剖析并对小说中作者男性观的渗透进行解读。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本文有以下发现:第一,针对男主人公支配型男性气质的丢失,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从内部看,压抑在主人公潜意识内的童年创伤、恋母情结以及角色身份的转变是造成丢失的原因之一;从外部看,他们所处的社会也造成了两位主人公的男性气质焦虑,首先是撒切尔政治的规训使民众变得服从且温驯,其次是现代女性的觉醒缓和了男性对两性关系的统治。第二,本文发现两位男主人公在男性气质丢失后对新身份的探索做出不同的选择。基于对个人身份的误判,查尔斯的探索以失败自杀告终,而斯蒂芬则找到了自己男性身份的平衡并成功建立起相应的角色身份及社会身份。第叁,通过深度分析,本文发现借助小说中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麦克尤恩试图向读者传递一个讯息:新时代男性并非是女性的剥削者,而是和女性一样深受父权制与男性气质理想主义残害的受害者。借助斯蒂芬的形象,他告诉读者男性气质是不断变化完善着的。同时,研究发现麦克尤恩持有此种男性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与斯蒂芬相似的成长经历,女性解放运动的第二波浪潮的影响以及其对撒切尔政治的不满。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着眼于《时间中的孩子》中的男性人物,分析他们支配型男性气质的丢失及对新身份的探索。首先,本文从权力关系、生产关系及精力投入关系叁个层面研究男性角色支配型男性气质的丢失;其次,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切入,探索导致男性气质丢失的因素;然后,从角色身份、社会身份及个人身份叁个维度剖析两位男主人公新身份的建立过程;最后,总结了麦克尤恩体现在小说中的男性观。本论文为麦克尤恩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弥补了国内外对该小说研究的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季露[2](2019)在《列维纳斯伦理学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中的人物“伤痛”》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今英国文坛最炙手可热的文学奇才,他以精妙的叙事,阴森怪异的作品主题为读者所周知。《时间中的孩子》被认为是其创作生涯的转型之作,在这一阶段麦克尤恩开始将注意力从专注于刻画人性狭隘黑暗面转向对社会与家庭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也因其优秀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作品内涵获得了当年的“惠特布莱德小说奖”。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在丢失女儿之后开始的自我治愈心路历程,文中也穿插了他和家人朋友妻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奇幻情节。列维纳斯是经历过二战犹太屠杀的着名法国哲学家思想家,一生致力于思考二战暴行和颠覆西方本体论思想,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列维纳斯伦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将根植于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思想对《时间中的孩子》中的人物伤痛做出分析,旨在挖掘伤痛主题背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尖锐对立以及在伦理学思想的引导下人类寻求自我解脱的终极要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作家介绍、作品情节概述、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对列维纳斯伦理学思想的简要归纳和本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意义。第二叁四章组成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选取叁段人物关系分析伤痛背后的伦理学意义。第二章围绕斯蒂芬的丧女之痛展开,分别探讨了小说中主人公所面对的伦理困境,伦理选择和伦理思考,同时表现斯蒂芬伤痛背后的本质意义及行为动机因素。第叁章是对另一主人公达克的自我异化之痛进行深刻探讨,展现了自我与他者之间利用与被利用的功利性本质和人物自我主体性建构的困惑。第四章试图利用女性主人公在分娩育儿上所遭受的精神肉体伤痛来阐明母性之爱给道德伦理主体带来的自我超越和精神升华。第五章为文章总论,概述了本文所探讨的伤痛背后的伦理问题,归纳了伤痛背后的伦理社会价值及对现实生活的启发性思考。(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梁红艳[3](2018)在《“自然之镜”中的荒原镜像——《时间中的孩子》的生态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中的孩子》作为英国"国民作家"麦克尤恩的转型代表作,自从出版以来,评论界一直对小说标题蕴涵的孩子镜像有层出不穷的解释。然而,所谓的"艺术之镜"只是在单维层面映衬出孩子镜像的文学意义,迷失在时间中的孩子一直没有得到多维立体的阐释。从生态主义的视角来看,伦敦这座繁华都市是用来折射和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社会发展方式的"自然之镜"。本文从镜像理论出发,运用生态主义批评方法,探索迷失在自然空间、社会空间与精神空间构成的叁维立体空间的孩子镜像及其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与价值,尝试分析麦克尤恩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成年人权威体制下的生态自然观,解释在生态批评维度麦氏小说超越文学意义上的现实镜鉴价值。(本文来源于《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伊恩·麦克尤恩,张竝[4](2018)在《时间中的孩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成长是一种失去,失去童年的特权,失去没有束缚的时间,失去无力感的同时也失去了完美无缺的安全感与自由。成年人只是一种角色扮演,我们都是时间中的孩子。《时间中的孩子》是一个关于成长、失去和救赎的故事。写给每一个想做回孩子的大人。童书作家斯蒂芬在3岁的女儿走失后,仿佛掉进时间的魔法。整天失魂落魄的(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8年34期)

季露[5](2018)在《列维纳斯伤痛理论视角下试析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时间中的孩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时间中的孩子》中描写了主人公斯蒂芬痛失爱女的心路历程。该文将结合列维纳斯对伤痛的论述,试析小说主人公们各自不同的人生伤痛,以及面对伦理困境时做出的不同伦理抉择。从而揭示因苦难而产生的宏大伦理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3期)

薛慧莹[6](2018)在《儿童形象的身份异化—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与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华和麦克尤恩分别是当代中英文坛的重要作家,《时间中的孩子》和《在细雨中呼喊》是两位作家创作成熟的代表作,儿童形象在两部作品的结构和主题中均占中心地位。目前,关于两部作品的研究非常丰富,其中儿童形象也是研究的重点。然而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并未发现两部作品儿童形象的比较研究,针对单部作品的研究结论也仅仅停留在儿童形象的非常态呈现或成长主题上,鲜少涉及其儿童形象背后的异化身份问题。通过对两位作家作品中异化主题的梳理,本文发现在中英不同的异化文学语境中,两部作品的异化主题异中有同。本文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儿童身份危机研究为理论基础,对两部作品中怪异的儿童形象进行文本细读和平行研究,在异同点比较中着重探讨两部作品在儿童与成人身份错位这一异化问题上展现出的共通性。从这一据点出发,本文进一步挖掘两位作家对儿童形象身份异化问题的共同思考,拓宽关于两位作家以及文学中异化主题的研究视野。本文第一章对比分析两部作品中儿童形象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个体在社会权力与空间影响下产生的身份异化,第二章着重探讨个体在友情、爱情、亲情叁重人际关系中的身份异化,第叁章深入挖掘个体的自我身份异化,结论部分指出麦克尤恩和余华在文学创作中聚焦本国社会,共同揭示了儿童形象的身份异化问题。尽管两位作家的异化主题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但通过独特的儿童形象塑造,两位作家展现出中西方对异化主题的共同关注以及对因异化产生的身份危机的共同担忧,在揭示当代人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的同时试图为此寻找出口。(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陈丽[7](2016)在《重复·并置·讽喻: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的空间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与儿童是麦克尤恩小说《时间中的孩子》的两大主题。时间的弯曲变形和儿童的形象意蕴成为麦克尤恩表达政治讽喻和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主要方式,然而作品中的空间运用不可忽视。文章运用佐伦空间叙事学理论,从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叁方面入手,考察空间结构在《时间中的孩子》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驱动力。文本空间结构不仅推动了叙事进程,还促进了主题意义生成和表达,并实现了麦克尤恩讽喻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新英国"改革的终极书写动机。(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吴炎贤[8](2016)在《成人世界的逃离,内心孩子的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恩·麦克尤恩(1948-)是当代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英国小说家之一,被誉为“英国国民作家”。1987年,他凭借《时间中的孩子》获得了“惠特布雷德小说奖”。《时间中的孩子》讲述史蒂芬在女儿被拐后,陷入悲痛之中,开始逃离现实的生活,寻找丢失的孩子。妻子朱莉也因女儿的丢失与丈夫感情逐渐消失,两次逃离婚姻。而他们的好朋友查尔斯·达克,由于在过分压抑了内心对孩子般的自由和单纯的渴望,因而隐退于郊外,过着孩子般的生活,最后却陷入崩溃,自杀身亡。自我差异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不同的自我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差异。论文采用爱德华·托利·希金斯的自我差异理论,分析《时间中的孩子》中的逃离和追寻。首先,论文分析了史蒂芬、朱莉和查尔斯·达克逃离成人社会的原因,他们由于现实自我、应该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而在成人社会中进行精神的逃离和空间的逃离。其次,论文分析了叁位成人逃离的目的,他们试图缩小自我差异,接近理想自我,以追寻内心被遗忘的孩子般的善良和纯真,在残酷的成人社会中实现精神追寻。再次,论文分析他们逃离的结果,从是否平衡现实自我、应该自我和理想自我方面探讨他们的回归。内心的孩子是人本性中不可否认真实存在的一部分,在充满失意、绝望、冷漠和虚伪的成人世界中,成人不能一味地逃避现实,完全地沉浸于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应克服内心孩子般的自私,从内心孩子中汲取纯真善良的精神养分,回归到成人社会的现实中,承担成人的责任。成人应平衡现实自我、应该自我和理想自我,在现实和理想中寻求“平衡点”,面对成人世界。(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吴银丹[9](2016)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人物的二元对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20世纪一位重要的新潮实验主义小说家,也是当代英国文坛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凭借自己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力求在文学创作方面不断地取得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麦氏幽默”风格,也得到“恐怖伊恩”的称号。借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手法,麦克尤恩为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其作品不仅主题广泛,而且人物刻画特点也很鲜明。二元对立原则是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现在经常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和文本分析中。研究麦克尤恩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二元对立原则也存在于麦克尤恩塑造人物的艺术方式中。其小说中的人物,或于一个人物身上,或于多个人物身上,在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常显示出二元对立的一面。那些成人与儿童、道德与非道德、暴力与和平、想象与事实、科学理性和宗教神论等多组对立元素的矛盾与相融不仅使其小说人物本身更具真实性和现实性,而且也引发读者对其小说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进行思考,唤醒读者灵魂深处的自我反思。分别创作于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两部作品《时间中的孩子》和《黑犬》是该人物塑造方法的两部代表性作品。国内外对麦克尤恩的研究虽然一直呈蒸蒸日上之趋势,却仍未有人专门从二元对立的角度解读其小说人物塑造,因此本文试以索绪尔结构主义里的二元对立原则为方法,通过《时间中的孩子》和《黑犬》来解读麦克尤恩的小说人物在特定的背景下价值观、心理认知以及行为方式方面的对立性塑造,并揭示该解读的现实意义。此外,文中还将借用心理认知学及道德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小说人物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希望以此充实国内对麦克尤恩的研究,使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麦克尤恩的创作特点和创作思想,并希望读者在多组对立元素中更明晰地对自我价值观和人生追求进行思考。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叁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该部分首先对伊恩·麦克尤恩及其小说进行系统介绍,然后对国内外学者对麦克尤恩的研究进行阐述,最后点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正文。该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首先对结构主义二元对立原则及其在文学领域上的应用进行综述,然后对小说人物所反映的现实人物的二元对立现象的产生背景进行分析。背景主要从个社会背景来分析,即世界大战导致人信仰的怀疑与缺失;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复杂化导致人们自我认知的迷失和道德的退化;还有伴随社会向前发展,更多的包括同性恋在内的边缘性行为的显露引起人的思想分歧和行为分歧。第二章通过两部小说人物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立、科学理性与宗教情结的对立以及对边缘性行为的态度的对立,解读人物价值观的差异。麦克尤恩在这种人物对立塑造中折射出二十世纪的人的普遍价值观以及社会环境对这些价值观带来的改变,流露出他对由战争、政治变革和科技进步所推动的社会发展中人对于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认识以及个人信仰危机的关注。第叁章通过两部小说人物基于幻想与基于真实的认知对立和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上的对立解读人物心理认知的不同。游弋于幻想与现实以及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各种认知对立的描写展现了心理认知与环境和心理认知与行为的微妙关系,同时暗示出小说人物所象征的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理状态,体现着麦克尤恩的人文关怀。第四章通过两部小说人物儿童与成人的对立以及暴力与和平的对立来解读人物行为方式的对立。受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麦克尤恩对儿童、成长、以及各种家庭和社会暴力等主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其小说人物的各种行为方式的矛盾同样传递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第叁部分为结论,总结全文。首先总结小说人物二元对立塑造的意义,其次叙述以二元对立为视角解读麦克尤恩小说人物的文学批评价值和人文意义,最后指出该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提出继续研究其具有应时性作品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6-05-01)

耿峰[10](2016)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创伤”主题——以《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伤"是指"一种突然的、灾难性的不可抗事件对受害者造成精神上的巨大伤痛,其反应往往是滞后的,有破坏性的且重复出现的"。在创伤的打击和心理压力下,叁部作品的主人公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水泥花园》里的孩子们选择了用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来与之对抗;《时间中的孩子》的父亲史蒂芬虽然是成人,但是女儿的遗失让他的行为逐渐倒退到儿童状态,成为迷失在"时间中的孩子",不过他最终接受了女儿遗失的现实;《赎罪》中的布里奥妮在认清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后,选择了积极的自我救赎,并逐渐走(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6年02期)

时间中的孩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今英国文坛最炙手可热的文学奇才,他以精妙的叙事,阴森怪异的作品主题为读者所周知。《时间中的孩子》被认为是其创作生涯的转型之作,在这一阶段麦克尤恩开始将注意力从专注于刻画人性狭隘黑暗面转向对社会与家庭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也因其优秀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作品内涵获得了当年的“惠特布莱德小说奖”。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在丢失女儿之后开始的自我治愈心路历程,文中也穿插了他和家人朋友妻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奇幻情节。列维纳斯是经历过二战犹太屠杀的着名法国哲学家思想家,一生致力于思考二战暴行和颠覆西方本体论思想,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列维纳斯伦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将根植于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思想对《时间中的孩子》中的人物伤痛做出分析,旨在挖掘伤痛主题背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尖锐对立以及在伦理学思想的引导下人类寻求自我解脱的终极要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作家介绍、作品情节概述、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对列维纳斯伦理学思想的简要归纳和本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意义。第二叁四章组成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选取叁段人物关系分析伤痛背后的伦理学意义。第二章围绕斯蒂芬的丧女之痛展开,分别探讨了小说中主人公所面对的伦理困境,伦理选择和伦理思考,同时表现斯蒂芬伤痛背后的本质意义及行为动机因素。第叁章是对另一主人公达克的自我异化之痛进行深刻探讨,展现了自我与他者之间利用与被利用的功利性本质和人物自我主体性建构的困惑。第四章试图利用女性主人公在分娩育儿上所遭受的精神肉体伤痛来阐明母性之爱给道德伦理主体带来的自我超越和精神升华。第五章为文章总论,概述了本文所探讨的伤痛背后的伦理问题,归纳了伤痛背后的伦理社会价值及对现实生活的启发性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间中的孩子论文参考文献

[1].房文静.《时间中的孩子》中男性气质的丢失与新身份的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季露.列维纳斯伦理学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中的人物“伤痛”[D].江南大学.2019

[3].梁红艳.“自然之镜”中的荒原镜像——《时间中的孩子》的生态主义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8

[4].伊恩·麦克尤恩,张竝.时间中的孩子[J].机电信息.2018

[5].季露.列维纳斯伤痛理论视角下试析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时间中的孩子》[J].海外英语.2018

[6].薛慧莹.儿童形象的身份异化—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与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7].陈丽.重复·并置·讽喻: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的空间叙事[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

[8].吴炎贤.成人世界的逃离,内心孩子的追寻[D].广西师范大学.2016

[9].吴银丹.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人物的二元对立解读[D].辽宁大学.2016

[10].耿峰.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创伤”主题——以《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为例[J].山花.2016

标签:;  ;  ;  ;  ;  

时间中的孩子论文-房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